小时候,你相信一切皆有可能|Sisy 选读
文:艾瑞·克伯特兰·拉森
来源:《天下杂志》,原标题《小时候,你深信一切皆有可能;长大后,为什麽变了?》
封面:电影《大鱼》海报
你小时候相信凡事皆有可能,:你可以当警官、战斗机飞行员、流行歌手、艺术家、足球明星、芭蕾舞女——再天马行空都可能实现。你看完超人的电影就梦想自己会飞,看完任何电影然后——嘭,你成为片中的主角,过着神奇的人生。
然而某个时刻,事情变了。我们不再相信人生能精采万分,梦想只在睡着时成真。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我发现成功者跟一般人最大的差异不在于智力、机遇或资源,而在于是否相信自己能实现目标。
俄林·卡齐(Erling Kagge)是探险家、出版人兼艺术收藏家,他在著作《极地探险家哲学》(Philosophy for Polar Explorers)里写道,他有一次问八岁的女儿,诺儿,是否仍相信她这辈子想成为怎样的人都行。诺儿回答说:「相信啊,不过我觉得索薇格(她五岁的妹妹)比我还更相信。」
我读到这边不禁想问:为什么我们多数人随年岁增长渐渐失去这份信心?
《岁月神偷》:你还记得你最初的梦想吗?
我这两年的一个企业家客户让我大受启发。他在许多方面无比成功,创办一家在业界颇受尊崇的公司,但最让我佩服的是行事跟为人。我第一次见到他立刻印象深刻。他既是见过大风大浪的生意人,也是彻头彻尾的好心人——真是一个美好(而且绝对有可能)的组合。
那次见面时,我第一个问的问题大概是:「我知道你是个很成功的生意人,但如果我要你指出来,让你获得今日成就的最根本原因是哪个特质或行为,你的答案会是什么?」
他没有试着马上回答,也没有一丝不自在。人要是被问到难答的问题,大多不太自在,赶忙想搪塞个答案,不会仔细思考,连私下对朋友都是这样——但他不一样,他的眼神没有一丝动摇,实在有些非比寻常,况且这还是我们第一次碰面,在一个他并不熟悉的地方,而且他甚至不曾跟心理训练师会面过。
他显得很放松,把手摆在桌上,双手交握,一个字也没说,盯着我的双眼好几秒钟,然后把视线缓缓移向双手,最后才又往上看,跟我四目相交,开口说:「也许是因为我一向认为凡事皆有可能。」
《乔布斯》:有时候让人信服,一个眼神就够了
我在两年后仍清楚记得每一个字。当时我颇感惊讶,因为他是我很荣幸能共事的对象,是尊敬多年的对象,却竟然给出这个答案。我说不出话来,而且现在回想,当时我大概有 99% 的机率移开了目光,在位子上侷促不安。
之后我回过神来,盯着他一会儿,尽力继续跟他对谈。
后来我稍微想过当初为什么对这个回答的反应如此强烈,原因大概有两个。
第一,他说出我非常相信的论点。这正是心智训练的核心:你告诉自己的话,还有你的思维,都深深影响着你。没想到我尊敬的对象竟然跟我英雄所见略同。
第二,他整个人的外在震慑了我,显然怀着强而有力的坚定信念。这样讲有点怪,但他竟然有胆识这样听我说话,花时间审慎思考再给出答案,散发出一股沉着镇定,这让我大感惊讶。
他面临一个有关他「如何叱吒商场」的简单问题,而他给的答案是:凡事皆有可能。只要抱持这个想法,不只能在世上走得很远,还能具备内在力量。
锻炼内在力量是一大段过程,你往往进两步、退一步甚至三步。影响人生的因子多不胜数,但有一个想法能当作内在的基石,大幅影响内在力量的训练成果:相信你办得到。
《爱乐之城》:如果连你自己都不相信自己
凭什么要求别人来相信你?
无论父母、朋友或环境如何,你仍可以选择相信自己办得到。如果你喜欢的话,你可以把这信念偷偷摆在心底,这是最重要的。
我建议你可以到山里走一走,可以找个俯瞰大海的地方,可以抬头望着森林的树顶——甚至可以从监狱中庭的围墙望出去。一旦你找到地方,不妨想一想为什么要摆下这块基石,为什么觉得有办法摆下去,然后决定付诸实行,想像一场小小的典礼,市长、朋友与父母齐聚一堂,由你把基石摆在内心的最深处,最核心的所在。
别忘了搭配乐团演奏,外加微笑脸庞与如雷掌声。这样一来,即使你碰到挫败与质疑,即使你感到不安与惶恐,仍有一个秘密的声音对你说:我相信我办得到。
如果你想增加内在力量,务必相信你够有本事。具备内在力量的人,始终相信改变是有可能的。
更多
- 商务联系 -
寿小姐 shoujiayin@890media.com
我们需要回到伊壁鸠鲁的时代,
学习愉悦这门课程。
那是现代文明社会,
每个人欠修的一门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