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那些离开新加坡的人,现在都过得怎么样?

2017-06-12 狮城椰子


“回国,还是留新?”

 

这个问题似乎不分时间、不分场合,一直拷问着在新加坡生活的我们。



来新加坡,原来有这么多理由。

 

要上新加坡最好的大学,新加坡offer的月薪换成人民币太有吸引力了,要逃离国内的雾霾尽情的呼吸,或者只想要出国看看。。。

 

在新加坡待久了,回国的理由也能列出来一长串。

 

要离爸妈更近一点,国内发展空间更大、生活特别方便,从小到大的朋友都在家乡,国外的月亮也不比国内圆。。。

 

每年,每个月,甚至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人向往着新加坡。


这个热带城市国家,的确以它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很多人。

 

不过今天要说的,是那些离开新加坡的人,他们的选择,他们的故事。




我认识一对特别励志的夫妻,12年前一起来新加坡念书、毕业、工作、顺利拿到PR,并且还买了公寓,但不久前拍拍屁股离开新加坡,回国了。


原因很简单,在新加坡没有归属感,一直在漂泊;新加坡的身份不是最难跨越的门槛,认同感才是。

 

我一直记得他们讨论国内哪个城市比较好,去谁家定居时流露出的那种惬意的姿态。



新加坡工作是不错,但毕竟选择太少,国内哪个大城市的机会都比新加坡多,并且还能选选城市,从海南到东北,从上海到重庆,喜欢什么风格都可以;

 

新加坡生活很安逸,但有时候也很无聊,逛街也有逛腻的时候,但是国内可玩的实在是太多了。



没有哪个城市是不可替代的,那些本以为新加坡才有的优点,回国找找也有。

 

那些纠结的大多数人还在纠结,而离开的人已经开始了新生活。

 

这对夫妻的离开能影响很多朋友,大概是因为他们敢于去证明——新加坡的生活很好,但离开新加坡也能过得不错。



我越来越觉得新加坡只是一个选择,同时还存在着许多其他选择。

 

我念博士时的师兄,在学校的时候很受导师重用,毕业后拿到一份薪水丰厚的工作,现在在父母的家乡,租了一大片地要办农场。

 

那里不是他从小长大的地方,但却有他喜欢的生活。



他是个很拼的人,在国内念书的时候争第一,来了新加坡也要处处不比别人差。


虽然他没看到过凌晨4点的哈佛图书馆,但熬过很多个通宵,只为了pre中的一句英文表达更准确。

 

当年还流行写博客,他曾经写过一篇文章,里面提到过:“半夜3点的新加坡是最舒服的。”

 

偶尔有一天夜里,我突然醒了怎么都睡不着,决定出门走走,才知道师兄当年在博客中为什么用“夜凉如水”形容半夜3点的新加坡。


真TM太凉快了!

 

师兄在新加坡很认真的生活过,度过了人生中的重要阶段——留学、升职、结婚。

 

他对这里很留恋,但他不后悔离开。“我拼过,证明过自己,这就够了,生活是过给自己看的。”

 

我的朋友圈里晒的大多是灯红酒绿和应酬式的转发,只有他不一样,永远是安安静静的一片天,一块地。

 

离开新加坡,其实只是从生活的这头走向另一头。




十年前的新加坡,对于国内的人来说是个很诱人的平台。但是现在,国内有着最有前景的工作,最好的发展机会。



前一阵子和国内一家公司有业务往来,无意中知道这家公司的老板也在新加坡念过书,待过好几年。

 

后来慢慢熟了,我问他什么时候回的国,不喜欢在新加坡待着吗?

 

他听到这个问题就笑了,说我一定很满意现在的生活,他不是。

 

他不喜欢过得太安逸,念书的时候就闲不下来拉着室友创业。虽然无一例外全都以失败告终,但他反而越来越有兴趣。


后来干脆拒掉别人梦寐以求的offer,回国、创业。

 

“一份全A的成绩单带给我的成就感,远远比不上谈成一笔生意。”这个GPA4+的学霸从来不觉得念书很难,创业对他来说却是个全新的挑战。



他很感谢在新加坡独自求学的那段时光,但他需要一个更大的舞台。

 

新加坡对他来说,是曾经的最佳选择。



也有很多人逃离了新加坡,没过多久拉着箱子又逃回了新加坡。

 

我的朋友中另一对夫妻,在新加坡已经拿到了PR,纠结许久还是决定带着孩子回国,方便照顾双方父母。

 

