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Ave Maria:生命的起源,亦是生命的轮回|音乐沙龙

2018-03-24 文茜的异想世界 文茜大姐大


本周的主题是「唤起对你的记忆」。人怀着最初的善意来到这个世界,也希望在人生的结尾回望时,可以无悔这一生,至少对自己的记忆可以是美好的。


约翰内斯·勃拉姆斯(Johannes Brahms)的小提琴版 Lullaby(《摇篮曲》),如同母亲的手温柔地抚过孩子的脸颊,而马友友和凯瑟琳的合奏版则为它增添了层次,并将这种慰藉传递给更多的人。他们两人私下都是偏文静的,可一到舞台上,就仿佛获得了无穷尽的激情,不断更新一部部经典。


「我想用《生命之歌》这张专辑作为向听众的邀约,一起来聆听、感悟、想象生命的乐曲。」马友友和凯瑟琳合作了这么多年,一直想做一张专辑,收集他们挚爱的乐曲,重新演绎,以诠释人生的不同阶段。


昨日的《摇篮曲》就是代表婴儿时期,但若按顺序,它并非这部「生命之歌」的第一首,Ave Maria(《圣母颂》)才是。


更玩味的是,最后一首也是 Ave Maria(《圣母颂》),只是开头那首是巴赫 / 古诺版的高昂、灿烂,象征生命的起源;结尾那首是舒伯特的,宁静、深沉,象征生命的圆满轮回。


除了《圣母颂》,Ave Maria 又被译为《万福玛利亚》《圣玛利亚》,原是天主教对耶稣母亲圣母玛利亚表示尊敬和赞美的一首歌。其歌词最早是罗马教廷在 1545 年召开的特洛特会议上确定的。


Ave Maria 流传至今已发展出众多版本,其中,以巴赫 / 古诺和舒伯特的这两版最为出名。



欧洲近代「音乐之父」德国音乐家 J.S.巴赫(Johann Sebasitian Bach),为宣传十二平均律,特意创作了《钢琴平均律曲集》两卷,共 24 首前奏曲与赋格。


多年后,法国音乐家查尔斯·古诺(Carles Gounod)突发奇想,将平均律的第一卷,分解和弦组成的第一首 C 大调前奏曲,作为自己创作的伴奏部分,在巴赫的和声伴奏基础上,衍生出了新的旋律,组合之下便是这首 Ave Maria


所以,这首 Ave Maria 不单方面归属于某个人,而是两人音乐智慧的结合体。


古诺是一名神职音乐家,他创作的歌曲通常带有强烈的宗教意味,这首 Ave Maria 自然也不例外,歌词中带有虔诚真挚的祈祷文。只是之后被改编成了适合各种乐器演奏的曲子,就少有人探究其宗教意义。



舒伯特的 Ave Maria 则是他在 1825 年,根据英国诗人瓦尔特·司各特(Scott Walter)的叙事长诗《湖边夫人》中的《爱伦之歌》谱写而成。


歌曲抒发了叙事诗主人、少女爱伦祈求圣母饶恕其父罪行的纯真感情。歌曲采用分节歌形式,曲调柔美委婉、纯净朴实,表现了作者对真善美的向往。


后人将其改编成器乐曲演奏,其中以小提琴独奏、弦乐搭配竖琴合奏的版本流传最广。



马友友和凯瑟琳在演奏这两首 Ave Maria 时,都已非少男少女,而是经历过了生活的磨砺,所以他们对乐曲的理解和把握也更加精准和娴熟。不再是单纯的宗教之歌和歌颂美的长诗,而是诠释生命的开始与结束。


两人的演绎风格不算华丽,却温润、广阔,令人每一次聆听都能产生不同的领悟,有时甚至可以暂时忘却自己的世俗身份,用灵魂与这个世界交流,静谧而庄严。更重要的是,可以心怀感恩,敬畏生命。


本周回顾:唤起对你的记忆

Yesterday

Remember Me

Speak Softly Love

天鹅

Lullaby



- 商务联系 -

魏小姐

weidanti@890media.com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往期「音乐沙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