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孩子要陪睡,是没有安全感吗?几岁分房睡最好?

韩珊珊 澳洲妇幼Dr韩 2022-12-21

欢迎点击上方“澳洲妇幼Dr韩”加关注 

(图片来源:unsplash)


孩子每次睡觉要人陪睡,不肯分床睡,是没有安全感吗?多大分房睡合适?这是前几天一位家长的留言。今天来聊聊。



01

哪些表现说明孩子有安全感?


其实,孩子依恋父母,想与父母多待在一起,是十分正常的现象,不代表缺乏安全感。


那哪些表现说明孩子有安全感,与身边的人有健康依恋关系?


来自美国弗吉尼亚州的一位作者分享了孩子有健康依恋关系、有安全感时的几个特点。虽然不是严肃的学术理论或科研论文,但有一定的参考意义,所以分享给大家作为兴趣阅读。


以下表现说明,孩子有健康依恋关系、有安全感:


1. 依恋父母



对孩子来讲,他们更喜欢与自己的父母相处,这是亲子之间健康依恋关系的表现。比如,孩子去幼儿园了,他们可以很好的与其他人相处,相处过程也不会有太多焦虑情绪。但他们更喜欢与自己的爸爸妈妈在一起。


所以,不要把孩子喜欢“粘着”爸爸妈妈,等同于缺乏安全感。


2. 向父母寻求帮助和安抚



当孩子信任父母,他们认定父母是最了解自己、最值得依赖的人。因此,遇到困难、感到害怕时,他们会第一时间想到父母。他们相信,只要自己有需要,爸爸妈妈就会在那里。


所以,孩子向父母寻求安抚,是他们信任父母,从父母那里能感到安全感的表现。


3. 不因为短暂分离而改变亲子相处



亲子之间健康的、牢固的依恋关系,不会因为短暂的分离而立刻消失。因此,只要有健康依恋关系,孩子与父母短暂别离后,重聚时依旧是愉快、轻松、而自然的。


4. 愿意听从父母的指令



健康的依恋关系促进信任关系。当孩子信任父母,他们更愿意听从父母的指令,因为他们相信爸爸妈妈的指令是让自己更好、更安全。


当然,这不代表孩子什么都要听我们的,也不代表我们的指令永远都是对的。


(图片来源:pexels)


5. 平和、融洽的与他人相处



孩子能够比较平和而自然的与其他孩子相处,不会因为有其他孩子在场而感到焦虑或担心。


另外,孩子表现出符合自己年龄特点的分享、赠予、接纳等行为,也是孩子社交能力的体现。当然,不同年龄的孩子,有不同的社交特点,我们需要尊重孩子的生长发育规律。


6. 能够平静地等待



当有需求的时候,孩子能够平静地等待,不会因为稍稍等待而变得焦躁,因为孩子们的内心是安全的、笃定的。比如,轮流玩玩具的时候,孩子能够平和的等待,知道别的孩子玩好了,等轮到自己,就可以玩了。


当然,等待本身,对孩子来讲并不是容易的事,其实对大人也一样。只是,当我们心中有底的时候,哪怕需要等待,但也不会因此而变得焦虑、烦躁。


7. 自信、独立



健康的依恋关系,不仅促进孩子与父母或他人之间的信任,同时也能让孩子更自信和独立。


而自信、独立的孩子,他们更愿意探索周围的世界。比如他们愿意了解周围的人或事物,不会因为害怕而拒绝一切新的人或事物。


所以,爱探索、自信、独立的孩子,往往也是有安全感的孩子。


以上只是作为兴趣阅读,给大家一些方向性的参考。每个孩子的性格特点不同,年龄不同,与家人、同伴的相处特点都会不同,因此没必要生搬硬套以上的条条框框。


回到开头的问题,要是孩子睡觉前,想跟妈妈或爸爸在一起,这不等于他们缺乏安全感。相反,也许只是他们想要更多一些时间与自己最爱的妈妈爸爸在一起。

(图片来源:pexels)



02

孩子多大分房睡合适?


出于安全考虑,建议6月龄以内不要分房睡,6-12月龄可能最好仍然同房睡。到了周岁后,可以根据孩子和家长的共同舒适度决定适合自己家庭的分房睡年龄。


2017年美国儿科学会的指南更新中提到,孩子和大人同房不同床的睡眠方式,应该持续到生后至少6个月,如果能到一年就更好。而澳洲的权威儿童安全机构(SIDS and Kids)也是类似的推荐,建议在孩子出生的头6-12月龄,应在靠着家长大床的小床里睡。


其中,0-6月龄同房睡的推荐相对明确,但对于6-12月龄是不是一定要同房睡,缺乏确切的证据支持。


比如,2017年的一项研究发现,同样是4-9月龄的宝宝,与父母分房睡的比与父母同房睡的睡眠时间要长。另外,与9月龄仍然与父母同房睡的宝宝相比,在9月龄就已经分房睡的宝宝在30月龄时,每天晚上平均多睡45分钟。


当然,这些研究都是相对初步的发现,目前还不足以立刻改变权威机构的一些全国性的指南。我们只需要大概对这些新的科研结果保持了解就足够。

(图片来源:Pixabay)



03

那周岁后呢?

3-5岁分房最好吗?


并不是。


目前并没有科研结论证实3-5岁或者5岁左右是分房睡的最佳年龄。随着孩子慢慢长大,睡眠意外风险逐步降低,如何安排周岁后孩子的睡眠环境,更多取决于父母与孩子的共同舒适度,以及现实条件。


比如孩子睡在父母边上睡得更好,或者父母也觉得更安心睡得也更好,那自然一起睡同房久一些,不着急分房。要是家里没有空余的儿童房可以给宝宝用,那自然也可以继续与孩子同房睡得久一点。


另外,因为孩子的长期健康原因等,仍然夜醒比较多,需要及时安抚或夜间照顾,也会考虑缓一些分房 。


但是,如果发现孩子睡在旁边,影响彼此休息和睡眠,影响夫妻生活,第二个宝宝要出生了,或同房睡让孩子更持久的呈现不太理想的睡眠关联,比如习惯性的要抱着入睡或喂奶入睡等,那就可能要提前做好安排,慢慢引导孩子分房睡。

(图片来源:unsplash)


总结一下,孩子有没有安全感,并不是根据某一个表现来判定。而孩子的安全感,也不是通过某一个养育操作来获得。

陪伴、爱护孩子;尊重、理解孩子;眼里有孩子,把孩子放心里;也许能让亲子依恋关系更健康,能让孩子更有安全感。


-END-

 如果觉得有用 

 分享给更多人阅读 


往期回顾


设置星标,不再错过我的推送:

1. 点击文章标题下方蓝色“澳洲妇幼Dr韩

2. 点击右上角“...

3. 点击“设为星标


长按关注,阅读喂养|睡眠|养育|孕产科普


科学育儿

让更多人受益

分享 点赞 在看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