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期刊精粹 | 【2017.1】从“光辉城市”到“美丽乡村”——荷兰Bijlmermeer住区兴衰对我国新农村规划的启示

黄经南 陈舒怡 等 国际城市规划 2019-04-06



【摘要】分析柯布西耶规划理念实践项目Bijlmermeer住区的兴衰过程,结合近年来我国农村规划的实践,反思目前新农村建设规划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深入探讨两者对于现代化共性的理解。通过对乡村自然特性的认知,认为做好新农村规划必须深入了解村庄现状,正确定位乡村规划,了解农民的状况和需求,尊重农村固有的社会、经济、文化特性,体现城乡规划正确的价值取向。


引言


21世纪初,一场席卷全国的新农村建设运动在中华大地如火如荼地展开。从“新农村建设”规划到“农村新型社区”规划再到“美丽乡村”规划,尽管名称不同,但目标一致,即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村生活方式,最终实现农村现代化的目标【新农村建设规划、农村新型社区规划、美丽乡村规划是目前我国新农村建设运动中出现的不同形式,尽管侧重点不同,例如新农村建设规划侧重村庄布局,农村新型社区规划侧重迁村并点,美丽乡村规划侧重村容环境整治,但很多基本内容相同,因此本文将这些不同的规划形式统称为新农村规划。目前新农村建设实际上可分为两类:一类以“城乡统筹”为代表,实际上代表一种城市化的方向;另一类以近年来一些“美丽乡村”项目为代表,依然强调保持农村的特点。本文所探讨的“农村”更多的是指后者,即通俗意义上的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生活活动的农民聚居地,这与一般学术上和世界范围内理解的“农村”概念相同。“城乡统筹”类型的新农村是中国特色的部分农村,是由于中国特有的户口体制所造成的,也就是居住在城郊或者都市区范围内,生活生产方式都基本城镇化,但是户口仍为农村户口的居民聚居地。这样的农村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农村,本文所指的农村也不是这种类型。本文着重探讨新农村规划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并不针对每种规划的详细内容做深入讨论】。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这一系列运动中出现了很多不和谐状况,如农村建设“城市化”、“千村一面”、乡村特色消失、建设脱离实际等。究其原因,我国新农村规划很多仍沿用传统城市规划的理念,而我国传统城市规划深受西方理性主义规划理论影响。当前,西方早已走过大规模物质建设阶段,并在现代化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经验,或许回看西方理性主义规划的相关历程及其经验教训对目前我国的新农村建设具有现实借鉴意义。


法国建筑师勒•柯布西耶是现代建筑运动的旗手,其规划理念在全世界被广为推崇。不同于同时代霍华德(田园城市)、恩温(卫星城)、赖特(广亩城市)等学者主张通过分散方式来解决现代城市问题,柯布西耶坚信现代技术应用和工业创造力必然促使城市集聚,集聚才有活力,城市分散毫无效率可言。面对如何高效集聚、秩序化发展城市的问题,柯布西耶在1922年首提“明日城市”设想,希望通过“减少市中心拥堵、提高市中心密度、改善交通运输方式、增加城市植被绿化”来实现对城市的改造。1933年,柯布西耶又提出了“光辉城市”的设想,具体体现为:建设高层住宅以解决住宅紧张的问题;住宅类型基本相同以体现公平性;人车分离以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节约出来的空间用作大面积公共空间,以提升城市人居质量。


柯布西耶的“光辉城市”是现代理性主义规划的典型,为后世城市规划建设所推崇。本文分析柯布西耶规划理念典型实践项目Bijlmermeer社区的建设背景、发展过程、社会问题、更新历程等,并基于其思想基础和规划模式与现今中国的新农村建设运动进行联想剖析,力图从“现代化”视角反思中国新农村规划背后的价值取向问题,指导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实践探索。


1 “光辉城市”规划实践项目:Bijlmermeer住区建设与复兴


1.1 Bijlmermeer住区建设


Bijlmermeer位于荷兰阿姆斯特丹市东南部的祖杜斯特(Zuidoost)区,因便捷的区域交通和良好的自然环境,成为1950年代阿姆斯特丹城市扩张的重要方向。Bijlmermeer住区被当作一个独立项目来建设,1968—1975年间,这里建成了13000套住宅。“板式”的建筑外形在空间结构上形成了类似“蜂巢”结构组合的31个街区(图1)。


