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新闻聚焦 | 何小特:当我们谈论黄新波的时候,我们在谈论什么?

2017-07-24 何小特 中国美术报

《中国美术报》第75期 美术新闻


近日,“其命惟新:广东艺术百年展”在中国美术馆举办,掀起了一股讨论“广东美术”的热潮。黄新波是此次广东艺术百年展推出的代表广东20世纪艺术的21位大师之一,他的肖像被挂在中国美术馆圆形大厅里引人注目,所以,几乎是同时间在北京画院美术馆开展的“心曲人间:黄新波艺术研究展”,引起了艺术界的不少关注。虽然说此次黄新波的研究展是源于去年在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纪念黄新波诞辰100周年的系列展览活动,与广东艺术百年大展纯属巧合,但借助百年大展的热浪,我们谈论黄新波,却也是一件有意思的20世纪广东艺术之旅。

伟大的时刻《不倒的紅旗》广州起义之三  木刻  30cm×39cm  1957年  家属藏

当我们谈论黄新波的时候,我们在谈论什么?我们会谈到20世纪三四十年代左翼文学与新兴木刻的关系。黄新波是鲁迅先生提倡的新兴木刻运动之健将,但他并没有转去延安,而是在国统区进行救亡和抗战的创作工作。相对于同时期“动员式”“口号式”的创作,黄新波的创作环境是相对自由的,在转战后方的桂林时期(1942—1945),他目睹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灾难,开始思考惨烈的现实与人性之痛,创作了直指人内心的《心曲》连续画及系列作品,以知识分子的人道主义精神回应了左翼与五四的精神启蒙。显然,与延安有组织的左翼艺术家的根本区别在于,黄新波超越了政治的藩篱,探索更终极的命题。黄新波的个案告诉我们,左翼与新兴木刻的结合,或者说,左翼与救亡的结合,不只是一种我们熟悉的形式:从上海到延安的革命路线。对于苦难现实的关注,也从来不只是一种形式。

沦落《心曲》连续画之三  木刻  20.8cm×16.5cm &nb 44 21146 44 9453 0 0 4810 0 0:00:04 0:00:01 0:00:03 4810sp;1943年  家属藏

当我们谈论黄新波的时候,我们还会谈论什么?对社会、对现实的及时关注——一个知识分子的情怀、一个知识分子的担当。抗战时期黄新波创作的《祖国的防卫》是对东北抗日联军战事的及时回应。内战时期创作的《控诉》,是对香港新界上水四童越过边界遭国民党军射杀事件的悲愤控诉。创作于1961年的《青年人》和1979年的《创世纪》,借助对社会动态的回应,表达了对于国家未来的寄望。

创世纪  29.5cm×40cm  1979年  木刻  家属藏


控诉  25cm×32.5cm  木刻  1947年  广东美术馆藏

要关注现实,还要观照心性。这无疑与早期岭南画派的主张有异曲同工之妙,只是岭南画派基于对传统国画的革新,在表现内容与形式上大大拓宽了固有的程式,对艺术的革新理想无疑寄托了岭南画派先贤对于民族的现代化理想。而黄新波的人文关怀思想更多来源于新文化运动的洗礼,他在左翼文化中始终健步如初。广东艺术介入20世纪的中国艺术的多样性,也正是在这些不同的个案中有充分的体现。

为了明天《不倒的紅旗》广州起义组画之二  木刻  30cm×39cm  1957年

最后,当我们在谈论黄新波的时候,我们还会谈论什么?艺术的“主义”——“现实主义”“革命现实主义”“现代主义”等,一些方便我们记忆的词条,对于一个有自觉意识的艺术家来说,可能意味着文化主体的认同与个人心性表达的反复拉扯与调和。作为华南地区美协、画院的第一任领导者,黄新波革命历史题材作品《广州起义》(1951)并未得到认可,这与现行的逻辑极不相符的事实,多少向我们说明了,个人所持的“主义”在大时代背景下所面临的尴尬。此次展出的《广州起义》(复制)为我们提供了一次难得的观看黄新波油画的体验,黄新波显然延续了香港时期(1945—1949)油画创作的形式,人物造型非常接近毕加索团块的笔触,而画面由蓝灰色调笼罩。我们现在轻而易举就能够判断这张作品为当时的“异类”,那不过是因为我们长期、大量地熟悉了那些经典的“革命历史题材”的作品。我们也非常方便地归入“革命现实主义”的记忆里。而对于创作者黄新波来说,“现代主义”的技法风格已然是一种习惯,还很有可能是他认为此类技法风格更能准确表现主题思想。无论怎样,《广州起义》算是艺术家个人风格的冒头,一次小小的得逞,但也导致艺术家与“重大历史题材”失缘。

鲁迅先生葬仪  木刻  26cm×36cm  1936年  广东美术馆藏

应该说,我们从来就不缺少标新立异的艺术家,在开放前沿的广东更是如此,但我们却并不怎么熟悉这类艺术家。展览开幕式上王明明院长的发言令人感慨,他说黄新波以知识分子的担当,保持了人道主义的关怀,在时代的大潮中,坚持探索了个人的语言风格,艺术情感真诚,是对20世纪中国艺术作出卓越贡献的艺术家,但我们现在的艺术界并不怎么熟悉他,是艺术对人的情感的淡漠,更是艺术价值导向的问题。

我以我血荐轩辕“《鲁迅诗意》组画之六  36cm×50cm  1975年  木刻  广东美术馆藏

我和胡斌老师从前年5月开始策划黄新波先生在广州的百年纪念展和北京的巡展,我们觉得现在来回顾黄新波的艺术是很有意思的体验,借由回顾黄新波的艺术,实际上也是回顾20世纪的现代木刻艺术的历史和生态,是回顾广东艺术前贤站在时代浪尖上,与时代思潮发生的千丝万缕的关系史。至于,展览引起艺术界的讨论,能对应时下的一些艺术和艺术史研究的问题,也是很正常的,毕竟,艺术史受遮蔽的东西很多,新的材料总能引起大家的关注

(作者系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传播与教育部主任、策展人)


◆弘扬中国美术精神 彰显中国美术气派

◆关注美术前沿热点 报道中外美术新闻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  

主办单位:中国国家画院

国内统一刊号:CN11-0292  

国内邮发代号:1-171

海外发行代号:C9257  官方微信:izgmsb


►联系我们:zgmsbvip@163.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