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行思 | 雅加达漫步(三)一座拼贴城市的历史基因【连载】
上一篇说到多中心的雅加达带给我们的多样体验,这篇将讨论一下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雅加达丰富的城市斑块。
虽然雅加达历史记忆丰富,但不同于其他一些历史城市,除了早期荷兰统治者选择完全夷平原住民的城市来塑造自己的殖民权威,后续的政权并没有真正大面积地对城市进行革新,因此造就了雅加达强烈的拼贴特征。不同时期的城市肌理共存于同一时空,它们之间时而和谐,时而躁动,让我们充分感受到这座城市内在的相互牵制和潜含的矛盾。不同的城市斑块诉说着这个城市的起落沉浮。我们将雅加达的历史划分为四个阶段,以期更直观地描摹各个城市斑块的历史脉络。
1 渐渐消逝的昔日荣光——荷兰殖民时期
作为雅加达的起源区,哥打(Kota)老城的城市形态与布局极大影响了后续的城市演变,自然也是我们这群城市好奇者的首访之地。哥打老城在荷兰人占领雅加达时期曾是城市的中心,也被称为“巴达维亚老城”(图1),著名的荷兰东印度总督府、法塔希拉广场(图2)都位于此。除了中心区域的历史建筑保存较完好,其周边都被相对破旧的民居所占据,环境破败、交通拥挤,只能从古旧的历史建筑看出当年东南亚第一大城市的美好光景。
图1 巴达维亚老城意向图
图片来源:雅加达历史博物馆
图2 法塔希拉广场与周边民居
图片来源:Google Earth
之后,我们驱车向北,前往雅加达的老港口(图3),它是当年繁盛的港口贸易的缩影。不同于专业性的港口,雅加达的老港口地区汇集了各种丰富的业态,既有商业综合体,也有喧嚣的市场和老破的民居,以及嘈杂不休的各种运货、载人的摩托和小汽车(图4)。
图3 平静的滨海景致
图4 行走在傍晚的港口市集
虽然现状基础设施较为落后,但这里仍是雅加达重要的海鲜交易场所。而这个发现其实也得来偶然——我们原本的行程中并没有港口这一站,而是计划去雅加达另一个著名景点帆船码头,但是可能是语言不通,司机将我们送到了这个大型海产交易市场(图5),也许码头在雅加达人心中,就与市场有着天然的联系吧。
图5 港口边的海产交易市场
2 雅加达的亚洲印记——华人社会与日治时期
踱步在雅加达普通居住区的巷道内,满眼尽是破败的景象,但每家每户门前颇为统一的门牌,似乎形成了这份无序中难得的一丝秩序感(图6),这来源于日本治理时期对于城市最大的贡献——将“社区邻里系统”应用于原本杂乱无序的居住区,实现了雅加达住区的精确编号。该制度采用日本本土使用的“号-番-丁目”三级系统进行住户编制,不仅提升了城市管理效率,也形成了今日雅加达的公共管理基本网络。客观地看,相比前任,日本人对于殖民地的管理显然更加务实,也对城市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影响。
图6 雅加达的门牌系统
在大片平房之中,偶然能发现一些挂灯笼、贴春联的小楼,围墙环绕,环境清幽,那多是当地华人的住家(图7)。
图7 贫民窟里的华人社区
为了追求更好的居住环境,他们可能会搬至南部的新区,而原有的房子并不卖掉,或出租,或改为旅游民宿。大部分华人其实是集中于雅加达几大华人住区生活的,与本地人混居的情况相对少见。作为雅加达的一大族群,华人在雅加达的城市史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华人踏足这片土地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荷兰殖民前的15世纪。当时,作为能进入巴达维亚老城的外族人,华人是荷兰统治者开展贸易活动的重要助手。但荷兰人建立的社会等级制度使得华人很难与当地原住民融合。在当时的等级制度中,欧洲人是最高等级,华人和阿拉伯裔是第二等级,原住民处于社会最底层。荷兰人是选择性优待某个少数民族或宗教而达到其破坏原有社会体制这一策略的发明者。华人成为他们殖民统治的道具,成为缓冲其与原住民矛盾的缓冲器。经济上富足的华人住区,虽然比不上欧洲人建立的高档住区,但拥有较好的居住环境和公共设施配套,只是较为封闭,与原住民社区有着无形的隔离感。
3 国家记忆,市井生活——独立战争与建立共和
独立广场位于老雅加达城市中心,不论在宗教意义上还是在政治意义上,都是全印尼人民的重要精神场地。高耸的独立纪念塔矗立在独立广场中央(图8),可以俯瞰雅加达的城市百态(图9)。登塔入口处自然排起了长龙。本以为来这游玩的应该都是外国游客,但我们在长长的等候队伍中发现不少印尼本地人,有拖家带口的,也有情侣,还有成群的小学生、中学生穿着整齐的校服,来这里感受祖国艰难诞生的历史记忆。作为一个国家的精神中心,我觉得这里还是很够格的(图10)。
图8 独立纪念塔