图1 Bijlmermeer住区总体规划图


按照柯布西耶的理论,“住宅是居住的机器”——不仅要像机器适应生产那样适应居住要求,还应大批量地生产并便于维修,纯粹的几何形体就是最好的建筑形式。Bijlmermeer住区的邻里单元被设计成一系列相似的高层建筑,为强调公平性,住宅之间的差异几乎不存在——所有的住宅楼都是10层,每栋楼的长度达到200~300m(图2)。


图2 住区内的大体量建筑和开阔绿地


柯布西耶“高层低密度,集中绿地”的主张在Bijlmermeer住区也得以体现:通过上述高层住宅的设计,为该地区腾出大量空间,建设了大片集中绿地,并在高层住宅之间遍布草地和树木,使之成为无噪音污染和机动交通的干扰的居民休闲场所。


按照柯布西耶“人车分离,高效优先”的现代城市交通思想,Bijlmermeer住区内设计了两个等级的交通体系:第一等级是高架式快速路,供机动车行驶;在其下方是第二等级交通系统,主要作为非机动车道。住区对外联系主要依靠高速公路和城际铁路线:高速公路穿越住区中央,直达阿姆斯特丹市;城际铁路线位于规划片区的西侧,设有Bijlmermeer站点(图3)。


图3 Bijlmermeer 住区交通系统图


1.2 Bijlmermeer住区衰败


尽管Bijlmermeer住区采用了当时最先进的设计理念,但从建设伊始就问题频出。首先,由于战后经济实力有限,资金短缺,区域内原本精心规划的大部分配套基础设施或难以按期建设完成,或在实际建设过程中被简化,严重影响居民生活质量。比如,公共交通设施延迟建成期间,因与阿姆斯特丹市中心的交通联系十分薄弱,Bijlmermeer住区变成了一座功能不全且孤立隔绝的卫星城。


其次,由于设计不当和缺乏大型高层住宅管理经验,Bijlmermeer住区高层住宅宜居性较差。大量公共、半公共区域管理责任不明,公共设施因缺乏管理维护而衰败,导致住区居住环境恶化,居民生活不便。同时,由于靠走廊联系的住宅具有很强的独立性,住户间缺乏必要监护,远离居民视线的公共空间大量存在,反而增加了犯罪和不道德行为的发生。


再次,规模巨大、种类单一的Bijlmermeer高层住宅难以适应市场多元化需求的变化。随着荷兰战后经济复苏,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许多中产阶级开始迁出Bijlmermeer住区,转而选择周边新城郊区价格和楼层更低的独栋住宅或别墅,导致Bijlmermeer住区在当时荷兰住宅紧缺的情况下仍出现了极高的住宅空置率——1974年Bijlmermeer的住房入住率仅30%。


第四,文化和社会政策因素也是该住区衰败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荷兰的移民政策、住房政策等社会因素的影响,Bijlmermeer住区出现少数民族聚居的现象,文化日趋多元化,引发的地域文化差异和矛盾冲突,也使Bijlmermeer住区演变成一个低收入和弱势群体聚居地,空间隔离、吸毒、抢窃、反社会等各种社会问题纷至沓来,逐渐使该住区戴上了“贫民窟”、“垃圾堆”的帽子。


1.3 Bijlmermeer复兴计划


1980年后,当地政府决定对Bijlmermeer地区进行整治修复,这一复兴计划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表1)。第一阶段为1970—1988年,在原有建设基础上进行物质更新模式的修补性工作,但收效甚微;第二阶段为1989—1995年,综合深入的城市更新计划,试图通过新房开发引入活力元素,这一举措促使Bijlmermeer住区开始复苏,住区内空间肌理也变得丰富(图4),但根深蒂固的问题依旧存在;第三阶段为21世纪以来的更新计划延续和深化,积极推动居民参与改造,引入多元文化活力,提出“最终行动规划”。经过第三阶段,社区形象得以改善,犯罪案件也得到了控制,许多市民开始迁入Bijlmermeer住区居住工作,社区活力不断增加,彻底扭转了衰败趋势。


