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与UPI的故事 | 申明锐:在国际化定位中保持学术的敏锐度

申明锐 国际城市规划 2022-04-25

为庆祝《国际城市规划》创刊40周年,编辑部特别策划了增刊“我与《国际城市规划》的故事”,通过征文和邀稿等方式,我们最终收集并甄选出了55个故事。从8月19日开始,公众号推出“我与UPI的故事”连载,希望与读者们分享这40年来的珍贵点滴。



我是《国际城市规划》杂志的读者。本科阶段,学校书刊阅览室里那一期期排列整齐的《国外城市规划》(杂志在1986—2006年间的旧名),构成了平时课程学习之余了解国内外理论实践前沿的重要补充。杂志精美的装帧、高质量的内容,给当时还处于专业知识框架搭建中的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无形当中也激发了我在城乡规划这个学科领域进一步探究的兴趣。


我也是《国际城市规划》杂志的作者。读硕士时完成的第一篇文章就发表于《国际城市规划》。我清楚地记得这篇文章聚焦英国保障性住房体系规划,结合中国的实践进行了延伸性的探讨。当时在罗震东老师的指导下投到《国际城市规划》,得到了非常积极的反馈,匿名审稿人提出了非常有建设性的修改意见,这让当时对学术世界懵懵懂懂的自己信心倍增。文章录用后,编辑部老师说杂志正在联合清华大学刘健老师做一期关于国外住房方面研究的专辑,我们的文章正好符合该选题,可以结集出版,我们欣然应允。期间刘健老师还从提高专辑整体性的角度对文章提出了进一步的修改意见。现在想来,这一系列过程尽管使得发表延后了一年,但对当时还是硕士生的我来说,有幸在自己第一篇文章的发表中就亲身经历一个规范的学术流程,其受益之大远远超过了发表履历上简单的“+1”。在学术评价指标高歌猛进、发表方式纷繁多元的当代,办好一本纸质学术杂志,是何其难的一件事情。当前很多的学术杂志,或选稿选题趋于守住传统领域,或片面追求引用率进而希望通过成熟作者、热门话题带动流量,而《国际城市规划》始终保持着对学术前沿的敏锐度,始终保持着对青年学者的包容度,这是非常可贵的。


杂志的敏锐度体现在对学术前沿先于他人的把握。我在《国际城市规划》上发表的论文中,读者反馈最好的应该是2014年与张京祥教授合作的《乡村复兴:生产主义和后生产主义下的中国乡村转型》,长期居于杂志官网下载率的榜首。这篇文章是我读博期间,首先对不同产业类型的村庄进行了一定调研,再系统阅读西方文献后,理论与实践碰撞激发的产物。审读稿件后,编辑部和审稿人认为这是非常前沿的论题,尽管在当时乡村规划研究还很难称之为“显学”。十九大后,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学界对不同条件下乡村转型路径的讨论逐渐增多,结论也日益清晰。以现在的眼光来看,当时“乡村复兴”的提法尽管稍显不成熟,但是这篇文章因其对重要学术话题先人一步的把握,也成了当前国内规划界讨论乡村发展问题的基础性文献之一。杂志2019年第1期刊载的一篇新论文中,我从公共产品理论视角出发,对当前政府项目支持下的乡村建设问题进行了反思性的剖析,杂志又给了很多版面上的支持,期望能与之前的“乡村复兴”文章有所呼应,形成在《国际城市规划》上乡村规划研究的姊妹篇。作为青年学者,我明白自己的很多观点尚未成熟,写作范式也需要进一步凝练,我想表达的是杂志这些关爱备至的举措所体现出来的包容度,让我们这些尚处在学术成长期中的年轻人深受感动。


保持学术的敏锐度不是空泛之谈,这方面《国际城市规划》有其自身的路径,我的理解是归功于杂志国际化方向的独特定位。中国是一个有着巨大内生市场和研究张力的国度。无论是规划实务的繁杂性,还是学术命题的复杂度,中国本土所能提供的任务和议题,足以使得我们几代规划人穷尽毕生精力。在这样的背景下,“只缘身在此山中”的规划研究往往会落入“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窠臼——如果拘泥于城乡中国的现实和细部,往往会对研究对象的独特性缺乏认知,进而对当前特定发展阶段出现的问题执迷不悟。因此,引入国际化的视角显得尤为必要,方法论意义上究其本质在于比较研究。我们需要在“比较”的视域下,寻求中国城乡问题和规划模式的独特性;我们需要籍“他者”的视角,从容地勾勒中国城乡问题和规划模式的轮廓。


当前的中国在世界交流格局中,逐渐承担起了先发国家与后发国家之间交汇枢轴的作用,城乡规划领域也莫不如此。继借鉴吸纳先发国家的经验后,伴随“一带一路”倡议,中国模式在后发国家的协调和移植成为新的研究热点。在这个意义上我们继续讨论“国际化”,需要摆脱过去动辄对标欧美、“高大上”标签化了的国际化。我们需要回到“国际化”这个词的本意,那就是inter-national,between nations——在国与国、地区与地区比较的视野中,敏锐地识别中国问题、中国经验的特质,寻求解决之道。


栉风沐雨,砥砺歌行。杂志已走过辉煌的40年,我的职业道路才刚刚开始。在国际化定位中保持学术的敏锐度,既是我对《国际城市规划》这份杂志定位的理解,也是对自己学术生涯的自我锚定。


作者:申明锐,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助理研究员


相关阅读

张衔春:征途漫漫,10年有你

陈婷婷:梦想、感恩和追求

魏宗财:与UPI的“第一次”


排版:徐嘟嘟



本文为本订阅号原创
欢迎在朋友圈转发,转载将自动受到“原创”保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