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紫藤萝瀑布》微课视频|知识点|范文指导

点击蓝字关注我→ 初中微课资源 2021-08-08


课文朗读





点击上方绿标听课文朗读


电子课本+微课视频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

微课视频:

同学们,微课视频较短,可以观看名师课堂哦!

名师精讲课堂:1课时


名师精讲课堂:2课时


知识点讲解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理解课文内容及作者的感情。(重点)

2.揣摩文中写景状物语句的妙处,学习作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写作技巧。(难点)

3.联系学习和生活,初步获得对人生深沉而独特的感受,体味人生,感悟生命。(素养)



一、作者简介

宗璞,本名冯钟璞,当代女作家,为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之女。宗璞多年从事外国文学研究,吸取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之精粹,学养深厚,气韵独特。其小说《弦上的梦》获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三生石》获1977~1980年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另创作了大量游记、散文,《西湖漫笔》《紫藤萝瀑布》《丁香结》《三松堂断忆》等。


二、故事背景

宗璞一家,在“文化大革命”中深受迫害。“疑惑”和“痛楚”“一直压在”作者的心头。这篇文章写于1982年5月,当时她的小弟身患绝症,作者非常悲痛(1982年10月小弟病逝),徘徊于庭院中,见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睹物释怀,由花儿的自衰到盛,感悟到人生的美好和生命的永恒,于是写成此文。

三、文体知识

本文是一篇融情于景、状物抒情的散文。

抒情散文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1.抒情散文是作者感情的鲜明表现,换句话说,就是“文中有我,重在抒情”。2.充满诗情画意。3.立意清新,精心安排结构。4.语言有准确、简练、形象、生动、音律优美的特色。


四、理解词义

1.迸溅:向四外溅。

2.挑逗:逗引;招惹。

3.沉淀:凝聚,积累。

4.仙露琼浆:神仙饮用的汁液,文中比喻花朵中含有的露水。

5.伫立:长时间地站着。

6.伶仃:①孤独;没有依靠。②瘦弱。

7.盘虬卧龙:盘绕横卧着的虬龙。文中形容枝干回旋盘绕,弯弯曲曲。

五、课文分段

第一部分(①—⑥):看花。描写紫藤萝花盛开的景象。

第二部分(⑦—⑨):忆花。睹物释怀,内心的疑惑和痛楚化为精神上的宁静愉悦。

第三部分(10、11):悟花。作者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的思考,感悟到生命的永恒和美好。


六、问题归纳

1.本文题目有什么作用?

题目点出本文的描写对象——紫藤萝,以 “瀑布”喻“紫藤萝”,生动地写出了紫藤萝开花的繁盛景象,也隐含着生命的长河无休止的意蕴,暗示主旨。


2. “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独立成段,有什么作用?

“不由得”三个字,突出了作者的惊讶程度。“停住了脚步”是因为作者被紫藤萝花盛开的美景深深地吸引了,这句话从侧面烘托出紫藤萝花的美丽,为下文写紫藤萝花的盛开设下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3.赏析“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这句话。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形象、生动、具体地写出紫藤萝生长的繁茂气势盛大。



4. “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这句话写出了紫藤萝花什么特点。

形象、生动地写出紫藤萝色彩的亮丽。


5.“仔细看时,才知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品析“挑逗”一词的好处。

“挑逗”一词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紫藤萝花在阳光下盛开的风姿,把紫藤萝花的活泼、顽皮、可爱表现了出来,表达了作者对紫藤萝花的喜爱之情。


6.品析“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这句话。

以动态写花的静态,生动地写出花开的繁盛。


7. “‘我在开花!’它们在笑。‘我在开花!’它们嚷嚷。”这句话有什么作用?

