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南昌要这么干!

南昌日报 2022-05-03



3月23日,全市科技创新基础大提升工作部署暨2021年创新型城市建设推进会召开。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吴晓军出席并讲话。他强调,科技创新工作事关经济发展全局,事关南昌长远发展。全市上下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打好“科技创新基础大提升”战役,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通过集中攻坚,快速推动我市创新平台能级提升、各类创新人才集聚、创新技术实现突破、创新机制得到优化、创新体系更加完善,为全市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创新支撑。

市长万广明主持会议。市领导郭毅、肖云、罗剑云、黄耀华出席。


吴晓军充分肯定了全市科技系统工作成绩和我市创新发展显著成效,深刻分析我市科技创新工作存在的短板弱项。就下一步工作,吴晓军强调——


要推动科创平台大提升。在“一廊一区一岛一谷三城多点”的创新平台“矩阵”框架已基本形成的基础上,实现中国(南昌)科学岛快速起步、省高层次人才产业园建设加快推进,积极谋划大科学装置批量落户,推动现有科创平台提质见效。

要推动科创技术大提升。坚持科技创新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发展重大需求的导向,按照前端聚焦、中间协同、后端应用的思路,开展核心关键技术攻关,实现应用技术加速推广,加强重大科创技术协同,着力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和关键技术应用基地。

要推动科创支撑大提升。坚持广泛吸纳人才,持续优化金融服务,不断完善扶持政策,积极促进成果转化,围绕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政策链“五链融合”全面发力。

要推动科创主体大提升。突出企业的领先地位,着力培育一批拥有市场主导权、代表南昌形象的领军企业;发挥科研院所和高校的骨干作用,走出一条从实验室到市场化、产业化的新路子;激发各行各业的“双创”热情,使创新创造创业成为社会风尚。

要推动创新工作体系大提升。要强化组织领导体系、完善制度体系、优化管理体系,加快科技体制改革步伐,形成充满活力的科技管理和运行机制,推动创新各主体、各方面、各环节有机互动、协同高效。


万广明在主持时强调,全市上下要凝聚思想共识,加大政策扶持,培育创新文化,进一步提高站位,加快构建科技创新生态;要突出企业主体作用、人才根本源泉作用,深入实施“七大行动”,不断夯实平台基础、技术基础、人才基础、企业基础、合作基础,进一步突出重点,着力补齐科技创新短板;要强化组织领导,形成工作合力,创新体制机制,加强督查考核,切实强化科技创新保障。

会议传达了2021年江西省科技工作会议精神。肖云就《南昌市科技创新基础大提升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年)》进行解读。高新区、南昌县、浙江大学南昌研究院、江西联创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南昌市高层次科技人才“洪城计划”创业大赛获奖代表作交流发言。




全市科技创新基础大提升三年行动

将开展“七大行动”

力求做到

“聚焦重点”和“聚力改革”相结合。

具体哪七大行动呢?

一起看看吧!


重大创新布局优化行动


围绕赣江两岸科创大走廊总体定位和产业功能布局,推动高端创新要素及创新资源向科创大走廊聚集。深入推进鄱阳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强化科技对示范区现代产业体系的支撑引领作用。高标准规划和建设中国(南昌)科学岛,使之成为聚焦“应用基础研究、科技成果转化、未来产业培育、高端人才集聚”四大功能的全省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力争成为中部一流的科学创新高地。高起点编制昌北高校科创谷规划,启动昌北高校科创谷核心区建设。持续推进航空科创城、中医药科创城、VR科创城和创新型县(区)试点建设,优化“一廊、一区、一岛、一谷、三城、多点”的重大创新布局。


科技创新平台升级行动


推进北京大学南昌创新研究院、浙江大学南昌研究院、中国信通院江西分院、江西航空研究院、华为(南昌)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等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加快复旦大学南昌研究院、国家天文台南昌研发中心的落地。探索建立新型研发机构管理运营的灵活机制,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型,提升其对我市产业发展的支撑能力。紧扣我市产业需求,按照“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政策链-资金链”相通共融模式,打造有影响力、有创新力、有特色亮点的省实验室。实施企业研发机构建设攻坚行动,分梯次培育建设国家级、省级、市级各类研发平台,支撑我市产业升级和快速发展。到2023 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建立研发机构的比例达到80%。


科技成果转化促进行动


激发科技成果转化潜能、活力,出台南昌市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补助专项政策。培育一批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的专业化机构,提高技术经纪人队伍的业务素质和服务技能。实施专利提升工程,加强专利快速授权、协同保护体系建设。逐步建立“企业出题、政府立题、院校答题”的产学研政协同机制,支持高校院所与我市企事业单位联合开展产学研科技合作攻关。充分发挥省会城市担当作用,推动大南昌都市圈的科技合作,积极拓展与泛珠三角地区、粤港澳大湾区等地的科技交流。


企业创新能力提升行动


加快推进高新技术企业量质“双提升”行动,强化“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领军企业”梯次培育机制建设,实施“专精特新”和“小巨人”企业培育工程,支持科技企业做强做优做大。鼓励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继续实施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后补助政策;持续将企业研发投入作为申报各类科技项目的必要条件;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加强合作,共建科研平台。深度挖掘潜在创新资源,持续完善“众创空间—孵化器—科技园区”全链条科技企业孵化育成体系。力争到2023年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在孵企业数量达4000家。


科技金融深度融合行动


落实国家创业投资企业和天使投资个人税收优惠政策,吸引风投、创投、私募基金入驻南昌;发挥科技发展引导基金作用,带动社会资本投资科技企业;加快推动红谷滩金融小镇建设,完善科技金融市场化服务平台。逐步扩大“洪城科贷通”风险补偿资金池规模,推动建立投贷联动机制,推动合作银行创新科技信贷产品,将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药物临床试验责任险纳入科技保险范畴。建立和完善我市科技企业登陆科创板、创业板的服务机制,鼓励科技企业利用资本市场拓宽融资渠道,支持科技企业通过重组并购做大做强。


高端创新人才集聚行动


持续抓好“人才十条”等人才政策落地,围绕我市新型研发机构、科技研发平台、重点企业、重大工程、重要项目和关键技术,实施“双百计划”,面向省外引进一批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与团队。紧扣我市优势产业,培养一批能突破关键技术瓶颈、引领产业创新发展的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与团队。持续开展南昌市“十大青年科技英才”推荐认定,实施南昌市“洪燕领航”工程。持续开展外国专家“滕王阁友谊奖”、享受市政府特殊津贴人员选拔等工作,充分营造尊才爱才的社会氛围,提升高层次创新人才的荣誉感和获得感。


重大关键技术攻坚行动


围绕全市重点产业技术领域,突破一批前沿性、引领性关键核心技术,实施重大科技项目,取得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建立以“揭榜挂帅”模式开展的核心技术难题联合攻关和技术力量引进机制,形成目标明确、力量集中、管理强化的技术创新机制。



|来源:南昌日报社全媒体记者万能  曾欣/文、成奔/图

|编辑:刘佳珉|审校:李丹|核发:胡盛龙热点推荐

1315.58亿!南昌今年将推进1780个城市建管提升项目

南昌一干部被查

这段往事,很多江西人都不知道!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