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刊摘要丨《伦理学术7——美德伦理新探》文章摘要

伦理学术 伦理学术 2021-01-22


      

何试图拒绝道德、义务等规范概念的哲学根本不可能阐明“德性”,而缺失“德性论”的伦理学根本就不是“实践”伦理学,伦理学的实践必定是指向人自身“成人”,即伦理理念和道德原则内化为自身的德性品质。把两者对立起来、分割开来的伦理学显然是作茧自缚,不可能成功,因而也是没有前途的事业。美德伦理学要能在现代取得成功,真正能够成为能与义务论和后果论相提并论的伦理学体系,必须继续在实践哲学的基础理论,即实践的形而上学(伦理形而上学)上能够取得突破,并在美德伦理的相关领域进行延伸性的探究。

——邓安庆:《美德伦理学:历史及其问题》(《伦理学术7——美德伦理新探》之“主编导读”)



《伦理学术7——美德伦理新探》

2019年秋季号总第007卷

邓安庆 主编

上海教育出版社丨2019年12月 




原典首发



海德格尔、《黑色笔记本》与灭绝犹太民族


[法]埃曼纽尔·法耶/著   刘剑涛 张晨/译


【摘要】近年,在海德格尔与妻子埃尔弗里德的通信集、《海德格尔全集》,尤其是《黑色笔记本》中发表的文章,向我们揭露了他与希特勒就德意志种族或德意志本质的统治持有相同设想。如同希特勒在《我的奋斗》中所说,海德格尔事实上一同谈论“本质”(Wesen)和“种族”。我们因而可以称其为“本质化的种族主义”,犹太民族被他诬蔑为无世界的(weltlos)和无历史的。这是一种秉持纳粹精神的反犹立场,对海德格尔的全部思想起着建构作用。


【关键词】反犹主义,《黑色笔记本》,guojiashehui主义,种族主义,本质




原著导读



性差异:一种激情的伦理学


张念/著


【摘要】现代性困境归根究底是一种伦理困境,存在论的伦理学已经在本原处展开了理论突围。女性主义哲学家伊利格瑞在此理论背景之下,将性差异带入伦理发生的始源现场,来清理现象学的主体论残渣。伊利格瑞重新绘制柏拉图的“洞穴”拓扑图,将爱欲还原为爱欲行为和生命孕育活动。本真的实存之道上,性差异作为本体裂隙—间距,在伦理勇气的发生之所,伦理规范走向一种伦理激情的敞亮之中。


【关键词】性差异,伊利格瑞,爱欲现象学,伦理责任





美德伦理学



伦理视野下的中世纪亚里士多德主义


王晨/著


【摘要】本文试图通过厘清“中世纪亚里士多德主义”这一术语的明确内涵,在亚里士多德主义者和反对者的竞争中考察中晚期中世纪伦理思想的发展。文章在交代中世纪亚里士多德学说复兴的背景之后对中世纪亚里士多德主义发展的不同阶段进行分别讨论,首先说明十三世纪经院学者如何继承并发展亚里士多德的实践学说以及保守主义神学家的应对措施,其次通过对“自然与神迹”“理性与意志”“政体与教会”的详细讨论指出十四世纪理性主义者和意志主义者对亚里士多德实践原则的贯彻和反驳。


【关键词】亚里士多德主义,中世纪伦理学,经院哲学,理性主义,意志主义



自然、理性与德性

——斯多亚学派的德性理论


叶方兴/著


【摘要】随着德性伦理学的复兴,斯多亚学派的德性理论正成为当代德性伦理学完成自足的理论建构亟待借鉴的思想资源。斯多亚学派的德性理论奠基于自然之上。自然包括了人性自然与宇宙自然,既是宇宙运行与人类生活的动力原则,也成为德性理论乃至整个伦理学的本体。作为人的内在品质,德性指向人的理性能力的完善。德性是唯一善,是幸福生活的充要条件。幸福生活应该与自然保持一致。自然的即理性的,合乎自然的生活就是合乎理性的生活,幸福生活是要与自然一致,去除一切情感形式,达到内心宁静的不动心状态。对斯多亚学派的德性论定位,不应过多地纠缠“斯多亚德性理论是否成为一种德性论”,而是关注斯多亚学派的德性理论究竟能够对当代德性论的自我建构提供哪些有益的思想方案。


