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报|我校刘永立科研创新工作室被确认为全国教科文卫体系统示范性劳模和职工创新工作室
8月15日,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全国委员会下发文件,我校刘永立科研创新工作室被确认为全国教科文卫体系统示范性劳模和职工创新工作室。
为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激励教科文卫体系统广大劳模、工匠、名师、名医、名家等优秀人才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团结动员职工群众积极投身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助推教科文卫体事业高质量发展,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全国委员会在全国开展科研创新工作室被确认为全国教科文卫体系统示范性劳模和职工创新工作室评选活动,全国有98个工作室(黑龙江3个)被确认为全国教科文卫体系统示范性劳模和职工创新工作室。
刘永立教授领衔的科研创新团队成立于2015年12月30日,原为“矿山应急救援研究所”,多年来,该团队倾心煤炭行业,把科研和教学做在煤海深处、千尺井下,为地方经济节能增效4亿多元。主持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依托省委省政府实施“煤头化尾”战略契机,主持完成基层企业科研项目20多项。自2018年团队正式建立以来,先后被学校工会命名为“刘永立科研创新工作室”,被省教科文卫体工会授予“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近三年来,工作室团队获得科研项目20余项,创收2.1亿元,取得专利10余项,获省部级科技奖励2项,市级科技奖励3项。工作室带头人刘永立教授2022年获“黑龙江省第十三届劳动模范”称号,骨干成员秦涛教授2022年获第10届“全国煤炭青年五四奖章提名奖”,社会效益显著。
刘永立科研创新工作室一直致力于矿山应急救援、矿山灾害防治和煤矿智能化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依托国家矿山应急救援平台,刘永立教授带领团队完成了6届全国矿山救援技术竞赛裁判工作,指导了6届国际矿山救援竞赛。带领团队为省煤管局、煤监局、龙煤集团等政府部门及企业编制和修订了应急预案。开展了黑龙江煤炭企业煤岩层冲击倾向性鉴定、冲击危险性评价等相关科技服务工作50余项。研发了典型煤炭企业安全生产调度应急指挥平台,实现了集团公司的协同指挥、集中监管,使煤矿安全生产流程实现了数字化管理,相关研究成果已在省内外十几个煤炭企业推广应用。2020成功申请主持了黑龙江省“百千万”工程科技重大专项“煤矿火灾防治与重大灾害监测监控关键技术开发”项目,2021年获批黑龙江省首批“黑龙江省极薄煤层智能开采关键技术攻关与示范”“揭榜挂帅”科技攻关项目,总经费1.2亿多元,经过示范,极薄煤层采煤工作面月单产增加了1.0万吨~2.0万吨,年单产增加12万吨~24万吨。项目推广应用后,黑龙江省可增加煤炭产量480万吨~960万吨,年增营业收入约24亿元~48亿元,延伸以极薄煤层优质煤炭开采为核心的上下游产业链,带动产业链上下游技术进步,形成百亿级产业集群。实现了极薄煤层开采的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固定岗位无人值守和危险岗位机器人作业,有效解决煤矿安全隐患和招工难等问题,提升煤矿安全生产水平,保障优质煤炭资源的稳定供应。为煤炭企业高产稳产和安全生产,释放煤炭优质产能,缓解煤炭供给紧张状况做出了突出贡献。团队的科技服务为龙江煤矿企业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巨大的社会效益。
工作室发挥传帮带作用,积极认真做好人才培养工作。团队每年培养毕业研究生10人左右,指导本科毕业生20人左右,开展科技服务8次左右。目前,指导的在读研究生30余人。团队积极把人工智能、大数据、智能机器人等先进技术应用于矿山应急救援、灾害防治和煤炭智能开采技术服务,培训煤矿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多批,提升了煤矿企业人员学历和专业技能。
往
期
推
荐
作 者 | 董宸 韩静
图文整理 | 大学生新闻宣传中心
执行编辑 | 邢言
本期编辑 | 陈明杰
审核部门 | 党委宣传统战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