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福建物构所/南开大学张磊教授:烯基配体修饰锡-镧氧簇基分子光刻材料
具有原子精确结构的金属氧簇不仅有助于理解金属氧化物的构效关系,而且其本身也是一种新型的功能氧化物材料。比如,锡氧簇作为极具潜力的极紫外(EUV)光刻材料,有望在未来最先进的集成电路制造中发挥关键作用。然而,为了更好地满足实际生产需求,还需要从团簇分子结构层面进行优化设计来提高锡氧簇的灵敏度、分辨率等光刻技术参数。
混金属氧簇中不同成分间具有协同作用,可以产生更加独特的性能。作为具有特殊电子结构的金属元素,将镧系金属引入到锡氧簇中有可能会增强其对短波长光子的吸收能力。但是,虽然锡和镧系金属的氧簇都已经有很多报道,将它们组合到同一氧簇结构中还非常少见。因此,无论是从发展新的团簇结构还是提高其光刻性能的角度来看,构建Sn-Ln混金属氧簇都具有非常高的研究价值。同时,如果能将烯基引入到团簇结构中,其在辐照作用下的交联将有助于增强簇间聚合以提升光刻效果。
最近,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南开大学张磊教授等人在前期发展非烷基锡氧簇光刻材料(Sci. China Chem. 2022, 65, 114-119)的基础上,以具有配位羧基和可聚合烯基的顺式-5-降冰片烯-2,3-二羧酸(H2NE)作为保护配体,成功制备和表征三例原子精确的Sn-Ln氧簇,Sn6Eu4-NE4、Sn12Eu8-NE8和Sn13Er6-NE9。首先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确定所得这些混金属氧簇都是由异金属四核SnxLn(4−x)构筑单元通过顶点或者边缘共享模式连接而成的,进而通过电喷雾质谱(ESI-MS)分析证实Sn13Er6-NE9具有很好的溶解性和溶液稳定性。
张磊,南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2014年9月-2022年8月担任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研究员,2022年8月起任南开大学电子信息与光学工程学院教授。主要从事金属氧簇基光功能材料研究,在其合成方法学、光响应性能调控以及光刻应用等方面取得系列创新成果。
【扩展阅读】
中科院化学所王健君研究员和国科大周昕教授团队:模板辅助的冷冻组装策略制备全尺寸层级结构可调的自支撑纳米材料
中科院化学所张德清课题组: 兼具光照图案化和双极性传输性能的吡咯并吡咯二酮共轭聚合物
厦门大学詹东平—韩联欢研究团队:基于空间分离半导体腐蚀原电池和光电效应加速腐蚀反应动力学的高效无污染电化学纳米压印技术
中科院福建物构所张磊研究员开发非烷基锡氧簇作为新型纳米光刻图案化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