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可以说“冬至快乐“吗?

财税地盘 2021-09-22

昨天是冬至

大早上的就收到很多冬至的祝福

在空间里也发现了好多朋友拼命刷着

“冬至快乐”四个大字

有了端午节的前车之鉴

小编就去查了一下,冬至应该用什么祝福语

结果不查不知道,一查下一跳

原来冬至是不能说“冬至快乐”的

因为

……

据记载,周秦时代以冬十一月为正月,以冬至为岁首过新年。《汉书》有云:“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也就是说,人们开始过冬至节是为了庆祝新的一年的到来。

唐、宋时期,冬至是祭天祀祖的日子,皇帝在这天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百姓在这一天要向父母尊长祭拜。明、清两代,皇帝均有祭天大典,谓之“冬至郊天”。宫内有百官向皇帝呈递贺表的仪式,而且还要互相投刺祝贺,就像元旦一样。

冬至是祭祖的日子

和“清明节”一样重要

所以不会有人在清明节的时候说“清明节快乐”

当然,也有“冬至大如年”的方法

在这一天,我们会张罗着过节,表示庆祝

但是有些地区却很忌讳别人和自己道“快乐”

案例

2014年冬至,杭州的周先生给报社打电话,称自己收到了好几条“恶作剧”的短信,短信上的内容都是清一色的“冬至快乐”。周先生表示:“冬至是我们纪念过世的人的,哪里会有人祝人家冬至节快乐的?我们年纪大了,没有跟什么人有过节啊。”

原来在杭州,这种节日是不兴说“快乐”的。杭州地方文化研究专家曹晓波说:“老一辈杭州人有个说法,冬至和清明节、中元节合称为三大鬼节,大家要祭奠亡灵,怀念故去的亲人。冬至这一天,很多杭州人会去扫墓。对于老杭州人来说,收到‘冬至快乐’这样的信息,心里确实会不舒服。”

所以,如果你的身边有杭州的小伙伴

请不要跟他说“冬至快乐”

毕竟地区不同,冬至对于我们的意义也是不一样的

广西的冬至有什么习俗呢?

广西冬至的习俗

吃腊肉

腊肉这个东西咱们应该不陌生吧?

每年到了这个时候,家里都会准备腊肉

除了腊肉之外,腊肠,腊鱼,腊鸭腿,等等

都是家庭必备

你们家的腊肉是用烟熏还是自然阳光然后风干?

米粽

粽子也不少见

特别是现在这个年代

什么时候都能够吃到粽子

但是当你看到很多商铺都开始卖粽子的时候

就知道要过节啦!

鱼生

在宾阳、龙州、那坡、扶绥

等地的壮、汉族,鱼生是冬至的大菜

这些地方的小伙伴们

你们今天吃鱼生吗?

豆腐酿

豆腐酿也是咱们过年必备了

据说玉林、梧州等地方会在冬至吃豆腐酿

你们家的豆腐酿都是什么馅儿的

也是用油果做的吗?

汤圆

汤圆那是必备的啦!

小编也超级喜欢吃汤圆

甜糯糯的味道很棒~

而且汤圆有“团团圆圆”的意思

吃了就意味着阖家团圆

吃冬

以前,武宣、南宁等地,已嫁妇女

于冬至白天可以去娘家“吃冬”,

但须于天黑前赶回夫家;

如不能赶回夫家者,

则要到外族人家留宿过夜

现在还有什么地方保留着这个习俗吗?

今天的冬至介绍完啦

希望所有的小伙伴们在冬至之后

要多喝汤,多穿衣服保暖身体

也希望你们和朋友之前的友情长长久久

阖家团圆,事事顺利~

“冬至大如年”不可能是古代民谚,帝王时代这算谋反


每年12月21日到12月23日,北半球迎来了二十四节气的最后一个——冬至。在冬至那天,全国各地有不同的庆祝活动,也产生了不少特殊的习俗。很多地区还把冬至视作很重要的一个日子,有了“冬至大如年”“冬至大过年”的说法;个别地区如温州甚至真的把冬至当作年,即以冬至为岁首,有过冬至大一岁的习俗。然而,这一习俗究竟起源于何时呢?“冬至大如年”这种说法,在古代真的存在吗?

冬至与岁实

农业生产和物候密切相关,为了帮助农业生产,我国很早就在测算年的长度,并在此过程中形成了“二十四节气”历注。在二十四节气中,冬至是我国最早确定的节气日。对于古人来说,在一年中所有的日子里,冬至也是最重要的,因为只有冬至才能帮助古人准确确定回归年长度。回归年,也称太阳年,是由地球上观察,太阳回到黄道(太阳行进的轨道)上相同的点所经历的时间。它是制定各种阳历(含现行公历)和阴阳历的基础。中国将回归年长度称为“岁实”,是从冬至再回到冬至所经历的时间。那么,为何岁实与冬至有关呢?