图9 独立纪念塔上极目远眺
图10 携家带口的本地参观者
与气势恢宏的独立广场形成鲜明对比的,就是其西侧破败的贫民窟,当地人也称之为“甘板”(Gambir)(图11)。正是在印尼其他地区遭受战争苦难的时期,各地的印尼人不断因为躲避战乱来到雅加达,雅加达的贫民窟面积飞速扩大。虽然贫民窟日益恶化的居住环境也曾让当时的地方政府决心通过城市改造加以改善,但多年的战乱以及当时席卷全球的经济衰退,一次一次地让城市改造计划搁浅,贫民窟问题积重难返,愈演愈烈。
图11 城市中的贫民窟
虽然在我们外人看来这些住区稍显破败,但并不妨碍当地居民悠游地生活其间。正如同雅加达给我们的第一印象——“生活在街道”,贫民窟似乎就是个微缩版小雅加达,一条条逼仄的小巷成了居民生活的中心,白日还稍显拘谨,晚上则活跃可爱,小巷里的小食店、商铺、理发店、小酒吧似乎总不缺人气(图12,图13)。
图12 稍大的街巷可以通行摩托车
图13 小街巷仅可供行人通过
4 经济腾飞的写照——当代印尼
经历了历史的荣光与现实的破败,现代的雅加达一定会让你感觉仿佛到了另一座城市。初次踏进这片雅加达的新兴沃土,你会发现她与许多蓬勃发展的现代大城市无异,宽敞的道路和炫耀财富的建筑自然是标配(图14)。
图14 新城开敞的街道与公共空间
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这一切都源于1955年印尼政府推动的雅加达南部的巴油兰新区建设(即如今的南部城市中心)。它受花园城市思想的影响,体现现代主义、功能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潮,成功实现了雅加达向西南拓展,城市双核心初现。位于该新区的苏迪曼CBD是高规格规划的产物,政府投入了大量资金,其目标是成为东南亚的金融中心(图15)。虽然由于地质问题,雅加达无法修建大量的地下轨道交通,但相对成熟的城市BRT系统也能承担起公共交通的重担,新城的街道面貌和交通效率比起老城都提高不少。
图15 苏迪曼CBD
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全球金融城市指数排名中将雅加达定位为跨国性金融中心,虽然其国际辐射能力比较弱,但是对印度尼西亚群岛地区有巨大的影响。这里金融部门齐全,银行、保险、证券等行业比较发达,其辐射人口除本国的2.5亿人口外,还对周边国家具有一定的辐射能力,总辐射人口估计达3亿,是全球潜力较大的金融中心。数量庞大的跨国公司纷纷将地区总部设置于此,拔地而起的办公楼与大型商业中心点缀着雅加达新城的城市天际线,也让人感觉到城市发展的勃勃生机。
5 雅加达城市建设史与中心变迁
雅加达是如此鲜活地展示着城市与人的历史,现在这些斑块的存在,也许正意味着这段记忆的确需要被人记住。仔细梳理雅加达的城市历史,并且与城市形态的各个发展阶段一一对应,希望能找出每片城市拼图背后的历史基因。
表1 雅加达城市建设大事记
时间 | 历史事件 | 对城市的影响 |
12世纪 | 巽他卡拉巴是巴渣渣兰王国(印度教)一城市,位于吉利翁河(Ciliwung River)河口(图16) 图16 吉利翁河流域的城市 图片来源:雅加达历史博物馆 | |
1527 | 淡目国(伊斯兰教)占领巽他卡拉巴,更名嘉雅卡塔(Jayakarta,意为胜利之城) | |
1619 | 荷兰殖民印尼,将经济中心转向嘉雅卡塔 | |
吉利翁河西岸:原城市中心(王宫、广场、清真寺)和原住民聚居地;吉利翁河东岸:华人聚居地(图17) 图17 嘉雅卡塔城市位置与布局示意图 图片来源:参考文献[1] | ||
1621 | 嘉雅卡塔更名为巴达维亚(Batavia),成为荷兰在印尼群岛的贸易总部和统治中心 | |
1621—1644 | 荷兰人将河西原住民区几乎夷为平地,在吉利翁河口东岸建设巴达维亚城堡,中国人被允许居住在城内,为巴达维亚城提供商业服务(图18) 图18 巴达维亚城早期平面 图片来源:雅加达历史博物馆 | 城市中心由河西迁至河东 |
在城外的河口沿海地区建设巴达维亚港,河西岸是港口配套设施 | ||
向南发展集市,城市广场、教堂和市政厅 | 中心范围向南拓展 | |
1645 | 河东河西构成方形城市雏形,仿阿姆斯特丹形制(图19) 图19 巴达维亚老城意向模型 图片来源:雅加达历史博物馆 | |
吉利翁河改造为城内运河 | ||
1648 | 摩伦利维特运河(Molenvliet Canal)建成,将水利引入城南 | 继续向南拓展 |
1656—1680 | 出于防御要求,城外修建防御型城堡,范围为以旧城为中心,半径约20km | |
1799 | 巴达维亚城内华人聚居地迅速扩大,爆发矛盾;华人被排挤出城,在城南维特瑞登区建立新的聚居区 | |
