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青春致匠心 | 郑闯:“师”出有“名”
共青团中央服务青年发展
微信平台
郑闯是一名“90后”中职教师,大学毕业后进入中等职业院校,在工作中,他能够一丝不苟,认真对待每一堂课。除完成规定教学任务以外,他深入参与“校企合作”改革,为采埃孚伦福德汽车系统(沈阳)有限公司、天津一汽丰田公司、常熟丰田零部件公司、常熟科力美公司等生产企业开展专业技术培训。此外,他常通过竞赛不断促进自己不断提升。2019年,郑闯在第十五届“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职工组维修电工项目决赛中,一举夺冠,验证了自己的努力与付出。
而这一切的成绩开始,似乎都要从第一次参赛“失败”的经历说起。
2015年第十一届“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郑闯执意要参加沈阳市选拔赛,但是并没有如愿获得这次机会。当时他很不服气,因为在他认为,那一年他已经积累了足够的相关专业竞赛的经验和教学能力经验,可惜连上“起跑线”的机会都没有。当时更让他尴尬的是,他还被安排做“振兴杯”竞赛的幕后服务者,当时的心情五味杂志。
然而,正所谓“行家一伸手,就知有没有”,看着赛场中所有赛项的竞赛过程,郑闯终于明白了自己的差距。印象最深的就是PLC接线环节,当看到全国决赛时各选手飞快、熟练的界限动作,以及充满自信的演示测试,郑闯才意识到自己空有自信,不会的太多,思考的也太少。从那时起,郑闯便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努力弥补不足。
在接下来的4年里,郑闯从教授的课堂内容入手,在不断把最新的电工技术带给学生的同时,也开始让自己有计划地学习、练习、钻研,通过参加各类大赛、技术培训,以及指导学生竞赛,提高了专业技能水平。
功夫不负有心人。4年里,郑闯获得了“沈阳市优秀技术能手”“沈阳市名师”“沈阳市技术大王”等多个称号。2017年底,作为命题人、主裁判和特约嘉宾,配合沈阳市总工会完成《超级技工》机器人电视大赛节目的录制。
个人技术水平突飞猛进的同时,郑闯并没有忘记他传道授业的职责。
郑闯组建了“电工兴趣小组”,利用业余时间对学生开展培训,先后完成了智能引导车、三色倒计时交通灯、人形机器人、随动机械臂等兴趣项目。曾经在一次小组活动时,正逢赶上智能引导车的结题展示前一天,结果一名学生在测试时误把编码器线碰掉,速度失调导致小车传感器撞毁。当时所有人都傻了,学生当场哭了起来,郑闯安慰那个学生并带领立即开展抢修。在修理车辆的同时,郑闯和学生说:“生活和工作就是这样,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今后你们工作了,遇到问题时一定要冷静,首先要去解决问题而不是埋怨与懊恼,然后再总结问题,最后考虑如何避免问题。”最终,师生在当晚将全部传感器重新焊接调试完毕,顺利完成了次日的汇报展示工作。
仅仅是几句话,也许会影响一个人很长一段路,这就是老师的力量。两年后,曾经那个失误的学生工作一段时间后回来找到郑闯:“老师,我记住您的教导了,那就是要善于发现问题,找出解决问题办法,再总结问题并找出避免问题的方法,这些是我一直遵循的遇事原则。”作为教师,那一刻郑闯的心里暖暖的。
2019年,在得知时隔4年“振兴杯”再次设立电工组,郑闯心情既激动也很复杂,激动的是机会终于来了,复杂在竞赛难度如此之大。在整个备赛、选拔和决赛过程中,郑闯顶住压力,在所有竞赛模块中稳定发挥出自己所学,最终取得了梦寐以求的佳绩,郑闯证明了自己!这源于这些年在岗位上的不断努力和技术积累。成绩属于过去,今后,对于郑闯来说,最大的心愿就是在职业教育道路上发光发热,培养出更多职业技能人才!
个人感想
在新时代,作为一名青年职业院校教师,担负着培养优秀工匠技能人才的时代重任。“工匠精神”对职业院校教师而言,就是要对课堂、对竞赛、对学生品德教育的精益求精。未来,我应继续提升个人综合能力,关注职业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以学生为本,以时代需求为目标,为职业教育贡献出自己的全部力量!
——郑闯
(点击图片即可获取全文)
供稿:郑闯
编辑:陈相全
校审:陈田一沫责编:张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