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期刊精粹 | 【抢先版】轨道交通与站域土地利用的互动

王亚洁 国际城市规划 2022-04-24


【编者按】为了更好地推广学者的研究成果,我们将不定期地推送一些尚未见刊的稿件的精华观点,以飨读者。本文为本刊已录用文章《国外城市轨道交通与站域土地利用互动研究进展》的精华版,作品的发布已取得作者授权。欢迎读者指正、讨论。在此感谢在百忙中抽出时间撰写精华版的作者,你们的努力让学术论文的阅读体验变得更好。


在快速城市化和机动化背景下,我国许多城市以空前的高速度进行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暴露出诸多问题:土地开发滞后于城轨建设,站点周边用地功能单一,站点缺乏与城市空间衔接,交通接驳不便等等。对于投资大且影响深远的城市轨道交通,研究其与土地利用的互动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交通与土地利用互动研究起源于19世纪的区位理论,经过1960年代对理论和模型的探讨,以及1980年代交通—土地利用一体化等概念的提出,多数学者认识到交通和土地利用之间的“源流关系”。1980年后,资源环境问题凸显,可持续发展、精明增长等思想被提出,公共交通和城市轨道交通成为该领域热门话题,“城市轨道交通与土地利用互动关系”这一分支领域逐渐形成(图1)。



图1  交通和土地利用互动理论发展过程

 

1  互动范围

 

城市轨道交通和土地利用的互动发生在一定的区域,本文简称为“站域”。相关英文表述有Pedestrian Catchment Area(PCA)、Service Area、TOD Area等。北美多采用半径800m的圆形区域表示站域,亚洲多采用500m半径,也有学者使用泰森多边形或者综合法划定站域范围,如图2。


图2 站域边界界定方法:圆形边界法、泰森多边形法、综合法

 

2  互动机理

 

城市轨道交通与站域土地利用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分解来看,互动关系包含四个要素、五个环节,如图3,箭头表示存在相互作用关系。


图3  城市轨道交通和站域土地利用互动机理

 

3  城轨影响站域土地利用

 

大部分研究认为城轨能够提高站域土地价值,溢价水平的影响因素有三:第一,站点服务水平,如发车频率、网络连接性、覆盖率。当站域有一个步行导向的环境时,站点对地产价值有较大影响。第二,地产类型影响溢价水平。在400m以内,商业地产比住宅地产溢价高,公寓比独栋住宅溢价高。第三,人口特征影响溢价水平,低收入地区城轨对站域土地价值影响更大。

 

城轨对土地利用结构和强度的影响更为复杂,其在不同城市、城市内不同区域、不同时期所表现出的规律不同。多数学者观点为:在合适的土地利用政策、公共支持以及强大的地区增长动力下,城轨对土地利用的影响才会发生。城轨对土地利用的影响常源于城轨对政策的影响,具体表现为提升站域土地利用强度,集聚商业办公功能,疏散中心城居住人口。

 

4  站域土地利用影响城市轨道交通

 

高密度土地利用模式能够提升公交乘坐率,降低汽车拥有率和车辆行驶里程,是激发城轨客流的关键因素用地混合度对于城市轨道交通客流大小的影响仍不明确,但其可以减少机动车出行,增加非机动车出行,并平衡一天不同时间、不同空间的交通需求,减小高峰和非高峰时段的客流差距。

 

可达性被认为是影响城轨客流的重要因素,包括步行可达性,交通接驳,内部换乘三方面。研究表明,随着站点距离的增加,每个人口和就业岗位产生的客流量下降(图4,图5)。对部分中国城市,自行车的停车换乘是个重要影响因素,但站点周围难以配备足够的停车设施;对于部分亚洲城市,相比于高密度,城轨与公交的衔接更能提升城轨客流。


图4  客流与人口之比随站点距离的变化 

图5  客流与就业岗位之比随站点距离的变化

 

5  城市轨道交通与站域土地利用的协同

 

城市轨道交通和土地利用的协同是可持续交通的基础,许多学者开展了协同规划理论、规划模型、规划实施方面的研究。比如“步行口袋”(PP)、“公交导向开发”(TOD)、“传统邻里街区开发”(TND)、“联合开发”(TJD)、“交通需求管理”(TDM)等(表1)。

 

表1  城市轨道交通与站域土地利用协同规划相关理论


在协同评价方面,欧洲学者贝托里尼(Bertolini)提出节点场所模型。通过对比站点节点和场所功能,将站点分为五种情形(图6)。也有学者基于数据包络分析法(DEA: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和模糊网络评价法评估轨道交通与土地利用的协同关系。


图6  节点场所模型

 

6  研究小结及展望

 

国外学者在该领域积累了许多经验。第一,由于数据、资料翔实,研究方法成熟,国外普遍重视定量研究;我国若干城市已进入城轨快速建设时期,积累了大量数据、资料,应加快相关规律的定量研究。第二,提出了TOD、TOD3D、节点场所模型等相关理论或思想,总结并应用了多领域的研究成果;我国应加强本土化理论研究,提出针对高密度集中模式下的协同策略。第三,重视微观化、精细化的研究,如土地利用对居民交通选择的影响,土地利用对客流时变特征的影响等,而国内还较少涉足。第四,重视政策、经济、社会等因素的影响,关注公共支持政策、交通外部成本、人口特征等方面的影响因素。

 

国内可在如下方向进行突破:

(1)互动区域的定义和界定;

(2)土地利用强度、混合度、可达性与客流定量关系研究;

(3)针对个人交通行为特征、客流时变特征的研究;

(4)城市轨道交通—站域土地利用协同规划研究;

(5)协同度定义以及评价方法研究。

 

作者:王亚洁,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系,博士研究生


订阅号编辑:张祎娴

订阅号排版:祝美琪



本文为本订阅号原创

欢迎在朋友圈转发,转载将自动受到“原创”保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