【关键词】德性论,斯多亚,自然,人类理性,情感



沙夫茨伯里的美德观念:以伦理学演化史为视角


陈晓曦/著


【摘要】在西方伦理学演化史上,存在一个重视理性,否定情感,到认真区分情感并肯定其地位的过程。沙夫茨伯里就是肯定自然情感而怀疑理性建构的一位关键人物。毫无疑问,沙氏的写作风格是文雅的,讲究文辞的,非常有别于学院式的理论建构,其道德感概念为哈奇森所继承;其对共通感学说的挖掘也受到后世的哲学家重视。当代学者里佛斯曾把沙氏概括为十八世纪道德思想史上一位独特而又令人困惑的思想家。首先,在沙氏看来自然情感就是道德的源泉。其次,在道德唯名论与实在论之争中,他坚定地捍卫后者。最后,在道德工夫论上,独白对话兼具都旨在人的哲学教化(养生术)。


【关键词】沙夫茨伯里,自然情感,道德实在论,独白,共通感,养生术



休谟伦理学的美德伦理之思


赵永刚/著


【摘要】当代西方伦理学领域基于休谟伦理学的美德伦理思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借助休谟美德思想的观点来发展和建构美德伦理学。安斯库姆等人受到休谟道德心理学的启发,对现代道德哲学进行批评,为当代美德伦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以斯洛特为代表的美德伦理学家则基于休谟的道德心理学构建情感主义美德伦理学。斯洛特引入休谟的移情概念来解释关怀概念,以关怀作为伦理规范性来源,并将之贯彻到美德和正义领域,形成一个融贯的美德伦理学体系。二是对休谟伦理学进行美德伦理学解读。杰奎琳·泰勒和克里斯汀·斯望顿等人认为休谟伦理学是美德伦理学。但基于“以美德为中心的”美德伦理观,休谟伦理学并不主张有德之人是美德知识的来源;基于正当与美德关系的美德伦理观,休谟伦理学是美德伦理与规则伦理并存的伦理系统。因此,把休谟伦理学视为美德伦理学或者其他单一类型的规范伦理学都不恰当。休谟伦理学对于美德伦理学的价值主要在于其道德心理学和基于伦理实践的自然主义、现实主义的经验论伦理学方法。


【关键词】休谟伦理学,美德伦理,道德心理学,伦理实践,经验论



马克思与革命的美德


[美]弗雷德里克·G·韦兰/著  王贵贤/译


【摘要】人们通常会根据抽象的道德标准,比如平等、规范的一般性和普遍性,来判断马克思是否是道德哲学家,而且一般会给出否定性的回答。但是,判断马克思是不是道德哲学家的依据不应该是纯粹理论的,更应该是实践的,即他会根据实践需要,尤其是政治实践的需要而不是纯粹的理论建构来提倡道德。马克思显然拥有自己的道德理论,因为他一方面为了追求革命成功、团结工人阶级会强调革命英雄主义式的美德,另一方面为了建设未来shehui主义会要求工人们拥有诸如同志式美德,并采取具有“一般性和自发性的意愿”的行动。


【关键词】马克思,美德,革命,shehui主义




美德政治学



美德政治学:对现代自由主义的一种反思


陶涛/著


摘要】约翰·米尔班克与艾德里安·派斯特提出了一种后自由主义的“美德政治学”,强调在承认自由主义历史功绩的基础之上,构建一种居于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之间的美德政治理论。本文在介绍相关思想的基础之上,粗略阐述笔者对于美德政治学的思考。全文主要分为三个方面:一是讨论自由主义的“元危机”;二是讨论有别于自由主义的自由以及自由主义人性观的替代性选择;三是讨论“美德政治学”的特点。