四季和二十四节气成因图

中国古代利用立表测影法,只要通过对具有极值意义的影长测定,就可以直接判定回归年的长度。《汉书·天文志》记载了此法的原理:“日去极远近之差,晷景(通‘影’)长短之制也。去极远近难知,要以晷景。晷景者,所以知日之南北也。”晷本指日影,后指代古代用来观测日影以及定时刻的仪器。晷一般包含一根晷针,以及一个刻有时刻或长度的圆盘。

日晷[rì guǐ]

一年之内,午时影子最短的日子,定为“夏至”(又称日短至、短至),这时的太阳最靠北。影子最长的日子,最长定为“冬至”(又称日长至,长至),这时的太阳最靠南。不管是夏至还是冬至,只要准确测定其中任何一个的具体时刻,连续测量两次,就可以推算出回归年的长度。然而对古人来说,夏至日影实在是太短了,极难观测;这样,以冬至作为回归年的基准,成了最佳的选择。确定了冬至后,就可以确定夏至。中国最古老的天文学和数学著作《周髀算经》记载了测量冬至和夏至的记录:“故冬至日晷丈三尺五寸,夏至日晷尺六寸。冬至日晷长,夏至日晷短。”

《周髀算经》

在春秋两季各有一日的昼夜时间长短相等,便定为春分和秋分。古人认为,太阳是通过黄道围绕着地球运行,并形成了一年和春夏秋冬四季,“日周于天,一寒一暑,四时备成……谓之岁”。(《后汉书·律历志》)

我国古代又形成了干支记年月日的传统: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被称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被称为“十二地支”。十天干与十二地支按固定的顺序两两相配,组成了干支纪法。年、月表征地球公转,每圈为1年,均分为12格,每格为1个月份,各对应十二地支。

十二辟卦

春秋时代开始以十二支纪月,叫作月建。需要注意的是:子月不是从正月开始的;而是从十一月开始的,这是因为冬至所在月为十一月的缘故。假如将天球看作一个时刻表,农历十一月,北斗斗柄大致指北——相当于时刻表子时的方位,故称含冬至之月为子月。若取子月为基准月,如某年冬至合朔齐同,可以以此为起点。另一方面,冬至所在的十一月是距离太阳最远的一个月,恰如十二时辰的子时是一天之中距离太阳最远的时辰。综上两个原因,古人就把冬至所在的月份叫做子月。

北斗四季方向

在古代,冬至虽然与确定岁实、制定历书非常重要;但因我国传统历制一直是阴阳历,一直没被历朝历代当作新年的起点。阴阳历是指:“阳”以冬至回归年为基准确定岁实,配合太阳季节阳光分一岁为二十四节气;“阴”根据月球运行定朔望月。朔望月是指月球连续两次月朔日的时间间隔,即我国传统的农历月份长度。

换岁首意味着改朝换代

月朔日是指地球观测者看不到月面任何明亮部分的日子,即农历月初一。朔日在我国历书中占有最高的位置,在所有可考证的正统历书中,岁首都是以朔日为起点。《史记·历书》说:“夏正以正月,殷正以十二月,周正以十一月。”这是什么意思呢?这指的是夏朝岁首是正月初一,殷商岁首是十二月初一,周朝岁首是十一月初一。

月相成因图

“三正”之间月份和季节对应关系

西汉建立后,起初沿用秦昭襄王时期的《颛顼历(古六历之一,系周朝末期秦国托古)》,秦以十月(亥月)为岁首。到汉武帝之时,《颛顼历》已经实行一百多年,误差日渐增大,朔日竟能看见月亮,“朔晦月见,弦望满亏,多非是”。(《汉书·律历志》)元封七年十一月甲子日,月半合朔,是求之不得的历元时刻。汉武帝下令改历,中国第一部比较完整的历书《太初历》诞生,改用夏正寅月朔(正月初一)为岁首。自此以后,我国农历至今大都采用夏正,农历也因此被称作夏历。

今人有人怀疑,夏正、殷正很可能是春秋时期为了反对周王的托古改制。我国有个特殊的现象:皇帝刷存在感改元,朝代刷存在感改历。春秋时期礼乐崩坏,部分诸侯强国出于政治斗争的需要,以示与周王室分庭抗礼。那么,最便当的一种手法就是废弃周历,变换岁首了。这种伎俩也被后世朝代所用。王莽篡汉、武周代唐,就分别换了殷正和周正。即便如此,从未有朝代规定以冬至等节气日为岁首,都是以朔日为岁首。

