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干货!教你拥有一支高校国际化建设“铁军”

2018-02-22 一读EDU编辑部 一读EDU

这是一读EDU推送的第388篇文章

全文3710,预计阅读5分钟

 

从前天起,一读EDU开始为大家奉上“高校国际化建设”专题。


其中,第一天,我们分享了由美国教育委员会(American Council onEducation,简称ACE)的下设机构,国际化与全球参与中心(Center for Internationalization and Global Engagement,简称CIGE)设计的综合性国际化发展模型整体概况


第二天,我们又详细介绍了模型中的“制定战略规划”部分


今天,我们将继续分享模型中的“明确组织结构”部分,详细剖析高校如何治理国际化建设团队结构,才能够保证战略举措有效落地,包括:如何设计组织结构、团队成员需有哪些特征、团队成员如何协作等内容,欢迎分享给更多朋友!



在高校国际化战略实施的保障体系中,校长和首席学术官(在一些高校就是教务长)是必不可少的重要角色,他们中的其中一人,应当始终作为第一责任人,领导团队进行国际化建设。


对许多高校来说,国际化建设的第一步是设立委员会,以负责制定战略规划,并对规划举措执行中存在的问题提供咨询建议。


ACE的研究发现,44%的美国高校设立了校级委员会,或成立了国际化项目专责小组,致力于推动学校国际化建设。


ACE研究人员认为,一个理想的国际化委员会应该由学校各个利益相关方代表组成,团队有明确的发展目标、高效的运作和沟通机制,可在短时间内取得实质性进展,能够有效推动国际化建设工作。


基于诸多高校在国际化委员会建设方面的经验,ACE总结出建立高效运行国际化委员会的“六步走”模式,可供准备建立相关团队的高校参考。



01

第一步

确定委员会形式


综合各校的经验,国际化委员会多以两种方式存在:


01

一种是能在短期具备特定职能的特设委员会


02

另一种是承担国际化战略实施任务的常设委员会


两相对比:


01

特设委员会能够对学校的国际化水平现状进行快速诊断,并根据诊断结果提供改进措施。


02

而常设委员会则被更多赋予完成常规任务的职责,包括监测国际化战略规划的推进情况、调整发展目标、落实改进措施等。


实际操作中,在国际化战略实施初期,高校往往先设立特设委员会,由后者同时承担特设委员会诊断现状和常设委员会监测推进情况的职责。


当国际化建设推进到一定阶段,很多高校就会将特设委员会顺利转换为常设委员会。


但由于两者在工作职责、成员技能等方面的差异,此举也会让委员会丧失原有专项处理、快速反馈的优势。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ACE建议,高校采用“两步走”(two-step approach)策略


01

在战略实施前期,仍然成立特设委员会,以16个月到2年为周期,负责完成特定任务。


02

随后,由学校管理层对工作现状进行评估,决定是否成立常设委员会。

 


02

第二步

制定委员会章程

 

章程是委员会进行自我管理的基本准则。


在章程中,高校需要明确委员会的成立目的、发展目标、业务范畴及预期工作成果等。


为彰显国际化战略在学校发展中的重要性,章程需要在征得教师评议会(faculty senate)和校内利益相关人员一致同意的基础上,由校长或者副校长向全校发布,让全校意识到委员会工作的重要性和配合委员会工作的必要性。


ACE建议,委员会的章程应该包含以下4个模块


阐述成立目的


在阐述国际化战略的重要性的基础上,章程需要详细说明,成立委员会的必要性及委员会成立的目的


明确业务范畴


章程需要明确,委员会拟开展的具体业务及每项业务的预期成果。


ACE建议,高校在国际化战略建设初期,可通过信息收集、调研设计、政策分析、流程梳理等步骤,评估学校的国际化水平


再依据评估结果,制定国际化建设战略举措,并根据利益相关者的反馈,对战略举措加以修正。


制定工作计划


制定合理的工作计划也是章程需要包含的内容。


委员会需要在章程中明确说明,各项工作的推进时序及完成评估报告的最终期限。


需要注意的是,为了保证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高校完成各项工作后,需要留出长短合适的评估时间


