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所孩子不愿回家的学校是什么样子?

大事君 教育大事 2023-12-18


本文字数:11844字

阅读时间:20分钟



9月24日上午11点,红岭实验小学,十来个孩子叽叽喳喳地从校长室走出来,看起来收获不少。执行校长臧秀霞则笑容满面地出来送别她的“小客人”们。孩子们身上贴着各种标签:观察员、记录员、摄影员……原来,这些都是一年级的学生,他们正在进行的是“校园”单元的探究式学习,刚刚结束对校长室的参观以及对校长的采访。像这样的“小客人”,臧秀霞一周要接待24拨。


▲ 校园主题课“采访校长”


这是红岭实验小学“理解力课程”中的一个上课画面,在这座建校仅两年的新学校里,正在悄无声息地发生着诸多变革。


这些变革以如此新鲜、生动的场景呈现,它让身处其中的孩子觉得学习不再是一种压力,反而变得无比轻松愉快,甚至假期都不愿离开校园;它让家长不再为孩子一两次考试分数而焦虑,反而更在乎孩子未来的发展;它让关心教育事业的人士欣喜、兴奋……这些在红岭实验小学进行着的,与传统学校截然不同的革新,让人看到教育的另一种可能。


▲ 学生在校园愉快玩耍


学生为什么不愿回家?


位于福田区安托山西侧的红岭实验小学创办于2019年9月,是红岭教育集团旗下学校,目前拥有一至六年级,共1300多名学生。


在红岭实验小学的课程中,传统的语文、数学、科学、道德与法治包括音体美等科目的组织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学校课程不再以分化的科目作为主要组织方式,而代之以具体的跨学科项目和学科项目。学生在项目中以完成具体作品或表现为主要目标,在多种学科视野下解决问题。


在这里,学校的课程由教的课程转变为学的课程,教师的主要职责由教授具体学科知识,转变为学生项目学习的设计者与协助者。


▲ 学校外观


2D班的李若一同学至今仍然记得自己一年级上“校园”主题课时的情形,“除了采访校长之外,我们还问了校医、厨师、保安员叔叔等很多人。”采访校长时,她当时想问“校长您几岁了?”但当时其他小朋友的问题有点多,她没有来得及提。


▲ 在操场上课


9月25日上午10点半,2D组教室的课堂上,同学们三三两两聚在一起,他们的书桌上摆着各种玩具,每个同学都拿着一些花花绿绿的“钞票,边走边“逛”其他同学的“摊位”,用手里的“钞票”“选购”喜欢的玩具,并计算钱是否够用。这是一节主题为“跳蚤市场”的数学课,老师用亲身实践的方式,来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活动前孩子就特别开心和兴奋,跟我们说明天准备赚多少钱回来,她拿了许多自己以前的玩具去学校。”2D组诗淼小朋友的妈妈肖女士说。


▲ 校园主题课“跳蚤市场”


而3A组的欧阳逸坤同学则向大事君分享了她们班最近开展的一堂“朋友”主题探究课,他们刚刚完成了探究活动三“没有朋友的一天”。老师先让同学们把最好的朋友填在表格里,然后约定:这一天都不能跟他/她一起玩,而且不能说话,也不能用眼神交流。


“后来很多朋友都说:我们被老师坑了!”幸好,老师说下午4:00就可以解放了。那一刻,小朋友们别提多开心了,“我和另外一个小朋友王雨馨,我们一起把我们选的好朋友给抬了起来。”欧阳逸坤说,上完这堂课,大家觉得有好朋友是如此重要。


▲ 学校走廊


像这样的理解力探究活动,在红岭实验小学1-3年级几乎每天都有,这种以游戏方式、体验探究式方式进行的课程,是孩子们的最爱。或许正是因为有诸多好玩的课程,对于李若一等许多小朋友来说,他们在周末或者放暑假的时候都不想离开学校,“因为学校有太多我喜欢的东西”。当被问及喜欢哪个老师的课时,四年级2班的黄诗媛同学绘声绘色地讲起了英语老师给她们班同学上课时讲的“I’m sorry!”的笑话,讲着讲着自己又忍不住大笑起来。


候淑慧老师就是一位理解力课程实践老师。她2019年硕士毕业来到红岭实验小学。在她看来,学校课程正像著名教育家杜威所说的:从做中学。所有的活动都是以任务驱动式探究为主,立足于真实情境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驱动孩子去探究,并将实践中学会的知识和技能迁移到新的情境中去。在这个过程中,最大特点就是孩子们在做中学、乐中学。


