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博士图鉴
来源 学术大爆炸
编辑 学长
日剧《东京女子图鉴》刚火完没多久
《北京女子图鉴》就趁热推了出来
这边它刚播完没多久
那厢《上海女子图鉴》就顺势接过了档
我有种不祥的预感,接下来还会有
《北京男子图鉴》《上海男子图鉴》
《广州女子图鉴》《深圳女子图鉴》
......
既然这样,那我也跟着蹭一波热度
总结一下
都市内博士们的生存状态
讨论不同类型的博士们可能存在的价值追求
—所有总结均未经调研,仅供娱乐,请谨慎附和—
都市博士有两惨:一是脱发,二是大量脱发。
由于脱发人数太多,导致现在我们看到个“地中海”型的男生,就抑制不住崇敬的心情发出阵阵感慨,“头发这么少/发际线这么靠后,应该是个硕果累累的博士吧。”
奥,你问女博士为何不脱发啊......开什么玩笑!我们洗澡的时候头发一掉一大把,分分钟塞住下水道的事情,能轻易说出去吗?!
当然了,我们这些“脱发星人”在城市中生活,也是有生存动力的,比如毕业后拿到百万安家费、千万科研经费,或者进入顶尖名企工作之类的。别问我如果进不了怎么办,进不去就继续“安静如鸡”的生活啊,还能怎么办,回到过去吗?
自己选择的读博路,哭着也要走完,毕竟现在不走完,以后就会边走边哭啊。
都市未婚女博士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日益增长的科研压力与在不可逆的年龄差下滋生的未婚问题之间的矛盾。
从本科读到硕士,从硕士读到博士,交际越来越少,实验越来越多,导师脸色越来越好,家人脸色越来越差。
日常被逼问三连:“有对象了吗?”“什么时候回来相亲?”“相亲对象有发展可能吗?”其实并不是她们排斥相亲,也不是刻意排斥结婚,而是为了结婚而结婚实在非其本意,相比于婚姻,她们更注重精神层面的追求。
她们时刻都期待着一场不期而遇的爱情,与相爱的人厮守到老,不过如果没有遇到对的人也不着急,活出真我,实现理想,才是当下最重要的事。
他们信奉的是:要么读书,要么旅行,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要在路上。
在朋友圈内公开的内容频率为旅游日常>专业领域知识分享>心灵鸡汤>生活琐事。
出去开个学术会议,都会抽出空档去周边转转,哪怕时间很短,也要拍些照片精修一番发朋友圈。你问科研压力那么大,为什么还能那么安心的出去玩?还不是因为压力越大,越要找方向释放,旅游就是他们释放压力的一种方式。
抛开都市博士们呆板、闷骚、难聊的旧式标签吧,其实他们思维活跃,逻辑缜密,见多识广,聊不到一起不是因为对方光顾着科研不食人间烟火,而是因为你们不在一个层次,不然不光日常中好相处,还可爱死了呢。
吾日三省吾身:我是谁我在哪我怎么就读博了?我的论文什么时候能写完?未来该何去何从?
不定期失眠,有时一三五,有时二四六,失眠期间精神异常亢奋,比平日里做实验,写论文都有劲儿,发现问题的能力在这一刻大幅度提高,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一刻几乎为0。
自我调节能力一流,人生步调认定的是走一步算一步,每一步都算数。
人活着就是为了稿件能被收录。
热衷于混迹各大学术网站看投稿经验贴,最常思考的一件事就是如何让自己的稿件被期刊收录。
也会总结自己的失败经验,但一般不会写下来发到网上,只是默默记在脑海中或随身携带的小本本里。
投稿失败的次数大于成功收录的次数,但依旧会孜孜不倦的写稿发稿。
孟德斯鸠说:尽管一直被碾压,却从未放弃过挣扎。(孟德斯鸠:我不是,我没有,别瞎说。)
跟外面那些“实力丧”不同的是,他们丧的相当积极。课题攻克不了,没关系,我换个姿势重来;论文写不下去,没关系,换个轻松的事情做做,转换心情再开始。
不论是做研究还是其他工作,都能给他们带来安全感,即使压力再大也能全盘抗下,减压结束后,马上满血复活去战斗。
你奇怪他们怎么那么多精力,他们奇怪你怎么那么多理由。
学术圈是一座围城,城外的人想进去,城内的人想出来。
他们在博士圈边缘徘徊,与导师套词要么石沉大海,要么回音寥寥,偶尔收到一个积极回复的,一蹦三尺高,谨慎谨慎再谨慎回应对方,然后就再也没有然后了。
也有刚刚入坑的,正考虑着是申请国内博士还是申请海外博士,能申请到哪所院校,拜入哪位导师的门下。为此尽可能的挤出一切时间去网上搜索资料,去找中介咨询申请情况,幻想着Offer到手时一瞬间的喜悦。
宁可在学术圈内被研究折磨到哭,也坚决不要安然度日岁月静好。
注:本文来源学术大爆炸(ID:academicbang),仅做学术分享之用,若涉及侵权等行为,请先与微信号xuezhang600联系(24小时内回复),万分感谢!
考博英语每日一练
学习100天,每天15分钟
【6月20日开课】
100天记牢掌握2000个考博核心考点词汇
100天看懂理解100个考试必会长难句
100天夯实翻译、写作内功,率先直击考试难点
抱团学习、监督打卡、全勤奖励,一起坚持
现在购买,
仅需69元,
加入打卡学习。
学长等你
购买方式:扫描图中二维码即可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