ACE建议,一般预留出16-24个月的评估时间较为合理


确定预期成果


ACE认为,国际化委员会至少需要在评估完成后,向校长或副校长提交一份涵盖评估结果、发展建议甚至实施计划的总结性报告。


当然,ACE也建议,委员会定期向学校管理层进行中期汇报,会进一步加快国际化战略的实施



03

第三步

遴选团队成员

 

一支综合实力过硬的团队是保障国际化战略实施的基础,然而,许多高校并没有专职人员负责国际化建设。


相关战略实施工作多由国际项目办公室(International programs' office)等业务相关部门兼顾完成。


这使得国际化战略推进缓慢,实施国际化战略的益处无法被学生、教师等利益相关者广泛知晓。


因此,ACE建议,高校应遴选合适人员组成专职团队,负责实施国际化战略


在团队建设中,有以下4个方面需要注意。


团队规模要适中


组建多大规模的团队,是个让很多高校都头疼的问题。


数据


根据对ACE国际化实验室项目(ACE Internationalization Laboratory)成员学校的统计,美国高校的国际化委员会人数从6人(例如小型文理学院)到43人(例如研究型大学)不等,多数维持在12~15人。


这样的团队规模既可以满足在全校范围内普及国际化战略的需求,又能避免人力资源的浪费。


但对于规模较大的研究型大学而言,ACE建议,采用“主要委员会+小组委员会”的组织架构,团队规模也需要重新考量


成员背景需多元化

 

ACE建议,委员会成员需包括教师管理人员学生代表,以便汇集多视角观点。


其中,教师代表应从不同学科、不同等级中产生


而遴选管理人员代表时,则需考虑候选者的工作领域和掌握的特殊技能。


选拔观念要改变

 

高校在遴选委员会成员时,往往容易受到传统观念的禁锢,喜欢将“能够长期在委员会任职”作为主要筛选条件。


但ACE研究人员认为,这类成员在团队中固然重要,但人数不宜过多,有1~2名负责常规工作足矣。


与之相比,高校更需要将多方核心利益相关者纳入团队,即使这类成员只能将一小部分精力投入到这项工作中,但他们的加入能更好地推进国际化战略。


例如,将科研明星纳入委员会,将不仅有助于获取科研国际化这一特定角度的观点,也有助于学校国际化战略在教师群体中传播。


委员会主席(团)需有极强领导力


主席(团)作为委员会的最高领导,不仅承担保证委员会正常运作的职责,更是委员会与学校管理层沟通的桥梁。


因此,由谁担任委员会主席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国际化战略是否能够顺利、高效实施。


总体而言,委员会主席需要具备极强的领导力、高效的沟通能力和较好的项目管理能力。


ACE建议,应选择富有领导力的教职人员或行政管理人员,担任委员会主席


在保障委员会正常运作的基础上,此举还象征,国际化战略的实施并非某个部门的职责,而是需要全校通力合作的任务。



04

第四步

设计运作机制

 

高效运作机制是委员会能够按时、高质量完成任务的基础。


ACE建议,在委员会的第一次筹备会议上,应对运作机制进行讨论,讨论可以围绕以下几点进行


定期召开内部会议


以国际化实验室项目成员学校的经验来看,委员会每月至少需要举办1次常规会议,总结当前工作进展,部署下一阶段工作。


在委员会成立初期,开会频率可能会较高

 

是否组建小组委员会(subcommittees )


小组委员会建立与否,主要取决于学校的规模


规模较大的研究型大学,可采用由主要委员会(main committee)负责总体统筹、小组委员会负责特定项目的运作模式。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采用此种模式时,需要明确主要委员会与小组委员会的协作方式。

 

