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两刊联动 | 是“难以抉择”还是“迫不得已”: 2019年度布克奖双得主现象背后的思考

张 媛 外国文学动态研究 2022-05-09


布克奖有趣的地方在于,五十多年来始终不肯“循规蹈矩”。创立之初,TA甄选作品的时间范围是“前一年度”的出版小说,到了1971年,评奖规则突然变了,改为奖励“当年的出版物”。你以为1970年的出版物失去了得奖的机会,TA却在四十年后补颁了一个“遗漏的曼布克奖”。你以为TA是个年度新作奖,TA却用“布克中的布克奖”“最佳布克奖”“曼布克金奖”反复论证最优秀的作品是经过时间检验的老作品。你以为TA效仿法国的龚古尔奖,要做英国的布克奖,TA却总在打破“边界”:国别的、语种的、文类的、作(译)者的边界。于是,有了俄罗斯布克奖、曼布克国际奖以及现在这个向“任何在英国出版的英文虚构作品(以小说为主)”开放的布克奖。你知道TA不肯“循规蹈矩”的底气来自文学,也来自资本,却不知道TA越界后能走多远,会不会引发一场“龙卷风”。

亲爱的读者,如果受邀为布克奖推荐作品,你会推荐哪一(几)部?在你看来,一位合格的评选委员应该具备什么样的资质与能力呢?我们期待你的分享!



张媛  博士,西安外国语大学英文学院副教授,现任西安外国语大学英美文学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学。

内容提要  2019年10月14日晚,布克文学奖评选委员会将2019年度奖项授予两部作品:加拿大诗人、小说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证言》和英国作家伯纳德·埃瓦里斯托的《女孩,女人和其他》。本文将从读者阅读号召力、出版市场影响力以及重塑赞助商信心等三方面,分析造成2019年度双得主现象的原因:究竟是奖项评委们所说因作品本身而“难以抉择”,还是因来自其他方面的压力“迫不得已”做出的决定。

关键词  布克奖双得主   读者   市场   赞助商


2019年10月14日晚,布克文学奖评选委员会将2019年度奖项授予两部作品:加拿大诗人、小说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Margaret Atwood,1939— )的《证言》(The Testaments,2019)和英国作家伯纳德·埃瓦里斯托(Bemardine Evaristo,1959— )的《女孩,女人和其他》(Girl, Woman, Other,2019)。虽然布克奖也曾两度将奖项同时颁发给两部作品,但这是自1993年奖项明确规定只允许一部作品获奖以来首次有双得主。奖项基金会文学理事伍德(Gaby Wood)曾多次向本届评选委员们提出不能有两部获奖作品,但评选委员会主席弗洛伦斯(Peter Florence)却坚持这一决定,他说,“在阿特伍德的反乌托邦惊悚小说和埃瓦里斯托的万花筒式黑人妇女故事这两部作品之间,我们这五位评委难以抉择”,“这两部非凡无比的作品不仅给读者带来愉悦,还会在今后的时代里掷地有声,在长达令人痛苦的五个多小时里,评选委员们反复讨论所有的入围作品,发现根本无法只评选出一部作品,最后选定了两部。在被告知这一决定违背规则后,评委们又进行了新一轮讨论,最终决定违背规则选定两部获奖作品”。那么导致2019年度双得主现象的原因是否真像评委们所言是因作品本身而“难以抉择”,还是因来自其他方面的压力而“迫不得已”做出的决定?

(伯纳德·埃瓦里斯托与《女孩,女人和其他》,图片源自Yandex)



一、影响力下滑,重获公众阅读号召力?