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地写出花开之闹,突出花的勃勃生机。


8. “每一朵盛开的花像是一个张满了的小小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这两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本题运用比喻表达效果分析法。作者将“花”喻为“帆”,将“萼”喻为“舱”,形象地描绘了花的外形,富有动感;又将“花”喻为“笑容”,用“忍俊不禁”拟写花朵的情态,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花儿的美丽可爱。两个比喻细致地描写了紫藤萝花盛开的状态,展示了其生机勃勃的特征。


9.如何理解“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

这里运用了通感。这句话将无形的“香气”化作可见的“浅紫色”,把嗅觉之感用视觉形象地表现出来,调动了读者的想像力,巧妙地写出了花香给作者带来的缥缈轻柔的感受,也照应了上段作者感受到的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10. “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联系”这一句要如何理解?

含蓄地写出了花谢架毁的原因:观念的陈腐与社会的动荡。这里要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理解,这是在当时狭隘的社会思潮影响下,人们做出的一种极端的判断。


11.课文第8.9两段运用了什么写法?有什么作用?

本题可运用对比作用分析法进行分析。运用了对比手法,用十多年前紫藤萝花的不幸遭遇与眼前这一片紫藤萝花的生逢其时进行比较,从中曲折地反映出时代发展变化、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轨迹,这样写为引出下文作者的深入思考作了铺垫。


12.如何理解这句话中“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对你有什么启示?

把花和人遇到的不幸放到生命的长河中去认识,立意高远,人和花都会遇到各种不幸,而不幸终究是有限的、暂时的,而生命的繁衍发展是无限的、永恒的,生命长河的流淌是永无止境的。

这句话点明主旨,由花及人,启示我们要珍惜生命,对生命的美好要保持坚定的信念,要以积极乐观的态度迎接挑战,创造美好的生活。


13. “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装满生命的酒酿,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这句话流露出作者什么情感?

此题可运用作者情感态度分析法进行分  析。写“我”抚摸花舱后的感受,表露了“我”的开朗达观,对生命的无限赞叹和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健康情怀。


14.结尾处:“我不觉加快了脚步”为什么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此题可运用结尾句(段)作用分析法进行分析。“加快了脚步”是因为“我”从花中感悟到了生命的永恒,心中的失落、悲痛、焦虑化为精神的宁静和前进的动力。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并深化了主题,引人深思。


七、课文主题

本文通过对紫藤萝花盛开景象的描绘以及对  过去遭遇的回忆,告诉人们一个这样的道理: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一时的不幸不足以使人畏惧人生,要对生命的美好保持坚定的信念,扬起生命的风帆,像紫藤萝花一样,以饱满的生命力,投身到伟大的事业中去,让自己的生命更加绚丽多彩。





课时导学案





17 紫藤萝瀑布

【学习目标】  

1、有感情的诵读课文,会作者对人生的独特感受,体味人生,感悟生命。  

2、培养学生遣词造句能力, 理解作者含蓄而又深沉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难点】  

1、学习本文作者抓住景物特征,以优美词句描写景物的手法。   

2、掌握文章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方法。   

3、文章写景抒情以感悟人生为重点,所以应指导学生抓住作者的感情变化,理清文章脉络,感悟人生哲理。  

【自主预习案】  

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迸溅(       )忍俊不禁(    )   

伫立(  )       挑逗(  )  

仙露琼浆(    )(    )   盘虬卧龙(    )  

2、查工具书,解释下面的生词。    

迸溅:      稀落:     伶仃:   

忍俊不禁:   仙露琼浆:   盘虬卧龙:   

3、下面不是写花的繁密茂盛的一项是(  )  

A.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  

B.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C.我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  

D.开得这样盛,这样密,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友般的枝干。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本文作者因偶见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睹物释怀,写成此文。  

B.文章中多处使用了比喻、拟人、象征等修辞手法,使文章语言生动。  

C.本文描写紫藤萝花的勃勃生机,实际上是赞美了生命的顽强和美好。  

D.作者由花的勃勃生机感悟到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5、语言运用:请以“生活”为话题,仿照例句进行仿写。  

例句:生活是一部大百科全书,包罗万象;生活是一把六弦琴,弹奏出多种美妙的旋律;生活是一座北极星牌大钟,上紧发条,便会使人获得浓缩的生命。  

仿句:生活是  

                           

