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播客第六期 | 从人与自然耦合系统看中非农业合作

Di小助手 Diinsider草根创变者 2022-04-29


本文字数:1594字

阅读时间:5分钟


本期主题

自2011年以来,兰州大学干旱农业生态研究团队参与了中国-联合国旱地节水农业技术合作项目,在肯尼亚和埃塞俄比亚开展田间微集雨技术和优良作物品种资源的试验与示范,将中国西北的旱作农业技术输出到非洲,大幅度提高主粮作物玉米和小麦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操作简便,具有巨大的推广潜力。在本期播客中,我们邀请到这个项目的深度参与者张健,聊了聊非洲农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和出路,并从小农户的视角解读了中非农业技术合作的现状和前景。


本期主播

Stella


本期嘉宾

张健:兰州大学生态学博士,益桥第三届fellow,益桥高级项目经理,负责机构对接和项目管理等工作。博士期间主要从事人与自然耦合系统的研究,有着近十年的野外调研和社区工作经历,曾参与多个保护区周边社区生计的改善项目,包括中国西北、肯尼亚和巴基斯坦等多个地区。2012年和2014年两次作为主要召集人负责筹办“中国-联合国非洲水行动”国际合作会议,力图解决中国和非洲干旱地区农业用水和社区生计问题。


本期内容

[1:16]之前参与过的与中非农业合作有关的项目?

我当时参加的是兰州大学我的导师熊友才教授的一个中非联合国旱地节水农业技术合作项目,这个项目主要是针对肯尼亚和埃塞尔比亚这样的干旱和半干旱区。田间微集雨技术是通过在农田上起垄覆膜的方式在农田构建一个小的微集雨生态系统,让短时间降下来的雨能够保持在土壤里面而不快速地蒸发掉,保证土壤的水分含量。而我们就是希望将这样的技术推广到非洲的干旱和半干旱区。


张健在农业部的中非农业技术转移分享会上发言


[3:36]在非洲进行农业技术推广的过程中印象深刻的经历?

面对不同的人,我们在进行农业技术推广的时候,到底应该把关注点放在哪里。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在农业技术推广的过程中需要去考虑地膜的回收和循环利用,因为这些东西才能够打动非洲的官员和教授。而另外一方面,我们要不断改进技术,让我们的技术变得简单、方便,而且让我们技术能够提高的产量越明显越好,因为这样的东西才能让当地的农户所接受。


[7:01]在田野调研的过程中有意思的故事?

小农户在对农业技术的理解上面,和我们的思维方式是不一样的。他们更多会考虑现实的效益,以及他们的反应能力、学习能力和反思能力是非常强的。


张健在中国西北农户调研


[9:42]非洲的农业发展面临着什么样的问题?出路有哪些?

非洲的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主要在两个方面。第一,从生态系统的角度来说,非洲的气候太过干燥,会导致水资源不足。第二,从社会生态系统的角度来说,主要是如何解决小农户的技术和生产力不足的问题。非洲小农户的数量上占非洲总农户的90%,生产了80%的粮食。所以,非洲农业技术未来的出路在小农户身上,也就是说我们需要推广一些利于小农户的生产技术。


[12:25]中国有哪些农业技术方面的经验值得非洲借鉴?中非农业合作的前景如何?

西方国家可能更关注地膜是不是会有白色污染,但是实际上,如果我们能更好地处理地膜,实际上环境污染也不是非常严重的问题。并且中国的关注点就在生产力和生产条件上,就是针对小农户的。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更容易对非洲国家产生同理心,也更容易理解非洲国家现在的处境,因为中国本身就是从这样的过程中走过来的。所以中国在农业技术推广方面非常适合非洲,我们的优势就在于对非洲的理解,我们的关注点和我们的技术在小农户身上的应用范围。


张健在巴基斯坦进行技术推广实验


[15:52]为什么要读生态学的博士?是否受调研经历影响?

如果不能解决人的问题,其实所有的东西都无法推进下去。包括农业生产也是一样,我们看上去是在解决粮食安全的问题,我们看上去是在解决农业技术的问题,而实际上我们是在解决农户生计的问题。如果他们的生计得不到解决,如果不能保证农户在这个过程中获益,技术是没有办法推广的。



关于“Diinsider草根创变者”播客

“Diinsider草根创变者”是一档讨论国际发展和社会创新的播客,分享发展领域相关理论和实践以及发展中国家金字塔底层群体的故事。大家可以在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荔枝FM等平台收听我们的播客。


音频背景音乐

“Into The Sun”, by Liquid Cinema


往期播客节目


播客第一期 | 疫情影响下的非洲发展挑战十问

播客第二期 | 世界免疫周我们来聊人类大战病毒

播客第三期 | 西港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播客第四期 | 柬埔寨和缅甸抗疫进行时

播客第五期 | 我们与东南亚的故事


【点击图片 了解更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