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屏山君 | 办好教育,福建最大优势在哪里?

闽江学院 2023-10-08




编者按:3月26日,由我校承办的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理论研讨会在福州举行。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刊发了4000字长文深度报道。现予转发,以飨读者。


又一个春天如约而至。
时值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两周年,屏山君参加了多场重要活动。其中,3月24日召开的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重温习近平总书记来福建考察重要讲话精神,把学习贯彻不断引向深入。会议特别强调要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一体推进。
3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理论研讨会在福建举行,国内知名高校的专家学者相聚榕城,重温研讨重要理念、重大实践,共商教育强国之策。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理论研讨会在福建举行。闽江学院党委宣传部 供图

春风化雨,万物生长。
屏山君认为,这些活动的连续举办,时机特殊、意义重大。因为我们清晰记得:2021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回到“第二故乡”考察,情暖山海,寄望殷殷: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深化教育改革,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感悟真理伟力,感受福建实践,集聚众智办好教育,推进教育强国、强省建设,屏山君为您回顾本次研讨会的思想碰撞与火花。
思想先声,孕育实践

2021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时动情地说:这里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我深有感情。离开福建以后,我也一直关注福建。在这里工作期间的一些思考和探索,在我后来的工作中仍在思考和深化,有些已经在全国更大范围实践了。

2021年3月25日上午,习近平在福州闽江学院,参观校史和应用型办学成果展示。新华社记者 王晔 摄

福建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重要论述的重要孕育地和实践地。总书记在福建工作17年半,始终“把教育摆在先行官的位置”,以全局眼光和战略思维来谋划和推动教育事业发展,既为福建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了价值依循,又为全国更大范围的教育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
参天大树,必有其根。
丰富的理论离不开深邃的思考。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党委书记、副所长、研究员王立胜深入福建各地调研后提出观点:这一系列重要论述形成于世纪之交国际形势发生深刻变化、国内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加速推进的时代条件;形成于党和国家深入推进教育体制改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现实背景;形成于有效利用福建地域优势、充分弘扬福建文化传统的省情基础上。
“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是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重要论述的理论雏形和思想先声。”王立胜表示。
深邃的思考离不开躬身实践。闽江学院党委书记叶世满认为,这一系列重要论述强大而持久的生命力,源于习近平总书记“不当挂名校长”的责任担当和亲力亲为的教育实践,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兼任闽大校长长达6年,为闽大改革发展把方向、谋规划、作决策、解难题、办实事,创造性提出“不求最大,但求最优,但求适应社会需要”的办学理念,影响极其深远。
“习近平同志坚持‘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经常到学校召开现场办公会、座谈会。”时任闽江职业大学党委副书记、常务副校长孙芳仲和大家分享了一段难忘往事,得益于习近平同志亲自抓、亲自管,闽大先后与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福州市土地局等单位联办法律、土地管理等紧缺专业,培养了一大批应用型人才,就业率接近100%,成功探索出一条办学治校的新路子。

厦门大学 图源:厦门大学

厦门大学党委副书记徐进功说,长期以来,厦门大学的建设和发展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深情关怀和悉心指导。“习近平同志先后在厦门大学建校80、90、100周年的关键时刻莅校指导或发来贺信,为学校擘画发展蓝图,令全体厦大人倍感振奋。”
“这些温暖瞬间、感人故事,让我们充满力量;这些重要指示重要要求,就是福建办好教育的最大优势。”研讨会上,近距离感悟习近平总书记深厚的教育情怀、生动的教育实践和深邃的教育理念,来自全国各地的参会者深受教育和鼓舞。
真理伟力,枝繁叶茂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

