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绘】光阴的故事 | 气象40年
一分钟、一小时、一天、一个月、一年……在时钟的滴答声中,时间匀速向前,时代浩浩荡荡。
2018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中国迎来了改革开放40周年。在40年风雨征程里,气象部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们,见证了这一切.........
“我,是一名观测员”
上世纪八十年代,美国、芬兰、日本等不少国家,已在地面气象观测网中广泛布设自动气象站;而在改革开放初期,自动观测对我国气象工作者而言,还只是一个遥远的构想,获取地面观测数据等主要靠人工操作。
青海五道梁气象站,海拔4621米,可谓“到了五道梁,哭爹又喊娘”;清水河气象站,海拔4415.4米;托勒气象站,青海省唯一不通电的气象站……上世纪50年代我国建立气象站以来,一批又一批气象工作者来到这些艰苦台站,坚持观云测天。
以前,在大风或台风天里,需要几位同事用绳子拉着,观测员才能强撑着完成观测任务。
观测数据需要通过发报机才能传输。
截至2018年1月,我国已建立超过6万个自动气象站,甚至,我国把自动气象站建在南海石油平台上,建在了万里之外的南极格罗夫山上……从0到6万多,这正是改革开放40年,留给气象观测事业发展的深刻印记。
现在,气象观测业务已经拓展到南极。
“我,是一名预报员”
一张印着中国地图的纸,质地要厚,上面绘有各城市、观测站的位置以及主要的河流、湖泊、山脉等地理标志。不同的线,粗细、颜色不一样,用的笔也不一样。想把线画得“顺”,得一气呵成。眼睛看着标好的数据,脑子里判断出线的位置,手里的笔也得跟上。
每天早上8点,由当时通信台工作人员把各个站点的实况监测数据填到纸上,然后送到天气预报会商室,被用作预报的主要依据。
过去,还没有电脑,没有MICAPS,只有手绘天气图。
1995年,新一代天气预报人机交互处理系统(MICAPS)启动开发。1996年6月,MICAPS系统初级版本在中央气象台投入业务试运行,天气预报的自动化水平得以提升。
现在,利用MICAPS系统电脑绘制天气图,查看卫星云图。
“我,是一名气象服务人员”
改革开放前,天气预报都是通过广播发布,气象服务则是气象人骑着自行车去送专报。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各种类型的报纸出版发行,天气预报在每种报纸中都占有一席之地;电视的出现,让公众可“追踪”灾害性天气的足迹。
以前的气象服务种类单一,时效也不强,气象工作者甚至要骑着自行车送专报。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成熟,手机以其快速、便捷、覆盖面广等特点,正成为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和救援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同时,随着公众需求的增多,气象服务越来越多样、个性化。
现在,人们几乎可以查询到有关衣食住行的所有气象服务信息。
决策气象服务、中长期气候预测、卫星数据应用、空间天气预报、气象信息保障、气象装备保障……
改革开放40年,不同的岗位,相同的使命,我们不负韶华,在无数个平凡的岗位上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为气象事业添砖加瓦。
推 荐 阅 读
中国气象报社 出品
策划:王敬涛、姜虹
手绘:赵晓妮
图片来源:互联网
微信编辑:王敬涛
转载咨询请联系:010-68409419(张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