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上册 7.大小多少 8、小书包 9、日月明 10、升国旗
大小多少
【教材分析】
本课教学设计通过自主识字、归类识记、图文对照等多种识字方法指导学生认读本课生字新词。书写指导采用象形字归类识记,引入小口诀辅助学生写好新笔画。
【教学目标】
1.通过归类识记、图文对照等多种方法,认识“多、少”等12个生字,认识反犬旁和鸟字旁2个偏旁。会写“小、少”等5个生字和竖折折钩1个笔画。
2.正确朗读课文,了解“大小”“多少”的对比关系。背诵课文。
3.初步了解“个、只”等量词的正确使用;学习并积累带量词“只”的短语。
【教学重点】
正确朗读、背诵课文;通过归类识记等方法,识记生字。
【教学难点】
了解量词“头、群、颗、堆”的意思;会写笔画竖折折钩。
【教学策略】
通过自主识字、归类识记、图文对照等多种识字方法指导学生认读本课生字新词。通过事物的理解认识、比较,去学会识字、学会反义词,认识量词,运用量词。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积累与运用语言,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书写指导过程中,采用象形字归类识记,引入小口诀辅助学生写好新笔画,通过教师的范写,帮助学生写好字形不容易写漂亮的字。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图片观察,激发兴趣
1.同学们,看看这两幅图,你能比出什么来?(鸭子大,鸟小,鸭子多,鸟少。)
2.大小、多少都是通过比较知道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大小多少》。
3.学习写“小”和“少”。
伸出小手,和老师一起书空课题。请同学们仔细看“小”和“少”的笔顺:先中间后两边。注意“少”上边的“小”没钩。在手心里再写一遍这两个字。
4.课题中还藏着两组反义词,请你快去找一找。(大和小,多和少)
【设计意图】通过引入书中图片,使学生了解“大小”“多少”的对比关系,对本课学习产生好奇和求知的欲望。课题中教授写字,分散生字书写的量。通过寻找课题中的反义词,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识字学词
1.自读课文,自主识字。
动物可以通过谁大谁小、什么多什么少比出来,水果也是如此,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和图片猜一猜。
2.学习词语。
课文中提到了不少动物和水果,要想看到它们的样子,快大声叫出它们的名字吧。
课件出示:黄牛、小猫、鸭子、苹果、杏子、桃子。
3.学习反犬旁和鸟字旁。
(1)读读“猫”字,这里面藏着一个新偏旁:反犬旁。
(2)这里还有几个字,读一读,看看你有什么发现吗?
课件出示:狗、狼、狐狸。
(3)看来,反犬旁的字一般和动物有关。
(4)读读这个字,这里也有个新偏旁:鸟字旁。
课件出示:鸭。
(5)你能猜出鸟字旁一般和什么有关吗?
(6)鸟字旁一般和鸟有关,大多数是鸟的名字。
4.学习生字。
(1)请一位小老师带大家读读这些生字。
课件出示:多、少、只、边。
(2)和你的同桌给这些生字再找一找朋友吧!
【设计意图】多种识字方法相结合,如自主识字、归类识记、图文对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如自读课文,同桌互相组词,当小老师教字。
(三)学习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生字、词语都回到课文中了,再读读课文,这次你一定能读得更流利。
2.课文一共几句话?(4句话)
3.指名读。请4位同学来读一读,其他同学听一听他们读得是否正确。
(四)再读课文,积累量词
1.学习“头”“只”两个量词。
(1)同桌互相读读第一句,找一找这句话中提到了哪些量词?(头和只)
(2)一般“头”作为量词时多形容家畜。如:一头猪、一头驴等。
(3)量词“只”我们很常用,你能再说出几个这样的词吗?
(4)老师也带了几个带有“只”的词,我们一起读读并记住它们吧!