内部沟通机制


多数学校认为,电话和邮件是非常有效的沟通方式


但使用这类沟通方式时,需要高校建立常规沟通机制权限管理机制,明确每个岗位在不同级别信息上的相应权限。


例如,邮件该抄送给哪些人,哪类邮件需要抄送给校长等。



05

第五步

构建交流机制

 

国际化委员会承担着,向全校宣传国际化战略、汇报其调研结果和发展建议,并探索实施路径的重要职责。


ACE认为,学校可以通过以下途径,促进校内外的交流。

 

发布工作简报,促进团队内部交流


ACE建议,委员会内部通过制作工作简报,定期向委员会成员及执行国际化战略的学校管理人员,更新近期工作进展,以增进团队的沟通交流。

 

通过培训,确保信息的准确传达


委员会成员承担向学校的利益相关者准确传达国际化战略精神的职责,然而信息在传递的过程中往往失真、走样。


为避免这一问题,ACE建议,学校对委员会成员进行“电梯简报(elevator speech)”的训练,以确保成员们能够随时随地向外界准确介绍学校的国际化战略。


背景资料


电梯简报原指,在乘坐电梯的20~30秒的时间内,创业者通过精炼自己的语言,高效地将自己的想法传递给电梯里巧遇的重要人物,并引起其重视的一种方式。


通过建立线上渠道,发布工作动态


委员会官网是外界了解其工作动向和工作成效的窗口,但在官网上应该发布哪些信息,则因学校而异。


普遍来看,学校会将委员会章程、工作年报以及阶段性工作总结在官网上向公众公布,有些学校还将会议安排等信息挂在官网上


案例


例如,美国怀俄明大学在委员会官网上,将项目介绍、推进时序、团队成员以及最终评估报告等进行公开。


同时,该校还在脸书(facebook)等社交媒体上,及时更新项目的最新进展。



06

第六步

制定转型方案

 

随着特设委员会完成前期评估工作,国际化建设会进入常态化,高校需要制定长期的工作机制,重新调整现有团队。


从ACE国际化实验室项目成员学校的经验来看,高校普遍采用调整委员会成员的方式,将特设委员会转型为常设委员会


调整手段多为,补充更多国际化项目、国际化课程等领域专业人员加入委员会


例如,美国肯塔基大学(University of Kentucky)和北弗吉尼亚社区大学(Northern Virginia Community College)就均已完成从特设委员会向常设委员会的转型。


但如下图所示,两校在组建方式、成员遴选、业务范畴和小组委员会设立等方面,各有特点。


(数据来源:Internationalization in Action: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Committee - Strategies for Success,一读EDU编辑部制作)


07

小结

 

高校国际化战略的有序实施离不开学校高层的支持,需要在学校发展战略中,对国际化建设给予较高的优先级,并匹配合适的资源。


中层管理执行层面,建立专职的国际化委员会是将顶层设计有效转换为可落地、可操作的项目和措施的必要途径。


高校在设立委员会时,可参照委员会形式确定、委员会章程制定、团队成员遴选、运作机制设计、交流机制构建和团队转型方案制定的步骤,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塑造具有本校特色的国际化委员会团队。



延伸阅读

国际化办学新潮流!看清北、牛剑、斯坦福怎么玩

国际化×双一流,百廿浙大玩出新高度

别人家的孩子!一群清华大一新生把“课堂”搬到了牛津

关于全球胜任力,他们是否说出了你的心声?

不只是清华!PISA也关注同学们的这个能力啦



Reference:


  • Internationalization in Action: TheInternationalization Committee - Strategies for Success,http://www.acenet.edu/news-room/Pages/Intlz-in-Action-2013-January.aspx

  • CIGE Model for ComprehensiveInternationalization, http://www.acenet.edu/news-room/Pages/CIGE-Model-for-Comprehensive-Internationalization.aspx


本期作者

北京研究分站 王成敏

一读EDU编辑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