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8课《科技文化成就》微课视频|知识点|练习

点击蓝字关注我→ 初中微课资源 2021-08-10



电子课本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



微课视频





更多微课视频,更多的精彩,同学们可以选择观看哦!

微课视频2:


知识点讲解及归纳





第18课《科技文化成就》

学习目标:

1.列举并掌握“两弹一星”及载人飞船的名称及发射时间。

2.了解邓稼先、钱学森、袁隆平和屠呦呦等科学家的事迹。

3.知道“双百”方针和文化事业的发展概况。

知识点归纳:

一、“两弹一星”:

1、“两弹一星”的含义:是指核弹(原子弹和氢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

2、“两弹一星”成就:

①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7年,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②1966年,我国第一颗装有核弹头的地地导弹飞行试验取得成功。

③1970年,我国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

3、取得“两弹一星”成就的原因:

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以钱学森、邓稼先为代表的一大批科学家自力更生、克服重重困难。

4、“两弹一星”成就的意义:

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志气,振奋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的核垄断,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如果60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邓小平

延伸意义:

反映了我国的科技实力,体现了我国在世界科技发展潮流中的前沿地位显著提高了我国的国防实力及综合国力,特别是在20世纪60年代中苏关系破裂,美国加紧反华的背景下,对打破超级大国的核讹诈、维护中国的国家安全,意义深远。

5、“两弹一星”精神:

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攀登的民族精神。

二、漫步太空:

(1)背景:20世纪90年代,我国开始实施载人航天工程。

(2)成果:

A、1999年,神舟一号无人飞船,开启我国的飞天之旅。

1999年11月20日,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一艘试验飞船神舟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神舟一号飞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载人航天计划中发射的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

B、2003年10月,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升入太空,并成功返航。

C、2008年9月,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升入太空,航天员翟志刚成功完成出舱任务,实现了太空行走。

“神七”宇宙飞船三位航天员是景海鹏、翟志刚、刘伯明,其中翟志刚顺利完成了出仓活动,刘伯明辅助出仓,这是我国航天上的一次重大突破。

(3)意义:

培养和锻炼了一批新生代的科技工作者,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知识点二:杂交水稻和青蒿素

1、杂交水稻

(1)培育:20世纪60年代,农业科学家袁隆平开始进行杂交水稻研究。

(2)成功:

1973年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亩产比普通水稻增加20%,被誉为“东方魔稻”。

袁隆平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世界粮食基金会授予袁隆平2004年度世界粮食奖。

1973年10月,袁隆平培育成功一种茎秆粗壮、穗大粒多,米质优良、适应性广的籼型杂交水稻。这是20世纪90年代末,袁隆平教授在观察两系法杂交晚稻的结实情况。

(3)意义:

为解决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的吃饭问题和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对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也有重要贡献。

2、青蒿素

青蒿一握,水二升,浸渍了千多年,直到你出现。为了一个使命,执着于千百次实验。萃取出古老文化的精华,深深植入当代世界,帮人类渡过一劫。呦呦鹿鸣,食野之蒿。今有嘉宾,德音孔昭。

——2016年感动中国颁奖词

(1)人物:屠呦呦

(2)成就: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

2011年9月,获得被誉为诺贝尔奖“风向标”的拉斯克奖。

2015年10月,因发现青蒿素治疗疟疾的新疗法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3)意义:

青蒿素类药物开创了疟疾的新方法,对疟疾的治愈率很高,得到世界卫生组织的认可和大力推广,使全球数亿人受益。由于对人类生命健康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知识点三:文化事业的发展


1、1956年后的文化繁荣

(1)背景:

1956年,毛泽东提出“双百”方针,即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

(2)时代特征

描绘人民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新风貌。

(3)文化成就:

2、改革开放后的文化发展

(1)背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2)时代特征:反映了改革开放的时代风貌。

(3)成就:2012年,中国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知识小结:






同步练习





第18课《科技文化成就》

1、我国把首届最高科学技术奖颁发给科学家袁隆平,以表彰他的突出贡献。袁隆平的突出贡献是(   )

A.参与研制我国第一颗原子弹

B.参与发射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C.在世界上首次培育出杂交水稻

D.参与研制我国第一艘核潜艇

2、电影《横空出世》中有这样一个镜头:1964年10月,在我国西部地区,随着一声巨响,硕大的蘑菇云腾空而起,该镜头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嫦娥一号发射成功

B.神舟一号发射成功

C.中近程地地导弹试验成功

D.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3、2016年的4月24日,被确定为我国第一个航天日。46年前的这一天,中国成为继苏联、美国、法国、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   )

A.东方红一号

B.神舟一号

C.神舟五号

D.神舟六号

4、“两弹一星”研制成功的影响有(   )

①鼓舞了中国人民的志气,振奋了民族精神

②向反华势力炫耀我国的军事实力

③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的核垄断,增强了国防实力

④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5、2003年10月,我国成功发射第一艘载人飞船,航天员杨利伟安全返回,中国人实现了飞向太空历史性的跨越。这艘飞船是(   )

A.东方红一号

B.亚洲一号

C.神舟五号

D.天宫一号

6、我国药学家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奖,屠呦呦的主要成就是(.)

A.世界上第一个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

B.发现了青蒿素,开创了治疗疟疾的新方法

C.完成了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D.开展了大规模的追洪水、查风口、探流沙的研究工作

7、我国是爱好和平的国家,却依然研制出原子弹,其主要原因是(  )

A.为新的世界大战做准备

B.打破帝国主义的核垄断,粉碎其核威胁,维护世界和平

C.向国外反华势力炫耀我国的军事实力

D.打击美国的对台政策

8、经过数百次实验,发现了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的中国药学家是(   )

A.钱学森

B.邓稼先

C.袁隆平

D.屠呦呦

9、下列高科技成就诞生的先后顺序是(  )

①东方红一号卫星顺利升空

②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③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④我国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③④②①

D.②④③①

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他增产的粮食实质上降低了人口增长率。他在农业科学的成就击败了饥饿的威胁。他正引导我们走向一个丰衣足食的世界。”     ——唐·帕尔伯格《走向丰农足食的世界》

(1)结合两则材料可知,他是_____,被国际农学界誉为“_____”。

(2)他的主要贡献是什么?


(3)结合材料二,谈谈他的贡献对我国和世界产生了什么影响。


参考答案


 

1-9 C D A C C B B D C

10、

(1)、袁隆平 杂交水稻之父

(2)培育出了杂交水稻

(3)、解决了我国人口大国的吃饭问题和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也对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有重要贡献。



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第2课《抗美援朝》

第3课《土地改革》

第4课《工业化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第5课《三大改造》

第6课《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

第8课《经济体制改革》

第9课《对外开放》

第10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11课《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第12课《民族大团结》

第13课《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

第14课《海峡两岸的交往》

第15课《钢铁长城》

第16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第17课《外交事业的发展》

往期精彩回顾




部编版七八九年级语文下册同步微课人教版七八九年级数学下册同步微课沪科版七八九年级数学下册同步微课人教版七八九年级英语下册同步微课部编版7-9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微课部编版初中七八九年级历史下册微课人教版初中八九年级理化下册微课北师大版八九年级物理下册微课视频
微信号:czwkzy扫码关注我们
图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不妥,告知即删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微课视频!

觉得不错,点个“在看”~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