课件出示:一只猫、一只鸟、一只鸭子、一只羊、一只虫、一只青蛙。
(5)选择其中一个量词说一句话。
【设计意图】通过介绍“头”的使用方法,帮助学生了解“头”的意思。通过“只”的量词,使学生学习并积累带量词“只”的短语,通过说句子加以运用。
2.了解量词“群”“堆”的意思。
(1)说说这是什么?这些怎么说呢?(课件先后出示一只鸭子和许多鸭子。)
(2)许多只鸭子在一起,就可以说是“一群鸭子”。还可以说“一群什么”?
(3)想想这要怎么说呢?(出示一堆杏子)还可以说“一堆”什么a?
(4)看来“群”和“堆”都表示数量多的人或物品。
3.了解“颗”的意思,区分“颗”“棵”。
(1)这是什么?(课件出示枣子图片)
(2)这些又是什么?(出示图片:一颗粉笔头、一颗糖)
(3)看看这些东西有什么共同的地方?我们还可以说“一颗”什么呢?
(4)小而圆的东西就可以用“颗”表示。
(5)谁来填一填这个量词?
课件出示:一()树
(6)虽然也是“棵”,但这两个字不一样,表示的物体也不一样,“棵”一般用在植物类。
【设计意图】“颗”和“棵”是同音字,意思不同,不好区分。通过出示图片进行对比并加以总结,学生就很容易区分这两个字的不同用法了。
4.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1)师生对读。(2)同桌拍手读。(3)男女生比赛读。(4)自由读,加上动作表演读。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方式朗读课文,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引导学生富有个性化的朗读,达到熟读成诵。
(五)指导书写
1.学习“牛”“果”。
(1)“牛”和“果”都是象形字。我们先来看第一个字,中间的一竖表示牛面,上面表示牛角,下面表示牛耳。它和我们现在的“牛”字长得多像啊!再来看看下一个字,上面部分是果实,下面是树木,树上结满果实就是“果”字。看,我们的汉字多么神奇有趣啊!
(2)指导“小”“少”的竖写在横中线上,都要写得长些。
2.学习“鸟”。
(1)学习新笔画“竖折折钩”。
有个小口诀能帮你写好这一笔:竖短、横平、折斜、勾翘。
(2)教师范写,重点指导“鸟”字。
第一笔撇从竖中线起笔,就像小鸟长在头上的羽毛,可以写立一点,第二笔横折钩从撇尖起笔,钩要短,给里面的点留地儿。第三笔点就像小鸟的眼睛,要和钩错开写,竖折折钩要封住口,写宽,橫要长出来。
3.学生练写,教师巡视。
4.写字展示,评议交流。
【设计意图】“牛”和“果”都是象形字,通过甲骨文的引入,学生更易记忆。通过小口诀帮助学生写好“竖折折钩”。“鸟”字的字形结构是上窄下宽,学生较难把握,容易写成上下同宽,通过教师的范写,让学生注意到在田字格中的占位,帮助学生写好字。
(六)拓展运用,仿编课文
1.说一说生活中的量词。
2.小组合作,仿编课文。
3.指名汇报。
【设计意图】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积累与运用语言,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8、小书包
【教学目标】
1.通过图画对照、归类识记等方法,认识“书、包”等11个生字和包字头、单人旁、竹字头3个偏旁。会写“早、书”等5个字。
2.正确朗读课文。知道学习用品的名称,了解它们的用处。
3.爱护文具,学着自己摆放文具,整理书包。
【教学重点】
正确朗读课文;掌握常见学习用品的名称。
【教学难点】
了解文具是学习的伙伴,知道爱惜文具,会整理文具。
【教学策略】
本课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为学生构建了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空间,让孩子有了更多畅所欲言的自信。基于此,我把课后的实践活动作为游戏的前奏,让学生充分享受学以致用的乐趣,做到“在生活中学习语文,让语文走进生活”。一年级的孩子还没有形成自主识字的能力,为了给孩子们构建识字的意识、培养学生识字的良好习惯,在识字教学中,我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识字,从而提高识字效率。书写指导过程中,可通过师范写、生边说笔画名称边学写,或引导学生观察生字同异进行认字、写字,关注学生书写姿势和握笔姿势。采取多种方法朗读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大胆创编体会语文的乐趣,体会诗歌的韵律感。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猜谜激趣,导入新课
1.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这节课我们先来猜几个谜语吧!
