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南宁海关扶贫工作纪实


“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南宁海关帮扶的贫困村、贫困户大多位于中越边境石漠化山区,山高路远,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落后。


面对艰巨的脱贫攻坚任务,南宁海关尽锐出战,因地制宜,走出了一条极具海关特色的扶贫新路子,硬是从贫穷落后的多石山区凿出了一条脱贫致富的幸福大道。


产业再造新农村,海关情系山中人

“最近援建的扶贫牛舍,你分得了几间?”“目前家里还有什么困难?……”南宁海关关长王志又来到百色市那坡县百南乡百南村垌平屯,走访他的苗族贫困户亲戚陶亚环。陶亚环高兴地告诉王志,在南宁海关和南宁海关驻村第一书记的帮助下,今年他不仅种上了10多亩百南香蕉和桂皮,还分得了1间海关援建的扶贫牛舍,养了2头黄牛。


南宁海关主要负责人到那坡县甲柳村看望贫困群众,详细了解生产生活状况,鼓励帮扶群众种好山油茶等经济作物,尽早实现脱贫致富。


2019年,陶亚环申请到了危房改造补助资金,建成两层小楼房,虽然装修还比较简陋,但一家4口人不用住在山坡上的危旧房里。陶亚环琢磨怎么能再多挣点儿钱,买点家具家电,南宁海关驻村第一书记许海峰找到他,建议他养牛。为推动边境特色养牛产业的发展,许海峰大力推进扶贫养牛舍的建设,积极引导养牛业的发展,百南村养牛出栏量达3000多头,在百南村打造了一个发展前景广阔的养牛产业。


南宁海关党委主要负责人到那坡县甲柳村看望帮扶群众,了解南宁海关援建牛舍发展黄牛养殖情况,鼓励群众积极参与发展产业,早日获得丰收。


2018年3月,受南宁海关和自治区党委组织部的委派,许海峰担任深度贫困村——那坡百南乡百南村驻村第一书记。下村伊始,他便一头扎入屯户,对村情、屯情、民情进行详细了解,针对可耕土地少、村集体经济还很薄弱等问题,确定了养猪、养鸡、种桑养蚕和养牛业为百南村“3+1”优势脱贫产业。


经过两年的培育,百南村初步形成了边关特色养牛、养猪、油茶、桑蚕、香料、红顶蕉、中药材、杉木等8个产业集群,助力高质量脱贫,全村贫困户户户有产业,产业覆盖率达100%。百南村的贫困发生率从2018年底的23%,已经降至3%以下,“家底”殷实了,乡亲们腰杆子也硬了,曾经在村民嘴边“百南百南,啥都困难”这句自嘲又心酸的口头禅再也没有人提了。


那坡县百南乡百南村初步形成了边关特色养牛产业


边境山区扶贫路遥山高,路远远不过人行迹,山高高不过海关人的扶贫志。2016年以来,南宁海关先后派出驻村第一书记16人、驻村工作队员24人、驻村工作队长5人。这些脱产扶贫人员以饱满热忱的真情、踏踏实实的工作作风、实实在在的服务态度、扎实有效的脱贫成效,受到村民的普遍好评。


技术支撑助发展,扶贫产品卖出国

国内农副产品市场竞争激烈,南宁海关结合自身业务,立足职能发挥技术优势,帮扶广西农业企业积极拓展国际市场,推动扶贫产业扩大出口,拉动扶贫产业快速发展。


桑蚕产业是南宁海关主力扶贫产业之一,为推动广西桑蚕丝产品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南宁海关以“国家生丝及丝制品检测重点实验室”为依托,帮助广西桑蚕企业解决制约产业发展的产品质量、国外技术壁垒、循环利用等关键技术难题,带动种桑养蚕产业和农户增产增收。生丝实验室研发多种“微生物+生物酶”处理技术,建立资源化利用循环产业链,帮助解决制约产业发展的高品位产品研发、技术升级、循环利用等关键技术难题;配备国际先进电子设备,创新茧丝鉴定方法,帮助解决货物交割和计价出口难题,打开国际市场。