除了探究式学习让孩子们乐此不疲外,学校独特的建筑构造和教室布局也让他们时刻有一种新鲜感。比如教室是两两挨在一起的,中间的折叠门可以展开可以合并,展开之后可以合班教学,或者关上进行小组教学。


▲ 独特的建筑设计


这样的探究课和教室设计,让孩子们很容易交到更多好朋友,增加了相遇的可能性。3i班祝熙林同学的爸爸祝先生有次问熙林,“你在班上有几个好朋友?”熙林回答:“全班都是我的好朋友。”起初,祝先生认为熙林没有理解他的问题,或者只是敷衍地回答,就又问了一遍,“你好朋友的名字是什么?”然后熙林认真地看着他说:“爸爸,你难道要我把全班同学的名字都说一遍吗?”这时,祝先生才知道儿子是真的认为全班都是他的好朋友,“可见孩子在学校过得很开心的,人际交往也很棒”。


这就是我理想中学校的样子


学校为孩子们营造了一种非常安全和可信赖的环境。祝先生经常看见孩子们趴在老师背上和老师有说有笑,熙林也会经常抱抱老师。今年的教师节,熙林在给老师的贺卡上写“陈老收”,祝先生很纳闷,“不应该写陈老师吗?”熙林笑着说:“我们都叫他陈老。”


▲ 师生氛围融洽


“我感受到我家小朋友很喜欢去上学,她很享受在学校的每一天,每天回来都会有很多有趣的事情跟我分享。”诗淼的妈妈肖女士说,从去年到现在两年里,她感受到孩子很享受每一个阶段。“从他们一年级做校园主题,就让她很快对整个学校运作有些了解,孩子从懵懵懂懂的幼儿到一个小学生的转变,学校每一个阶段都在量身为孩子定做各种课堂设计,我觉得特别棒。”肖妈妈和祝爸爸的观点可能代表了许多家长的看法。


有着近20年教龄的彭密2019年辞去湖南的编制,慕名来到红岭实验小学。“我理想的学校应该就是这样一个样子。”他说,“它不需要有多么高大上,可以小小的精致一点,在这里所有老师都是真正发自内心的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发自内心的与孩子一起生活、一起学习、一起成长。所有的孩子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自信,找到自己的那个点,稳稳地静静地成长。”


▲ 学生课堂


彭密特别认同学校的理解力课程,“单科学习,以语文为例,孩子学语文只是在学语文,没有真正融入到他们的生活。而理解力课程则搭建了真实情境,让孩子在生活中运用学科知识,这样,孩子每天都能感受到学的知识是有用的,大大提升了他们的兴趣。”


快乐的、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并不意味着孩子们应当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会弱化。所有这一切,都要看课程设置的是否科学合理。所以,为了达成教学任务和目标,红岭实验小学的老师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备课。


候淑慧介绍,老师们会基于国家课标、教材特点以及孩子的学段特征等,设立当年要教的主题,一般是一学期3个主题,六周完成1个,将知识融入到主题中去,教师以活动为载体、以实践为主要学习方式,将课程的事实性知识和需要掌握的技能融入进去。


老师们备课时会采用逆向设计方式。即以终为始,课程设计者要先想象,6周以后孩子能通过这个主题活动收获到什么?增长什么样的知识和见识?比如植物单元,第一,学生要能够掌握植物的形态结构以及这种形态是如何适应气候的。第二,孩子们要学会在合作中学习。老师用这样的目标去指引接下来5个探究活动的展开和单元展的进行,在过程中引导孩子掌握这些知识,从而将学科知识、德育目标等落地。


为了更好地做好课程设计与实施,红岭实验小学的老师们付出了非同寻常的努力与代价。开办两年来,每个暑假,老师们几乎都是在集体培训和研讨学习中度过的。培训理解力课程、学科教材、教学策略、班主任工作技能、心理健康……一整个暑假,老师们的休息时间不多,但尽管如此,大家都热情饱满,因为他们内心深深认同、热爱这样的教育,认为自己在做着一件了不起的事。


▲ 老师们互相研讨学习


“这所学校跟我们理想中的学校不能说完全一样,但基本上符合了我们对一所理想学校追求的样态。学校的物理空间,还有对学生培养的课程载体,还有它的人事制度改革,这三个层面都符合未来教育发展的趋势以及培养未来型人才的样态。”红岭实验小学德育处主任王先鑫说。2019年9月,学校刚开办时,因仰慕臧秀霞校长的办学理念,他与同样是教师的爱人一起,辞去山东潍坊的教师编制,加入红岭实验小学。如今他们的孩子也在这里读四年级。