2021年3月25日上午,习近平来到闽江学院考察调研。图源:人民日报

2021年3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时隔多年再次走进闽江学院。校园广场上师生们高喊“总书记好”“习校长好”,总书记向大家挥手致意。一进校园,总书记就感慨,过去巴掌大的地儿,现在这么大的发展,沧桑之变啊!
牢记嘱托、感恩奋进。一校之变,窥见全域。
“过去五年和新时代十年,福建省委、省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不动摇,教育事业取得了跨越式发展。”研讨会上,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张东刚这样点赞福建教育事业。
跨越式发展的背后,凝聚着习近平总书记对福建教育事业的深情厚望,浸润着福建干部群众和教育工作者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拼搏奋斗的辛勤汗水——
从地方到中央工作,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亲力亲为推进教育事业发展。同时,他长期牵挂福建教育事业发展,在福建工作期间,习近平还兼任闽大校长、担任集美大学校董事会主席,审时度势、亲自擘画建设福州地区大学城。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给集美大学、闽江学院、华侨大学、厦门大学致贺信、作批示;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时,殷殷叮嘱“福建没有理由不把教育办好”;2021年3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专门到闽江学院调研并作出重要指示。
近年来,福建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教育支出是我省财政第一大支出,年均增长8%,五年来教育经费投入达6685亿元。努力促进教育公平惠及民生,全省学前三年入园率、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等主要指标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还在全国率先实现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全覆盖,基础教育质量居全国第一方阵,从“有学上”迈向“上好学”“学得好”。具有福建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基本形成,高等教育日益成为新福建建设的创新引擎……

厦门大学袁友珠教授(左)、郑建伟教授(右)参加“2022年度中国十大科学进展专家解读会”并领取证书。图源:厦门大学

就在几天前,好消息从北京传来:“2022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发布,厦门大学、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厦门福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研发的“温和压力条件下实现乙二醇合成”项目成功入选。
消息振奋人心,背后更是我省高校人才探索科技前沿的接力传承。近年来,我省积极打造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全省高校每年平均培养20多万人才,高校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与经费占全省总数85%以上,获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占50%以上。
“福建教育事业发展成绩,有目共睹!”与会专家学者认为,福建大力传承弘扬习近平总书记在闽工作期间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理念和重大实践,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不断完善教育体系,推动福建教育事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新发展阶段新福建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
从福建走向全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重要论述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正深深扎根、枝繁叶茂,焕发出强大生命力。
强国建设,教育何为
屏山君注意到,党的二十大报告将教育、科技、人才专章论述和一体部署,擘画了教育强国建设的发展定位、建设目标、原则要求,丰富和发展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时代新征程,如何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人才支撑?作为新思想重要孕育地和实践地,福建如何发挥独特优势,在新起点上实现新作为?本次研讨中,与会代表也进行了热烈研讨,建言献策。
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副司长聂清斌介绍,当前教育部正以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为指引,成立工作专班研制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聚力夯实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性、基础性支撑。希望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关于中国式教育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关于教育的理论实践等方面,多谋创新之举、多建睿智之言、多献务实之策。

3月25日下午,福建农林大学举行“同上一堂大思政课”活动。图源:福建农林大学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立德树人,就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对此,北京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孙熙国认为,真正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就必须从根本上解决好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
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严书翰说,进入新时代,办好思政课成了抓好思想政治教育最为重要的任务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对此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从中我们可以感悟到办好思政课是习近平总书记心中的国之大者。“认识是行动的先导。我们只有对这个重要战略问题认识到位,才能在实际工作中把思政课办好。”

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福州市晋安区始终铆足劲奋力赶超,入选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先行创建区,被确定为三大部省级教育实验区。图源:晋安教育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教授康晓强建议,立足已有优势,福建要深刻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重要论述的精髓要义,以人民满意作为衡量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标尺,满足人民群众对更加公平、更高质量教育的新期待,同时依靠人民推动教育改革创新,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展望未来,浙江大学副校长黄先海期待进一步深化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理论研究,串联起从福州到浙江,再到上海、中央的全链条溯源,为构建习近平教育思想理论体系贡献智慧和力量。
福建自古崇文重教、人才辈出,素有“海滨邹鲁”之称,教育事业蒸蒸日上。
争优!争先!争效!新的赶考路上,福建有责任有优势把教育办得更好。让我们一起期待福建答好“强国建设,教育何为”的时代之问。
来源: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 屏山君工作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