表1 Bijlmermeer住区复兴计划


图4 Bijlmermeer住区改建前后对比图及改造后实景图


Bijlmermeer住区复兴计划最终取得成功得益于其采取了许多有效而具体的措施。这些措施主要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第一,梳理物质空间关系。明确住区内私密、半私密、半公共和公共空间的界线。根据该举措,拆除1/4高层住宅,出售1/4住宅,缩小其他住宅区的单元规模;清除灌木,仅保留草坪和乔木;拆除高架路、地下停车库以消除“隐藏空间”,杜绝犯罪。同时,通过新建一部分在建筑形式、开发密度、产权所有形式上具有差异化的住宅,打破单调,丰富人口结构,吸引中高收入人群入住,缓解贫困人口集中,物质更新的同时实现社会更新(图4)。第二,复兴社会经济要素。新建大量办公场所和购物中心,引入新的城市功能;同时让居民参与决策住区管理工作,切实改善住区生活质量,激活社区活力;成立专门的就业培训、教育和创业等机构,提高居民就业能力;通过将住区内部分高层住宅改建成大型娱乐休闲设施和商业综合体、兴建部分体育场馆等举措,促进居民就业,切实改善居民社会经济状况,引导低收入人群向中高收入阶层流动。第三,促进多元文化融合。通过新建各种文化、体育设施,为文化交流和宗教活动提供场地,保障居民特别是特殊人群的合法文化权益等措施,破除心理隔离,推动Bijlmermeer住区逐步向多元文化融合的活力新城转变。


2 “新农村”规划乱象


Bijlmermeer由完美设想到失败再到复兴的同时也尴尬地证明了柯布西耶和他的“光辉城市”理论并不完美,甚至可以说是失败的。当下,在20世纪以来全球最大规模的中国城市化浪潮中,一场轰轰烈烈新农村建设运动正在中国广大农村地区展开。在这场运动中,运用“柯布西耶”现代式的开发建设手法去改造或重构乡村社区仍然普遍,似乎正在重蹈Bijlmermeer的覆辙。


2.1 乡村设计“城市化”


长期以来,乡村规划都游离于传统规划体系之外,即使2007年新的《城乡规划法》颁布,开始将乡村规划纳入城乡规划体系,但实践中乡村规划仍处在被忽略的尴尬境地。突出表现在乡村规划缺乏具体的编制规范及标准,也缺乏专业的乡村规划师,因此乡村建设规划多由城市规划师承担,造成的结果就是乡村设计“城市化”,即按照城市规划的标准和方法来设计农村社区,导致农村不像农村而更像城市。


2.2 设计同质化


为了节约设计成本以及保障工程进度,许多村镇往往套用一个相同的模式,盲目“克隆”。无论是山地平原等地形,还是特有的村落空间,都堆砌上排列式的建筑布局形式,建筑风格直接套用其他地区的建筑形式,这种完全忽视设计场地和乡村文化的机械化设计手段单调乏味,缺少公共空间,毫无生机活力可言,致使新农村建设千村一面(图5)。


图5 中部某镇的新农村建设


2.3 建设实施简单化、形式化


在这场自上而下的新农村建设运动中,乡村建设规划在很多地方被列为上级布置的政治任务,要求在很短时间内完成。乡镇政府为追求速度,开始走“捷径”,也往往规定规划师在短期完成规划编制工作,致使新农村规划方案的实施简单化为宽马路、大广场、小洋楼、人工化的河道及西化的建筑外部装饰。新农村建设变成了类似于“化妆”的形式主义活动。


2.4 规划可操作性差


许多规划师是在没有进行深入的现状调研的情况下提出的乡村规划方案,其中缺乏对当地自然条件、地形地貌、社会经济、历史文化现状的深入了解,方案的生成除了抄袭就是照搬;又比如设计脱离实际的“高大上”,建设标准远超当地村民的经济条件,导致规划很难实施。操作性不强的规划方案,最后也就成了“纸上画画、墙上挂挂”的摆设,造成了社会财富的极大浪费。


2.5 乡土文化破坏严重


中国长期以来都是自然经济的农业社会,农村群落的形成有悠久的历史,也有相对的稳定性。不同的村庄有不同的自然环境和人文传统,展现出独特的乡村文化个性。但当城市规划手法照搬到乡村地区时,盲目追求开发强度和形象美化,无视农村的传统历史、人文积淀、资源禀赋、地形地貌以及群众诉求,成片的乡村地区成为城市风貌的复制品,严重破坏了原有的乡土气息,也割裂了乡村历史的传承。