作为世界最著名的文学奖项之一的布克奖设立于1968年,在长达五十一年的历史中一直都在大胆革新,2005年另设国际曼布克奖,2014年扩大评选资格将奖项向全世界用英文写作的作家开放,这些举措不仅推动了英语世界的文学写作,还展示出作为国际文学奖应有的全球视野。但由于近几年评选标准过于强调语言的实验创新,获奖作品越来越晦涩难懂,无形中拉开了作品与读者间的距离。2018年曼布克奖的获奖作品《送奶工》就招致不少质疑的声音,《卫报》称小说因费解难读而“疏离了读者”,也有评论说“该书并没有达到读者所期待的获奖作品标准”。读者所期待的获奖作品与评委们评选出的作品不一致,曼布克奖正在逐渐失去对读者阅读的号召力。《卫报》甚至发起了“非布克奖”(Not the Booker Prize)的评选活动,由读者投票选出他们心中的年度获奖作品。书商们也纷纷抱怨现在上榜短名单的作品正在失去对公众购书的号召力:对于读者而言,曼布克奖已不再是值得信赖的阅读指向标。虽然曼布克奖曾在引领读者发现优秀作家等方面影响巨大,但现在许多重要作品都被曼布克奖遗漏,如爱尔兰作家萨莉·鲁尼(Sally Rooney)的《正常人》(Normal People)和美国作家科尔森·怀特黑德(Colson Whitehead)的《地下铁道》(The Underground Railroad)。

(《地下铁道》,图片源自Yandex)

面对曼布克奖影响力逐年下滑的局面,从奖项基金会到评选委员会无疑都面临巨大压力。如何在作品的文学性与大众的阅读喜好之间找到契合点,从而提升奖项影响力是本届评委们着重考虑、反复讨论的焦点。2018年12月曼布克奖官网公布了2019年评选委员会名单,由五位来自不同领域的文化名人组成。与往届不同,评委主席多为有着深厚学术背景,教授文学、文化、历史、哲学等课程的大学教授,本届评委主席弗洛伦斯是海伊文学文化艺术节的总指导。作为艺术节的创始人,弗洛伦斯将这个最初由家人和朋友参加的小型家庭聚会最终打造成每年有上百万人参加的文学文化盛典,其市场推广能力不容小觑。选中弗洛伦斯作为本届主席,奖项基金会看中的正是他对文学文化活动超凡的推广能力。其他四位成员分别是:曾做过出版商、编辑的莉斯·凯尔德,小说家、电影制片人、英籍华人郭小橹,作家、节目主持人阿菲尔·赫希以及钢琴家、作曲家乔安娜·麦基嘉。从评选委员们的专业构成、族裔背景上不难看出奖项基金会所做的努力,希望选出的评委能代表不同层面的大众文化,期待这些有着不同视角的委员们能够达成一致,选出能够达到大多数读者预期的获奖作品。

从2019年1月到7月,评选委员们评阅了一百五十一部小说,从中选出十三部作品入选长名单,9月宣布了六部作品入围短名单,10月公布获胜名单,在长达十个多月的时间里评委们顶住无形的压力,展开马拉松式的阅读,进行了无数次讨论。评委阿菲尔·赫希把这次评选经历比喻成女性生娩的过程,在经历阵痛、筋疲力尽之后,终于产下健康的孩子,只不过这不是一个而是双生子。然而委员们所做的努力并没有得到媒体的肯定。针对今年双得主的结果,不少报纸纷纷发表评论抨击评委们肆意践踏奖项规则,在被告知不能选两部作品的情况下依然一意孤行。曾担任过2002年和2014年两届曼布克奖评委的作家艾瑞卡·瓦格纳批评双得主的决定违背了奖项要选出年度最佳的初衷,“开了个坏头”。《电讯报》更是尖锐地讽刺奖项沦为“没有脊梁骨的软糖”,选出的获奖作品“要么曲高和寡、要么趋炎附势”,完全没有考虑到作品本身的文学性。

(阿特伍德与《证言》,图片源自Yandex)