临走前一起吃饭,他说回去挺好,总不至于让小孩满口singlish连中文都说不溜,出来十几年太亏欠父母,心里过意不去。

 

当时在座的所有人都说是啊是啊,可能自己过不了几年也就回去了,以同样的理由。



谁都没想到,一年之后他们俩带着孩子又回来了。


一问原因,学区房太贵,买不起!他们说,以前只是通过新闻,知道国内房价涨得很猛,回去亲自逛了一圈问问价,才切身感受到买房有多难,买学区房更奢侈。


另外就是孩子的安全问题。在国内,请佣人太奢侈,每天接送孩子也不现实。每次看到小孩被拐卖的新闻都特别担心,恨不得一天24小时看着。在这方面,新加坡还是很好的。

 

回新加坡之后,他们迅速把PR升级成citizen,入手一套组屋,过起了有房有车有娃有女佣的生活。



一套学区房,就让他们已经迈回去的脚步又退了回来。而这,只是在国内教育资源激烈竞争的第一步。



还有人迫不及待的挣脱了新加坡这个小岛,扑向大洋彼岸的美国。



说来惭愧,我的室友比我晚一年来新加坡,工作后一年的薪水就超过我不少,然后搬到了隔壁房间。

 

她仿佛永远不知疲倦,工作起来特别拼。我经常调侃她,怎么样最近升职了没?她也会嘻嘻哈哈的说升啦升啦,给你发红包~

 

没过多久,她就跟我说要去美国工作,有个很不错的offer在等她,如果可以的话就打算留下来。看到她提起美国就充满了斗志的样子,我也挺为她开心的。

 

虽然隔着12个小时的时差,我与她也常常在微信上联络,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近况。那天她给我发来好多段语音,每条都是60秒。



她说出国这么多年,居然在美国被歧视了好几次,路上走着莫名其妙就被瞪了好几眼;公司虽然重用她但最核心的内容根本参与不了,让她干好自己的事儿就行;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在半夜被莫名敲门叫喊了3次。她一向很独立,自诩女汉子,却被吓得根本不敢睡觉,一直盯着门生怕人闯进来。


她说来新加坡之前,一直觉得新加坡很好,来了之后发现的确如此。在她看来,美国比新加坡更好,然而等她去了美国才发现完全不是那样。

 

最后一条语音,她问我隔壁房间招租么,她立刻订机票。



每年都有很多人来到新加坡,也会有更多的人离开新加坡,当然也有人离开了又回来。

 

很多时候,我都觉得新加坡像一个美丽的泡泡,闪烁着迷人的光晕



有人冒冒失失的闯进来,却发现泡泡破了,之前看到的美好被各种现实的棱角替代。

 

你在克拉码头喝过酒,在乌节路逛过街shopping过,也在金沙摆拍过。

 

你也在上班高峰的MRT被挤得东倒西歪,在合租的房间一边忍受房东的无理一边乖乖交房租。

 

你看到了新加坡的好,也体会到了现实的一面。你开心也难过,满怀期待也无法忍受,想留下也想离开。



那些离开新加坡的人,或许过得很好,或许不尽如人意。


如果有一天,你打算离开新加坡了,那就走吧。

 

这不是走投无路的逃离,只是换个地方而已。

 

如果离开后又想回来,那就来吧。

 

这不是走回头路,只是更清楚自己想要什么。



推 荐 阅 读


极简新加坡史  |  毕业季必看  |  新加坡房价

新加坡居然这么大  |  新加坡23个区攻略  |  一定要去新加坡

点咖啡必备技能  |  租房别踩这些雷  |  装甲车被扣之后。。。

新加坡生活到底有多贵  |  揭秘芽笼红灯区  |  移民难不难

让人懵逼的新加坡华语  |  公民/PR/外籍的区别

新加坡就医指南  |  周末去哪儿  |  详扒各大公司工资水平

为什么新加坡人不爱生娃  |  新加坡银行卡哪家强

超级魔性的Singlish   |  CPF深度解析  |  又双叒叕偶遇明星

中国女生沉尸勿洛蓄水池  |  装逼指南  |  新加坡VS国内生活

有多少钱才能过上有房有车有娃有女佣的生活

新加坡土著才会做的45件事 |  罚款之国  |  一带一路与新加坡

10家爆好吃的甜品店  |  新加坡单身狗VS有对象

新加坡教育体系全解析  |  组屋or公寓  |  买房之前必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