正如王先鑫所说,除了课程设置与普通学校不同,红岭实验小学还有着完全不同的人事制度。学校虽属公办,但目前所有老师包括校长都是非在编的合同制,学校实行多劳多得的绩效考核制度。


考核包括多个维度,如学生培养、教学实效、课时量、多方考评等一系列评价指标。因为是绩效考核,多劳多得,所以,在红岭实验小学,教师之间的工资差距也非常大。据说,同时进来、教龄职称相同的老师,工资可能相差达七八千元。


▲ 课程素养检测


王先鑫认为,这才是正确的方向。“我在体制内待了十几年,体制内所谓的稳定,其实就是大锅饭,带给学校不少发展困惑或者说绊脚石。”他举例,比如刚参加工作的年轻老师,承担了学校很多的课时和工作,但就因为职称低收入很低;而那些资深教师尽管已退居二线,承担很少的工作,但工资仍然会高出年轻教师很多。“大家自我安慰说,每个人都这样,熬一熬,熬到50岁,你也可以这样。但是对一个学校或者对整个教育生态来说,它不是一个正确的方向”。而在彭密看来,红岭实验小学的做法是让教育回归了教育本位,它本该有的样子。


学校对家长完全敞开


孩子的成长不是学校单方面的事情,而应该是整个社会的事情,最重要的是学校和家庭之间的事情。只有家、校、社联动,才能给孩子营造更好的学习成长环境。


对此,臧秀霞有一个形象的比喻:学校和家长最好的关系状态应该像和谐的夫妻关系一样。“只有夫妻和睦,家庭才能和睦,孩子才能有一个安全舒适的学习环境。如果父母老吵架,互相指责,孩子的成长环境是极其糟糕的,也会形成指责的性格或品质。”


▲ 家长与老师共同庆祝


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红岭实验小学的大门时刻向家长敞开着。家长可以走进学校,了解学校工作,了解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比如家长想了解孩子的饮食状况,可以每天由家委会选派2-5名家长来试餐。在疫情不严重时,学校会请家长进入学校全方位体验,随时走进教室,走进课堂,和孩子们一起听课,观察孩子的学习状态,协助老师组织好课堂教学……


更有意思的是,红岭实验小学还把学校看成是家长、学生、老师共同庆祝的地方。


学校课程每6周左右会有1个成果展,这标志着旧的单元结束,新的单元即将开始,家长们会被邀请进入学校一起庆祝。听听孩子汇报课程成果,参与点评。比如,在“校园”单元,学校把家长请进来庆祝的时候,孩子们除了做课程成果汇报,还有诵读、舞蹈、乐器演奏等展示,最有趣的是小朋友们还要给家长做小导游,领着爸爸妈妈去学校各个空间逛一逛,加深对学校的了解,等等。


▲ 家长到校参与活动


学校向家长敞开的概念,不仅仅指家长可以受邀参加学校的活动,家长自己还可以申请在学校举办活动。只要孩子们用不着的时候,学校的空间家长都可以使用。“在疫情没这么严重的时候,学校家委会组织读书会、亲子运动会,或者其它活动。”只要家长们提出申请,就可以使用学校的阅读空间、教室、研究室等。


▲ 家长工作坊成立


“反正这些空间闲着也是闲着,学生家长来用,变成学校和家长的公共资源,家长们会感觉到学校给予自己尊重,真正把他们当作了学校的主人”。臧秀霞说。


学校在做探究性活动时,很多有专长的家长或者社区工作者也被请进来当“老师”。比如《身体》单元,做医生的家长来给孩子们讲解身体器官、牙齿、眼睛、颈椎的保护等;社区工作者也被邀请到学校讲相关的健康知识。


▲ 校园探究性课程


有时候,学校备课时也会邀请部分家长来到学校交流,“让他们知道我们为什么这样做,怎样做以及最终结果会是怎么样”。


诗淼妈妈肖女士说,疫情不严重时,学校每周都会邀请家长去孩子的班级听课,只要家长有空就可以报名,“很少有学校会这么开放地欢迎家长去了解他们的课堂教学情况”。


“当你给予家长充分信任的时候,他们就会给你支持,我们以敞亮的心态和家长沟通交流,家长也会支持和理解。”臧秀霞说,所以到现在为止,学校门前道路上的交通秩序维护等工作都是由家长志愿者在做。


为什么要办这样一所学校?


