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教学优秀案例(26 ) | 《大学生思政教育》媒体融合下的“第二课堂”线上教学实践
【前言】目前我校在线课堂教学如火如荼,老师们在各大教学平台化身“直播高手”“网课达人”倾心打造精彩课堂,有效保证了在线学习与线下课堂教学质量实质等效。为进一步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创新线上教学模式,培育和打造线上“金课”,发挥优秀案例引领示范作用,教务处通过此专栏搭建学习交流平台,总结在线课堂教学经验,展示在线课程建设成果,供老师们参考、学习和借鉴。
【本期分享】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张琳老师:《大学生思政教育》媒体融合下的“第二课堂”线上教学实践
一、课程简介
为强化精准资助,促进资助育人,结合当前学校疫情防控工作实际,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助学服务中心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以爱国教育、感恩教育、励志教育为主线,开展了“我在抗疫中成长”线上第二课堂教学,采用直播+新媒体方式,拓展各种学生喜闻乐见的线上资助育人活动。
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我在抗疫中成长”线上第二课堂教学主要分为“辅导员开讲啦”、“平凡与不平凡——优秀学生典型事迹分享会”、“好书齐分享”三个环节,采用新媒体、线上直播平台等多种线上手段,多措并举,提升资助育人成效。
二、多措并举 系统设计线上方案
线上主题资助育人工作,需要解决重点问题:如何提升育人工作系统性,实效性和全面性。如今,学生习惯于通过各种新兴媒体广泛接受多元化、碎片化的信息;因此,教科院结合专业特色,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第二课堂教学时间和方式更为灵活,使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新媒体平台推送活动信息,方便学生在碎片化时间关注、学习,提高活动覆盖面。同时,线上教育方案注重活动整体系统性,在设计活动方案时,活动之间互相呼应,多方位、多渠道、多类型的运用新媒体手段分享先进事迹、传播奋斗精神,提升资助育人工作实效。具体安排如下:
活动 | 好书齐分享 | 平凡与不平凡 | 辅导员开讲 |
形式 | 推文分享 | 线上直播 | 线上直播 |
频率 | 每周一期 | 每月2期 | 每月2期 |
平台 | 教科院团学公众号 | 腾讯课堂 | 企业微信 |
主讲 | 所有学生 | 主讲学生 | 辅导员 |
表1 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线上主题活动安排
三、综合使用线上平台 巧妙运用新媒体
(一)好书齐分享,抗疫有感悟
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我在抗疫中成长”主题资助育人线上活动,准确把握时机,培养受助学生爱国主义精神,教科院以助学中心和教科团学等学生社团为工作抓手,分别推出“读书观影心得”、“共同抗疫,爱国力行”系列活动,鼓励同学用作品传递温暖心声,激发受助学生爱国情怀。教科院学子的作品经过审核后每周发表在教科团学微信公众号,增以生动的形式、用艺术的力量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向英勇奋战在一线的人们致敬。
图1 教科院“共同抗疫,爱国力行”系列活动
教科院学生积极响应,踊跃投稿。他们结合专业特色,用文字分享志愿者感悟、撰写读书观影心得、制作新媒体作品,以字传情、以声传情、述事显爱、借画表心,弘扬大爱精神,厚植奋斗追梦情怀,以生动的形式、用艺术的力量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向英勇奋战在一线的人们致敬。
(二)抗疫情显担当,
分享“平凡与不平凡”
