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该内容被自由微信恢复
文章于 2020年9月16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用户删除
其他

建议伊能静跟老干妈学学妈味

大力姐 Ah Girls 2020-09-16
谁能想到有一天,中文互联网世界的热点会被两个妈占据。

前有伊能静好为人妈。


后有腾讯爸爸状告老干妈。


但是今天一个大反转,老干妈唱起《逗鹅冤》。


这世界已如此魔幻,但我突然有了个更魔幻的想法:

当小妈伊能静battle老干妈陶华碧,会碰撞出怎样的“妈味”火花?
 

1

ROUND 1 双妈前史
 
这两个看似完全不挨边的人,出生就拿了相似的剧本:她们都是家里最小的女儿,却都早早承受了那个年纪不该承受的难。

陶华碧小时候,家里只有过年才能吃到肉,更糟糕的是还没有老干妈来拌饭。

陶华碧结婚的转年,伊能静出生了。

可这个小女儿气走了一心想要儿子的父亲,她生下来就成了原罪。

1984年,她们同时迎来了命运的重大转折点。

陶华碧的丈夫这一年患上严重肺病,没撑几年就留下她和两个儿子离世,她坠落谷底。

伊能静这一年出道,不用再当洗碗工具人,但赚来的钱还要替过世的父亲还债。

1988年,伊能静靠《十九岁的最后一天》红了,红到包括秦昊在内的少男少女人手一盘她的磁带。


那句“十九岁的最后一天,阳光似乎也被带走”唱出懵懂的忧伤,从一众青春小甜曲中凸显出来,伊能静比老干妈更早成为让无数人面红耳赤的女人。


转年,陶华碧靠牙缝里抠出的一点钱,在贵阳街边捡了几块砖头,盖了个简陋的屋子,取名“实惠餐厅”,专卖凉粉冷面,只求这次创业别再失败。


1995年,伊能静主演侯孝贤导演的电影《好男好女》决战金马。

转年,陶华碧终于决定抓住拌面用的麻辣酱这个财富密码,成立“老干妈”。


1997年,两人的高光时间线再次交汇。

伊能静第一次接拍内地电影《我血我情》;“老干妈”正式挂牌,开始横扫内地市场。

这之后,两个人彻底走上了不同的成名之路。

陶华碧隐居幕后,靠“作品”去打天下,只在小红瓶上留下模糊的身影。


伊能静致力于肉搏娱乐圈浪潮,把自己变成最有名的作品。

人们对她的传奇励志经历如数家珍,但提到她的歌,也就只能记起她唱的错别字“羽扇lun巾”。


不过殊途同归,她们最后都会变成人们心中“黑红黑红”的女人。
 

2

ROUND 2 妈言妈语
 
伊能静最近从狂吸好感到一夜翻车,还是败在她的老毛病上:自相矛盾,面目不清。

在“浪姐”的采访中,她一会儿拉踩过世天后,说她没争取到世俗幸福很惨;

一会儿又说“每个人人生不同,要尊重她对生命的选择”。


社交媒体回复不妥,就甩锅给闺蜜,完全忘了刚在节目里说完“我已经好久没有闺蜜生活”。


前言不搭后语不可怕,但这种特质撞上她苦心营造的好妈妈人设,才是她身上的“妈味”让人反感的致命原因。

一个阴晴不定的妈妈、不知道下一秒会有什么不可思议言行的妈妈,想想就让人窒息。


在这一点上,伊能静真得向老干妈学学。

老干妈造就全民依恋的“妈味”,靠的就是一个稳字。

小时候用筷子蘸一点红油试探的味道,留学时塞到行李箱里那几罐的味道,工作太累不想炒菜拿它救急的味道,被老外拿去调制“血腥玛丽”的味道,都是一个味。


而陶华碧本人更稳,几十年来都是一贯的狠人作风。

早年间开饭馆的时候,碰到有城管到店里“吃拿卡要”,她认为对方没穿制服没带证件,要钱不合理,拿起炒勺就要和人干仗:“我不是随便可以欺负的,我就要打你!”


