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17级!极端大风突现桂林背后 | 调查

抽丝剥茧的 中国气象 2021-01-18



新闻回放

3月21日21时前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临桂区遭雷雨大风、冰雹袭击。

临桂区国家气象站测得当天21时13分,最大阵风60.3米/秒,也就是17级。

这是广西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狂风,超过2014年超强台风“威马逊”在涠洲岛创下的纪录59.4米/秒。

60.3米/秒意味着什么?

超过51米/秒就是超强台风的最大平均风速。超过60米/秒和时速250公里的动车相差无几。

这一数据甚至令很多业内专家吃惊。

内陆桂林,怎么会有如此猛烈的大风呢?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天气现象?会不会是仪器的误读呢?


数据 


首先从观测数据进行判断。3月21日21时左右,临桂气象站测得的风速有明显的线性增加过程。

21时8分,测得17.4米/秒;

9分,32米/秒;

10分,34米/秒;

11分,34米/秒;

12分,44.7米/秒;

13分,60.3米/秒;

之后的14分降至22.8米/秒。

临桂气象站风速折线图。 制图/孙楠

且当天桂林有5个国家级气象站出现大风(超过17米/秒)。周边区域站也测得超过20米/秒的大风。

桂林市气象台台长李向红认为:

从线性增加过程来看,风速测量值是较为合理可信的。

再来看气压,低气压意味着风暴来袭,气压差决定了风的大小。

21时9分气压为980百帕,12分下降为977百帕,但13分气压出现缺测,14分数据恢复正常,升高为983百帕。

广西壮族自治区气象局的探测装备专家分析缺测原因,认为:

气压仪一分钟采集30个数值,气压陡降陡升,采样差值大,采集器认为这是错误的数值,就按缺测进行了质控。

尽管有缺测,但前后的数据说明,气压在3分钟内下降3百帕,又在两分钟内上升6百帕。巨大的气压差能够证明发生了非常猛烈的大风。


设备 


尽管数据监测和现场灾情都可以证明风异常大,但大到超过60米/秒,有没有可能是测风仪出现误差呢?

临桂虽然是国家气象站,但由于不沿海,并未使用强风型测风仪,而使用普通型风速传感器。临桂所使用的普通测风仪出厂参数显示,60米/秒的大风为可信范围内的最高值。强风型传感器测量范围会更高一些,通常为80米/秒至90米/秒。

据北京市气象探测中心检定与供应科科长范雪波介绍:

部分气象设备厂家没有风洞试验室,而是使用转盘机械原理,模拟进行检定。气象部门大多建有专门的风洞试验室,模拟真实大风,和厂家检定形成双重保障,例如北京的风洞试验室会模拟70米/秒大风,检定仪器是否合格。

广西的风洞试验检定的最大值为30米/秒。这虽然足以保证仪器在平时大风天的准确性,但没有为准确测得60.3米/秒提供双重保障。

不过,专家基本认定数据准确,因为:

临桂国家气象站还有一套备份测风仪,相距几米。另一套测风仪测得59.5米/秒的风速。两者出现几乎相同的“误读”,是非常小概率的事件。


现场 


现场受灾的情况又如何呢?

临桂气象站周边学校门窗被整体刮飞,摆渡车被刮得满地跑,有的房顶被掀翻,操场围栏向不同方向倒伏。

临桂观测站建在一座小山包上,海拔约是220米,周围的地面海拔高度在160米左右,受地形作用,平时的风就比较大。

气象站的百叶箱被掀翻。临时值班室的铁皮房墙面被刮破,风从值班室西北面吹进来,把一张桌子吹了出去,滚到了山下。

观测场的百叶箱朝东南方向倒伏,观测场所在小山之下的树木倒向有一定辐散状(从中心向四周);在距离观测站约800米的地方,出现了小范围的树木辐合(从四周向中心)倒伏。

李向红介绍:

三四月是广西冷暖交汇最激烈的季节,从现场情况判断,这是一次范围尺度很小、非常局地的强对流天气。


探因 


如果数据准确,出现这么强的风是什么原因呢?