作为《使女的故事》(The Handmaid’s Tale,1985)的续作,阿特伍德的《证言》备受瞩目,2019 年9月10日全球上架销售,迅速占据多个销售榜单榜首,并荣登《纽约时报》畅销书榜第一。小说如此受欢迎归功于由它的前作《使女的故事》改编的同名电视剧非常火爆,这部2017年由美国视频网站Hulu改编并播出的电视剧当年斩获五项艾美奖。在公布奖项之前,《证言》获奖呼声很高,被许多媒体预料会最终得奖,《卫报》发表预测文章指出该作品获奖可能性最大,也有媒体称“简直无法想象如果阿特伍德的《证言》没有获得今年的布克奖”。媒体和大众对于《证言》的青睐无疑对评委们有着影响。9月3日奖项官网宣布入围名单时小说还没有出版,为了不泄露小说内容,评选委员们都签署了手稿保密协议,评审委员会主席弗洛伦斯阅读完这本书的手稿后表示,“这是一部野蛮而美丽的小说,用信念和力量向我们诉说”。然而小说面世后不少媒体对小说表示失望,《每日密歇根报》指出《证言》虽然充满想象力,叙事也极富感染力,但是人物呆板、笔调单调,更重要的是,它想说的一切——从政治气候到当代女性处境——都已经在前作中被说完了。总体而言,《证言》是部中规中矩,并无创新之处的小说;可以说,《证言》最终能获奖是评选委员会为顺应大众读者阅读喜好而做出的抉择。

另一部获奖作品《女孩,女人和其他》是埃瓦里斯托的第八部作品。小说横跨一百多年,从女权主义、种族、阶级等多个视角、围绕着工作、家庭、爱情等多个主题,讲述了十二个人物各自不同的人生故事。人物多为黑人女性,一个章节围绕着一个中心人物展开,每个人物之间又因朋友、恋人、或亲人等不同的社会关系联系在一起。不同于《证言》传统的叙事手法,《女孩,女人和其他》更像是一部自由体长篇叙事诗。《华盛顿邮报》称赞这部作品“虽然只得了半个奖项,却理应得到这个奖项所有的荣耀”。

尽管评奖委员会评价这两部作品具备同等的文学价值,“都实现了语言上的创新,并在各个方面都有冒险的意识。它们直面当今的世界并提供了深切的洞察,创造出了当下与我们相关且始终与我们相关的人物”,但不少媒体评价此次双得主不过是妥协之举,《卫报》就指出评选委员会为了避免像2018年一样因选出难读的《送奶工》而失去广大读者,今年采取了折中的办法。

2019年度双得主背后的原因之一就是奖项急需重新赢得对读者阅读的影响力,因而推出既迎合大众阅读喜好的全球畅销书《证言》,又选出具备布克奖文学水准的《女孩,女人和其他》。

二、制造话题,刺激疲软的出版市场?

对于2019年度双得主的结果,出版商、销售商们纷纷表示欢迎,称之为“书籍销售最好的礼物”,英国布莱克威尔出版公司市场和宣传总监如尔·维吉则说“两部获奖作品可以激发更多的兴趣和话题,这不仅对读者有益,对书籍销售也有益”。

布克奖官网也于2019年10月25日公布了两部书获奖当周的销售数据,并在2020年1月6日更新了数据,足见布克奖基金会极其重视奖项对出版市场的影响。数据显示奖项宣布当周,《证言》的销售量从11,955本增加到13,400本。对于已是全球畅销书来说,布克奖对于该书销售是锦上添花,而对于获奖之前默默无闻的《女孩,女人和其他》来说,获奖的消息无疑刺激了小说的销售。小说当周售出5,980本,是之前销售额的两倍。面对市场和读者对于此书的热情,小说的出版社汉米什·汉密尔顿出版社随即加印90,000本。埃瓦里斯托的美国出版商也在她获奖后的第二天早上就宣布提前一个月在美国市场销售《女孩,女人和其他》,并将原定计划发售10,000本增加到50,000本。该书的电视版权也已经卖出,并有二十一个国家和地区购买了翻译版权。将《女孩,女人和其他》与2018年获奖作品《送奶工》销售额进行对比,《送奶工》获奖当周销售9,446本,随后一周增加99%的销售额,售出18,786本,而《女孩,女人和其他》在获奖随后的一周增加了1340%的销售额,售出86,112本。不难看出2019年度因为不同寻常的双得主结果极大地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刺激了书籍销售增长。

