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知远VS李诞:猥琐知识分子与油腻段子手之间的撕扯戏路
文/不二
最好的时代,学习真理的渠道多。
最坏的时代,诱惑多。
这可能是许知远《十三邀》节目里最能深刻打动我的地方。不论外部世界怎么沧海桑田,人,活着总要是有点精神的,总得是要信点什么,否则会虚无。
在这个“娱乐至死”的年代,李诞和之前的马东都懂许知远坚守的是什么。他们只是用了自己方式去让这个世界认识他们。
从许知远和李诞这两个人身上,我深刻的体会到什么叫做强大的人格魅力,他俩只看外表,都是那种无论怎么打扮都扔在人堆里丑到不想认的人。可是,只要一开口说话就自然而然的让人很想和他们这样的人相处。
不要享受悲凉,悲凉不等于深刻。人是社会动物,人是为别人而活,我不想给别人添堵。—— 李诞
任何好的创作者都是陷在自我里极深的,如果一个创作者不是在表达自我,他是在表达什么呢?如果你不是在表达你,你在表达什么呢?—— 许知远
认识许知远是因为他履历丰富,标签较多,但他自己,显然喜欢知识分子这个称谓,北大毕业,游历美国,编辑,作家。
在对话节目中完全看不到许知远丰富经历过后的那种豁达感,看到的一直是自己对现实的无力感,对现有的泛娱乐的抵触。
但和李诞的交流中,我们发现许知远的内心是强大的,因为他压根就不鸟吃瓜群众,结论很简单,他认为“大众是蠢的”。群体文化就是群氓文化,我和他们这些妖艳的贱货不一样,我是有精神内核的。
所以,许知远永远不需要讨好什么,谄媚于迎合,这个像他这样的文人,他做不来。他本人确实一直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面,自我麻醉。而且自己也承认自己是寻章摘句之徒,实在很有意思。
在对话李诞的时候,李诞的表现一直是一个状态,这就是我,你想知道什么我都告诉你,李诞自己也经历过对话世界的状态,还曾想在参加南方报业体系中,改变一些现实,后来发现,原来都是一丘之貉罢了。
李诞迅速离开,开启赚钱之路。谁年轻不写诗,写诗也要吃饭,不能说诗人在这个不需要诗歌的时代,你就说是时代的错误,男人需要是养活自己还有家人,其他的矫情再谈不迟。
李诞所代表的是当下的一部分年轻人,没有什么思想,灵魂,也反对崇高,对什么也不在乎,只要活着,开心一天是一天。从李诞的对话中可以看出还是比较肤浅,对许多问题的思考只是流于表面,还觉得那些深刻的东西是装逼。
我发现两人的处世观点是完全对立的,但从内心世界来说,我认为他们是一样的叛逆者,只是一个已经与社会妥协了,而另一个还在愤怒着。有些人的棱角是时间和社会经历磨不平的,因为那不是出于自我保护而长的,而是为了刺穿这个世界,去成为海拔最高的那个点。
李诞是不拧巴的清醒者,知世俗迎合之,清醒藏在嬉笑怒骂中,享受人群中狂欢的寂寞;
许知远是拧巴的清醒者,知世俗不迎合,清醒昭然于文字语言中,享受远离时代的孤独。
我想很多人都是这样,像是一盘磁带,A面是李诞,B面是许知远。自个儿在家、在舒适区里,放的是B面,在外头放的是A面。这听上去很虚伪,是的,而且挺累的。我们总说真理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的,如果人人都知晓真理,观点都是真知灼见,那真理就不是真理了。
正如马东所说:人生是一种豁达的状态,读过了书,看过了世界,回归自己,什么是自己喜欢的,如果喜欢世俗,就紧紧拥抱世俗,如果喜欢孤芳自赏,大可隐居,手机都放不下的人,就别再拧巴了。
无论是心境还是语境,许知远都与网络世界格格不入。大家上网是来放松和消遣的,添堵的人活该被diss。
正如李诞所说:甲之熊掌,乙之砒霜。没有谁合理谁不合理,许知远和李诞都同样在各自的世界里活的很嗨。
可能李诞依然不会在镜头前走心,但会继续讨喜世俗;许知远依然免不了说出“死在女朋友身上”这种得罪观众的油腻话。
李诞和许知远都是很敏感的人,对幸福和痛苦的感知力都大于常人。有人批评许知远装逼,有人指责李诞犬儒。但其实这两种指责都太过超越和俯视,更像是不同体系在自说自话。其实他们的根本差异不在于两代人的世界观不同,而是他们根本来自两个维度。
许知远看起来对现实不满,但他内心是逻辑圆满的。李诞看起来拥抱了现实,但他的里外是矛盾的。许知远认为无论什么情况,人都要有所坚持。而在李诞这里,坚持的意义已被消解了。但这种消解并非他自愿做出的,他也许也渴望如许一样对世界有所相信,但那个基础已经不存在了。
有人可以活得干净肆意,坚持自我,不过是因为不需要面对沟渠,而很多人还在泥潭里;有人能够保持善良,坚持审美,不过是因为有保持善良与审美的选择,而很多人没有选择;有人能够进行创造,追寻心中的灯塔,不过是因为幸运。
而马东也好,李诞也好,他们和许知远,都属于人群中的那5%。痛苦够了,自虐爽了,理智上线之后,动手做才是最合理的解决方式。这一点他们个个门儿清,只是呈现出来的姿态大相径庭罢了。
王小波说过:有很多的人在从少年踏入成人的时候差了一步,于是生活中美好的一面就和他们永别了,真是可惜。
许知远和李诞都明白那位自由骑士所言“可惜”之为何物,在一个价值体系不断坍塌又重构的社会语境中,分道扬镳的二人各自摸索着那道“内不愧心、外不负俗”的现实路径。
许知远的方式是在著书立说、怀疑一切的同时质问“一个时代是否还向往精致”,而李诞则在脱口秀的一方天地以“嘲弄”艺人的方式制造着现世的欢乐场,《吐槽大会》那些接地气的注脚看上去完全处于诗书之训的对立面。
许知远和李诞,撸串喝酒交心,各自展现出另一个人格,也算是睡在同一个夜里吧。可惜,更多的时候,李诞还是嘻嘻哈哈做谐星,许知远还是皱着眉头,问我们这个时代为什么这么浅薄。
而我想说:凡是能够彪炳史册的都是世俗意义上四面碰壁的人,是在异议声与排挤力中接受摩擦、粗粝而坚硬的存在。而那些易被时代包装和接受的符号,则注定被时间遗忘。且蹿红的势头越猛,腐朽的速度也就越快。
如果说李诞是时代的一面镜子,许知远就是李诞的一面镜子。许知远从李诞身上看到时代演进的步频与可能性,而后者则在前者的映照下斧正自身对于亘古规律的突破。
在“烟消云散”面前,他们都是有价值的,尽管有人从不这样认为。但渺小的众生要时刻记住一点,这个时代从不缺乏思想者,缺的是一只特立独行的猪。
洗洗睡吧。
好奇 | 故事 | 电影 | 生活
—————END—————
晚安
世界与你
强烈推荐观看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o0025si51rx&width=500&height=375&auto=0
猜你喜欢,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