【关键词】自由主义,自由,美德,美德政治学



阿拉斯戴尔·麦金太尔论有美德的生活与政治


张容南/著


【摘要】这篇文章论述了麦金太尔对启蒙的道德哲学的批评,及其美德理论的具体展开。总体而言,麦金太尔重视美德对实践的依赖性以及实践对传统的依赖性,因此他希望复兴某种亚里士多德—阿奎那式的美德政治以帮助人们实现伦理上繁荣的生活。他的伦理理想的实现依赖于他对理想政治的设想。对其设想,本文提出了四点质疑,这些质疑涉及对政治的本性和目的的理解。笔者认为,任何有关美德政治学的设想都必须回应这些质疑。麦金太尔的美德路径一方面缺乏对正义议题的关注,另一方面又缺乏对现代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文章指出,麦金太尔所设想的地方共同体及其审议民主的形式如何可能在非道德的(amoral)现代国家制度下获得繁荣是一个大问题。


【关键词】美德,实践,传统,共同体,审议民主



论贤者宜负重责

——缓解美德政治对政治美德的压制


贾沛韬/著


【摘要】“美德政治”理想要求政治主体涵养并践行必要的政治美德,但特定类型的美德政治实践却因助长特权而压制了原本值得落实在共同体每位成员身上的政治美德机会,导致了美德—政治之关系承诺的自我挫败。进一步说,特权的实质在于颠倒了政治美德与政治参与二者之间的先后关系,从而局限了政治主体的范围,甚至形成了共同体中政治主体对非政治主体的支配。这种颠倒的晚近典型即是贤能资格制在政治哲学中的新生:为了回避(而非回应)上述挑战,晚近贤能政治理论将自我辩护的重心强调为“贤者宜负重责”,以淡化对“贤者宜居高位”的承认。接续这一辩护思路,本文相继反驳两种对贤者负重责的谬植,两种谬植包括将“重责”附丽于“高位”,将领导力视作独立的美德德目,或将流动性混同于平等。并相应简要提出两种适用于贤能精英的更为可欲的责任承担模式:在确保总体效率的前提下令贤能精英优先承担位卑任重的工作,以保障优势地位的正当分配;令政治美德方面的先觉者破除以流动性看待平等的政治心理误区,承担起平等能力教育的任务,以确保实质机会。


【关键词】政治美德,责任,贤能资格制,支配,平等



语言的暴力与解放:从动物伦理到生命政治(上)


李金恒/著


【摘要】从亚里士多德开始,语言能力就被认为是人类的政治基础,是由暴力转向和平的关键。但也许更值得注意的是,人类语言的另一面,是原始的“符号化暴力”,即通过命名和分类对事物的肢解、阉割。本雅明把这种暴力的出现描述为人类语言的堕落。通过这种带有暴力的语言,人与其他动物区别开,完成自我指认,这一操作在阿甘本那里被称为“人类学机器”。在这个层面上,动物完全没有“话语权”。结果是,语言中的符号化暴力毫无阻碍地贯穿于人与动物的关系史,并且不可避免地蔓延到人类自身的内部,形成生命政治。从这个角度说,如何调停和阻止这一暴力,不仅是动物伦理,也是更广泛的生命政治问题。而且,通过直面这一问题,动物伦理学才不仅仅是关于动物的伦理学,而能够成为由动物的问题入手去重新反思伦理学的根基的动物哲学。


