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读互动 | 论文写作训练之《国际城市规划》文献评析(二)【连载】
相关阅读
【编者按】由于我国的基础教育体系中比较缺乏逻辑思维的训练(比如让孩子从发现问题开始,独立搜集素材、观察分析,直至解答问题),学术论文写作是让很多人头痛的事情,甚至有些已经拿到博士文凭、在高校任教的学者也不例外;而作为学术期刊的编辑,我们也常常为有些投稿捉急——明明是很好的选题,有充分的素材和研究,但因为作者逻辑不清或文字不通(很多时候主要还是逻辑不清),造成文章不能充分体现研究成果,编者改起来也头痛无比。
怎么改变这种情况呢?没错,要从娃娃抓起!(好吧,对于一个老编辑来说,“娃娃”是个泛指
作者:李可欣,中央财经大学城市管理系2015级本科生
文献选择:《国际城市规划》2013年6期,主题 城市转型:规划与机制
文章A:王德, 张冠增, 吴德刚. 东京城市转型发展与规划应对[J]. 国际城市规划, 2013(6): 6-12
文章B:王兰, 纽约城市转型发展与多元规划[J]. 国际城市规划, 2013(6): 19-24
当我们停下脚步,静默片刻,不难发现我们正身处一个瞬息万变、日新月异的时代,新旧事物正以比以往任何时期都快的速率进行更替。时代更迭中,城市多领域、多方面、多层次、多视角的变化和转折使得城市转型成为城市研究的一个经典话题。分析城市转型发展过程中人为干预的作用结果不仅对所处时代的城市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可以为指导未来城市的发展提供经验和教训。笔者从“城市转型:规划与机制”这一专辑中选取了具有代表性和可比性的两篇文献综述类文章,从选题立意、内容设计、写作特点等方面对这两篇文章进行对比性的文献评述,以期对文章有更深的理解和体会。
古语云,题好一半文,选题是研究的开始,选题立意有时甚至直接影响研究的价值和文章的优劣。从题目所透露的信息来看,两篇文章在选题上具有较高的相似性,都选择了具有丰富转型经验的世界级城市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城市不同时期的转型历程与转型效果进行介绍,可以初步看出这两篇文章都属于知识普及和经验借鉴的文献综述类文章。但同时,我们也能看到两篇文章在选题侧重点上的不同之处,文章A在介绍东京城市转型发展过程中重点介绍规划所起效果,展现出东京城市转型过程中政策长期坚持、相互交织的影响,并据此总结经验;文章B则侧重于介绍纽约城市转型中的多元规划。从题目的吸引力上看,两篇文章的题目简单明了,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但也中规中矩、略显平淡。
从结构上分析两篇文章的内容设计。文章A可分为问题引入、规划详述、启示总结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作者简要论述了东京的城市发展概况,对东京地界范围作出了清晰界定,并提及1990年代后东京面临的产业结构转型、老龄少子化、国际化等不断出现的新挑战,顺利地引出下文对变化趋势和规划应对的具体介绍,引导读者步步深入,体现文章严谨性的同时提高了文章的可读性。经第一部分的铺垫,第二部分详细介绍了产业结构、国际化与信息化、老龄化与少子化三方面的转型问题,以问题为导向引出东京城市规划的应对手段和作用效果,并简单介绍了东京郊区化与中心区人口回归、发展低碳城市两方面的变化趋势。作者在处理这部分平行结构的内容时详略得当,同时充分使用数据和图片使内容更加直观和准确。完成对东京城市历史转型的梳理后,第三部分总结出,在城市转型过程中应当坚持始终如一与创新转变的有机融合,突出主题并反复强化系统综合,还强调了交互运用空间谋划与非空间策略的重要作用。这部分经验总结很好地承接了上文,使得文章的完成度更高,深化了文章的意义(图1)。