替代性学习,亦称观察学习,是社会认知理论的一个关键要素。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认为由于人有通过语言和非语言形式获得信息以及自我调节的能力,使得个体通过观察他人(榜样)所表现的行为及其结果,不必事事经过亲身体验,就能学到复杂的行为反应。观察学习具有认知性和内隐性,是人类的一种社会学习的基本方法。这意味着榜样的示范作用在思政教育中能够影响其他学生的行为和思想。在观察学习中,学生更容易容易模仿那些与他们相似的人的榜样行为。教科院许多学生都以志愿者的身份服务在疫情防控一线,反哺助力抗疫,奉献青春力量。因此在第二课堂线上教学中,教科院开展了“平凡与不平凡”优秀学生典型事迹分享会,强化榜样的示范作用。
首先面临的线上活动的形式选择。资助工作的受众群体(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家中普遍没有安装宽带,只能使用信号不佳且流量有限的移动网络。由于语音会议、视频会议的方式只能实时观看,因此教科院助学服务中心选择了线上直播的方式,方便同学们回看,提高覆盖面;在平台方面,选择了可以设置为只听声音的QQ群课堂,方便使用移动网络的学生自由选择,降低掉线、流量不足造成的负面影响。
第一期活动中,教科院助学服务中心邀请了徐雪梅和樊艳枝两位同学分享她们在“抗疫行动”中的志愿者经历。直播采用主讲人分享、观众提问互动方式。主讲人分享抗疫期间做志愿者的经历和感悟,学生及时回馈互动。从实践看,与常规的线下演讲、交流相比,主讲的同学不需要直面大量的同学,降低了心理压力;观众除了观看直播以外,可以在讨论区发表评论或感想、提供正向反馈,观众直接也可以互相反馈;分享会从传统的“讲-问-答”过程变成了高频高密度的互动“圆桌会谈”过程;从而实现主讲者-观看者的互动和观看者间的互动,学生反馈积极,提问踊跃,增加吸引力。
图3 “优秀学生典型事迹分享会”第一期分享者
图4 教科院“平凡与不平凡”、“辅导员开讲啦”活动
(三)辅导员开讲,
引导思考人生的价值
疫情防控期间,教科院辅导员及时准确把握时机、摸排学生健康情况、精确掌握学生动态、在线为学生开讲战“疫”思政课,培养受助学生爱国主义、感恩励志教育,将一段特殊的经历,化作学生健康成长的动力。为了更好的拓展各种学生喜闻乐见的线上资助育人活动,教科院助学服务中心采用线上直播的方式开展“辅导员开讲啦”活动,基于线上平台(企业微信)开展国家资助政策宣讲、播撒责任担当的种子、引导思考人生的价值。在直播过程中,主要考虑可回放、标题、主讲和互动几个因素。
可回放:考虑到学生使用的便捷性、可回看和碎片化时间,在开始直播前需要选择“可回看”功能,以便在本学院公众号推送每期直播的主要内容和视频回放,增加覆盖面。
标题:在新媒体领域,视频的标题直接影响着视频的播放量。同一个视频不同的标题,观看者点击观看的动力也是不同的。为了增加吸引力,在直播课程设计环节,辅导员可以学习短视频标题的设计方式,编写接地气、有吸引力的标题,但是绝不能“标题党”。
主讲:在使用企业微信直播时,评论将会显示在右下方。因此PPT的设计和排版与往常不同,主要内容和图片需要尽量放置在左侧,以免影响观看。
互动:互动交流是在线直播的优势。在解说的过程中,学生的疑问和评论能实时发布在讨论区,运用投票、填表等方式可以在极短时间内(2-3分钟)基本了解现场学生的情况,这是以往做不到的。提问环节,所有的同学都能发言提问,同时学生能够在讨论区实时讨论。以往学生或出于畏怯或是有心理包袱,讨论总是难深入难尽兴,线上教育亦有其优势。
图6 投票和填表工具的运用
四、启示与反思
基于过去3周的探索,线上思政教育对学生工作的实效带来了不小的挑战。线上思政教育绝不是把线下的活动原封不动的照搬到线上。线上教育有自己独特的特点,要想对学生有吸引力,需要研究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和内容。疫情发生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一方面因为家庭经济受到影响,导致物质困难,另一方面,由于心理冲击,出现的情绪焦虑、对未来表现出无力、没有方向感等问题。面对共性和个性问题,采用直播方式面对面讲解,宣传求助通道,并在线答疑解惑,通过“私人定制”等模式,能够引导学生在疫情期学会合理缓解压力,提高调适能力,调动内外资源,获得成长动力,共克时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