有一年,纳税冠军老干妈厂滑落到区里的第二名,因为工作人员少统计30万,她就跑到税务办公室直接祖安:“你个狗日哩,给老子查清楚!”


多少人劝她上市,她的回答永远都是一句:“不干,上市就是骗钱。”


当你越了解陶华碧,你越觉得手里那罐辣椒酱带劲。

又辣又狠的陶女士本人,为红油和豆豉注入灵魂。


当然,老干妈也因为不稳翻过车。

前两年陶华碧想彻底退隐,把公司交给两个儿子打理,他们打破“不宣传”的原则拍了广告,同时为了降低成本换了原料辣椒。

一下子就没内味儿了。


幸好,陶华碧去年又重回辣椒酱圈话事人宝座,让老干妈回归她的原则:就是干,别整虚头巴脑的。

老干妈的“妈味”,赢在持续的可靠和值得信赖,这才是人们对母亲形象的终极想象。

一个好妈妈也许不善于输出她的价值观,甚至官网的自我介绍只有朴素的一句话。


但她的好,大家都知道。
 

3

ROUND 3 老妈做派
 
伊能静现在最大的槽点就是在节目里给人当妈,不过说起给团队里的年轻人“当妈”,陶华碧才是第一人。

她在老干妈厂首创了“亲情式管理”,亲到什么程度呢?很多辞职的员工不久就会跑回来,感慨“世上只有干妈好”。

《绝世高手》致敬陶女士

包所有员工吃住就算了,每个员工过生日都能吃到她亲手做的长寿面,不管谁结婚她都要当证婚人。

甚至,全厂2000个员工,她能叫出一半以上人的名字。


论对“孩子”的尊重,伊能静确实差点意思,全程叫队友“那俩女孩”,连演出完感言都没提队友一句,这大概就是她搞“亲情式管理”搞到大家都很恼火的原因。


可是细品两个人的“妈味”,相同远多于不同。

她们都对“孩子们”操碎了心。

在“浪姐”的排练室,伊能静连着十小时,逐字逐句教队友唱歌。

在老干妈最初的加工厂里,年轻工人抱怨切辣椒时太难受,陶华碧就亲自上阵演示精神胜利法:“我把辣椒当成苹果切,就一点也不辣眼睛了!”


她们也够专横,特别是在恨铁不成钢的时候。

伊能静不用多说了,陶华碧这火爆脾气上来,也会打骂员工。

可即使风风火火做了这么多,面对孩子也还是流露出不自信。

伊能静对儿子说:“你要像你爸那样,你妈什么都试过但一事无成。”

陶华碧对员工说:“我是老土,你们这些娃娃出去后,都给我带点文化回来。”


现实生活里的妈妈好像也总是如此。

她会大包大揽地关心,虽然有时让你觉得透不过气;

她有各种生活的智慧,却总在感叹“你比妈妈有出息”。

有时候你特别想让她放下“妈妈”这个身份去寻找自我,跟她说:妈,我都这么大了,你别操心我了,做爱做的事吧。

结果你发现,她最爱做的就是当你妈,这件事虽然三分苦情、七分操劳、十分费力不讨好,但她也从中获得成就感、安全感。

这是她疲惫的舒适区。


前几天我写“爹味”姐姐的时候,对“爹味”的反感很明确。

但我发现,即使是伊能静这样人人都在骂的“妈味”,我的心情却是复杂的。

就像很多女孩对待妈妈的感情那样复杂,爱她恨她崇拜她可怜她,微妙地融合了各种对立的情绪。

不过,“妈味”最高级可不一样。

老干妈才不会让你产生什么纠结的情绪,她只让你心甘情愿地觉得:

Oh my godmother,我离不开她。

 
 

你可能还喜欢



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吧


我们是坐在Vista看天下隔壁办公室的
女性青年文化新媒体 
关注性与性别/社会时事/影视娱乐热门话题
希望为你提供更有价值的探讨和情绪以外的思考
如果喜欢我们的文章
求分享、点赞、在看三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