【关键词】语言,暴力,人类学机器,动物伦理学,生命政治




美德法理学



美德法理学:以美德为中心的裁判理论


[美]劳伦斯·索伦/著  胡烯/译  王凌皞/校


【摘要】“美德法理学”是运用美德伦理学的资源来回答法理学中心问题的规范性、解释性法理论。本文重点是发展以美德为中心的裁判理论。对这一理论的阐释始于对司法品格(judicialcharacter)之缺陷的探究,比如腐败和不胜任。接着,本文将论述司法美德,包括司法智慧,它是实践智慧(phronesis)的一种形式,或明智的实践判断。以美德为中心的正义观,反对公平理论优先于正义理论的主张。作为一种品质特征的美德中心性(centrality of virtue),可以通过将正义的美德分析成构成性要素的方式揭示出来。这些要素包括司法公正(对受判决影响的那些人不偏不倚的同情)和司法整全性(尊重法律并关心其融贯性)。本文认为以美德为中心的理论能解释,具有美德的实践判决(virtuous practical judgment)在将规则适用于特定事实情况时所扮演的角色。此外,它主张以美德为中心的裁判理论能最好地解释合法的司法分歧这一现象。最后,以美德为中心的进路最能解释衡平实践,即根据法官对个别事实情形之具体特性的理解来超越法律规则的僵硬适用。


【关键词】伦理学,正义,法理学,法,美德



美德理论与至善主义法学:价值与限度


[美]罗伯特·乔治/著  孙海波/译


【摘要】古老的核心传统主张国家有义务通过立法的方式惩恶扬善,本文将为核心传统的这一至善主义的观点提供辩护。为了进一步驳斥自由主义的观点,文章集中关注和梳理了亚里士多德和托马斯·阿奎那关于政治社会、法律以及道德正直性方面的理论。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城邦不仅要关心协调好人们之间的关系,同时也必须设法塑造人们的道德品性。阿奎那承袭了亚里士多德所提出的那个观点,但是他做了一些更为细致的阐述和补充,认为道德性法律本身必须是正当的,否则的话,不正当之法难以引导人们去做一个道德上更高尚的人。


【关键词】核心传统,道德败坏,至善主义,道德立法



美德认识论



智德与道德:德性知识论的当代发展


米建国/著


【摘要】“德性”这个概念是个传统复古的概念,也是个现代创新的用词。在希腊时代亚里士多德的哲学著作中,“德性”这个概念就扮演著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许多后世的研究都希望透过对这个概念的厘清,进一步掌握“实践智慧”的想法,“幸福”的终极目标,也才得以逐步实现。“德性”做为一个现代创新的用词中,当代德性伦理学的发展以“德性”作为“伦理规范性”之依据,而当代德性知识论的发展也以“德性”作为“知态规范性”之基础。在这个当代伦理学与知识论之创新想法的交互解释与发展之下,面对与解决道德的规范本质与知识的本质和价值问题,似乎都同时出现了一个新的契机,也为当代全球哲学发展开创出一个崭新的视野。


【关键词】智德,道德,德性知识论,德性伦理学



作为能力知识的“理解”:从德性知识论的视角看


徐竹/著


【摘要】“理解”与知识的差异与关联是当代德性知识论探讨的热点课题。普理查德把“理解”界定为“理智德性的认知成就”,其中的理智德性乃是获取相应真信念的认知能力。然而,从维特根斯坦的思路出发,理解与知识都应首要地与应用真信念的能力相联系;更具体地,基于海曼的“事实性理由”概念,知识归根到底是以事实作理由行事的能力,而“理解”则是一类特殊的能力知识,是以机制事实作理由行事的能力。在这个意义上,作为能力知识的“理解”要比普通知识具有更大的认知价值,要求承担更为充分的认知责任。


【关键词】理解,能力知识,机制,维特根斯坦,德性知识论



理智德性:值得钦慕的品质特征


[美]琳达·扎格泽博斯基/著  方环非/译


【摘要】本文提出,无论是道德德性还是理智德性,都是值得钦慕的品质。在反思之后,我们会钦慕所有这样的德性。理智德性指向那些智识上深层的、后天获得的持久的特质。在实现真理时,它们不仅涉及值得钦慕的理智动机,还有可靠的过程。所有这些理智德性的特征,均可以通过反思我们在他人身上所钦慕的东西而得以辨识。钦慕会产生对值得钦慕的那些人的模仿,并因此激发出合情理的行为。与此同时,由于知识主要就是通过值得钦慕的(符合德性的)相信行为而获得真理,因此钦慕也是知识的基础。


【关键词】钦慕,德性,理智德性,道德德性,动机,知识,模仿




描述伦理学



难道我来到这个世界是为了接受惩罚吗?