【课内探究案】  

一.情景导入,明确目标  

同学们,当你面对美好的大自然时,你会感受到大自然赋予了我们许多许多。自然界中有各种各样的花草,同样的花草面对不同的人,可能会唤起不同的审美感受。有人喜欢富贵的牡丹,有人关注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还有人赞美荷花的傲洁、腊梅的勇敢,然而女作家宗璞更多注意的却是丁香、二月兰、玉簪、木槿、紫藤萝这样的花。这些花虽平凡而柔弱,却有着生命的尊严和蓬勃。作者笔下的紫藤萝有炫人眼目的美丽,有跳跃闪烁的生命。作者从这些小小的生命中发掘出许多美好的品格,并藉此表达对于美好人性的追求。下面让我们来品味一下这篇散文,看看作者怎样传达了这样的一种追求。   

宗璞,原名冯钟璞,1928年出生于河南书香之家。其父冯友兰,是一代哲学宗师。其姑母冯沅君,五四时期与冰心等齐名。宗璞一家,在"文化大革命"中深受迫害,"焦虑和悲痛"一直压在作者心头。文革结束后,当生活再次萌动希望之时,作者的小弟却身患绝症,不久于人世。作者非常悲痛和郁闷,徘徊于庭院中,见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由花儿的盛衰,感悟到生命的美好和生命的永恒,于是写成此文。  

本课我们的学习目标是:(见上文)  

二.自主探究,解疑释惑  

(一). 披文入情   

1、范读全文,提醒学生注意生字字音。   

2、分析作者情感。   

(1)自读课文。划出直接表现作者情感流动过程的句子。   

(2)分析句子。   

①"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 →心灵被震撼,造成悬念   

②"流着......生的喜悦" →释怀   

③"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感悟,重获轻松和活力。   

3、提问:是什么样的神奇力量使作者从巨大的悲痛之中解脱出来的?(紫藤萝花)   

(二).缘情探境   

1、找出直接描写紫藤萝花的段落(2-6段,8、9段)   

2、反复诵读,引导学生自主地"发现"作者的写景技巧。   

(1)把握清晰的写景脉络   

看花--忆花--思花   

花瀑--花穗--花朵   

花色--花形--花香   

(2)找出精妙的修辞手法   

如: ①"每一朵盛开的花像是一个开满的小小之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从外形、神态两方面,生动形象地传达出了花朵美丽娇媚的特征。 )  

②"这里春江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有的就是这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运用对比的手法,写出了紫藤萝花既灿烂奔放又耐得住寂寞的纯朴本性。 )  

③"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笼罩着我。"(用"浅紫色"来描绘花香,把味觉转化为视觉,把飘逸无形的东西变得清晰可见,仿佛把花香定格在眼前,让人感到亲切。)  

(3)品析精妙的词语   

如: ①"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的生长。"(几个动词,使静态的花跃动起来,表现花的生趣盎然。)   

②"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活泼热闹。"(使画面中跳动着活泼热闹的音符,奏响了一曲欢悦的生命之歌。)   

③"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写出了十年前花儿惨遭浩劫衰颓零落的景象。)   

(4)体味流动的情感   

(作者对十年前的花儿流露出遗憾、惋惜之情;对眼前的花怀着感动、热爱、赞美之情。)   

(三)情与景谐   

1、研读第10段,体会"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的意义。   

(1)初读,找出全段的主旨句。("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2)再读,思考"生命的长河"在段中还可用哪两个短语概括?("闪光的花的河流"、"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   

(3)三读,思考人、花与生命长河的关系。("万花中的一朵"--生命长河中的一朵浪花)   

(4)四读,思考人、花对生命的态度?("满装生命的酒酿"、"张满的帆"--热爱生命)

2、放开眼界,分析生活中事例,深入理解"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的意义。   

全文总结:   

小小的一朵紫藤萝花,不仅能带给我们美的享受,还能让我们感悟到生命的永恒和生的美好。可见,"生活中并不缺少美,缺少的只是发现美的眼睛。"同学们,让我们关注生活,思考生活,热爱生活,创造更美好的生活吧!   