在红岭实验小学,可以明显地感觉到,家长并不怎么焦虑孩子的学习。“你家孩子学习情况怎么样啊?”当大事君问肖女士时,她迟疑了下,说:“我觉得在这所学校好像不谈成绩,只谈状态,这也是我感受比较好的一点。”她觉得,孩子很享受在学校里的每一天,每天都有收获,这就够了。


熙林爸爸祝先生则表示,“虽然孩子的考试成绩不是最好的,但是我在跟孩子讨论问题时,孩子表现出的看问题的角度、自己的观点、探讨的深度都让我觉得这就是教育的价值所在。”


成绩之外,给家长们更直观的感受是,孩子们的自信表达、乐观阳光。另外,他们的自律意识、自我管理能力和研究问题的能力也很强。快乐阳光、享受学习固然重要,但是,毕竟他们将来要面临升学、高考的压力,即使出国留学,也需要扎实的学科基础。那么,红岭实验小学的孩子们学习水平到底如何?与同类学校的孩子相比,他们是否掌握到了足够扎实的知识和能力?


▲ 学生课堂


学校介绍,学校5月份曾参加福田区小学语文三年级摸底统考,最终结果有优生率、良好率、及格率三个比率,红岭实验小学有两项都是全区第一,一项第二名。“福田区有好多名校,我们第一次参加就取得这么好的成绩,同行们都很惊讶。”


外界衡量一个学校的办学质量和水平,往往看这所学校的学位房价值。据说红岭实验小学的学区房价,以万科臻山府为例,已从开盘时的每平米10万多,变成现在的21万多,短短两年时间,可见一斑。


国际课程协会荣誉主席、国家课程标准制订核心成员、杭州师大博士生导师张华教授来学校考察时评价:红岭实验小学是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先锋学校。


原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执行院长、北师大教授张志勇评价:这是一所真正属于孩子们的学校,从孩子身上看到了童年的样子,也看到了孩子未来的样子。


办一所看得见孩子童年和未来的学校,正是红岭实验小学的办学理念。“当初定这个办学目标的时候,我想起做课程改革之初看到的学校和学生的样子。我们看到的是什么?学生的成绩、纪律,孩子和别人的差距,但是我们看不见孩子的童年生活、看不见孩子的情感、看不见孩子的态度、看不见孩子的理解、看不见孩子的未来……我们要让这些在学校都能看得见。”


▲ 例会“未来启航”


臧秀霞说,卢梭认为,在万物的秩序中,人类有它的秩序;在人生的秩序中,童年有他的地位,应当把成人看作成人,把孩子看作孩子。


童年是在游戏中度过的。杜威说:在游戏中,活动本身就是目的,而不在于未来的结果。当人们能预见到远在未来的结果,并为之做出持久的努力,游戏就变成了工作。


“当一所学校能够让儿童沉浸在富有游戏魅力的学习活动中,沉浸在愿意为之付出持久努力的学科工作中:阅读写作、数学推理、艺术创作、社会研究……她便让孩子拥有幸福童年,并让童年连接到美好未来。她便是一所看得见孩子童年和未来的学校。”臧秀霞说。


▲ 学生课堂


现在看来,这一办学目标正在逐步变得清晰可见,而臧秀霞自己当初的设想也在一步步实现着。


她至今仍记得,来到红岭实验小学报到的第二天,正是自己的50岁生日。知天命之年,她抛弃熟悉的一切,重新开始创业——从自己驾轻就熟的学校到开创一所新学校,从三线城市来到改革开放的窗口。新环境、新学校、新的老师、学生和家长……一切都是全新的,而她辞去体制内的“铁饭碗”,决意在这块崭新的土地上继续自己的教育实践。


当然,她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她所有的办学理念,都有一个伯乐在背后支持——红岭教育集团总校长张健。


▲ 开办初期全体教师合影


谈及自己当初来到深圳的前前后后,臧秀霞觉得很偶然,但偶然中又带有必然。有一次,张健在一次全国的会议上听到臧秀霞分享自己的课程实践,很感兴趣,就去了她当时所在的山东潍坊钢城现代学校待了两天,了解学生的表现,了解老师和家长的想法。


2018年,红岭实验小学筹办,张健邀请臧秀霞过来看看。后来就直截了当地问她,这座新学校缺一个校长,要不要来参加海选?


