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党史中的卫生健康事业 | 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与中国卫生事业

 点击蓝字关注江西省卫生健康委官方微信


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与中国卫生事业    

卫生事业是关系亿万人民群众的健康和千家万户幸福的重大民生问题。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高度重视卫生事业,根据新中国初期人口众多、卫生事业极其落后且发展不平衡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系列符合中国国情的卫生工作的理论和政策,并在一个不太长的时期内,领导建立起了一个比较完善有效的卫生制度体系,有力地促进了新中国卫生事业的发展,使人民群众的健康得到基本保障。


01
新中国成立前,由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和长期战乱,中国的医疗卫生条件十分落后,人民群众的健康根本得不到保障。新中国成立之初,卫生工作面临着的是一个人民疾病丛生、缺医少药的严峻局面:传染病、寄生虫病和地方病等普遍流行,人口的平均寿命只有35岁,人民健康指标属于世界上最低水平的国别组;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水平低下且发展不平衡,医疗卫生机构大多集中于大城市和沿海地区,广大农村几乎没有专门的医疗机构;公共卫生体系十分薄弱,公共卫生机构基本上是空白。在医疗卫生条件极其落后、人口众多的社会主义大国中,如何发展医疗卫生事业,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是摆在刚刚执掌全国政权的中国共产党面前的一项十分紧迫和艰巨的任务。
新中国成立后,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高度重视卫生工作,并结合中国国情提出了一系列正确的理论和政策。

阐明了医疗卫生工作在国家建设中的极端重要性

毛泽东多次指出,医疗卫生工作是关系到全国人民生、老、病、死和我国建设事业的大事,各级党委必须高度重视,抓紧抓好。1951年9月9日,毛泽东在《中央关于加强卫生、防疫和一般医疗工作的指示》中指出:“各级党委对于卫生、防疫和一般医疗工作的缺乏注意是党的工作中的一项重大缺点,必须加以改正。今后必须把卫生、防疫和一般医疗工作看作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极力发展这项工作。……必须教育干部,使他们懂得,就现状来说,每年全国人民因为缺乏卫生知识和卫生工作引起疾病和死亡所受人力蓄力和经济上的损失,可能超过每年全国人民水旱风虫各项灾荒所受的损失,因此至少要将卫生工作和救灾防灾工作同等看待,而决不应该轻视卫生工作。”1953年11月,他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再次强调:“卫生工作的队伍很大……它要管的是五亿多人口的生、老、病、死,这真是一件大事业,极其重要。因而我们的责任很重。”

指导制定了新中国卫生工作方针

1950年8月,在北京召开了第一届全国卫生会议。讨论确立卫生工作的总方针。毛泽东给会议题了词:“团结新老中西各部分医药卫生工作人员,组成巩固的统一战线,为开展伟大的人民卫生工作而奋斗。”朱德为大会寄语指出:“人民政府和军队的卫生医药工作,应确定为群众服务的方针,并依靠群众去推动和发展人民的卫生事业。”在上述思想的指导下,会议确定了“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的卫生工作方针。在1952年10月召开的第二届全国卫生会议上,根据周恩来的提议,又将“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增加到卫生工作方针中。后经167次政务会议批准,确立了“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的卫生工作方针。这一方针既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卫生事业的本质,也揭示了我国卫生事业发展的基本规律,指明了我国卫生业发展的方向。