小黑人儿细又长,穿着木头花衣裳。画画写字它全会,就是不会把歌唱。(铅笔)
像糖不是糖,有长也有方,帮你改错字,它可不怕脏。(橡皮)
有方有圆,有高有矮,肚里有笔,书包中藏。(笔袋)
2.铅笔、橡皮、笔袋它们都藏在哪里?今天我们就和朝夕相处的“小书包”一起来学习生字。板书课文题目,齐读。
(二)合作学习,活学活用
1.请同学们打开书,看课文中的六个词语。已经认识的字,你就大声地读出来;不认识的字,就先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教师请一名同学领读,大家跟着一起读。
3.这么多的字宝宝要和我们做朋友,我们可要热情地迎接它们,现在就大声地读一读它们。
课件出示:书、包、尺、作、业、本、笔、刀、课、早、校。
(1)指名给这些字宝宝标音。小组合作说一说怎么记住这些字。
要求学生明确小组学习的要求:
①已经认识的字,请你大声地读一读,不认识的字,大家要一起想办法记住它们。
②完成识字任务后,请给这些生字找到好伙伴,组成词语。
(2)教师巡视,组长检查,总结方法。
4.学生汇报生字认读的情况。
(1)说一说在小组学习中你遇到了什么困难,有什么收获。
(2)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卡片上的生字。(提醒学生注意读准字音)
①包:半包围结构,“勹”是包字头。
②字理识字“刀”。
③笔:竹字头是竹子的变形。出示毛笔的图片。毛笔的上面是竹管,下面是毛。根据结构,组成了我们今天学习的“笔”字。“笔”是会意字。
(3)开小火车:读字并组词。
【设计意图】这一片段采用了集中识字的方法。在教师领着学的基础上,放手让孩子自己学习并创造性地进行部件组合、猜谜等游戏,引导学生用学到的本领来制造学习的乐趣。因学生年龄小,在小组合作中教师尤其要注意合作学习环节及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有效地进行合作学习。
(三)动手实践,有序表达
1.教师引言:同学们学生字学得非常好,现在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些词语,并在我们的小书包里找出它们。(读一个,找一样)哎呀!小书包都被我们翻乱了,你们能自己整理书包吗?自己试着整理书包。说一说你是怎样整理书包的。
教师建议学生用“先……接着……然后……最后……”这样的句式来说话。学生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达。
2.教师引言:小书包是我们的好朋友,书包里的学习用品是我们的好宝贝。你们会使用这些宝贝吗?说一说怎样削铅笔。
3.小组合作说一说怎样在桌面上摆放学习用品。引导学生用方位词。我把( )放在( )的( )边。
4.汇报展示摆放的结果。
5.这么多学习用具,我们应该怎样爱护呢?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的做法。
朗读小儿歌:
小文具,要爱惜。小书包,装整齐。不撕书,不咬笔。好孩子,能自理。
【设计意图】联系儿童生活实际是教学的立足点,关注学生自主识字,流利表达是教学的重难点。将课后习题中单一的实践训练与学生的语言表达有机地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有序地组织语言,说清楚自己做事情的顺序。将语言学习和实践活动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学习韵文,随文识字
1.教师范读韵文,对学生提出听的要求:认真听准字音,注意停顿。
(1)学生自由练习读韵文。
(2)指名朗读,随机评价指导。
(3)小组内互读韵文。
(4)对照生字表在韵文中画出生字或自己不理解的词。(生字用“圆圈”画出来,在不理解的词下面画“横线”。)
2.说一说:这篇小韵文一共有几句话?每句话都说了什么?