作为一个向来乐意拥抱变化的人,臧秀霞对自己的这项教育改革坚定不移。她想,那就试试吧!最终,她来到了深圳。事实证明,她和张健当初的选择,是正确的。



所有这一切都基于

我们“珍视每一个”的教育哲学


尽管办学时间不长,但红岭实验小学的很多做法却独树一帜,一如这所学校的建筑设计那样。这所学校有太多的不一样:理解力课程、班组设置方式、教师的绩效考核、每个班级的吉尼斯纪录、面向家长完全开放……这样一所特别的学校,她的校长是怎样的?


臧秀霞校长一向低调,与抛头露面相比,她更喜欢专注于课程和业务。9月24日,带着诸多好奇,我们终于有机会与她进行面对面的访谈。富有亲和力,始终面带微笑,略带山东口音的讲述,让我们领略了她对教育深刻而独到的理解,以及一个教育改革者的魅力与担当。


我看到很多小朋友组队来参观访问您的办公室,他们都会问些什么问题?


臧秀霞:刚才那些小朋友是新入学的一年级孩子。他们正在做关于“校园”的项目式学习,在这个项目中,他们要了解校园里有哪些人,这些人都是干什么的,其实就是为了完成一个理解:学校有不同的人不同的部门,他们共同协作完成学校运转。这一届新入学的孩子,一共有12个班组,我需要接待他们24次,每次来都会有10分钟至20分钟的时间,我一般得用4~5天的时间才能把他们接待完。


他们进来,会先看一下我的办公室到底有什么,然后问:“校长你什么时候上班?什么时候下班?你在学校一天的工作是怎么样的?学校的游泳池什么时候开放?甚至会问校长你现在有多少钱?”等等,我会一一回答他们的问题,当然有多少钱的问题,我会说是这是私人秘密(笑)。


在这个过程中,我也会配合老师给他们树立规则意识,我准备了小礼物给来参观的守规则的小朋友,问他们“你们的规则是什么?”孩子们就会自己说一些他们共同制定的规则。



从红岭实验小学开始筹备到目前的发展,符合您当初的预期吗?有没有不符合的?


臧秀霞:95%符合预期吧。有一点不大符合,就是每个班的班额。原来我设想的是每个班能够控制在32个孩子以内,这样课程实践的效果会更好。但这是没办法的事情,深圳的学位压力太大了。尽管如此,我们也在想办法,比如说在空间还充足的前提下采用分组教学的方式,就是把两个班分成三个组,也就是90-100个孩子,按每组32~35个孩子分组。这样能让每个孩子与老师相处的机会或者时间更多一些,尽可能让个性化教学落地。


分成三组之后,老师的工作量相对来说要大一些,需要上更多的课。虽然老师上课时间长了,但是面对的学生人数没有增加。我们想用老师的时间来节省学生的时间,想通过这种方式实现个性化教学。这对孩子的成长是极其有利的。


▲ 探讨个性化教学


随着深圳经济发展和教育资源的匹配,将来一定会把班额减下来的。我认为,真正的教育现代化,首先应该是小班化,因为只有小班化才能实现个性化教学,这应该是最标志性的特征。因为教育是要面对每一个孩子的,要关注每个孩子的发展。太多的学生一起上课,孩子们没有那么多机会去表现和展示,老师也没有那么多时间去关注每一个孩子。


您之前在山东潍坊志远小学、钢城现代学校实施教育改革,来到红岭实验小学之后,是对原来理念的延续,还是又开启了新的改革?


臧秀霞主要还是一个延续,改革的方向是一致的,在细节上则更为完善。当前课程改革是以“综合育人”与“实践育人”为特征的改革。


教育的本质是不变的,正如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所说,“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他告诉我们的是一个重要的概念:教育真正的价值是一种启蒙,一种唤醒,一种打开,一种点燃,一种开悟,一种得道…… 所谓启蒙,就是把一个人从蒙昧的状态,带入一个理性的状态、理智的状态,使他成为一个社会人,培育他丰富的内心世界,提高他的精神高度;而不是通过许多无用的知识灌输使人变得麻木,变得冷漠,变得消沉,变得缺乏人性。



当初为什么要做教育改革呢?


