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11类东西,绝对不能给孩子吃!尤其5岁内
有一些食品,比如糖果、糕点、可乐、薯条、辣条等,它们不健康,糖多、盐多或热量高,但不至于“绝对不能吃”,偶尔尝了一口,不会太担心中毒或生病。
还有一些食品,哪怕孩子吃得量不大,也会有危险。对于这一类食品,确实是:绝对不能吃。具体有哪些?我为大家整体整理了一下,希望有帮助。
图源:Pixabay
01
关于“绝对不能吃”的食品
有的食品不安全,其实大人、小孩都不能吃。但是,5岁内孩子的免疫系统还在发育完善过程,一些器官功能也在逐步发育过程中,因此更容易食物中毒,一旦食物中毒,导致的后果也更严重,比如肾衰竭等。
可导致孩子食物中毒、“绝对不能吃的”各种食品,大致可归为2大类:
第一类、含病原体
比如有害细菌、病毒、寄生虫等。
第二类、含有害化学物质
比如含有各类毒素、重金属等。
孩子吃了这些危险食品后,后果不那么严重的,那可能是呕吐、腹泻,后果的严重的则可能是危及生命。
02
绝对不能给孩子吃的食品
具体示例
1
野生毒蘑菇
含有毒化学物质
野生蘑菇年年有人中毒,年年有人吃。刚刚最近,广东梅州还发生了一起野生蘑菇中毒事件,致祖孙3人不幸中毒身亡。
新闻截图
解决方案:
到正规超市“采”蘑菇,不要觉得自己看过一些科普或者有经验,就到野外采摘蘑菇煮了吃。
2
现挤奶、生奶、“鲜”奶等
未经巴氏消毒的奶
理由:含多种病原体,比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李斯特菌,以及大家非常熟悉的布鲁氏菌(可导致布鲁氏菌病)。
解决方案:
现挤的牛奶、羊奶,以及以生奶为原料做的奶酪等乳制品,都不要给孩子吃,大人也别吃。
3
生的或半生不熟的肉
(尤其是肉末)、海鲜
理由:含病原体
解决方案:
彻底煮熟了给孩子吃。
4
生的鸡蛋及由生鸡蛋为原料的食品
比如某些冰淇淋、蛋黄酱mayonnaise
理由:含病原体(沙门氏菌)
解决方案:
蛋白和蛋黄都彻底煮熟了吃。
5
土榨花生油
理由:含有害化学物质(黄曲霉毒素)
土榨花生油缺乏质量监管,安全无法保障,有的可能黄曲霉毒素超标;而长期或经常接触黄曲霉毒素,可导致肝损伤,甚至肝癌。
解决方案:
大人、小孩都别吃。
6
生豆芽
理由:含病原体
豆芽是豆子在温暖、潮湿环境下长出的嫩芽。豆芽的生长环境其实也非常适合各类细菌生长。因此,豆芽会携带一些致病菌,比较常见的有沙门氏菌和大肠杆菌,也偶尔会有李斯特菌(也就是之前我科普过的“冰箱杀手“)。豆芽携带的这些致病菌无法通过简单清洗或烫煮去除。
解决方案:
大人、小孩都要煮熟了吃。
7
蜂蜜
理由:含病原体(肉毒杆菌)
婴儿发生肉毒杆菌中毒大多是在6月龄以下。当宝宝不小心吃了被肉毒杆菌孢子污染的食品(比如被污染的蜂蜜),孢子在肠道细菌中发芽并释放肉毒毒素,进而发生中毒。
解决方案:
周岁内,不给孩子吃蜂蜜。
8
处理加工不当的黑木耳、酸汤子等
理由:含有毒化学物质(米酵菌酸毒素)
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简称椰毒假单胞菌)是我国学者在1977年发现,它来源于土壤。在食品的储存或加工过程中,卫生条件不当,则可能会被椰毒假单胞菌污染。只要条件适宜,比如潮湿、温热等,椰毒假单胞菌可以产生足够的米酵菌酸毒素引发食物中毒。
日常生活中,容易被椰毒假单胞菌污染并导致食物中毒的食品有三类:
谷类发酵制品,比如发酵玉米面,发酵糯小米等
变质银耳
其他变质淀粉类,比如变质的马铃薯粉、甘薯面等