提出了一系列发展新中国卫生事业的思想

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关于发展我国卫生事业的思想具有十分丰富的内容,主要是:
第一,卫生工作必须坚持预防为主、开展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
早在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就指出:“减少人民疾病死亡的基本方针就是预防,就是开展群众性的卫生运动”。新中国成立初期,美国利用朝鲜战争发动了对我国的细菌战。1952年12月,毛泽东向全国人民发出了“动员起来,讲究卫生,减少疾病,提高健康水平,粉碎敌人的细菌战争”的伟大号召。随后,一个以移风易俗、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为主要内容的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便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起来。毛泽东认为,只有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开展群众性的卫生运动,才能改造环境、改变落后风俗和不良生活方式,才能最有效地预防疾病。
第二,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必须放在农村,城乡兼顾。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80%以上的人口分布在农村,农村的医疗卫生工作好坏直接关系到全国医疗卫生工作的发展状况。因此,党和国家领导人都非常重视做好农村的医疗卫生工作。1957年9月26日,周恩来总理在党的八届三中全会上所作的报告中指出:今后医疗卫生工作的方向应是为六亿人民服务,城乡兼顾。1965年6月26日,毛泽东在同医务人员谈话时,针对农村医疗卫生的落后状况和我国卫生工作一度存在着的“重城市、轻农村”的倾向,提出要“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为广大农民服务。7月17日,国家主席刘少奇在同卫生部党组成员钱信忠、张凯等人谈话时指出,在占5亿多人口的农村,医务人员和药品仍很缺乏。卫生工作不为5亿多农民服务,就不能叫做为人民服务。党的领导人在强调将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在农村的同时,也提出要注意加强城市医疗卫生工作,城乡兼顾,使二者协调发展。
第三,必须将中医与西医相结合,创建中国统一的新医药学。
毛泽东认为,中医和西医各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两者应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对于祖国医学,毛泽东指出:“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我们应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的医学遗产。他在充分肯定中医的同时,也指出其历史局限性,即缺少科学的解释,应加以提高。对于西医,毛泽东认为,西医来源于近代科学,是外国进步的文化,应当很好地学习,但是西医也有较大的局限性,“全盘西化”也是不可取的。他要求“学了西医的人,其中一部分又要学中医,以便运用近代科学的知识和方法来整理和研究我国旧有的中医和中药,创造中国统一的新医学、新药学”。他多次强调,要团结中西医,组成巩固的统一战线,以担负起中国几亿人口的艰巨的卫生工作任务,解决中国人民的健康问题。
此外,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还在妇幼保健工作、计划生育、医德医风建设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思想,形成了完整的卫生思想体系,有力地指导了新中国卫生事业的发展。
02     在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关于新中国卫生工作理论的指导下,中国的卫生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卫生制度体系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卫生制度的建设工作,在较短的时间内领导建立起了覆盖全国城乡的卫生制度体系。

        一是公共卫生体系。为了加强对公共卫生事业的领导,1949年11月,在卫生部内设立了专管卫生防疫工作的公共卫生局,统一负责全国的传染病、交通检疫、环境卫生、食品卫生、学校卫生、劳动卫生和卫生监督等卫生防疫工作。1953年,公共卫生局改称为卫生防疫司。此外,1952年,中共中央还成立了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并在全国各地设立了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归各级政府领导。在卫生部的统一领导下,针对公共卫生的不同领域,我国逐步组建了包括卫生防疫、地方病控制、妇幼保健等部分组成的、比较完整的公共卫生机构体系。到1978年,全国各地共建立卫生防疫站2989所,专科防治所(站)887所。为了加强对防治血吸虫病工作的领导,1955年11月,成立了中共中央防治血吸虫病领导小组(后改为血吸虫病防治领导小组),各省、地、县级党委成立了相应的领导小组,各级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1960年3月,中共中央又成立了北方地方病防治领导小组,各病区省、地、县也成立了相应的领导小组及其办事机构。为了保护妇女和婴幼儿的健康,在卫生部内设立了妇幼卫生局(后改称妇幼卫生司),统一领导全国的妇幼保健工作。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均设有妇幼卫生科(组),县一级都由妇幼卫生的业务机构代行行政职能。
       
 二是医疗服务体系。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发展水平十分低下。1949年,全国只有3670个医疗卫生机构,其中专业医院2600个;卫生技术人员505040人,医疗机构床位8.46万张,并且主要集中在城市和沿海地区。经过努力,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我国已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在城市,形成了市、区两级医院和街道门诊(所)在内的三级医疗服务体系;在农村,则形成了以县医院为龙头、以乡(镇)卫生院为枢纽、以村卫生室为基础,集预防、医疗、保健于一体的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到1978年,全国的医疗卫生机构发展到169732个,专业医院9293个,卫生技术人员2463931人,医疗机构床位204.17万张。
     
  三是医疗保障体系。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受历史渊源和现实医疗卫生条件等因素的影响,逐步建立了城乡有别的医疗保障制度。在城镇职工中,相继建立了劳保医疗制度和公费医疗制度。1951年2月,政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1952年6月,政务院又颁布了《关于全国各级政府、党派、团体及所属事业单位的国家工作人员实行公费医疗预防的指示》,其中规定:享受公费医疗待遇的人员包括全国各级政府、党派、工青妇等团体、各种工作队以及文化、教育、卫生、经济建设等事业单位的国家工作人员和革命残废军人。后来,享受公费医疗待遇人员的范围进一步延伸到大学和专科在校的学生、乡镇干部和退休人员中。
       在农村,逐步建立起了合作医疗制度。1949年至60年代中期,中国农村实行的是价格严格管制下的自费医疗制度。在这一时期,由于当时的医疗卫生体系是在政府干预下的低价格水平上运行的,看病并没有成为大多数农民的负担。60年代中期以后,在农村逐步实行了合作医疗制度。合作医疗大多是以公社为组织单位,由公社卫生院组织公社所辖大队举办,并由公社卫生院管理。合作医疗站(卫生室)的经费主要来源于农民的少量缴费和大队的补贴。到70年代末,全国90%以上的行政村或生产大队建立了合作医疗制度。