臧秀霞:这个可能要从七八年前说起。当时的山东,有一群教育人,主要以李希贵、张志勇为代表,他们力图改变教育所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以灌输为主的教学方式,因为采取的是重复和记忆的方式,扼杀了孩子的创新火花,让孩子们几乎没有创造的可能性。很多小朋友在幼儿园时非常向往小学,但到了小学以后不出两个月,马上就有厌学的情绪。究其原因就是课程的实施方式出了问题,这种灌输的方式让孩子没有自主性,也就没有了主动性,就不会去探索。而人本身所具备的特征,就是探索,探索新事物。


认识到这一点以后,我们考察了好多实施课程改革的学校,最多的就是国际学校。我们发现国际学校的孩子所呈现出的状态和其他孩子不一样,阳光、个性、博学,愿意和别人交往,独立思考,自我管理、研究能力、表达能力又很强。和传统学校比起来这些特征很明显。


▲ 双主班上课、协同上课


在考察了他们这些课程之后,我发现有三个特征。


第一个特征:教学目标有不同。有些国家课程的教学目标,除了让孩子掌握若干事实、熟练地掌握一些技能的教学目标外,还有本质理解的教学目标。即孩子有没有自己的观点?对一件事情能不能形成本质的理解?这种本质理解也叫大概念,是可以跨时间、跨地点、跨文化可迁移的。


平时我们备课也是从教学目标撰写开始的,但这种目标的撰写存在结构性缺陷。它强调了知识(事实层面)的准确记忆和技能的熟练掌握,忽视了双基与理解的结构化关系。它强调了学习结果,却没有抓住学习结果的核心——理解。


于是我们去研究了他的本源——美国课程专家埃里克森团队的《概念为本的课程与教学》。


第二个特征:探究式学习方式。我们也倡导探究式学习,但我们缺少探究式学习的工具。通过研究学习,我们发现探究式有两个工具,第一个工具叫探究循环,从进入探究到查找信息、梳理信息,再到得出结论,落实于行动。这就是一个探究的过程。在探究过程当中,孩子各方面能力都得到了培养。


另外一个工具,是美国的课程专家维金斯团队所探索的WHERETO,这个工具也是从导入到新授再到巩固拓展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有一些工具,我们把它借鉴过来。


第三个特征:真实性评估。当初我们的评估就是一个纸笔测试,其它的极少。而国际课程是以真实表现性任务为主的评估,有一个真实的任务给孩子,孩子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他必须去搜集信息、整理信息,进行探索、筛选资料,最后才能得出一个结论。这是一个科学探究的过程,但是这样的任务怎么设计才能够把孩子的素养检测出来?


我们又去找美国学者维金斯团队,他们有一本书叫《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里面有深入、详细的介绍,而且他们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培训资料,我们就请了正好在哈佛大学读博士后的朋友去学习,然后回来给我们做培训。


当我们把这“三大法宝”研究透了以后,就把这些运用在了我们的课程上,这样,课程就杜绝了原本以灌输为主的学习方式导致孩子厌学的状况,也杜绝了仅仅依靠集体测试来判断孩子的好坏的状况。而以素养为目标的评估能真正让孩子的素养展现出来,也真正看到了孩子不是机械地学习,而是通过自我管理、任务驱动、问题引领去进行探究式学习。

▲ 课程培养目标


这种探究学习过程本身就是让孩子达成核心素养的,所以我们决定,教育改革就走这条路。从那时到现在已经过去8年了。



请您概括一下您所进行的课程改革的精髓是什么?


臧秀霞:它的精髓应该是概念为本,即学生的学习不要停滞在记忆事实和熟练技能层面,一定要达到事实和熟练技能之上的概念层面。


举例来讲,之前我们在学历史事件闯关东的时候,需要背诵时间、地点、人物,事情发生的经过、结果、意义,这些知识点不能迁移,离开了这个事件,在别的知识点上就不能类化。再比如学习走西口,还是得时间、地点、人物、事情发生的经过、原因、结果、意义这样背诵。它是一个“死知识”,极少有人能把它归纳到一个概念层面。


我们在学习的时候,如果只记忆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原因经过结果,这个其实是没什么意义的。但如果我们能达成概念性理解就会完全不一样。比方说,我们从闯关东这件事中看到了机遇、迁徙、艰难,这些都是概念。把它形成一句话,就是人们通过迁徙能获得机遇,人们在迁徙的过程中会碰到艰难,当我们把这作为一个概念时,它就是一个可以迁移的知识点。那么,走西口也是为了获得机遇、机会,在迁徙过程中也会碰到很多艰难。美国的西进运动,也是为了获得利益、机会、都有艰难。同样,我们许多人从内地来到深圳,不也是为了机遇来的?在这个过程中当然也会碰到艰难。


这时,知识就成了可以迁移的了,我认为这对教学的影响最大,也是最关键的。其他的像探究式学习、真实表现性任务为主的评估,都是为了达成这一目标而用的一些手段。


张华教授说,新三维目标:即大观念,新技能,新知识。大观念即“本质理解”或“持久理解(understanding)”;新技能即真实情境中的做事能力(doing);新知识即指向“大观念”的关键学科事实(knowledge)我们特别认同这个表达。



以红岭实验小学为例,学校在落实国家课程方面,自己还做了哪些事情,能够达成概念为本的学习?