2.6 乡村规划缺乏统筹规划


在我国新农村建设规划过程中,规划师把工作的重点放在了村庄居民点等生活设施建设上,对村民的生产环境缺乏考虑,突出表现在对农田和其他生产设施的规划缺乏衔接。例如土地利用规划侧重根据村庄经济发展的需要对农村地区范围内的土地资源,尤其是耕地资源,进行合理的组织利用和经营管理,但是对于农村居民点和其他建设用地的规划缺乏统一考虑,造成宅基地管理混乱,以及占用耕地搞开发等情况。另外,土地综合整治规划侧重于农村地区的田、水、路、林、沟渠等村庄外部生产生活环境的综合治理,但是尚未形成一套以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为平台的土地综合整治方案,致使农村的生产建设与农村的生活建设脱节。新农村规划原本可作为一项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生态环境、产业发展、城乡一体化进程的系统工程,也因此变成了只重视乡村风貌整治和村庄居民点建设的片面规划。


2.7 无视村民参与


在我国广大农村施行的基本管理制度是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即村民选举的村民委员会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可以说在这个体系中,村民自身对于农村各项事务的管理具有很大自主权。然而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更多的由政府推动,并且按照“自上而下”的方式加以实施。对于村庄未来的发展建设方向、方式、内容,许多村民都不知情,村民的切身利益和紧迫需求也没有被规划师采纳到设计中,村民呼声听不到。这也是造成特色缺失以及规划难以实施的重要原因。


3 “新农村”规划的再思考


3.1 对“现代化”共性的思考


反思目前新农村规划中的问题,我们不难发现,目前我国对于解决“农村病”的规划方法与柯布西耶解决当时“城市病”的方法何其类似。柯布西耶时代即20世纪初的西方城市混乱、拥挤、肮脏、无序、低效的面貌,与目前我国农村“脏乱差”的普遍现状有相似之处。柯布西耶从功能和理性主义的角度研究当时城市的功能、效率、精神和秩序,使其适应现代化的发展要求;而目前我国的新农村建设提出改善农村环境面貌、提升服务功能、促进产业增收、提高生活品质,也是为了适应农村现代化的需要。诚然,城市面临的高密度、土地投机、居住紧张等现代“城市病”,与城市化过程中的农村问题,如产业衰退、人口流失、整体衰败等并不相同,但二者在解决问题的思想基础上并无差别,都是按照对现代化的理解,通过物质空间的改造解决现实的社会经济问题——这正是功能或理性主义规划的思想基础(表2),而目前新农村规划中所出现的问题也与此理解密切相关。


表2 两者对“现代化”的理解及表现形式


按照经典现代化理论的观点,现代化是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过程,包括经济、政治、社会、环境、价值观念等多领域转变,体现在效率、民主、秩序、形象和理性等诸多方面。现代化的第一个显著标志就是速度或者说效率,即社会的高速发展,大量地、更快地转化为直接生产力,促使社会工业化、产业规模化。毫无疑问,荷兰Bijlmermeer住区建设和我国“新农村”建设都极力追求快速解决社会现代化过程中亟需处理的问题。在荷兰Bijlmermeer住区建设过程中,设计者批量生产一系列无差异的几何形体的“板式”住宅建筑,迅速解决了住房紧缺问题。相似地,我国的新农村建设从《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议》开始,10年间在全国快速推进,许多地方在新农村建设中采用统一的建设方案、建筑风格和建筑材料,批量“生产”农村住房,以期迅速完成新农村建设规划。


现代化的核心价值强调效益至上的观念,因此集约化利用土地的开发方式、高强度建设的开发模式成为地方政府和开发商实现目的最便捷的途径。柯布西耶极力推崇的高层低密度开发模式在Bijlmermeer住区得以施展。在我国的新农村建设中,对于效益和集约化的追求也演变为高强度高密度的农村新居建设,因此才出现了大规模铲除农民低层旧宅,进而把农民赶进改建的集中设置的多层甚至高层公寓的状况。