(1)学习第一句话。
“宝贝”指什么?为什么称为“宝贝”?指导朗读。
(2)学习第二句话。
①这句话讲了什么?
②学习“课”字。“课”是左右结构的字,上课要用语言来交流,所以是“言字旁”。
③这些是小书包里“宝贝”的代表,其实还有好多“宝贝”,我们没有说出来。你们能用书包里的其他宝贝来替换这句话吗?
(4)学习第三句话。
①这句话说了什么?
②“静悄悄”是什么意思?(形容非常安静,没有声响)那一般在什么时候会是“静悄悄”的?
预设:夜里静悄悄;大山里静悄悄;大人没回家,家里静悄悄;站队时要静悄悄。
③指导朗读。
(5)学习第四句话。
①学习“早”字。出示图片,体会日出的时候就是早晨。用“加一加”的方法识记“早”字。
②学习“校”字。“校”是左右结构的字,是形声字。
③这句话讲了什么?
④指导朗读。
3.齐读韵文。
【设计意图】通过随文识字激发学生识字、阅读的兴趣,让学生兴致勃勃地交流识字方法,采取多种方法朗读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大胆创编,体会用语文的乐趣,实现教学目标。
(五)指导写字,规范美观
同学们现在已经和小书包里的居民们交上了好朋友,相信你们更想快一点儿写出好朋友的名字。现在我们要开始写字了,希望大家也能圆满地完成写字的任务。
1.学习书写“早”字。
(1)引导学生观察“早”字在田字格中的大概位置。“日”字的字形略扁;“十”字的横要写在横中线上。
(2)教师范写,请同学们注意笔顺,一边看一边说笔画的名称:竖、横折、横、横、横、竖。
(3)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提醒学生注意书写的姿势。
2.学习书写“书”字。
(1)引导学生观察“书”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书”字横折钩的“横”写在横中线上,左边略低,右边略高,竖写在竖中线上。
(2)教师范写,请同学们注意笔顺,一边看一边说笔画的名称,讲解书写规则:从上到下。
(3)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提醒学生注意书写的姿势。
3.学习书写“刀”字。
(1)引导学生:“刀”字的撇是在田字格竖中线的位置起笔的。
(2)教师范写,请同学们注意笔顺,和老师一起说笔画名称。(横折钩、撇)
(3)学生练习书写,展示评价。
4.学习书写“尺”字。
(1)引导学生观察“尺”字在田字格中的大概位置:字的大部分在竖中线的左边。捺要写得伸展、圆满。第二笔横起笔在横中线上。
(2)教师范写,请同学们注意笔顺,一边看一边说笔画的名称。(横折、横、撇、捺)
(3)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提醒学生注意书写的姿势。
(4)学生书写展示评价,说一说怎么记住这个字。
5.学习书写“本”字。
(1)说一说:这个字和哪一个字比较像?(木)这个字该怎么写才好看?
