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南师问答妙语】学佛是学空的,第一个条件就要先学会谦虚

老古文化 老古文化 2022-07-08



南师问答妙语

世上无难事,难事问南师




2000年前后,南怀瑾先生与学生、书友之间有一些有趣的对话、问话,可谓字字珠玑,慧黠如前。为让不能新炙他门下的读者,也有如沐春风之福,特将之整理编辑出版为《南怀瑾答问集》,属于“南怀瑾讲述系列”丛书中的一本。


南怀瑾先生答问集新版


一晃二十年,南怀瑾先生的谆谆教诲犹在耳畔,南怀瑾先生关于未来政治、文化、国家发展方面的预言更是言无不中。许多书友在工作生活遇到困惑时,都习惯在南怀瑾先生的著作中寻找答案。公众号特推出“南师问答妙语”系列,带领大家重温南师教诲。


Q


佛教如何解释宇宙的演变?


学生

A


佛学讲人生命的四个程序,生、老、病、死。讲物理世界,则是“成、住、坏、空”。


佛对于生老病死并没有讲固定的时间劫数,物理世界则有。成劫,形成这个世界,经历二十劫。这个世界形成,停住,就是住劫,也是二十劫。坏劫,这个物理世界毁坏,也是二十劫。坏了之后没有这个世界,空劫,也是经历二十劫。八十劫,成住坏空。


而空劫以后没有世界,当空劫变成成劫,又慢慢形成世界。先由空生有,生成的气,叫做风,慢慢地风形成水,冻融起来变成地球。凸起来的是高山,陷下去的是海洋、深谷。


佛在几千年前这样讲世界的形成,到现在地质学研究的也差不多,科学越进步,越继承佛的这个道理。


南师


Q


佛教中的五大——地、水、火、风、空,彼此之间有没有互相的关系?


学生

A


都有。每一个东西都互相有关系。


地里头含了水、火、风、空;火里头含了水、风、空、地。每个里头都包含五种,不缺一样,只是其中一样成长了,以那个为主性。比如说冰,即使降到了最低的温度,也还是有温度,也还有“火”在内。


《楞严经》里面有告诉你这“五大”的次第,清净本来,每一个都一样,水性真空,性空真水。换句话说,火性真空,性空真火。“清净本来”。


南师


Q


诚心学佛,就会有好的果报吗?


学生

A


这是个大问题啊!佛告诉他的弟子须菩提,假使有人诚诚恳恳学佛,研究金刚经,结果一辈子倒霉,为人轻贱。有人事业很好,生意也做得很大,功名也很好,偏要跑来学佛,我说你不要搞啊!这个事情不是好玩的,学佛就要倒霉的。他说菩萨会保佑发财;我说佛不管这个事,因为佛学是空道,你要学,只有放下。


当然也有些人学佛反而发了财,但大部分都是遭遇更多困难。


不但学佛如此,信别的宗教也是一样的,很多人说自己一辈子做好事,结果倒霉透顶,什么坏事都到他身上。


历史上司马迁也怀疑过这个问题,善人做好事,偏要倒霉;坏蛋个个好得很,身体又健康、精神又好又发财。这个世界上因果报应到哪里去了呢?这是个大问题。


首先我们要了解,佛法的基础是建立在三世因果、六道轮回上。佛法讲的因果是讲三世,认为生命是连天续不断的,不是现在这一生。


南师


Q


真有人可以没有“嗔”念吗?


学生

A


嗔心嗔念,大家以为自己都没有,脾气大,当然是嗔念,恨人、杀人、怨天尤人,都是嗔,是非分明也是嗔。或者你说什么都不会生气,就是爱干净,看到不干净受不了,也是嗔,一念的嗔就是厌恶。


你念佛啊!打坐啊!你念得再好,如果这个思惑、这个心理行为一点没有转变,免谈学佛。这是真正的佛法啊!不管你是念佛的、参禅、密宗的,随便你什么宗,都没有用,必须要断这个思惑。


南师


Q


学佛第一步要学什么?


学生

A


真讲学佛,学佛是学空的,而且绝对谦虚。第一个条件就要先学会谦虚。谦虚,就去掉了“我慢”,也就是所谓的“人我见”。


所以我一辈子不为人师、不做人家的老师。你们都叫我老师,是你们应该的,那是你们的道德,跟我不相干。我也没有收过徒弟,也没有承认哪一个人是我的学生。他的道德立场叫我老师、自请学生,是他的道德,我自己不认为这样。


我若是真的把自己当做人师的话,完了,那不谈修行,我这个人已经完了。所以你们要注意,特别是出家人更要留心——人家对你恭敬,是他在培养他的福田;我们是烂泥巴,做了他的福田了。若是自己受了人家恭敬,就认为“我真是天人师,了不起”,那就完了。


有位欧阳竟无先生,很多和尚不敢去见他。因为有些和尚摆架子,见了他只给他合个掌,他就说话了:“为什么不顶礼啊?你们看不起居士?和尚不应该拜白衣(指在家的居士),拜了就犯戒对不对?你们懂什么戒?所有戒律、经义论告诉你,见了善知识就要拜。我是善知识啊!善知识不分出家在家的,为什么你不拜?出去!”就赶人了。他是这么一个人,骂起人来,额头一条青筋(一笑)。


可是不管你在家出家,你只要真向他下拜,哎,他先跪下来了。看到这个榜样,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我说他真是了不起,他去掉人家的傲慢、我慢,可是自己绝不傲慢。你不讲礼,他骂你;你一讲礼,他比你还要讲礼。他跪得很快,你还没有拜倒,他已经在地下了。


学佛第一个要学谦虚,特别是僧众更要注意这点。


南师

本期推荐

南怀瑾讲述系列

上海人民出版社


返本开新 | 一所肩负文化传承责任的学校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