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首届“混合班”求学历程的回顾(上)
编者按
1984年,学校决定创办“混合班”,从1984年度工科各专业新生中,挑选90名优秀学生编成三个“混合班”,集中一年半时间进行特殊培养。本期我们选取首届“混合班”学生赵洋的回忆文章以及有关文件、照片等史料,展示浙大学子风采,反映学校办学历程。
我在浙大读书虽是三十几年前的事了,回首往事,尤其当年被编入混合班学习之事仿佛发生在昨天,仍历历在目。
一、报到
我当年报考的是计算机软件专业,去计算机系报到时看到自己是软件专业名单上的第一个(可能在浙江省内自己被学校录取的时间比较靠前的缘故,应该与成绩无关),却被通知要去物理系报到。后来才逐步弄清楚去的班级叫混合班,当时由物理系负责分管。混合班是由杨士林、吕维雪、薛继良、李文铸等新老领导和教育学家提出创立,希望集中资源对工科学生通过理科培养的方式,打好学生扎实的知识基础,为浙江大学的跨世纪学科发展储备后备力量。
我们这届刚好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二年进入初中阶段学习的,与前几届招收的大学生相比有扎实的中学阶段理论学习基础。按时间来看,2000年到来之际,我们刚好35岁也是年富力强的时候。现在回想起来,策划创办混合班确实高瞻远瞩。
恢复高考后的1984年浙江大学开始在浙江省的10个地市(当时衢州属于金华地区)招收保送生,当年招收了32名,全部在高考前提前集中培训。其实当时学校没有宿舍可以供这批提前来校的保送学生住宿,又不想让这批学霸回学校参加高考,特意将这批提前录取的学生集中安排到了学校的公共浴室,所以这批同学也因此有了浴室情结。
这32名同学中有4名选择了理科专业(周定轩去了数学系,何赛灵、包国弟、颜锦奎去了物理系),其余28名选择了工科专业。
当年学校在为混合班编班时,决定在保送的28名工科学生基础上,再在当年全国招录的2000多名新生当中选拔70名高考高分学生,一同编入混合班,共计98人。其中男生74人,女生24人。
混合班当时分为3个班,1班以当时的科仪系和光仪系学生为主,2班以计算机系和电机系学生为主,3班以无线电系和化工系的学生为主。我自然编在2班,又因高中期间获得过省级荣誉,所以由系领导安排担任2班班长一职,支勤担任团支部书记。1班班长是樊小刚,3班班长是周荣海。
三个班基础必修课教材一致,标准一致办学的风格是高起点,高速度,高难度和高淘汰。
到校后开始就是军训,混合班的成立大会是在军训期间举行的,地点教三的阶梯教室(也可能在八舍后面的学生俱乐部),出席会议的领导我基本记不清了,只记得路甬祥校长(那是他刚回国,还只是一名机械系的老师,尚未担任学校领导职务,他曾因怀着一颗报效祖国的心给方毅副总理写过信受到赞扬而已经在我入学前家喻户晓,在我们当时的心目中他就是名师)也到会给我们讲了话,我记得他当时提出我们在学习中要带着问题去学习,多问几个为什么。路校长最后说他不会给混合班上课,当时我们心里觉得挺失落的。整个混合班开班典礼很简短,甚至可能也没有安排现场拍照合影,现在回想起来还是挺遗憾的。
混合班军训臂章
后来军训期间在毛主席像前有过一次集体合影,大部分同学都参加了,也算弥补了我们当时没有开业典礼的遗憾。
军训时混合班好像与物理系同编在13连。我们男生分成二个排。我担任二排的副排长,排长以上级别的职务由教官担任(我们当年的军训教官是武警指挥学校进修的现役武警官兵,一排长是吕光亮,二排长是陈西民),女生是单独一个排。
军训只有短短三周时间,军训结束时校园开始桂花飘香了,我们与教官结下了深厚情谊。
84年10月份开始,我们就进入了紧张的理论学习。
我记得给我们上基础课的老师都是学校的大佬,都没有架子,现在回想起来机会一生难得。李文铸教授带着浓重的湖南口音亲自上课,讲课深入浅出;化学李明馨教授的板书最工整;校党委副书记朱深潮老师亲自给我们上德育课,直接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我当时因为班级中同学有思想波动而与朱深潮老师一起分析原因,讨论对策),许多84级混合班励志的语录都被后几届学生传诵。周先意老师每堂课前几分钟总是要讲讲人生哲理,他课后经常来二舍转转,与同学会谈理想,教育我们要有大将风度,要有二强相遇勇者胜的搏击精神。刘锡光老师的哲学课以性为主题开课,在当时看来也算是一次大胆尝试。
我们的物理、化学用的都是原版教材,开始一个晚上只能看上一页,后来随着词汇量的增多阅读速度逐渐加快。计算机课由曾抗生老师担任主讲老师,用的教材也是原版的,教学的要求比计算机系普通班同学的要求还高。
混合班的学习还是很辛苦的,一是功课多,使用的都是外语原版(除了英语,还有物理、化学、计算机都使用外语教材),其中混合班计算机教材比计算机系的要求还高(计算机系普通班是大二下半学期潘云鹤的数据结构才开始使用外语教材);二是竞争激烈,许多同学原来都是中学里的尖子,到了混合班成了普通学生甚至成绩名次靠后,还会被淘汰出混合班,压力很大。我高中物理不错,但混合班第一学期物理成绩并不理想,也差点提前回软件专业学习。
混合班使用的教材
学校给混合班在很多方面都是予以照顾的。学校为提高我们的外语水平,不但配备了外籍英语教员,还从校电教中心调剂了一批二手磁带录放机,供我们提高英语听力和口语水平。当时一般学生都要去图书馆或教室为自修抢位置,基本上很少留在寝室。学校教务处专门安排了教三309教室作为84级混合班的专用自修教室,这间教室白天也很少安排上课,一直到我们正式结业后这间教室才被教务处收回。
现在回想起来最好的待遇应该是可以每人借十本书,而且进研究生藏书室,享受研究生的待遇,期间不少同学还得到过曹杏林老师的帮助。现在我们同学收藏的借书证上还有相关记载。
这次征集混合班创立资料的时候,不少同学还捐献了手中珍藏的教材和用过的学生借书证。
朱正坊老师倡导的混合班跨学科交流,现在回想起来真正起作用的不只是学科的渗透,更主要的培养敢于交流的精神和善于交流的能力。后二点对人生的影响很大。
混合班84级多学科讨论小组(左起:吴朝晖、周如鸿、郁强、陈江、唐斌、包勇、王兴松、王秉达、刘孟)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