获奖作品的出版商更是欢欣鼓舞。2019年布克奖最大的赢家是企鹅兰登书屋,两部获奖作品虽由两个出版社出版,但都隶属于企鹅兰登书屋。企鹅兰登书屋执行总裁汤姆·韦尔登表示:“对于我们这两位作家平分这个虽意外但具有历史意义的奖项,我们感到极其兴奋……出版过程就像是接力赛,一本书从概念到发表要经手上百人,其中有些奉献是看不见的受不到歌颂的,所以今天我希望企鹅兰登书屋的每一位员工都能为此次了不起的成就感到骄傲自豪。”《证言》的出版社是南·A.塔里斯/双日,这个年轻的美国出版社创建于1990年,1998年兰登书屋收购双日公司,南·A.塔里斯/双日出版社成为其在纽约的分社。《女孩,女人和其他》是由汉米什·汉密尔顿出版社出版,这个成立于1931年的出版社已在2013年被企鹅兰登书屋并购纳入旗下。汉米什·汉密尔顿的出版商西蒙为埃瓦里斯托获奖感到喜悦:“这个奖项对于埃瓦里斯托,对于她的作品,对于我们(出版社),对于英国黑人写作,特别是对于之前被忽略的黑人妇女写作都意义非凡。”

进入到二十一世纪,面对新兴媒介的兴起与繁荣,无论是文学奖项还是传统出版业都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奖项影响力不断下降,出版市场不断萎缩,奖项与出版业处在共生共荣的利益链里,奖项需要出版集团支持,而出版集团也需要奖项拉动市场销售。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在过去的二十年里,虽然有十二家出版社出版的图书获得布克奖,但在这十二家出版社里就有六家隶属于企鹅兰登书屋。布克奖规则规定,从未入围布克奖的出版社只能提交一本书,而曾经获得提名的出版社每年最多可以提交五本书,这种规则无形中确保了大型出版集团的垄断地位。2018年获奖作品《送奶工》的出版社菲倍尔·菲倍尔成立于1929年,是一家蜚声国际的出版社,出版过六位布克奖获得者、十三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作品。2019年度的布克奖也不例外,依然由出版集团占据主导地位,在入围曼布克奖短名单的六本书中,四本由企鹅兰登书屋出版。除此之外,奖项规则还规定参选作品的出版社必须拥有国际标准书号,需以英国或爱尔兰为出版地,必须每年出版至少两本文学作品,这样的规定完全把小规模的出版社或作者个人出版排除在参选之外。

(《送奶工》,图片源自Yandex)

围绕2019年度布克奖的话题不断,除双得主之外,还有其他不少亮点:首先埃瓦里斯托是第一位获此殊荣的黑人女性作家;其次这是阿特伍德第二次获该奖项,她的作品《盲刺客》获得2000年曼布克奖;同时从布克奖到国际布克奖获奖作家均为女性。这些亮点无疑成为销售卖点,而这些正是当下疲软的出版市场所需要的。

三、失去冠名商,重塑赞助商信心?