从现代社会结构方面看,现代社会是高度分化的社会,各组织间的专业化和依赖程度很高,这就催生了讲究秩序的功能分区理念。体现在柯布西耶的规划理念中,就是城市功能分区,包括城市功能优先原则和分区块布局两个方面。在Bijlmermeer住区设计中,绿地、居住、交通分界清晰,在交通系统上采取人车分行的方式是其分区理念的最好体现。相似的思想在新农村建设中则演化为城市小区式的设计方案、整齐划一的房屋组织形式、宽敞笔直的农村道路、单调的活动场地和绿化空间等。


现代文化强调独立和理性,因此呈现形式化和程序化的特征,要体现“现代工业经济之美”,而旧建筑、老街、沿街小商店和农村破败建筑、狭小街区都属“丑陋”的城市角落。Bijlmermeer住区的推倒重建,即为了实现这样一个纯粹的现代化城市区域。类似地,为体现乡村的“现代之美”,很多乡村建设规划将乡村变成了异地集中新建的安置区,居民楼整齐划一,水泥玻璃僵硬堆砌。


3.2 对乡村特性的再思考


虽然柯布西耶的“光辉城市”和我国的“新农村”建设在追求“现代化”的目标上并无差别,但是在实现路径上却出现了很大偏差。产生这种偏差的根源在于规划师忽略了乡村与城市的根本区别,即乡村的自然性。这种自然性决定乡村在建筑形式、空间肌理、聚集规模、景观风貌、经济活动、文化特征和社会组织等方面的表现形式与城市有着根本的区别。


表3中要素具体表现形式的差别,进一步决定了城乡在规划建设活动上的差异,包括规划参与主体类别、利益主体表现、执行主体模式和规划师行为等方面。然而,在目前我国新农村建设运动中,忽略这些根本的不同,将高密度、集中化、单一化、模块化、类同城市建设的开发模式带到广大乡村地区,导致乡村地区出现了高楼林立、宽阔道路、村民“扛着铁锹上楼”、“村不村城不城”的怪象。只有尊重乡村地区固有的自然景观、经济基础、社会组织、文化特质和空间特征,采用有别于城市规划体系的乡村规划体系来指导新农村建设规划,才能使“新农村”避免走上“光辉城市”式的Bijlmermeer住区衰弱再复兴的老路。


表3 乡村与城市的差异


4 “新农村”规划建议


虽然Bijlmermeer的实践属于现代城市规划的范畴,但它同时反映了西方规划从大规模物质建设阶段向注重城市文化品质特性阶段的转变,其对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启示,不仅仅局限在物质空间方面;同时Bijlmermeer空间改造背后伴随的经济复兴举措,对于中国乡村实现经济现代化也有很大的借鉴意义;而我国乡土文化的融合发展也可从Bijlmermeer住区多元文化社区建设的经验中借鉴一二。


4.1 规划前提:明确城乡关系,抵制城乡同质化【城乡同质化,是指城乡无差别发展,村民即市民,以城市的标准衡量乡村,使乡村与城市在景观风貌和生活方式等方面趋同化】


回顾我国城乡关系的演变历程:两者逐渐从“彼此独立”到“乡村支撑城市”、“城市反哺农村”,再到“城乡统筹,有机结合”。不难发现:城市和乡村的互动必须是以平等为前提,任何一方的偏重发展都会导致城乡结构破碎,就现阶段而言,一个健康的城乡发展关系中,乡村保持自我的独立性和开放性,显得比任何时候都重要。正如Bijlmermeer初期的住宅开发一样,市场定位错误,直接导致Bijlmermeer住区的经营困难——选择的同质化模式既没有城市发达区的吸引力,也丧失了自身的内在特质。我国乡村也需要一个明确定位来处理城乡关系。“新农村”建设是在“城乡统筹”的战略背景下提出的,然而很多规划师并没有准确掌握城乡差异,把乡村规划视为城市规划的延伸,进而把“城乡一体化”演变成“城乡同质化”,致使广大乡村规划出现诸多乱象。统筹城乡建设既有“城市化”的一面,也有“乡土化”的一面。因此,在处理城乡关系中需明确的重要一点是:乡村有其自身特质,某些方面它独立于城市存在,城市甚至是依附于乡村的。只有坚持这一规划前提,给予乡村在规划体系中合理科学的地位,我国的乡村规划才不会走向歧途。