臧秀霞:首先我们做了一个课程的规划,这个课程规划是基于儿童的成长规律、身心发展规律做的。我们认为儿童最初的阶段,是整体地认识世界的,即一二年级的阶段,如果割裂地学习单学科知识,对孩子来讲是很残酷的事情,因为他需要先把割裂的知识了解了,然后再把它拼在一起。


所以,我们就规划,在小学阶段,从低年级到高年级,从超学科学习到超学科和单学科学习并存的过程,也就是说在整个小学低中年级阶段,我们以超学科主题为主,在高年级阶段就成了单学科主题为主、超学科主题为辅的方式。在规划当中,我们把国家的课程标准放在各主题中落地,比如说在生活主题中落地,一年级阶段国家的道德与法制课标当中,需要让孩子们知道校园是公共场所,要遵守规则。


我们怎么做?我们一年级的小学生第一个学习单元就是“校园”。因为孩子换了一个新环境,心理没有安全感,我们为了让他获得充分的心理安全,设计了这个单元主题。让孩子们去逛校园的各个空间,运动场、高年级同学教室、保安室、学校各职能部门办公场所等等,让他们先通过空间的认识去了解整个校园。


▲ 观察课课程


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把国家课标要求落地,比如说一年级道德与法治的课标要求是“让学生知道并做到公共场所要遵守规则”,一年级语文课标要求在一年级阶段识字、写字、会完整的说一句话,我们把这些标准融入到了“校园”这一主题学习当中。孩子们在逛运动场时,给他建立规则,让孩子们自己说“怎么样能顺利愉快地在运动场玩耍?”孩子们自己就会说各种规则,“我们要站好队”“我们要说话先举手”“我们不吵闹”……这样我们就把公共场所的规则教给了孩子,这就是道德与法治的课标的要求。


然后,在孩子到达一个研究场所时,老师会让孩子带着问题去观察,“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感觉到或者想到了什么”,参观现场就可以这样跟孩子们一起研究,回到教室之后,老师会把研究的过程做一个梳理,把关键词写出来让孩子们辨认,这就是识字的过程。


▲ 校园探究性课程


认完字后,我们会让孩子们做一个口语表达,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或者感觉到的连起来说一遍。我们还会让孩子们回顾一下,去过的场所里哪一个景物印象最深刻?并把它画出来,讲述给其他同学听。甚至是将这些作品贴在墙壁上,在家长或者外来的参观者观看画作时,孩子们可以主动地跟他们介绍,这样就有了很多的表达机会。


如此,就把语文的识字、说话的目标全都落地了,而且在这样一个过程当中,孩子们会感觉学习是一个很有趣、很有用的事情,而不是特别枯燥的事情,这样他对学习的兴趣自然而然就产生了,孩子就会觉得在学校里很有意思。



跟普通的小学相比,红岭实验小学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臧秀霞:红岭实验小学办学体制和其他学校不通。学校是人事制度改革单位。在人事和工资制度上全面改革。人事上打破铁饭碗,实行聘任制:以短聘考察人才,以固聘培养人才,以长聘留住人才,以特聘招揽高才。学校因需设岗,按岗聘任,签约履职,合约管理,人员能进能出,能上能下。工资上实行绩效工资,落实多劳多得。


▲ 人事制度创新


第二个不同体现在课程上,我认为我们学校最大的特色是课程。与其他学校的课程相比,我们的课程“重构”课程内容,将世界作为学生的学习内容。


  • 重构备课方式,打破学科边界,让协同备课成为常态。

  • 重构上课方式,让协同教学成为教学新常态。

  • 重构组织架构,实现学校、班级的扁平化、民主化管理。

  • 重构评估方式,让表现性评估成为评估的主体。

  • 重构学习空间,让灵动的学习空间支持学生的项目化学习。


我们学校还特别重视体育教育和艺术教育。体育教育方面,我们安排孩子们每天一节体育课,保证孩子每天一小时以上的锻炼时间,因为没有身体就没有一切,健康的体魄是一切的基础。


我们的孩子从一年级开始到毕业,必须熟练4项基本体育技能(国际象棋、花样跳绳、网球、游泳),一年级是国际象棋,二年级跳绳,三年级四年级以上就是游泳,网球则贯穿整个学龄段,其他还有常规的篮球等。