城乡卫生面貌发生了根本变化

旧中国环境污染严重,垃圾遍地,污水横流,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是疾病、传染病丛生的渊源。新中国成立后,各级政府及其卫生管理部门把改善城乡环境卫生作为公共卫生事业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在城市,主要是动员城市居民开展卫生大扫除,清除垃圾,治理污水沟。在农村,治理环境卫生的主要内容是管理粪便垃圾和饮用水源。保护水源、改良水质和管理粪便垃圾,长期以来是农村开展卫生工作的两项重要措施。到60年代后期,为了控制传染病的流行,保护农民群众的健康,一些地区的基层干部和卫生工作人员,又创造了“两管五改”的做法。“两管”即是管理粪便垃圾、管理饮用水源;“五改”即是把厕所、畜圈、禽窝、水井、水池加以改良,使它们既便于积存肥料、保护肥效和开辟水源,适应农业生产的需要,又防止或减轻对环境和饮用水的污染。经过治理,城乡的卫生面貌焕然

消灭虫害、预治疾病工作取得了重大成就

消灭虫害,尤其是“除四害”是控制疾病传播、保护人民身体健康的有效措施,是这一时期爱国卫生运动的重要内容。世界上共发现病源252种,仅“四害”就携带114种,对人类的健康危害极大。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除害灭病工作。1952年,在抗美援朝战争初期,为了粉碎美帝国主义对我国发动的细菌战争,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开展了以除害灭病为中心的爱国卫生运动。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中共中央、国务院总结经验,把以除害灭病为中心内容的爱国卫生运动纳入到社会主义建设之中,要求各地继续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1956年1月,中共中央通过的《一九五六年到一九六七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草案)》提出,从1956年开始,在5到12年内,在一切可能的地方,基本上消灭老鼠、苍蝇、蚊子、麻雀(后改为臭虫)。1958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了《关于除四害讲卫生的指示》,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部门要领导好以除“四害”为中心的爱国卫生运动。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的上述决定和指示,全国城乡掀起了以除害灭病为中心的爱国卫生运动。经过几年的努力,“四害”基本上被消灭了。同时,长期以来严重威胁人民群众健康和生命的传染病如血吸虫病、黑热病、丝虫病、鼠疫、麻风病、性病等也相继得到有效治理。

在环境保护、劳动卫生、食品卫生和工业中毒职业病防治等方面取得一定进展

从1971年开始,中国政府先后对五大水系、177条河流、5个湖泊、6个海湾的水质和221个城市的空气质量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研究,积累了大量的数据,为中国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对于高温、粉尘、铅和笨中毒等工矿企业中严重危害工人健康的职业病,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制定和颁发了一些条例、标准和管理办法,各工矿企业也采取了一系列劳动保护措施,到1958年便基本控制了各种职业病的发生。为了保障人民食品安全卫生,中国政府在大量科学实验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和颁发了75个国家食品卫生标准(其中正式标准57个,试行标准18个),18个食品卫生管理办法,加强了对食品卫生的监督管理。

妇女儿童的健康得到有效的保障

妇女儿童约占全国总人口的三分之二,做好妇女儿童保健工作,对提高全国人民的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在旧中国,广大人民群众过着极为贫困的生活,根本享受不到妇幼保健,劳动妇女和儿童的健康得不到基本保证,产褥热、新生儿破伤风等妇幼疾病普遍发生。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和关心妇女儿童的卫生保健工作,作出一系列保护妇女儿童健康、加强妇幼保健工作的规定。1949年颁布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第四十八条规定:“保护母亲、婴儿和儿童的健康”。1954年9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婚姻、家庭、母亲和儿童受国家的保护”。1956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通过的《一九五六年到一九六七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草案)》提出:卫生部门应“积极推广新法接生,保护产妇,降低产妇的染病率和婴儿的死亡率。”根据上述指示,各级卫生部门积极行动起来,采取改造旧接生婆、培训新接生员、推广新法接生、宣传妇幼卫生科学知识等一系列加强妇幼保健工作的措施,使严重危害妇女儿童健康的产褥热和新生儿破伤风的发病率显著减少。
总之,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经过卫生工作者和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中国卫生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得到极大提高。到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国居民的总体健康水平已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人口的平均寿命由1949年前的35岁上升到68岁。
作者:李玉荣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来源/首都师范大学学报


编辑/姚秀秀统筹/戴岳华

审核/黄迅前

终审/万德芝

党史中的卫生健康事业 | 中国共产党领导卫生防疫事业的基本经验接种新冠疫苗 共筑健康屏障怎么吃才健康?看新版中国居民膳食报告就够了!党史百年天天读 · 3月23日孙春兰:加快推进新冠病毒疫苗免费接种 构筑保障人民健康免疫屏障江西:下好国民营养体系“先手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