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外科医生的花式周末,那些比情爱更酸爽的诱惑

Dr 春哥 温柔医刀 2023-06-17


周末,是很多上班族翘首以盼的与家人团聚的美好假期,更是很多异地分居的恋人缠绵悱恻互诉衷肠的销魂时刻。
 
然而,与大多数人周末急着回家恰恰相反地是,外科医生却是一到周末就行色匆匆地往外赶。
 
很多医院的外科科室,一到周末就上演“空城计”,病房里除了绝对不能走的值班人员和个别因临时有事逗留的医生,其他人大都不见了踪影。专家级别的外科医生忙着外出开刀、讲学,普通级别的外科医生忙着外出参会、听课。
 
所以,即便是最繁忙的医院、最忙碌的科室,每逢周五,手术量都会明显地减少,平时跟手术室“总管”卖弄色相都难以如愿的正台,在周五也要容易得多。
 
我回顾了近两年的周末行程,光受邀外出讲课就近四十来场,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如果算上一般性参会或只是当嘉宾发发言的,更是掰着手指头都数不过来,可以说,绝大多数周末都在外面跑。

 
其实,我不太喜欢外出开会,除了平时工作忙照顾家庭不够心底萦绕不去的歉疚,还有两个重要原因,一是怕坐飞机,一是怕喝酒。
 
但是,外出开会,如果讲究效率,飞机是主要的交通工具,喝酒更是避免不了的交流方式。
 
医疗圈有这样的说法,开会办会,交流的是学术,沟通的是感情;酒喝好了,会议就成功了一大半。所以,喝酒是正式会议开始前的重头戏,要喝“好酒”,要“喝好”酒,一茬喝了要转场喝二茬,要喝到人人尽兴,人人尽欢,酒不上头酒席不散!

 
我记得喝酒喝得最难受的一次是喝完酒之后,打了一晚上的嗝。
 
那次也是去外地开会,上午是门诊,上到两点左右才结束,匆匆吃了几口盒饭,处理了一下病房的事情就赶往机场。没想到,飞机延误,下午五点的飞机延误到晚上七点才飞,到会议酒店已是晚上近十点。
 
主办方很好客,我赶到的时候,大家正在喝转场酒,正是气氛最热烈的时候。我晚到,大家说要喝酒“洗尘”。同仁们都是兄弟、老师,他们敬我酒,我怎能不喝?他们敬我酒,我怎能不回敬?就这样,一来二往,菜还没吃两口,啤酒已经喝进去了两瓶。等后来想起该吃点东西的时候,肚子已经胀得什么都吃不下。
 
也不记得到底喝了多少酒。因为是空腹喝酒,上头上得特别快,回酒店的时候,两个脚像踩棉花,轻飘飘、软绵绵的;更要命地是,刚躺到床上就开始打嗝,喝什么都不管用,这一打就是一晚上,睡梦中都没消停过。
 
第二天起来,早餐自然不用吃了,人虽然清醒,但是胃特别难受,体位一变动就是一阵恶心感袭来。
 
勉强坚持着开了半天会,下午就又赶飞机去另外一个地方。路上又是飞机三小时,汽车两小时,到达对方城市也是晚上九点过,来不及去酒店办入住,直接赶到餐馆,然后又是昏天黑地一轮猛喝。
 
那个周末,开了两场会,我瘦了三斤。

 
当然,我还不算惨,毕竟像这样,一个周末辗转两地开会的时候并不多,很多更大牌的专家,他们的行程更忙,应酬更多,会议任务更重。
 
曾经有个专家,头天做了一天手术,晚上坐夜班飞机外出开会,结果飞机一再延误,等到酒店已是凌晨三点过,还没躺上几个小时,又要起来开会。关键是第二天开会他不仅要讲课,还要演示手术。
 
所以,当大家聆听着他口若悬河的发言,观看着他行云流水的手术时,根本无法想象他连日来几乎没怎么休息,完全是在透支自己的身体。
 
当外科医生不容易,没有体力,当不了外科医生;喝不了酒,当不好外科医生
 
当然,外科医生经常喝酒,不等于说外科医生喜欢喝酒;喝酒是因为世俗,是因为人情,是因为不得不喝!外科医生经常外出开会,并不意味着外科医生喜欢外出开会,也是同样的道理。
 
外科工作,不仅极其消耗体力,而且充满巨大风险。当外科医生,上了一个星期班,做了一个星期手术,谁不想周末了锻炼锻炼身体,好好陪陪家人,或者干脆“躺平”放松放松?

 

但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你休息了,别人在努力,你就是在退步。退一万步,即使不与别人比,只跟自己比,医学殿堂广袤深邃,医学进步日新月异,你不努力跟上医学前进的步伐,也是在退步!
 
开会、参会,是了解新进展、学习新技术、接触新知识、接受新思想的大好机会,是同行交流、思维碰撞、联络感情、增进友谊的重要契机。
 
外科医生要想融入专业圈,获得同行认可,不被同行淘汰,就要时不时参会学习,这对于资历粗浅、水平一般的年轻医生来说尤为重要。当然,对于专家级别的外科医生来说,开会、参会更多则是为了授业布道,传播知识,拓展学术影响。
 
外科医生的工作从来不只是治病救人那么单纯,作为行业的外科先行者,必须开展新技术推动医学进步;作为医院的学科带头人,必须建设学科品牌扩大学科影响;作为科室的领头羊,必须搭建平台培养青年才俊。要做到这些,虽说潜心钻研、精益求精是必须,但是,固步自封、闭门造车,却也是万万不可。(外科医生,思考是成长的阶梯
 
外科技术讲究的是手上功夫,不同外科医生之间水平的优劣很难比较,但是,从某种意义上说,外科医生足迹的范围反映了学术影响的大小,外科医生在会议中的角色反映了专业地位的高低。
 
所以,学术会议既是外科医生学习、成长、提高的平台,也是外科医生展现、竞争、比拼的舞台。
 
如果一个外科医生自我感觉良好,在单位里叱诧风云、说一不二,但是在学术会议上却没有声音,或者只是在省、市级、地区会议上发发言、露露面,那说明该外科医生的水平还没有得到其他同道的认可,影响力还没走出医院,或者说还没走出区域。
 
为了让自己的声音被更多的人听到,让自己的水平被更多的同道认同,让自己的影响遍及更大的范围,心怀梦想、力求上进的外科医生除了平日里勤学苦练,苦修内功,在周末也行动了起来,成了“空中飞人”,往返穿梭于不同城市的不同会场。
 
所以,在周末,外科医生的行动看似与多数人的方向相反,但实质一样,都是为了“充电”!
 
普通人周末回家是为了“充电”,充情爱的电,充感情的电,充幸福感的电;外科医生外出开会,也是为了“充电”,充知识的电,充技术的电,充影响力的电!

不同的方式,相同的“诱惑”;相同的“诱惑”,不同的酸爽,酸爽中饱含艰辛与无奈!

(原创文章,春哥出品,欢迎转发、转载!)
 
延伸阅读:
牛年说B,什么样的外科医生最NB?
当医生,唯一不需要担心的事情就是挣钱!
一位“成功人士”癌症晚期的临终感悟:我死就死在认识的人太多了!
患者人财两空,多因医生肆意妄为?“肿瘤医生揭治疗黑幕”的后果已经出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