三.结合目标,有效训练。  

1.紫藤萝有过怎样的变迁?作者为什么会对紫藤萝产生这样浓厚的感情?   

2.联系背景材料,试说说紫藤萝的命运有什么象征意义。   

明确:   

a.“十多年前”家门外的一株大紫藤萝,后来被拆掉毁坏了。过了这么多年,紫藤萝花又盛开了。作者通过紫藤萝的变迁,联想到类似的家庭境状和人生际遇,触景生情,思想感情自然随之起伏涌动。   

b.紫藤萝的命运,从花儿稀落到毁掉,再到如今繁花似锦,正是十几年来整个国家命运的写照和象征。  

【拓展检测案】  

一.课内语段阅读。  

但是我没有摘。我没有摘花的习惯。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那是关于生死谜、手足情的。我沉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察颜观色,试探什么。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园中别的紫藤花架也都拆掉,改种了果树。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我曾遗憾地想:这里再看不见藤萝花了。    

过了这么多年,藤萝又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由每一个一朵,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    

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1、文中那一句话含蓄的交代了写作背景?  

2、点明全文主旨的是哪一句话?  

3、文章为什么要插入“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这一内容?  

4、你如何理解紫藤萝瀑布“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这句话?  

5、“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我不觉加快了脚步”,这是文章开头和结尾的两句话。阅读全文,分别说说作者“停住”和“加快”脚步的原因。  

     

 

二、课外语段阅读。  

父亲的斧头  

一把斧头完成的最后一道工序是淬火①。  

父亲的习惯是把一把刚刚淬过火的崭新斧头钳起来,将斧头对准砧子后的那尖角,在那上面用力啃一啃,看这把斧头的钢口如何,它能否吃得动这铁。  

正因为这样,那只砧子的尖角斧痕累累,刚刚削过的新痕泛着银白。而那把父亲才试过后用力抛在地上的斧头还很烫手,新斧头发着蓝光。  

这时候,父亲瞅一眼躺在前面的斧头,一只脚踩在砧墩上,端起那只水烟锅,咕嘟咕嘟抽起烟来。而此时,我就能歇歇手,赶快离开打铁铺,跑到大门外边去。我始终想远离这丁当作响的日子,跑到外面的世界闯荡。那时候我像一把刚刚打造好的斧头,准备磨快刃子,等待机会,狠狠砍生活两斧头。  

一次,放暑假,父亲要我给他搭下手,打造一批镰刀。满山遍野的庄稼都黄了,都在等待镰刀来收割。人们需要镰刀,庄稼更需要镰刀,金黄的麦子都张了口,几乎要叫出声来。父亲心里很着急。我不在乎这些,我想我的事。  

我对父亲说,我不想打镰刀,我想去采药。我想像着采到了一大麻袋药。那时候我们那里的秦艽②正在卖着好价钱,我想自己挣回自己的学费。我觉着打镰刀挺费事的。  

父亲并没有反对我去采药。他说,去吧,去干你爱干的事。  

其实,我不知道什么是我爱干的事。比如说父亲,打一把斧头,打一张镰刀,然后抽一锅水烟,睡时喝二两烧酒。这些他都肯定爱干,而且每样都干得从容不迫。我呢?截止那一个秋天,还没有干成一件事。我总喜欢想入非非。  