艺术教育方面,我们规划孩子们在小学至少学会4种乐器(八音琴、非洲鼓、尤克里里、口风琴),一年级是八音琴,二年级是非洲鼓,三四年级是尤克里里,五六年级是卷轴钢琴或者口风琴,让孩子从键盘乐到打击乐到弦乐等,都去尝试和选择,如果他对哪一方面特别有兴趣,还可以自己再去自我进修。学校每天安排15分钟的乐器训练时间,因为学习乐器是一个浸润的功夫,同样作为浸润式学习,我们每天也会有15分钟书法练习时间。


▲ 艺术教育课程


所以在培养目标方面,学校在德智体美劳的每一个方面都用心地去落地,我们的目标是“培养富有爱心、承担责任,并且乐于创造的终身学习者。”



您说过一句话:比起第一我们更关注孩子的唯一性。据说学校每个班都有班级吉尼斯记录,特长的孩子都可以发起自己的记录。


臧秀霞:我们更看重的是唯一,每个孩子都与众不同,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存在。作为教育者,我们的作用是什么?就是挖掘每个孩子的潜能,让他把潜能转化为现实的能力,让每个孩子成长为最好的自己。


我们学校老师都认同这个观点,所以每个班都有班级吉尼斯记录,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长,特长能让孩子感受到我是唯一的、最厉害的,增强孩子的自信心。这个记录要先做一个挑战,或者先自己申请以后来展示,没有被战胜的,就是班级吉尼斯记录。


有很多很好玩的记录,比如动耳朵大王,还有憋气大王,搞笑大王,还有大长腿……不论哪一方面,只要你优于别人,觉得我这一块跟你不一样。同时,别人厉害的地方我不一定厉害,我厉害的地方他不一定厉害,欣赏别人也悦纳自己,这也是我们培养目标上的一个品格养成,这与课程理念,包括培养目标都是相关联的。我们学校的教育哲学是:珍视每一个。我们所有的课程,培养目标,办学目标,其实都是为“珍视每一个”所做的事情。



据说班级还设有志愿岗?


臧秀霞:是的。在我们学校没有班长、副班长、组长,替代这些职位的是班级志愿岗,孩子们自己申请或者竞聘上岗。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们体验文明社会的价值观“民主、平等和责任”。


▲ 班级志愿岗


班级所有事情都可以设为班级志愿岗岗位,比如说队伍管理员、黑板美容师、作业收发员、纪律维护员、英语口语领读员等等,好多都是孩子自己发现的,发现这个工作需要有人去做,就设了岗位,之后孩子们就竞聘上岗。同学们觉得他可以胜任就举手表决通过,志愿者就获得了岗位,做两周或者一个月,同学们再评价,如果你做不好也会下岗,然后也可以再竞聘其它岗位,每个人都要这样子。



刚才听您说的这些,也能理解为什么孩子在周末或放假时不愿意回家而愿意待在学校。


臧秀霞:孩子不愿意离开学校,主要是孩子觉得在学校里的学习是有用和有趣的事情。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什么?同伴关系、师生关系的融洽,让他感觉在这个环境当中很舒服,在一个舒服的环境中做着有意义有趣的事情,谁还愿意离开?


去年放寒假的时候,一个小朋友哭着就不愿回家,阿姨来接他不回,爸爸打电话也不回家,爸爸没办法给老师打电话,老师把他哄回去了。确实好多小朋友走的时候眼泪汪汪地,在学校他觉得舒服、开心。


▲ 学生课堂


您从学校的课程和学生的表现上也能收获成就感。


臧秀霞:是的,会经常感觉很有成就感,比如在路上,学生老远就叫你:校长!走进教室,好多孩子马上就抱着你的腿,拉着你的胳膊的时候,你就觉得这是一种幸福,而且是别的行业所没有的。


我们的孩子采访我,有的问,校长会不会很凶?能不能做好朋友?我说,你自己感觉校长凶不凶?他说一点都不凶。我问:我们能不能做好朋友?孩子很响亮的回答:能做好朋友!


当校长当老师,确实比其他行业有更多的快乐,这种快乐来自于孩子给予你的快乐,孩子的天真,他的真实的反馈,是真的无私的给予你的情感,丝毫没有其它。




END


作者:王烨  唐芳

图片:红岭实验小学

视频:任朝州

编辑:陈圆


往期精彩



独家访谈


尹昌龙

张梦曦

张雅琳

黎新风

谢楚楚


扫二维码,添加小助理进群

最新教育资讯一手掌控

更有资深教育人士坐镇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