如果单单以朔日为岁首、月首这种纯阴历算法,时间一长,历书会出现不小的讹误。一个朔望月为29.5306日,历月只能取整数日,所以月分大小,大月30日,小月29日。与历月类似,历年也只能取整数月。1年12月为354日或355日,较回归年少10—11日。以1年12月计,则第4年的冬至日已不在子月。此时,阴阳合历的优势就弥补了纯阴历的缺陷,通过补充闰月达到日数的平衡。这个方法通俗地说,就是要取回归年日数与朔望月的日数的最小公倍数。古人发现,19个回归年(太阳年)长度约6939.60日,而235个朔望月(农历月)长度近于6939.69日。6939.6日为回归年日数与朔望月的日数之最小公倍数。因此,我国农历在十二月的基础上加上了闰月,通过在每19年加7个闰月(12×19+7=235)达到日数的平衡,此所谓“十九年七闰月”方法。

这个方法最重要的一点便是历元。历元,即历法起算的基准点,一般将天文现象上的特殊时刻作为这个基准点。历元最合适的时刻便是合朔。日月同经谓之合朔,此时太阳和月球的地心视黄经之差为零,日月地位于垂直于黄道面的同一平面上且月球位于日地之间。日月合朔是一个瞬间,这一瞬间可能出现在朔日0时至24时之间的任何一个时刻。那取哪个合朔日作为历元呢,就是在逢冬至的朔日。冬至日作为最容易测的一天,是作为起始点的最理想日子,古人就把历元选在冬至夜半合朔。如果某年太阳在冬至点时日月会合,那么19年后的日月基本又将会在冬至日同一黄经处相合。

日月合朔图

可见,在农历这种阴阳合历中,冬至日有着特殊且极其重要的功能。它不但是回归年的起始点,也是“十九年一轮回”的起始点,不是岁首却又有了相当于岁首的功能。因冬至的重要性,三国时期就把它称作“一阳嘉节”,在当天会以各种活动作为纪念。曹植《冬至献袜颂表》记载:“千载昌期,一阳嘉节,四方交泰,万物昭甦。”北宋苏轼在《内中御侍已下贺皇帝冬至词语制》也说:“妾等待罪掖庭,备员妇职,共庆一阳之节,敢陈万岁之觞。”南宋孟元老回忆北宋开封风俗《东京梦华录》则提到:“十一月冬至。京师(开封府)最重此节,虽至贫者,一年之间,积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备办饮食,享祀先祖,官放关扑,庆祝往来,一如年节。”

这些古代风俗说明,古人对冬至很重视,部分过节风俗甚至和过年接近。这就为以冬至为岁首的纯阳历派提供了社会土壤和“理论”依据。但上文已经提及,不管是正月朔还是十月朔、十一月朔、十二月朔,其岁首地位是皇家确定的,换岁首意味着改朝换代。这种情况下,哪个古人敢说冬至和年(初一)一样大,或者比年大?

冬至与谶[chèn]纬

我国古代有非常浓厚的谶纬迷信传统,它是传统文化中最富有神秘色彩的文化形态。古代经常有野心家或者术士用特殊天象或图文表示预言或天意。陈胜利用谶纬反抗暴秦,刘秀利用谶纬当上皇帝。它是把双刃剑,能帮你当皇帝,也能帮野心家谋反。魏晋以来,官方就开始打击谶纬之学;但民间谶纬神学的传统还是存在。冬至时候日影最长,且又是日影最长到日影变短的一个转折。在古代社会,无论是谶纬神学,还是封建迷信都非常喜欢附会此类特殊日子,并想方设法把它说成是一年最重要的日子。

谶纬学说中,有十二辟卦的说法,“辟”有主宰、掌管的意思。十二辟卦,即用十二个卦配十二个月,以十一月(子月)开始,每一卦为一月之主,这十二卦是:复、临、泰、大壮、夬、乾、姤、 遯、否、观、剥、坤。《易经》八卦中有两个基本符号,一个是“—”,另一个是“- -”。“—”象征阳气,叫阳爻;“ - -”象征阴气,叫阴爻。而在十二辟卦中,冬至所在的子月卦象上面五个阴爻,下面一个阳爻,象征阳气初生,故称冬至为一阳生。此即是冬至日“一阳节”说法的由来。北宋邵雍曾有诗云:“冬至子之半,天心无改移,一阳初动处,万物未生时”。而这个卦象是由八卦的地(坤)卦和震(雷)卦组成。雷在地下,子月为复,所以合称“地雷复卦”。