我打定了主意去采药。我在离家二十里的山上转悠了三天就没有耐心了。别人总在低头 工作,而我却怎么也找不到药,那些长在灌木中的药材总是与我擦身而过。  

二十里外我似乎听到父亲锻打镰刀的声音。我想,那些刚刚打好的镰刀正被它的主人磨得锋利无比,一张张镰刀正伸向成熟的麦子。  

父亲打完了镰刀,紧接着又开始打造斧头。父亲的斧头总是供不应求。  

我垂头丧气地站在父亲面前,父亲一声不吭,他钳起一把刚淬过火的斧头,在砧子上狠狠啃了两下。  

这时候,我确实该为我自己羞愧了。我不能眼看着自己这把刚出炉的斧头就这样白白地锈掉,然后当废铁处理掉。我总得好好用上两下子,砍出两道新印子。父亲打造了大半辈子钢口很硬的斧头,不能败在我这把斧头上。  

[注①淬cuì火:把金属工件加热到一定温度,然后浸入冷却剂(油、水等)急速冷却,以增加硬度。 ②秦艽“jiāo草本植物,可入药。  

1、标题“父亲的斧头”在文中有哪两层含义?  

答:                             

2、文中的“父亲”给人印象很深。结合全文,说说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答:            

3、文中的语言富有表现力,试从下列两句中任选一句,结合上下文作简要品析。

①金黄的麦子都张了口,几乎要叫出声来。  

答:                                 

②父亲一声不吭,他钳起一把刚淬过火的斧头,在砧子上狠狠啃了两下。 

答:                       

4、文章结尾说“我确实该为我自己羞愧了”,“我”为什么羞愧?”我”今后会怎么做?

答: 




参考答案:

一、课内阅读。  

1、它带走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那是关于生死谜、手足情的。  

2、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3、这一句写出了紫藤萝如生命的激流,冲击着“我”的心灵,使我明白了生命的内涵。  

4、用了通感的手法,化无形为有形,把香气带给人的感受写得具体形象。  

5、开头是因为我看见了紫藤萝的辉煌茂盛,触动了内心,停下来观看;结尾是因为从紫藤萝感受到生命永恒的价值,精神受到了振奋鼓舞。  

二、课外阅读  

1、(父亲打造的)斧头;“我”  

2、善于教育孩子;手艺高超;做事从容不追;干自己爱干的事;  

3、①运用拟人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麦子等待收割的情形。  

②抓住句中重要词语(如“一声不吭”“狠狠”“啃”等),分析父亲的形象或教育孩子的方式,言之成理即可。   

4、第一问:没干成一件事;做事没有耐心;总喜欢想入非非。 第二问:踏踏实实做事;耐心地采草药;帮父亲打造斧头;专心学习等。(根据文章内容合理想像,答出一点,言之成理即可) 

第一单元、

第1课《邓稼先》同步辅导微课视频

第2课《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辅导

第3课《回忆鲁迅先生》同步辅导微课视频

第4课《孙权劝学》同步辅导微课视频

写作《写出人物的精神》同步辅导课时导学

第二单元、

第5课《黄河颂》同步辅导微课视频

第6课《老山界》同步辅导微课视频

第7课《土地的誓言》同步辅导微课

第8课《木兰诗》同步辅导微课视频

写作《学习抒情》同步辅导课时导学

综合性学习《天下国家》同步辅导

第三单元、

第9课 阿长与《山海经》朗读+微课

第10课《老王》课文朗读+微课视频

第11课《台阶》课文朗读+微课视频

第12课《卖油翁》朗读+微课视频

第三单元写作《抓住细节》微课视频

课外古诗词诵读|微课视频|同步辅导

第四单元、

第13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微课视频

第14课《驿路梨花》微课视频|知识点

第15课《最苦与最乐》微课视频|知识点

第16课《短文两篇》微课视频|知识点

写作《怎样选材》微课视频|知识点


配套辅导教学视频每天同步更新中~~


往期精彩回顾
人教版七八九年级语文下册同步微课视频
人教版七八九年级数学下册同步微课视频
沪科版版七八九年级数学下册同步微课视频
人教版七八九年级英语下册同步微课视频
人教版7-9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微课视频
人教版初中七八九年级历史下册微课视频
人教版八九年级物理化学下册同步微课视频
北师大版版八九年级物理下册同步微课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微课视频!

觉得不错,点个“在看”~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