在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教授俞小鼎记忆中,近二十年,对流型大风没有如此高的数据。他说:

虽然特征不是很清楚,但雷达图上有下击暴流的痕迹,与现场直线型大风相印证,初步判断可能有下击暴流。

下击暴流多产生于发展成熟的强雷暴云之中,是一种局部性的强下沉气流,通常表现为一束强烈的气流从天空冲向地面,看起来就像一枚从天空投向地面的炸弹。接触地面后,气流会向四面八方扩散,但一般以向雷暴云前进方向扩散为主。

2015年因下击暴流而翻沉的“东方之星”客轮,当时测得瞬时风速32米/秒至38米/秒;去年北京下击暴流造成一座电塔倒伏,测得20.8米/秒瞬时风速。

但这都离60.3米/秒有巨大差距。俞小鼎认为:

雷达回波图上还能看出中气旋环流。中气旋和下击暴流叠加,会使风力更强。

中气旋是对流风暴中几千米到十几千米尺度的小尺度涡旋,是可能孕育龙卷风的一种天气系统。而强龙卷的风力能达到每秒八九十米。

广东省佛山市龙卷风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黄先香赴现场进行了灾情调查。她也判断:

是一次范围为1公里以内的下击暴流所致。出现小范围树木辐合倒伏的地方恰好对应了雷达图上中气旋的位置,据此推断出现小型龙卷的可能性较大。

李向红也认为:

大风原因是下击暴流,且不排除伴有小型龙卷。

但遗憾的是,由于是夜间且下雨,没有相关天气视频加以佐证。


国际 


瞬时大风的世界纪录保持者是1996年4月4日在澳大利亚巴罗岛测得的113.2米/秒。

世界气象组织经过严密的审核,于2010年确认了该风速取代1934年美国华盛顿山103.3米/秒的原纪录。

气象专家认为,这股极端阵风的背后驱动力应该是“奥利维亚”热带气旋。



作者有话说——“极端天气研究,小尺度不‘小’”


探究60.3米/秒,不是对数据的好奇,而是本着科学的态度,还原一次发生在内陆的极端风灾。首先应有一套科学的判别方法,确认数据真实。如果数据确认无误,记录下如此罕见的大风,且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实属“幸运”。

尽管监测网不断加密,但小尺度的极端天气几乎难以被直观记录。2016年“6·23”盐城龙卷风事件,阜宁县新沟镇测得34.6米/秒(12级)大风,射阳海河镇测得27.9米/秒(10级)大风。但那次龙卷风事后被判定为EF4级,风力超过17级。这说明,现代观测仪器并没有直接记录到17级风,而是通过受灾情况和雷达等观测手段进行推算。

为何直接记录更为重要呢?有这样一个案例,去年2月14日,货轮Alam Seri从新西兰出发,17日不慎钻进了台风“吉塔”中。安全靠岸后,气象专家上船收集数据,发现实际监测的数据和当时通过卫星推算的数据有较大误差。看起来事小,意义却重大。气象专家利用卫星宏观地监测台风,但卫星探测距离地表5000米以下的天气系统,会出现误差。Alam Seri“阴差阳错”,让气象界获取了“吉塔”内部丰富的气象数据。

这些直接观测数据一方面能够印证雷达、卫星等观测手段的准确性,帮助数值模式进行微尺度的天气模拟,另一方面能够在应用层面发挥更大价值,提高工程防灾减灾标准,在工程风险评估时给出更合理的建议。

伤亡惨重的极端天气事件大多会成立调查组,而那些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却被仪器直接记录下的极端天气,同样应该被调查还原。不放过每一次极端天气研究,不是因为耸人听闻和吸引眼球,而是为了帮助人们避免类似灾害。


推 荐 阅 读


中国气象报社 出品


文章作者:中国气象报记者孙楠 通讯员唐熠

摄影:李向红

微信编辑:卢健 

投稿咨询:010-68409426(段老师)


觉得好看,请点这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