地雷复卦

道教也认为,冬至是阴阳转化的关键点,三清之一元始天尊便是当天圣诞。元始天尊先天地而生,是道之本源的化身。冬至乃全年一阳之始,元始天尊乃众阳之开端,诸天之本始。道教便将一阳初生的冬至日与元始天尊圣诞日联系起来。明末清初关于神仙的书籍《三教同原录》(又名《历代神仙通鉴》 )解释说:“元者,本也。始者,初也,先天之气也。”

阳气之初的谶纬学说对古人影响非常大,有术士还声称上古真的存在过一部以冬至为岁首的《伏羲历》,并将制定者假托为传说中的三皇之一伏羲(又名包羲)。就连宋末大儒王应麟也受此影响,他在《玉海·历书》写道:“伏羲纪阳气之初为律法,建五气,立五常,定五行有甲历五运。”中国现存最早的完整历书是《太初历》,神话传说中的历书谁能看得到呢?冬至派还经常故意篡改或歪曲《资治通鉴外纪》和《通志》等史书,说两书记载了冬至为岁首的伏羲历,但书中“伏羲条”只说造伏羲历,根本没提“冬至”两字。

《资治通鉴外纪》伏羲(包羲)条

民国以来,我国有个非常流行的说法“生肖的变化按立春算”,即以立春为岁首。这个是五代末方士徐子平搞出的命理学私历,以始创者得名,故称“子平术”。冬至派的本质其实与子平术一样,都是民间方士依附谶纬迷信搞出来的私历。从邵雍、王应麟两人的观点来判断,冬至为岁首的“伏羲历”应该最迟于宋代已经在民间私下流行了。

为了避免纪年的乱象,更重要的是稳固皇权,古代历书都规定由钦天监测算并颁发,人们因此把历书称为“皇历”(清朝因乾隆帝名“弘历”,避讳为“时宪书”)。古代严禁民间私习天文历书,否则即是重罪,还规定不得自首。明朝就明文规定私造历书是死罪,“国初学天文有厉禁,习历者遣戍,造历者殊死”(《万历野获编·历学》) 。

之所以会产生“冬至为岁首”“立春为岁首”等各类怪像,其祸根源在民国时期。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为了和过去以示决裂,废除中国传统农历,采纳来自西方的耶诞历,甚至一度禁止汉族人民过农历新年。

《首都市政公报》1930年第51期《宣传废除旧历及撤消领事裁判权》

这段废历的真空时期,谶纬迷信有了扩散的土壤,民间命理学家的历书借机流行。正统农历与各类命理学历书开始在民间混淆,为今天的岁首之争种下了祸根。然而,新文化运动以来,破除迷信是时代主流,谶纬迷信、八字算命均属被打击之列。无论是冬至派还是立春派(子平术),都不敢过分大张其鼓宣扬。他们只能借着(地方)民俗的名义为自己张目,并将这种所谓的“民俗”假托成上古旧历流传下来的“传统”。

民间术士发行的子平术历书《渊海子评(平)》

综上,“冬至大如年”这样的“民谚”和“过了冬至大一岁”这样的“民俗”只是谶纬文化在地方上的映射而已。在古代,这种所谓的地方“民俗民谚”是不可能被大张旗鼓宣扬的;否则,就犯了谋反大罪。

本文来源于搜狐/广西活动、百家号/澎湃新闻/伏羲主题,财税地盘编辑整理分享,转载请注明,版权归作者所有,感谢作者的辛苦付出,若涉及版权请告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仅供参考、交流之目的!


推荐阅读:

1、冬至,问候(冬至养生谨记八要点)

2、冬天迈开腿,不怕病来追!走法不同,功效不同,你走对没?

3、冬天要多给孩子做这几道菜,孩子长得快窜得高,比吃钙片强10倍!

4、冬天泡脚,清肠润肺,各种泡脚小方子全了,很实用!

5、冬天洗澡有讲究!这些不好的习惯,你占了几条?

6、冬天开车油耗高?那是你多按了车内一个键,难怪油耗这么吓人!

7、冬天来了,千万不要给孩子这么穿!

8、冬天到了,你必须了解什么是蒙被综合症?

9、好伤感的一首歌《冬天过了你再走》好听哭了!

10、清明,可以说“节日快乐”吗?

置顶功能:点开“财税地盘”公众号,点右上角人像按钮,然后点“置顶公众号”键,就可以将我们置顶了。这样,您就可以第一时间发现我们。

欢迎加入财税地盘微信群及系列QQ群(QQ交流群:44808534),与全国会计同行在线交流!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