图1 《东京城市转型发展与规划应对》内容结构分析图
再看文章B《纽约城市转型发展与多元规划》,与文章A的内容结构相似,也可以大致分为三个部分。前言对纽约城市概况和纽约城市规划目标进行了简单说明,第一部分单刀直入地对纽约城市转型发展动态进行了长篇幅介绍。作者以2000年作为分界点,分别对二战后至2000年、2001年至今两个阶段的纽约城市发展变化作了翔实的描述,得出2000年之后纽约城市发展不顺,面临多样挑战,规划有所增加,类型更加多元化的结论。第二部分中,作者带我们回顾了纽约发展过程中的多种规划内容,分为纽约城市规划和其他重要规划两部分。值得指出的是,这部分内容作为文章的主体本应传递文章的价值,但由于篇幅过长、主次不明等原因,使得这部分内容如隔靴搔痒,让人抓不住重点也找不准行文逻辑,大大降低了信息的传递效率;长难句和专业术语的累积仿佛只是为介绍规划而介绍规划。但不可否认的是,这部分内容涵盖纽约的多元规划,信息丰富充实,能帮助读者了解纽约各个领域的规划行为。第三部分,作者总结了纽约城市转型发展和多元规划的经验,重述了纽约城市发展的变化以及规划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性,但篇幅较长,没有突出重点(图2)。
图2 《纽约城市转型发展与多元规划》内容结构分析图
内容设计的不同本质上反映了作者行文逻辑的差异。文章A的逻辑较为清晰,总体按照从阐述城市转型需要的事实,到介绍规划如何应对的思路行文,由问题到答案的逻辑结构较符合人类分析问题的思维习惯,因此文章的可读性强,信息传递效率高(图3)。反观文章B,虽然与文章A选择的问题相似,但内容设计上却有明显差异,缺乏线性的行文逻辑,文章各部分的内容几乎是相互独立的,无法找到前后文的关联(图4)。作者更多的是在做规划的陈列和展示,而不是分析和解读,因而加大了读者理解规划文本内容的难度,也模糊了文章的研究意义。
图3 文章A行文逻辑示意图
图4 文章B行文逻辑示意图
除了内容设计和行文逻辑上有较大的差异之外,两位作者的写作风格也有一定差异。文章A的语言风格简洁凝练,易于理解,前后文衔接过渡自然,值得借鉴;文章B的专业术语较多,但缺乏对规划内容的提炼,所以语句较长,语言缜密,读起来难免有冗长之感。作为两篇优秀的文献综述类文章,两文皆有许多可取之处。对于文章A,我们可以学习其选题立意的角度,以问题为导向进行写作,从题目中就可以看出文本内容之间的一条强有力逻辑线条;同时,我们可以学习文章A的逻辑结构以及对规划文本阐述形式,在必要时以数据和图片辅助说明,为文章添色。对于文章B,需要大量的素材累积和写作经验,模仿难度较大,但我们仍然可以从中学习其专业术语的运用,提高写作语言的缜密性。
基于以上对比分析,笔者从选题视角、内容设计、结构逻辑等角度对两篇文章进行了总结整理(表1)。
表1 文章对比分析表
在认真品读并对比分析了两篇文章后,笔者对两篇文章可改进之处还有一些愚见。文章A划分了城市转型的不同方面并有针对性地呈现规划应对,读者可以了解到针对不同类型的城市变化时东京的应对方法;但笔者认为,若能按照时间顺序进行说明,整理出不同时东京所面临的时代变化,在原有逻辑结构基础上再加入一条时间线,也许更能体现出东京城市规划如何一次又一次应对时代浪潮带来的挑战,体现城市规划在城市转型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对于文章B,笔者认为应该加强前文城市转型发展与后文多元规划介绍的联系,若能将前后文内容对应介绍,将大大提高文章的可读性和研究意义。
编辑:张祎娴
排版:赵大伟
本文为本订阅号原创
欢迎在朋友圈转发,转载将自动受到“原创”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