南宁海关技术中心为广西蚕丝质量检测提供技术支持,2020年1-9月,共助推约2500吨(货值约7.5亿元)广西生丝销往国内以及国外欧盟地区和印度、巴基斯坦等国市场。技术中心通过检测技术培训、工艺质量把关,制定8折检验费优惠措施,扶持区内53家、区外15家丝绸企业复工复产,主动参与广西生丝质押收储工作,扶持企业占全区丝绸企业总产能的70%以上。


为更好助力扶贫企业提质增效,促进群众增收,生丝实验室推行一条龙服务模式和24小时弹性工作制,做到随到随检,检测周期从7天缩短至2.5天;海关关员每月轮流到驻点开展采样检验,成功地将采样周期由原来的3天压缩到1.5-2天,大大压缩企业库存时间,使得广西缫丝企业在国内外贸易中能抢占先机。


2019年,经南宁海关丝类实验室检验的出口生丝量达5257批次,同比增长20%,检测量位居全国首位。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针对陷入困境的桑蚕丝产业,南宁海关组织帮扶工作组奔赴全区各地指导养殖户和生产企业复工复产,完成42家丝绸企业委托的1243批次出口生丝产品实验室检测工作,检验出口的高品位丝量货值超过6亿元。


邕州海关指导马山县特色“土货”摇身一变,畅销海外市场,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洋货”。


南宁海关各隶属海关也纷纷开展技术扶贫,柳州海关全力支持柳州螺蛳粉产业发展,助力螺蛳粉走出国门,成为“网红产品”;邕州海关全力支持辖区内芒果干、沃柑、竹笋等企业农产品出口到新加坡、俄罗斯等国;河池海关助力辖区内香猪、火麻制品、板栗、藤芒编等特色农产品产业发展,指导种植6000亩出境水果果园及出口食品原料种植基地,环江香猪顺利通过国家原产地地理标志注册认证。广西扶贫产品走出国门,提升了农业的效益,促进了农民的增收。


边贸扶贫出实招,政策红利留边疆

边境贸易在广西外贸中占有较高比重,近几年,南宁海关扶贫工作坚持“内外兼修”,内修农村集体经济“大动脉”,外修边境地区经济大环境,多措并举推进边境贸易创新发展和转型升级,做到稳边固边、兴边富民。


南宁海关致力打造“智慧互市”监管模式,启动集中申报、直通式运输、上线移动申报App等通关便利化措施,压缩通关时间节省2/3以上,运输成本减少6成,参与边民互市的边民每日获利显著提高。


柳州海关关员对三江侗族自治县出口茶叶生产企业进行对口联系帮扶,给予针对性地帮扶措施。2020年1-8月,三江出口茶叶总值约1.56亿元,同比增长2.7倍,带动约400户群众脱贫。


南宁海关优化互市进口商品检疫查验方式,对进境水果实施“风险分级、分层查验”监管,对边民互市进出境鲜活农产品实施“简易查验、常规查验”的查验,压缩边民互市贸易进口水果、水产品查验时间,并按照“一企一策、一品一策”原则,保障边境落地加工企业发展。


在崇左边境地区,南宁海关推动施行以“边民互市+落地加工”为核心的改革措施,落地加工企业优先吸纳贫困边民就业,切实将边民互市落地加工政策红利留在边疆、留给边民,带动边民创收脱贫致富。截至目前,全区共有76家边民合作社(互助组)和42家落地加工企业签订贸工协议,共进口互市商品9.3万吨,货值12.1亿元,惠及边民15.1万人次。


贺州海关推广“公司+村集体(合作社)+基地+农户”产业化经营模式,带动贫困户脱贫增收。


“立下扶贫志,啃下硬骨头!南宁关区定点帮扶村和贫困户不脱贫摘帽绝不收兵。”南宁海关党委书记王松青说,这是南宁海关全体扶贫人的初心和使命,也是必须要兑现的承诺。


南宁海关将继续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指示批示精神,按照海关总署和自治区党委、政府的统一部署,持续抓好扶贫后续工作、乡村振兴工作系列要求落实落地,开展好党建扶贫、边贸扶贫、产业扶贫、技术扶贫、民生扶贫、文化扶贫,做到标准不降、力度不减,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做出南宁海关更大的贡献。





来源:广西日报通讯员:杨鸿飞 王国位本期编辑:黄歆尧责任编辑:杨博宁海关融媒体中心出品秀米投稿邮箱:nnhgrmtzx@qq.com

更多阅读




来,试试最新的三连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