2019年对于布克奖来说无疑是个极富挑战的一年:在面对影响力下降、出版市场不景气的同时,还失去了合作十八年的冠名商,需要重新寻找新的赞助商。

2019年1月28日英仕曼集团(Man Group)宣布不再赞助曼布克奖。英仕曼首席执行官卢克·埃利斯称公司将重点转向其他慈善事业。英仕曼集团总部位于英国伦敦,主要从事对冲投资管理业务,2002年开始冠名赞助布克奖,与布克基金会合作十八年。五个多月后,2019年6月1日布克奖官方网站也宣布不再与英仕曼集团合作,并同时宣布新的赞助商。BBC报道说,双方合作出现问题已经有一段时间,主要是英仕曼集团感觉他们对布克奖所做出的贡献没有得到基金会应有的感谢。英国作家塞巴斯蒂安·福克斯抨击英仕曼集团是文学奖的敌人,是文学作品批评的对象,而不是文学奖项的赞助商,这使得双方的紧张关系进一步恶化。

失去英仕曼集团赞助后,在寻找新赞助商的过程中基金会十分谨慎,布克奖托管委员会主席海伦娜·肯尼迪说:“找到赞助商并不难,但我们所要寻找的是那些能与奖项匹配,有着合理缘由、对奖项真正感兴趣的人。”基金会最终确认赞助商为Crankstart,这是一家由迈克尔·莫里茨和他妻子经营的非盈利慈善基金会。莫里茨出生在威尔士,曾在牛津大学就读,在《泰晤士报》做过记者,是位传记作家、风险投资资本家,现旅居旧金山。有人质疑莫里茨美国硅谷亿万富翁的身份不适合赞助布克奖这个以英国为根基的文学奖项,布克奖基金会回应说,“我们有信心相信莫里茨经营的这家慈善机构极富同理心、有威望、能够认同布克奖的价值观与观念”;莫里茨本人也表示,“同布克奖一样,我出生在英国,受英国文学滋养。我的妻子和我感到十分荣幸能够支持这个全世界最好的小说奖项”。

布克奖基金会在官网上刊登了布克奖1991年得主本·奥克瑞写的诗作《布克奖之美》,向过去十八年来英仕曼集团慷慨赞助奖项致敬,同时期待同新赞助商开展的合作,完成了新旧赞助商的交接。不过,新的赞助商只签订了未来五年的赞助合约,为了奖项持续发展,奖项需要有稳定的赞助保证,这就需要奖项依然能够保持对读者阅读的号召力、对出版市场的影响力,2019年选定双得主应该是评选委员会在困境中做出的努力。对于平分奖项,两位得主都愉快地表示接受。阿特伍德在接受奖项说,“我格外高兴能与人平分奖项,如果因我一个人获奖而将另一位作家挡在门外的话那就太尴尬”;埃瓦里斯托则说,“能与阿特伍德这样的传奇人物平分奖项简直难以置信”。无论出于何种考虑,2019年度布克奖评委们都以使命、读者、市场等因素为衡量标准,做出了他们认为公正的选择。

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1月6日布克奖官方网站公布了2020年布克奖评委会名单,主席是编辑、文学评论家、曾做过出版商的玛格瑞特·巴斯比,成员包括作家李·蔡尔德,作家、评论家萨米尔·拉希姆,作家、播音员莱姆·西斯,以及古典研究学者和翻译家埃米莉·威尔森。从委员们多为作家或评论家就不难看出,布克奖基金会基针对2019年奖项评选出现的问题做出了调整:从过度的市场考量重归奖项初心,坚持以作品的文学性为衡量标杆,同时考虑读者接受度。评委名单公布后,奖项基金会文学理事伍德再次强调获奖作品的唯一性:“评选布克奖是一次进行考查、理解的集体行为,是在当年新作品中选出最好的、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这样看来今后再次选出两部获奖作品的可能性极低。

(原文载《外国文学动态研究》2021年第1期,“动态研究”专栏,由于篇幅有限,省略了原文中的脚注。)

责编:袁瓦夏   校对:艾  萌

排版:培  育    终审:时  安

回  顾

《外国文学动态研究》2021年第1期



点击图片,进入微店订阅

投稿邮箱

wgwxdt@aliyun.com


—— 扫码关注我们 ———— 扫码关注我们 ——社科期刊网


点击“阅读原文”,购买新刊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