——评电影《何以为家》


余达淮/著


【摘要】移民父母究竟在战乱、贫困的社会现实中承担何种角色?因父母在家庭伦理道德中的缺位而引发社会问题,这一缺位可以视为“无恩论”的观点,这种相对伦理的“缺失”是生而不养的社会原因;但深层次矛盾在于更残酷的现实。对父母在家庭伦理道德中的缺位如何进行道德谴责?这种谴责不应被价值观操纵,子女追求幸福和自由不一定等同于父母,这可以以拉康的镜像理论为依据;通过比较《何以为家》与《小偷家族》这两部影片可以看出,绝对伦理在淡化,关爱和教养子女是相对伦理的关键,但道德却在生而不养的代际传递性面前显露出面对残酷社会现实的无奈。


【关键词】生而不养,无恩论,相对伦理,绝对伦理,道德困境




让哲学说汉语



泰西哲人杂咏(三)


钟锦/著


【摘要】言哲学者,殊少言色诺芬,非偶然也。苏格拉底于道德之超越性最有所会,柏拉图得其精,而当天人之际,未免失当。苏格拉底无所作,吾人亦无能辨与柏拉图之同异。色诺芬精粗莫识,浑噩言之,固不足论也。然具眼者听其言,思其义,复与柏拉图相参,蒙者发之,误者正之,苏格拉底之说宛然可辨,所以不可废也。微者实微,非有大义隐焉,而善读者发抉之,正不当以隐微标榜尔。戊戌十一月廿六。我瞻室识。


【关键词】色诺芬,苏格拉底,柏拉图,哲学,诗歌




书评



改变需要抑或是改变世界?

——读努斯鲍姆的《欲望的治疗》


叶晓璐/著


【摘要】本文通过梳理希腊化时期的伊壁鸠鲁学派、怀疑论及斯多亚学派对哲学的基本看法,得出他们都把哲学类比为治疗灵魂疾病的医术,认为哲学治疗的是由错误信念所引起的疾病。在伊壁鸠鲁学派那里,通过改变错误信念消除空洞的欲望达到治疗目的;在怀疑论那里,通过否定信念本身来治疗灵魂的疾病;在斯多亚学派那里,通过根除激情来达到灵魂的安宁。通过与亚里士多德的比较,努斯鲍姆指出,希腊化时期的思想家是“通过改变需要来迎合世界”,反之,亚里士多德则是“通过改变世界来满足人的需要”。努斯鲍姆认为,改变需要和改变世界同样重要,改变需要意在改变人性,改变世界诉诸制度建设,最好的政治就是改变人性和制度建设同时进行,人性的改变有利于制度的实施,制度建设有利于人性的培养。


【关键词】亚里士多德,伊壁鸠鲁学派,怀疑论,斯多亚学派,哲学,信念,情感,激情





·END·

近期回顾:

新刊推荐丨《伦理学术7——美德伦理新探》(附:主编导读)

孙向晨丨列维纳斯关于“家庭”的一种现象学分析——基于《总体与无限》第IV部分

孙向晨丨列维纳斯关于“家园”的生存论分析——基于《总体与无限》的第II部分

朱   刚丨列维纳斯伦理学中的“我”与“家”

约纳斯丨奥斯维辛之后的上帝观念 ——一个犹太人的声音

欢迎订阅《伦理学术》

投稿邮箱:ethica@163.com或fudandeng@vip.163.com

关注公众号:Academia_Ethica或长按二维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