(2)学生自己练习书写。
(3)展示评价。
6.学生练习书写,要把字写端正和美观。
【设计意图】一年级是写字的起步阶段,教师要详细指导字的基本笔画、写字的笔顺规则。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后,仔细领会,悉心模仿笔画运笔,熟练掌握笔顺规则,体会汉字的美蕴含在每一笔每一画之中。
(六)总结全文,课后延伸
1.这节课我们朗读了诗歌,还学会了在桌子上摆文具,知道了怎样爱护学习用具。
2.希望大家每天都自己整理书包,爱护自己的小书包,和小书包做好朋友。
【设计意图】巩固识记生字,引导学生整体回顾学习的内容。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自理、自主,尝试与家人分享学习的快乐,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
9、日月明
【教材分析】
本课教学设计精心设计多种语文实践活动,通过看图、游戏等一系列识字活动,让学生在宽松、自然的状态下进入情境,进入课文,去发现构字规律,掌握汉字结构,从而感悟汉字文化,积累语言文字。
【教学目标】
1.借助会意字的构字特点,认识“明、尘”等11个生字和日字旁1个偏旁。会写“木、林”等5个生字和卧钩1个笔画。
2.正确朗读课文,领悟团结协作力量大的道理。积累由本课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会意字构字特点,感受古人的造字智慧,激发自主识字的热情。
【教学重点】
正确朗读课文;尝试用会意字的构字特点,识记生字。
【教学难点】
尝试用会意字的构字特点猜猜字义;学些笔画卧钩。
【教学策略】
在教学设计中,借助教材这一载体,精心设计多种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朗读中自主识字,在活动中提高语文素养。在实际教学中,通过看图、游戏等一系列识字活动,让学生在宽松、自然的状态下进入情境,进入课文,去发现构字规律,掌握汉字结构,从而感悟汉字文化,积累语言文字。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不仅了解了许多汉字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汉字组成的,而且知道它的意思就是这几个汉字意思的组合。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同学们在汉字王国里已经认识了许多汉字,现在老师请出两个老朋友,看看同学们还记不记得?出示“日、月”。
2.你们知道,“日”和“月”能够组成什么字?(明)
3.出示“日”和“月”的图,同学们看“日”和“月”都给大地带来光明,所以组合起来就是明亮的明。(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以生动形象的图片作为引导,使小学生联想到生活的体验,能激发小学生学习的兴趣,把“日”和“月”称之为两个老朋友,充满了人文色彩。
(二)教授新课
1.初读课文,学习认读字。
(1)中国的汉字真有趣,许多由两个或以上的汉字组成,而它们的意思就是这些汉字意思的组合,这样的汉字就有个名字──会意字。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介绍这些有趣的会意字的,请你们自己先轻声读一读课文吧。不会读的字就借助拼音拼一拼,争取把课文读准确。
(2)请你把课文后面的认读字在课文中找到并用铅笔圈出来,然后和小伙伴一起互相读一读。
(3)教师出示认读字,学生读正确。
2.学习“尘”和“尖”。
(1)刚才我们看着图片学习了“鲜”这个字,你们看课文下一行中出现了两个长得很相似的字,出示“尘”和“尖”,我们怎么来学习并且区分清楚它们呢?
(2)学生结合课文内容来理解,教师适时配图辅助。
【预设】“尘”上面是“小”,下面是“土”,合在一起的意思是非常小的土,我们生活中这样非常非常小粒的土就叫做尘土,所以是“小土尘”。
“尖”上面是“小”,下面是“大”,生活中上小下大的东西上面摸起来或者看起来都会感觉尖尖的,所以是“小大尖”。
(3)你们能够既结合课文内容又联系生活实际来理解这两个字真是会学习呀!而且通过你们的分析我们都能够把这两个字区分清楚了,收获可真大。
3.学习小结。
(1)刚才我们一起学习了“明、尘、尖”这几个生字,你们发现它们之间有什么共同点吗?
对了,它们都是把学过的两个字合在一起成为新字,而新字的意思和原来的组成部分都有关系。还记得它们叫什么字吗?(会意字)
(2)让我们一起把课文来读一读吧。
【设计意图】在处理课文中的生字时,既要把新知识单独剥离出来,又要从整体的角度再结合起来,这样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慢慢摸索规律,逐渐掌握学习方法,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为学生小组学习及自学做好准备。结合图片和学生的生活理解,将这一个小节的四个生字深深留在学生的脑海中,化难为易,寓学于乐,增添学习拼音的情趣。
4.伙伴互学。
(1)课文中像刚才那样有趣的会意字还有好几个呢,请你和身边的小伙伴一起边读课文边自己来找到这些会意字,然后按照刚才的学习方法,结合字和你生活中的经验来学习吧。
(2)伙伴学习。
5.汇报学习成果。
教师展示出辅助图片,帮助学生汇报对于新的会意字的理解。
预设:
(1)在田地里面干活的人主要都是男人,所以是“田力男”。
(2)两棵树是“林”,树再多一些就是“森”,它们都指树多,但是知道了“森”表示的树更多。
(3)两个人一前一后跟着走就是“从”,很多人在一起表示的是“众”。
(4)两人,三人,和众人,谁的力量最大呢?