1809 | 巴达维亚城经济恶化,荷兰政府建设新城,将城市中心迁至维特瑞登区,华人重新得到重用 | 出现老城与新城两个中心 |
修建大驿道,联系爪哇岛多个城市 | ||
1811—1816 | 英国占领巴达维亚 | |
1816—1900 | 荷兰重新占领巴达维亚,城市东北角新建新港口,巴达维亚成为国际港口城市(图20) 图20 巴达维亚城1885年的城市布局示意图 图片来源:参考文献[1] | |
受太平天国影响,华人大量涌入 | ||
1900—1942 | 建立市政府和市议会,推动城市自治,但城市管理仍然由欧洲人控制 | |
城市建成区迅速扩大,巴达维亚老城与独立广场区域成为现代文化生活与经济活动聚集的中心,城市风貌提升 | ||
独立广场四周围绕着重要的建筑;还在周边建设了新的住宅来容纳膨胀的人口;发展了如甘塔狄雅、铭登(Gondangdia, Menteng)等一些欧洲人聚居的郊外住宅区 | ||
玛腰兰(Kemayoran)国际机场在城市的东北角落成,路网体系也进一步拓宽升级,工业区得到建设,港口设施优化,城市还经常举办展会,以满足日益发展的贸易需求 | ||
城市东西向临铁路,城市向南发展 | 向南继续扩张 | |
随着城市南拓,甘榜住宅区等贫民区也蔓延式生长,带来过高的居住密度,环境与公共卫生不断恶化 | ||
政府推行整治,但恰逢经济衰退和两次世界大战,民族独立运动兴盛,政府无力继续推动改造 | 是雅加达蔓延式增长的重要时期 | |
1942—1945 | 日治时代:更名为雅加达特别市;采用“社区邻里系统”(号-番-丁目),将雅加达住区进行编号 | 城市管理效率提升,并形成今日雅加达公共管理的基本网络 |
1945—1949 | 印尼独立战争期间,城市建设停滞 | |
1955 | 巴油兰新区建成,即如今的南部城市中心(图21);受花园城市思想影响,体现现代主义、功能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潮 图21 1952年的雅加达 图片来源:参考文献[1] | 雅加达向西南向拓展,双核心初现 |
1950—1960 | 美国流行文化影响雅加达,倡导创造与自由的建筑风格出现在私人和公建 | 丰富了雅加达的城市建筑风貌 |
1966—1998 | 印尼经济稳定发展,产业规模增长促进城市扩张,Jabotabek大区域扩张计划使雅加达西部、东部和南部出现大量的新镇建设项目(图22) 图22 1990年Jabotabek大区域内的新镇 图片来源:参考文献[1] | 跃出中雅加达市,向其余四市的范围拓展,城市半径拓展到15km |
由于过速增长,一些欠妥的城市更新项目破坏了原有城市特质 | ||
贫富差距拉大,社会阶层固化,种群分离开始体现在城市空间上 | 城市拼贴特征 | |
政府提供公共住宅数量远不及人口增长 | 城市居住品质直线下降 | |
政府推行甘榜住宅区改进计划,但也只是处理市政基础设施 现代化的中央商务区与破旧的甘榜住宅区紧邻 | 城市拼贴特征 | |
2000年后 | 新政府(佐科),新经济的崛起,电子管理系统的引入 | 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城市管理的低效落后 |
从下面一组图,可以看出雅加达城市中心的变迁。
图23 1619年,城市中心位于河西,河东为华人聚居地
图24 1621年,城市中心迁至河东,城市向南拓展,临海新建港口
图25 1809年,城市中心南迁至维特瑞登区,与巴达维亚老城中心共同形成两个中心,摩轮佛力运河修通,沟通南北两个中心
图26 1942年,巴油兰新区建立,成为南部中心雏形,主城区沿吉利翁河线状延伸,形成连绵建成区
图27 1966年,雅加达越出中雅加达市,向其余四市的范围拓展,形成多中心格局,城市半径拓展到15km
千百年来,雅加达的城市历史静静地流淌着,如同年轮般一圈一圈地生长在城市身上,并成为其与其他城市相区别的一个显著特征,但同时也如同枷锁一般限制城市的更新。而当城市更新的进程开启之时,这些城市斑块被渐渐抹去,清空的不只是当前的颓败景象,还有过去的城市记忆。毕竟城市的本底也本就是由复杂的情绪与记忆所画就。
So, treasure your treasures, and live your life!
注:文中未注明来源的照片均为“东南大学2018雅加达调研小组”拍摄
参考文献
[1] WIDODO Johannes, 纪雁, 沙永杰. 雅加达:一个亚洲大都市的曲折发展之路[J]. 上海城市规划, 2014(3): 84-90.
雅加达历史博物馆相关资料
作者:李鹏鹏,东南大学建筑学院2017级硕士研究生
系列文章
编辑:张祎娴
排版:赵大伟
本文为本订阅号原创
欢迎在朋友圈转发,转载将自动受到“原创”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