解决方案:
酸汤子、河粉、肠粉、粿条等需要发酵的米、面食品,如果是自制的,不论大人还是小孩都最好还是别吃,因为安全不可控。非常想吃,就看看有没有正规合格的成品可以买。
如果要吃黑木耳,为了减少被污染风险,建议现泡现吃、浸泡黑木耳的容器和水都要清洁,浸泡的时候设置定时器以免忘记;浸泡时尽量不要放在室温下,尤其是温热的季节,可以放在冰箱冷藏柜里泡发。
9
各类“神秘”的偏方或补品
理由:未知风险,可含病原体、有害化学物质
各种“神秘”的偏方、补品隐藏的食品安全隐患是极大的,有的里面含重金属,比如:
迷信的大人让孩子“喝符水”,画符用的颜料或者符上用了锡箔(其实是铅箔代替)等,把符烧了喝下去,就可能铅暴露、甚至铅中毒。而焚烧的过程,还有吸入性铅中毒的风险。
民间流传喝蝌蚪“强身健体”,曾经就有一条大人喂孩子一口一口喝活蝌蚪的视频,这种做法非常愚昧且风险极高,比如寄生虫裂头蚴感染。
另外,还有各种各样的药丸、粉剂等偏方,曾经就有新闻时间曝光导致孩子铅中毒。
解决方案:
别碰,一点都别碰!因为风险未知(后果可能很严重)、疗效没有被验证。
03
其他绝对不能给孩子吃的
以上绝对不能吃的食物都是食物中毒和食品安全相关,另外还有:
一、酒精
不论孩子多大,都不建议给孩子喝酒、尝一口也不行。另外,含酒精的食品也别给孩子吃,比如带酒精度的各类酒酿甜品。
因为,对孩子来讲,0酒精是最安全的。
二、窒息高风险的食物
对于3-5岁内的孩子,窒息高风险食物也要避免,比如小而坚硬的蔬菜块、水果块;整粒坚果;小而圆的食品(比如小番茄、硬糖);黏的食品(比如汤圆)等。
关于高窒息风险食物及窒息急救,可以参见:
图源:Unsplash
食品安全无小事,希望今天的分享有帮助,也请分享给更多家长看到,让孩子们更安全一些,让悲剧更少一些。
我是珊珊,关注我,一起科学育儿。
- 部分参考来源 -
1. https://www.foodsafety.gov/people-at-risk
2.https://www.eatright.org/homefoodsafety/safety-tips/food-poisoning/food-safety-tips-for-young-children
3. https://foodsafety.asn.au/infants-and-young-children/
4.https://www.cdc.gov/nutrition/infantandtoddlernutrition/foods-and-drinks/foods-and-drinks-to-limit.html
5.https://www.caringforkids.cps.ca/handouts/safety-and-injury-prevention/food_safety_at_home
-END-
如果觉得有用
分享给更多人阅读
孩子或家人的个体化健康问题,包括儿科、皮肤科、妇产科、临床营养、耳鼻喉科、口腔科、眼科等,欢迎关注公众号:祐苗,自“咨询”菜单,向祐苗的靠谱医生咨询;也可以直接点小程序,进入咨询▶。
在祐苗上线的医生至少有5年国内三甲医院或者海外同等级医院工作经验、有循证理念和服务意识。祐苗后台也有日常咨询质量控制。
往期回顾
设置星标,不再错过我的推送:
1. 点击文章标题下方蓝色“澳洲妇幼Dr韩”
2. 点击右上角“...”
3. 点击“设为星标”
长按关注,阅读喂养|睡眠|养育|孕产科普
让更多父母看到
让更多孩子受益
分享 点赞 在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