6.在同学们的互相帮助下,我们把这篇课文中的会意字都学会了,你们真了不起。让我们一起把课文完整地读一读吧。
7.猜一猜:出示课件图片,请您猜猜这些图片里都是哪些汉字?
【设计意图】这部分的学习内容虽然相对有些多,但是由于它是前面学习内容的延续,学习方法的延续,所以难度并不是很大。再加上有教师的图片进行辅助,学生们的自学和伙伴之间的互学效果能够非常理想。
(三)课外拓展
1.出示词语,指名带读。
2.生活中还有很多类似今天学习的有趣的会意字,谁在课外认识来教一教大家?
【设计意图】学生的学习范围是广阔的,内容是丰富的,不是仅仅局限于课堂有限的时间、有限的内容。学习要学的是方法,掌握了学习的方法才能够成就学生终身学习的目标。因此如果有能力、有条件,课堂学习内容要与生活相关联,要尽量向课外延伸拓展。
(四)学习写字
1.这节课,我们学会了很多的会意字,你们的收获非常大,老师相信你们在学习会写字时能够表现得同样出色。
2.出示“力”,观察书上田字格内的笔顺,汇报给大家。(一笔横折弯钩,二笔撇)
3.教师范写“力”,观察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提示:横折弯钩中横的部分要左低右高,向下写弯钩时要向左侧稍稍斜一些,不能够写得太直。
4.学生在田字格里面仿写“力、心”,教师展示纠正。学生观察学习后再次练习一个“力、心”。
5.出示“木”“林”“土”,对比观察,看看他们的构成有什么特点。双木成林,土中间横短,下边横长。
6.教师范写,学生仿写并展示交流。
7.再次练习书写。
(五)总结
今天的学习大家明白了什么是会意字并且学会了很多有趣的会意字,收获真多。其实我们的祖先在造字时不只是这一种方法,我们在前面的学习中还知道了象形字。以后我们还会了解更多,那时候你们会更加佩服咱们聪明的祖先们。希望你今天回家后能够把学习的收获告诉爸爸妈妈,让他们和你们一起在生活中继续寻找有趣的会意字。
10、升国旗
【教材分析】
本课教学设计运用多种识字法,渗透横画多的字的书写规律;朗读指导着重体会四字短语朗读的特点;通过体会关键词想象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升旗仪式的庄重,体现对国旗的尊重和热爱。
【教学目标】
1.通过归类识记等方法,认识“升、国”等11个生字和国字框、绞丝旁2个偏旁;写“中、五”等4个生字。
2.正确朗读课文。在读中理解国旗的含义,知道升国旗是一种庄严的仪式,要立正敬礼,懂得要尊敬国旗,热爱国旗。
3.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正确朗读、背诵课文;通过归类识记等方法,识记生字。
【教学难点】
在读中理解国旗的含义,懂得要尊敬国旗,热爱国旗。
【教学策略】
识记本课生字可以采取先分散后集中的方式,在揭示课题、学习词语和学习儿歌时进行分散识字,通过比一比、猜一猜、变一变等方法集中识字;书写指导过程中,可通过师范写、生边说笔画名称边学写的形式,在学生写字教学时,渗透横画多的字的书写规律,并关注学生书写姿势和握笔姿势。朗读指导中,采用多种形式调动学生的朗读兴趣,体会四字短语朗读的特点。通过体会关键词想象的方式,感受升旗仪式的庄重,体现对国旗的尊重和热爱。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同学们,每周一我们都会排着整齐的队伍来到操场,面向国旗,举行升旗仪式。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2.播放天安门升旗仪式的视频,让学生初步感受升旗时刻的庄严。
3.作为少先队员的我们,应该怎样参加每一次的升旗仪式呢?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儿歌。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入升旗仪式的庄严气氛中,使学生初步感受升国旗仪式的庄严、肃穆。
(二)初读课文,识字写字
1.板书课题:升国旗,认识“升”。
教师板书“升”字时,请学生回忆升国旗的画面,想一想这个字是什么意思?对,就是从低处到高处。让学生感受“升”与“生”的区别。然后继续板书课题:升国旗,请学生齐读课题,读好课题。
