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暨南大学王吉壮/李丹教授团队通过MOF材料构建了磁性微纳机器人集群用于pH响应性靶向药物递送

中国科学:化学 中国科学化学
2025-01-07

微/纳机器人(MNRs)是基于活性微/纳米粒子的新型自驱动微/纳米器件,已成为医疗、能源和环境等领域的新兴技术。可以根据材料的特性,采用不同的驱动方式对材料的运动进行设计,例如,磁场、光、超声波等。特别是磁场驱动的微/纳米机器以其精确的可控性、极小的干扰性、复杂的可编程性和与生物系统的兼容性等特点,在生物医学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此外,通过合理设计磁操控系统可以实现磁驱动微/纳机器人的集群运动,来模拟生物系统中观察到的智能群体行为,如鸟类的群集、鱼类的成群结队等。与单个磁驱动微/纳机器人相比,集群具有显著的优势,例如增强的货物装载能力、复杂的运动行为转变和灵活的环境适应性。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由于其独特的特性,例如高比表面积、灵活的设计性和可调节的孔隙率,作为多功能纳米反应器(MFNRs)的替代材料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特别是在生物医学药物输送和癌症治疗领域。而且,多项研究已经证实了MOFs材料在生物应用中的巨大优势,如pH响应型ZIF-8由于酸性的肿瘤微环境和配位键对外部pH的敏感性已经被广泛用于肿瘤治疗的研究,并被证实具有良好的协同治疗抗癌功效。此外,其生物相容性也得到了验证。最近,通过将ZIF-8纳米颗粒装载在微型机器人载体(如3D打印磁性螺旋状微米机器人)已经被用于进行主动靶向药物递送。尽管在MOF基MNRs的制造方面已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实际应用需要对其进行改进以实现简易的大量合成。同时,直接操纵基于MOF材料的微机器人集群也有利于增加其生物相容性,避免采用不必要的微机器人载体。

暨南大学王吉壮/李丹教授团队提出了利用响应性MOF材料构建磁性机器人集群(MMRSs)用于靶向药物递送。鉴于磁响应性Fe@ZIF-8纳米粒子具有易于合成、pH响应性和生物相容性的优点,该团队构建了MMRSs,以实现pH响应性的靶向药物递送(图1)。

图1. 基于MOF材料的磁性微机器人群(MMRSs)在特定磁场下的形成、操控以及pH响应性释药的示意图。

其中负载DOX的MMRSs可以采用一步矿化的方法合成,并且其在特定磁场下可以实现多种集群模式的转换:漩涡状集群、链状集群和椭圆状集群,以适应复杂的环境变化和增强任务处理的能力。然后,在可编程交变磁场的作用下,MMRSs被操纵到靶向区域。由于MMRSs的pH响应特性,负载DOX的MMRSs在具有酸性微环境的肿瘤部位(pH=5.5-6.5)被降解来释放DOX,对体内T24肿瘤起到显著的抑制作用。这表明将微机器集群与响应性MOF材料结合起来用于靶向药物递送在生物医疗方面是有巨大潜力的,为将来的临床应用奠定了基础。

该成果以“MOF-based magnetic microrobot swarms for pH-responsive targeted drug delivery”为题,最新在线发表于Science China Chemistry上(https://doi.org/10.1007/s11426-023-1875-7)。该论文共同第一作者为暨南大学研究生曹沁怡、暨大附属第五医院博后张一凡,通讯作者为王吉壮副教授和李丹教授,暨南大学为唯一通讯单位。

扫描二维码或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可查阅全文。

【通讯作者简介】

王吉壮,暨南大学化学与材料学院副教授。2018年于香港大学化学系获得博士学位,2018-2020年在香港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于2020年加入暨南大学化学与材料学院,并加入李丹教授领导的超分子配位化学研究所,从事微纳机器人与复合功能材料的研究。

李丹,暨南大学化学与材料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超分子配位化学的研究工作,为合成技术、材料创新和晶体工程积累了实践经验及理论基础。现任J. Mater. Chem. AMater. Adv.副主编以及Sci. China Chem.编委。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008年),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FRSC,2014年),中国化学会会士(FCCS,2024年)。

【扩展阅读】

2023年《中国科学:化学》中英文刊优秀论文评选结果发布!

《中国科学:化学》2023年下半年最受关注微信文章

Sci. China Chem.最新影响因子9.6

S华中科技大学吴钰周教授团队:蛋白质“作茧自缚”策略实现光响应蛋白药物胞质递送和光控基因编辑

湖南大学聂舟/雷春阳团队:核酸功能化MXene纳米载体递送CRISPR/Cas12a实现布尔逻辑调控的基因编辑

南开大学马如江/史林启与国科温州研究院刘勇课题组:Protein@PP-Zn纳米复合物用于蛋白质药物胞内递送

吴正岩/孙晓/王超综述:氧空位缺陷在增强纳米药物抗癌中的应用

长春应化所田华雨课题组:二甲双胍促进脂肪细胞靶向基因疗法治疗肥胖及相关代谢综合症

张晓兵课题组:自定位成像策略实现细胞内生物活性小分子的原位示踪

华东理工大学刘润辉教授课题组:基于模拟宿主防御肽的氨基酸聚合物构造抗菌水凝胶有效治疗耐药菌导致的伤口感染

黄怀义副教授、籍少敏教授团队:红光激发的钌光催化剂干预肿瘤细胞物质合成代谢实现治疗多种耐药肺癌细胞

中科院化学所王树研究员等:利用胶原生物打印墨水构建血管化肝组织模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中国科学化学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