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年唯此日,人生几清明!

王不二 王不二 2021-07-06


每年清明的前一两日,被称为寒食节。

寒食节前后绵延两千余年,曾被称为中国民间第一大祭日,是中国传统节日中唯一以饮食习俗来命名的节日。

寒食节的来历,可追溯至春秋时期。晋文公流亡期间,介子推曾经割肉为他充饥。后来,晋文公归国为君侯,分封群臣,独介子推不愿受赏,携老母隐居于绵山。

之后,晋文公亲自到绵山恭请介子推,介子推不愿为官,再次躲避山里。晋文公的手下放火焚山,想逼介子推露面,没想到,介子推抱着母亲被烧死在一棵大柳树下。

为了纪念这位忠臣,于是晋文公下令:介子推死难这一天,不许点火,人们要准备足够的熟食来度过,要吃冷食。

因此,这一日,称为寒食节。


一年唯此日,人生几清明!

一瓣心香,胜过三支檀香,以虔诚的心,祭祀祖先。

中国人并非没有信仰,他们信仰的是自己的祖先,而不是宗教人物。

落叶归根就是中国人的精神信仰。

人们始终深信,落叶始终要归根,不论生前,还是死后,无论天涯,还是海角。不给祖先蒙羞,就是中国人的奋斗目标。

祖辈们说:祭祖,就是为了记住。

所以,每年祭祖,人聚得特别齐,就连春节也未必能见到面的亲戚,好久没联系的儿时玩伴……这一天再忙,大家都要回乡祭祖。

在中国人的生命里,祭祖,是为了记住:记住你的姓;记住你的名字;记住你从何而来;记住你又为何而出发。

唯有记住过去,我们才能看清明日的去向。


中国人祭祖,或许相信的不是鬼神灵魂,而是相信亲人对我们的爱是不会消失的,他们只是换了个地方,活在我们心里。

死亡并非永别,忘记才是。

无论活着还是死去,都有人一直把你放在心上记着、爱着、牵挂着,这便是生与死莫大的幸福和意义。

而清明节真正的意义,除了勿忘,还有且惜。且惜这当下春光;且惜眼前的亲人;且惜自己。

好好活着,好好活下去。

在这世上,人终会死去,生命本身就是个在“不断失去”与“不断得到”中循环往复的过程,我们所失去的,都会以另一种方式归来。

古人言: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

清明,斯人已去,缅怀回味他们曾带给我们的美好与温暖,在逝者生命光辉的抚照里,珍惜当下,砥砺前行。

年年寒食,念念清明。
勿怠!勿忘!


猜你喜欢,点击阅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