2.出示一组词语:中国、国旗、五星红旗。
学生先自己读一读,再请学生读给大家。想一想,你能把它们连成一句话吗?生自读课文。
预设:中国的国旗是五星红旗。五星红旗是中国的国旗。
3.出示一幅中国国旗,让学生看一看。说说,你会在哪儿、什么时候看到国旗。
4. 请同学们自读课文和下面的生字。
(1)要求: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字,我们可以拼一拼、猜一猜。将生字在课文中找到并圈出来。
(2)同桌做你指我读的游戏。
5.认读生字词语。
(1)认读词语。
课件出示:国旗、国歌、五星红旗、徐徐、升起、飘扬、多么、美丽、立正、敬礼。
自己先小声读读这些词语,开火车读,指名读。
(2)认生字,读准音。
课件出示:国、旗、中、红、歌、起、么、美、丽、立。
同桌互读,个人读。认识“绞丝旁”和“国字框”。
(3)认读由生字组成的常用字。
课件出示:上升、国家、旗子、火红、红日、红叶、歌声、歌曲、山歌、起立、起来、升起、美好、美人、成立、坐立。
4.巩固识字,指导书写。
(1)学习“中、五、立、正”四个字。
师示范笔画书写,指名学生读笔画名称;讲解笔顺和笔画数。
指导学生写好横画多的字,“横横竖竖等距离,上下左右不对齐。”
(2)学生练写。
学生先按笔顺描一描,再写一个;学生互评再写字。
你们会用生字组词吗?读一读这些词:口中、耳中、手中、五十、十五、正中
【设计意图】课上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如自己练读课文,互检认字、自主识字、培养独立写好字的能力。
(三)整体感知,了解大意
1.生字学完了,再来读一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标出这篇课文一共有几句话。(五句)其中,有两句是用分号表示,要把这个知识介绍给学生。
2.我们请五位同学来读一读,请你听一听他们读的是否正确。
3.听他们读完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四)再读课文,读中感悟
1.学习第一至三句话。
(1)请同学来读前三句话,说说你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你从哪些词感受到这样的画面?
“徐徐”表达了国旗升起的样子,“多么”让学生感受到美丽的程度。学生读到这里,可以让学生用词语替换的方法理解,然后通过朗读将自己的感受读出来。
(3)教师范读,学生自由读。
2. 学习第四、五句话。
(1)请同学来读后两句话,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2)模拟升国旗:学生先说说该怎么做,然后一起参与。
(3)出示课件:多媒体播放升国旗、奏国歌的场面,让学生感受国歌的雄壮、国旗的美丽。
(4)创设情境:老师扮演记者,采访一下学生,刚才参加升旗,你在想什么?有什么感受?
(5)把你对国旗的尊重,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设计意图】通过读一读、演一演、说一说,让学生知道,升国旗时我们必须立正、敬礼。国旗代表一个国家的尊严,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我们每个人都要尊重国旗,爱护国旗。
3.熟读成诵。
【设计意图】通过自由读、同桌接读、拍手伴奏、加动作等形式,让学生在感悟中读好儿歌,最终熟练背诵。
(五)课后延伸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还想知道什么?
2.介绍另外一首与国旗相关的儿歌。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课下收集有关国旗的资料,拓宽学生学习的空间,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真正让学生把自己当成学习的小主人。
延伸阅读(点击可阅读)
部编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