4.2 规划基础:立足经济实情,探索农村经济新体制


规划建设需要一定的经济支撑,而更好的经济实力有助于规划实现落地。回顾Bijlmermeer住区衰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资金和设计成本与当时经济现状脱节,Bijlmermeer住区建设与当时经济发展程度不相匹配。以此为鉴,乡村规划需量力而行,不搞冒进建设和超前建设,构建完善乡村建设项目的审批、监督和管理机制。迈入21世纪后,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广大农村地区在劳动结构、乡村治理结构、思想文化、价值取向上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无论是“新农村”建设规划还是“美丽乡村”都依旧无法从社会经济的动力机制上深层次解决当前乡村的经济发展问题。在Bijlmermeer的复兴过程中,引入新商业、新业态起到了激发社区经济活力的作用。乡村规划可探索搭建城市产业和乡村资源的深层结合机制,改变农业传统种植业的地位,与二、三产业实现有机结合,进一步开发多元化新型业态。新农村规划应顺应时势,将核心放到农村经济体制的探索创新上,从城乡关系出发,对乡村自身经济要素内生机制、城市对于农村的外部经济动力机制、城乡融合动力机制三个方面进行规划探索。尝试在局部试点土地流转机制支撑大规模农场开发;探索乡村集体经济、散户经济的新兴发展;借鉴Bijlmermeer住区通过成立专门就业创业培训机构,提高居民就业能力的做法,构建农民职业素质培训和农村文化建设的响应机制。将新农村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土地综合整治规划等乡村建设的相关规划统筹协调,满足农民生产、生活的多样需求,为农业、农民、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合理的规划实施方法。


4.3 规划思维:正视乡土文化,践行乡村主体规划


Bijlmermeer住区复苏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多民族文化与当地文化有机融合的过程,在此我们最需要深思的是,农村,或者说乡村文化对于当今时代城乡发展的意义究竟是什么?规划上又该如何给乡村文化以合理定位?实际上,与城市中心论相反,乡村文化也有自我意识。乡村作为一个整体,也在不断对乡村社会伦理变化、价值观、经济组织、政治活动做出微妙的反应。城乡规划中,学习Bijlmermeer住区文化的包容性和开放性,对待转型时期乡村文化的正确态度应是辩证的、革故鼎新的。规划应以乡村社会变革的名义对落后文化进行改造,通过土地利用、集体经济创新发展到乡村风貌运动、生活文化更新这一洗涤过程,促使乡村文化的外源变迁与内源变迁有机结合,将乡村文化带入现代化、科学化、大众化的新型文化轨道上。这就要求我们真正树立以乡村为主体的融合现代性规划理念的规划框架:借鉴Bijlmermeer住区居民参与建设管理的做法,探索新农村规划村民参与机制;尊重传统、自然的乡村空间格局和乡村地域文化,尝试建立一个地域性的乡土规划区划标准,以规范乡土风貌的建设改造活动;对于乡村内部的特色空间,借鉴Bijlmermeer住区复苏举措中丰富住区空间肌理的做法,尊重乡村建筑风貌特征,在建筑色彩、建筑样式、建筑材料上体现文化特质;新建区域应考虑保留、延续地方特色,协调建设风貌一致。


5 结论


本文通过对柯布西耶城市规划思想及其实践项目Bijlmermeer住区兴衰过程的分析,结合我国乡村建设规划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反思新农村规划中反映出的社会、经济、文化等要素的不足。比对Bijlmermeer住区的规划理念,发现其根源在于新农村规划对“现代化”的理解偏差以及对乡村特质的忽视:照搬的城市现代化规划建设理念与乡村固有的经济、社会、文化价值观念错位。在此观点下,结合Bijlmermeer住区衰败复兴进程中在定位、经济复兴、空间改造和文化融合等方面的经验教训,进一步提出认识城乡关系、规划经济基础和规划中文化理念的改进策略和规划建议。


作者:黄经南,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城市规划系副教授。huangjn73@qq.com

陈舒怡,硕士,武汉市交通规划设计有限公司,规划师

王存颂,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硕士研究生

张媛媛,中工武大设计研究有限公司,规划师


订阅号排版:赵大伟



本文为本订阅号原创

欢迎在朋友圈转发,转载将自动受到“原创”保护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更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