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服务青年技能人才成长发展系列报道之一】辽宁:搭台建路兴人才 培育工匠精神 服务青年技工成长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中国共青团杂志 Author 张宝东
共青团中央服务青年发展
微信平台
编者按
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对我国技能选手在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上取得佳绩作出重要指示,向我国参赛选手和从事技能人才培养工作的同志们致以热烈祝贺。他强调,劳动者素质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至关重要。技术工人队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基础,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要健全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制度,大力发展技工教育,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加快培养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要在全社会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激励广大青年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近年来,共青团中央着眼牢牢把青年技能人才团结凝聚在党的周围这一总体目标,围绕“培养时代新人”的重大课题,广泛组织导师带徒等职业融入类活动,不断深化促进青年职业能力提升工作,充分发挥榜样示范引领作用,积极搭建功能性育人平台,形成了导师带徒、岗位创优、典型选树、技能竞赛、创新引导、组织凝聚等各环节环环相扣的新型青年技能人才培养工作体系。今年以来,团中央面向全国组织开展了“百万青年技能人才凝聚行动”,各级团组织积极响应,通过组织职业融入、能力提升、典型选树、组织凝聚等联系、服务工作,已凝聚133万名青年技能人才。
10月中旬,在第十五届“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职工组)决赛期间,全团深化青年技能人才培养工作座谈推进会在沈阳举行。
会议指出,要牢牢把握青年技能人才成长发展规律,不断促进青年技能人才全面发展。要着眼提升团组织的引领力,大力加强青年技能人才的思想政治和价值引领;着眼提升团组织的组织力,大力加强青年技能人才职业素养和技能提升;着眼提升团组织的服务力,大力加强青年技能人才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融入工作。
会议还特别强调,要优化青年技能人才培养工作的方式方法,切实提高工作的科学化水平。要注重协同作战,形成组织合力;注重项目驱动,搭建平台舞台;注重调查研究,推动政策保障;注重典型引导,强化宣传传播。
团中央青年发展部精选了8家单位的经验做法,形成专题,为大家做好青年技能人才培养工作提供借鉴。
以下是团辽宁省委在青年技能人才培养工作方面的经验介绍。
服务青工成长成才,是团辽宁省委围绕党政中心大局,助力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重要工作内容。在工作中,团辽宁省委形成了独特的“1+4+1”工作模式(“1”是一项大赛搭台,“4”是四种工作路径,再一个“1”是培育一种工匠精神)。
技能竞赛体系完备。以“振兴杯”技能大赛为牵动,形成了“层级推进、相互衔接、规范运作”的良性竞赛体系,省、市、企三级竞赛联动,突出企业选拔“广泛覆盖”,市级竞赛“强中选优”,省级竞赛“优中选精”的层次选拔特点,确保了每一名参与到全国“振兴杯”大赛的选手都是辽宁同领域中最优秀的,每年“振兴杯”大赛在辽宁企业中直接参与覆盖青年技能人才达5万余名。
青工普训保驾护航。辽宁依托沈飞技校、金杯技师学院、鞍山市职教城等近30个全国青年高技能人才实训基地和技能鉴定站,开展数控、工具钳工、普通车工、维修电工等近百个工种的实操普训,加之理论知识普训。几年来,共普训青工10余万人次,为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培养储备一大批青年技能人才。其中,沈阳机床立加青年团队,504人的员工队伍,平均年龄不到30岁,经过青工普训的推动,成功自主研发出国内第一款系列化的智能数控机床系统i5,成为培养青年技能人才的摇篮,荣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称号。
“双证”培训就业铺路。为满足高校学生“加强职业技能,提高生存本领”和青年工人“带着问题来学习,拿着成果去实践”的双重要求,开设技能证书和学历证书“双证”培训班。
技能鉴定助力兴才。在实施青工技能振兴计划的工作环节中,技能培训是基础、技能竞赛是驱动、技能鉴定是关键,只有三者有效、顺畅的链接,才能保证高技能人才成长进入“快车道”。截至目前,我省各级团组织与各级人社部门密切合作,通过系统培训、大赛锤炼,成功帮助7000余人晋升为高级工、1500余人晋升为技师、270人晋升为高级技师,为老工业基地振兴培养了一大批青年技能人才,有效改善了全省青年技能人才的发展结构。
以老带新培育青年崇尚技能的工匠精神
导师带徒薪火相传。打造一支高瞻远瞩、技能精湛、结构优化、底蕴深厚的师资队伍,建立了百名专家导师团,选取了全省技术能力和知识突出的知识型专家,聘请全省劳动模范以及有专业特长的老工人,传授先进技能理念、经验和方法,有效帮助青工解决了技术提高、技术创新过程中的难点问题。同时,赋予导师带徒新内涵,导师带徒不仅仅是手艺的教授,更有对青年技能人才成长发展的思想指导以及职业生涯的规划与导航。
(点击图片即可获取全文)
来源:中国共青团杂志(ID:zggqtzz)编辑:吴俊(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校审:谢维志(重庆三峡学院)责编:张文学(山东大学)责编:全湛威(中国人民公安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