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诵读》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潼关精讲

电子课本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

视频讲解

知识点




图文讲解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


同步练习

《课外古诗词诵读》课时2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一、作者简介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诗人。一生创作诗歌很多,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抒发政治抱负,反映人民疾苦,批判当时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风格雄浑豪放,表现出渴望恢复国家统一的强烈爱国热情。《关山月》《书愤》《农家叹》《示儿》等篇均为世所传诵。抒写日常生活,也多清新之作。诗与尤袤、杨万里、范成大齐名,称“中兴四大家”,亦作“南宋四大家”。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二、故事背景《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是1192年(绍熙三年)十一月陆游退居家乡山阴时所作,时年六十八岁。父亲陆宰是个具有爱国思想的知识分子。家庭的教育, 使陆游从小就树立了忧国忧民的思想和杀敌报国的壮志。他自幼好学不倦,“年十二能诗文”,他还学剑,钻研兵书。二十五岁左右,向具有爱国思想的诗人曾几学诗,受益不浅,从此确定了他诗歌创作的爱国主义基调。他一生以诗文作武器,反复呼吁国家统一,表达强烈的爱国感情。他积极主张抗金,却遭到当权的投降派陷害,终于被排挤罢官。尽管如此,陆游收复中原的信念却始终不渝。这是年近七旬的陆游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寒夜,支撑着衰老的身体,躺在冰凉的被子里写下的一首热血沸腾的爱国主义诗篇。
三、理解诗义【注释】
僵卧:直挺挺躺着。这里形容自己穷居孤村,无所作为。僵:僵硬,僵直。孤村:孤寂荒凉的村庄。不自哀:不为自己而感到悲伤,不为自己哀伤。尚:副词,还,仍然;表示事情的继续或残存状态。思:想着,想到。为:介词,为,为了;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戍轮台:在新疆一带防守。戍(shù),守卫。轮台,现在的新疆轮台县,汉代曾在这里驻兵屯守。这里泛指北方的边防据点。夜阑:夜深。阑:残尽。卧听:躺着听。风吹雨:风雨交加,和题目中“风雨大作”相呼应;当时南宋王朝处于风雨飘摇之中,“风吹雨”也是时局写照,故诗人直到深夜尚难成眠。铁马:披着铁甲的战马。冰河:冰封的河流,指北方地区的河流。【译文】
我僵直地躺在孤寂荒凉的乡村里,没有为自己的处境而感到悲哀,心中还想着替国家守卫边疆。夜将尽了,我躺在床上听着风吹雨打的声音,披着铁甲的战马驰过冰河征战疆场的情景又进入我的梦境中来。
四、古诗赏析前两句言志,以“僵卧孤村”之身反衬“为国戍轮台”之志,表达了诗人“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情怀。后两句由夜听风雨的现实写到披坚执锐、率兵驱敌的梦境,更深刻地表现了诗人报国心切的心情。
五、问题归纳
首句中“僵”与“孤”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处境?在诗中有什么作用?“僵”“孤”写出了诗人当时卧病在床、孤苦无助的处境。其作用是以“僵卧孤村”反衬“不自哀”,表明诗人志向的坚定不移。
六、课文主题本诗以“痴情化梦”的手法,深深地表达了诗人收复国土、报效祖国的壮志和那种“年既老而不衰”的矢志不渝的精神,向读者展示了诗人的一片赤胆忠心。


潼关


      此诗首句写潼关雄踞山腰,下临黄河,形势十分险要;次句写作者行经此地,马蹄声声,被秋风吹散,点明时间和旅程;三、四句写黄河浩浩荡荡以及潼关境域内的山峦起伏。全诗豪迈奔放,写景与言情巧妙结合,含蓄又生动。
诗的首句以一种远景式的遥望,展现潼关一带苍茫雄浑的气象。紧接着,第二句以轻捷、有力的笔调,将“秋风”“马蹄声”引入诗中,不但以听觉形象补充了前一句所造成的视觉形象,进一步渲染出潼关一带独具的氛围,而且打破了原先画面的静态,给全诗增添了一种动感。对于久处书斋的文弱书生来说,萧瑟秋风也许是惹人伤感的凄凉之物,但对胸怀大志,亦文亦武的诗人来说,秋风中那矫健的马蹄声却更能催动豪情。他在壮阔的天地间策马驰骋,感到欣喜,感到痛快,感到精神上的极大的自由。
接下来的三、四句,则转从河和山方面来写。在前面那种状态下,诗人极目四望,眼前的自然景物也呈现出新奇的姿态:那从群山中冲决而出的黄河,尽管已奔入辽阔的平原,但仍嫌受束缚似的在不断冲击着河岸;而西去的群山,虽然走向与黄河相反,但仿佛也在力戒平坦,一更比一峰高。这样透过壮阔险峻的背景,就把潼关写活了。同时将写景与言情巧妙地结合起来,融进了诗人要求冲破约束的奔放情怀,是自我性格含蓄而又生动的描绘。
这里的诗人即高山、大河,高山、大河即是诗人。因为诗人已把自己的精神投射到了高山、大河之上,在高度的审美愉悦中,诗人已与高山、大河进入了同一状态,彼此相融,浑然不分而这“犹嫌束”“不解平”的黄河,高山,即是诗人傲岸不羁雄奇磊落胸怀的写照是诗人特有的冲决一切罗网、奋发昂扬的心态的外化。
诗人在这首诗中所呈现出的,是一种扩张式的、外拓型的心态。这是一种在新旧社会交替之际所急需的新型人才应有的精神状态。它昭示了诗人短促而轰轰烈烈的一生,即将就此展开。
二、问题归纳1. 这首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首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赋予云以人的动作“簇拥”,赋予河流以人的情感“嫌弃拘束”,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北方山水的壮阔,表现了诗人内心的一种冲破罗网、勇往直前、追求个性解放的少年意气。
2.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渴望冲破罗网、勇往直前、追求个性解放的少年意气。

配套练习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微课目录

第一单元

第1课《春》精讲

第2课《济南的冬天》精讲

第3课《雨的四季》精讲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精讲

习作一《热爱生活 热爱写作》精讲

第二单元

第5课《秋天的怀念》精讲

第6课《散步》精讲

第7课《散文诗二首》精讲

第8课《〈世说新语 〉二则》精讲

写作二《学会记事》精讲

综合性学习《有朋自远方来》精讲

第三单元

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精讲

第10课《再塑生命的人》精讲

第11课《〈论语〉十二章》精讲

第三单元写作《写人要抓住特点》精讲

名著导读《朝花夕拾》消除与经典的隔膜精讲

第四单元

第12课《纪念白求恩》精讲

第13课《植树的牧羊人》精讲

第14课《走一步,再走一步》精讲

第15课《诫子书》精讲

写作《思路要清晰》精讲

综合性学习《少年正是读书时》精讲
第五单元

第16课《猫》精讲

第17课《动物笑谈》精讲

第18课《狼》精讲

写作《如何突出中心》精讲

第六单元

第19课《皇帝的新装》精讲

第20课《天上的街市》精讲

第21课《女娲造人》精讲

第22课《寓言四则》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 精讲

第22课《寓言四则》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精讲

写作《发挥联想和想象》精讲

名著导读《西游记》精读和跳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