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UPI“最具影响力学术文献”40篇 |【06】居住区发展概述

商志原 国际城市规划 2022-08-20

《国际城市规划》创刊40周年“最具影响力学术文献”评选结果
【编者按】去年是本刊创刊40周年,我们评选出了《国际城市规划》“最具影响力学术文献”共40篇。3月13日,本公众号发布了评选结果,并在之后将这些“老”文章整理出来,从3月26日开始分八次推送。在整理这些优秀文献的时候,小编发现,尽管时间已过去了40年,尽管在今天似乎出现了越来越多炫酷的新技术、新方法,但这些“老”文章里提出的“老”问题,直至今天似乎也没有很好的答案。这提示我们,“城市规划”关注的核心,始终应该是“人”。整理这些文献的过程,是一个回归初心的过程,希望您在阅读这些经典文献的时候,也有同感。

不论从国外还是从国内的情况来看,居住区的规模正在由小向大发展,由单一的生活居住区向多功能、高效率的综合区、综合体发展,这是大势所趋,是生产不断发展的结果,是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结果,也是人民物质文化生活不断提高的结果。从另一方面看,为了合理的发展现代城市快速交通,为了更有效、更经济的进行现代城市建设和经营管理,也要求居住区有较大的规模和多功能的效用,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在这里有必要回顾一下居住区的发展过程,以便了解居住区的发展规律和将来的发展方向,迎头赶上世界先进水平。根据现代居住区的发展情况,可以看出,每隔十年左右,居住区就有一个新的发展。如以邻里单位、小区为现代居住区的第一代;则社区、居住区为第二代,环境区、综合区就是第三代;而综合体则很可能是第四代。今后还会有更新的发展,我们要适应世界潮流,结合我国实际情况,采用新理论、新技术,更好、更快地建设更多的居住区,更好地为四个现代化服务。
 
一、欧、美各国居住区的发展简况
 
最早的居住区是街坊,大家知道街坊是马车时代的产物,它的起源很早,在西方可以追溯到奴隶社会的古希腊、古罗马时代。在古希腊时代(纪元前8—6世纪),城市常结合地形,围绕卫城建造,卫城通常是建在全城的制高点,以便防卫。城市往往是自然发展而成的,一般事先没有统一的规划,其平面由于地形限制,常是不规则形状。在希腊—波斯战争以后,希腊对被破坏的城市进行了有规划的建设(在纪元前5世纪后期),这些城市的平面一般采用长方格的道路网,街坊面积一般均较小,城内设有广场,在广场周围布置公共建筑。如米列特城采用了长方格和方格形的道路网,在城市中部设南、北两个广场。北广场设在卫城西南,在两个广场周围及其附近布置了市政厅、学校、剧院、运动场等公共建筑。为适应山坡的地形条件,其街坊面积很小,约仅0.06~0.1公顷(图1)。在以后修建的克尼特城其街坊面积也不大,约为0.15公顷左右。该城的矩形道路网一直伸向港湾和海滨,在城市北部山脚下,利用地形布置了剧院,在港湾的西北设有集会广场和码头(图2)。
 

1—市政厅;2—学校;3—城北的集合广场;4—卫城圣地;5—剧院;6—有14400个座位的运动场;7—学校

图1  米列特城中心部分平面
 

1—剧院;2—集会广场;3—码头
图2  古希腊克尼特城
 
古罗马城市多由罗马营寨演进而成,罗马营寨平面多为正方形或长方形,在道路规划上,先定两条互相垂直的干道,一为南北向,一为东西向,干道的两端通向城门,其它次要道路均平行东西干道或南北干道(图3)。军事长官居于营寨中心,一般商民则围绕营寨四周居住,由此逐渐形成城市。
 

图3  罗马营寨平面图

 
罗马人常在他们所征服的地方选择适当的地点,按照营寨形式修建殖民城市,如摩顿(Moden)、契斯特(Chester)、阿奥斯塔(Aosta)等。罗马城市的街坊面积一般也都较小,如阿奥斯塔城的街坊约为1.6~2.3公顷,其东西向干道宽12米,南北干道宽6米(图4)。罗马人的城市明显的受到希腊的影响,但希腊城市虽采用方格网道路系统,但城市总平面则顺应地形,往往作不规则形状,而罗马城市则往往强调采用方形或矩形平面,为适应这种规则形的平面,往往需要改造地形,切山填谷,造成很大浪费。
 

图4  阿奥斯塔城平面

 
街坊这种居住单位只适应以马车为主的交通和当时低下的生产、生活水平,这种希腊、罗马的街坊修建方式,在欧洲影响很深远,资本主义初期(17—19世纪)的街坊在许多方面仍采用了这种传统的作法。当时的街坊一般也都很小,面积仅1~2公顷(如美国建国初期城市街坊多为1~2.25公顷),一般住几百人,街坊的四周为城市道路网所包围,街坊内部基本上没有什么公共服务设施,商店和各项服务设施大多集中在少数几条商业街上。由于街坊小,所以道路网很密,一般道路间距才一百多米,大的不过二百米左右。道路宽度都差不多(一般都较窄,如1789—1794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规定巴黎城市道路6~14米宽,没有人行道),没有明显的道路分工,道路面积占整个城市用地的很大比例,有的达25%左右或更高,如伦敦道路面积占城市用地的21%,巴黎占25%,芝加哥占24.6%,底特律占27.9%,纽约占30%,华盛顿占43%。
 
由于街坊内部没有商业服务设施,居民在日常生活中常需多次穿过城市道路,儿童上学往往要走较远的路,要穿过几条街。然而,这在当时并不觉得有很多不便,因为那时道路上马车不多(1658年巴黎仅有大马车310辆),儿童入学普及率也不高,当时还没有托儿所、幼儿园,人们的生活水平也较低,没有很多的要求,公共服务设施也不多,居民一年不过去几次戏院,而当时欧洲的医生是常由理发师兼任的。
 
城市居民区以街坊为居住单位来进行规划,在西方17—19世纪曾盛行一时,那时欧美的一些大城市如巴黎、伦敦、维也纳、罗马、彼得堡、莫斯科以及纽约、芝加哥、华盛顿、费城等,都是按照街坊原理进行规划和建设(包括改建)的(见图5—8)。


图5  1666年伦敦市大火后,雷恩(Christopher Wren)拟定的该市规划图


图6  华盛顿市道路系统


图7  费城道路系统(美国标准棋盘式路网加若干对角线街道)


图8  巴黎市的改建方案(蛛网式道路系统)


西方国家进入20世纪以后,随着生产、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随着汽车的出现和住宅层数的增高,街坊面积也随之日益增大(如在五十年代中、后期,在苏联街坊面积有扩大到6~8公顷的,个别有大至十多公顷的)(见图9—11)。由于街坊是二千多年前马车时代的产物,它是为古代社会生活服务的,无法适应现代的城市生活和生产上的要求,其缺点越来越明显,越来越严重,一般认为街坊主要有以下缺点:

图9  苏联的小街坊(周边式,2~3公顷) 


图10  苏联的小街坊(双周边式,6.2公顷)


图11  苏联的街坊(周边集团式,10.9公顷)


1、由于街坊面积小,周围又为城市道路所包围,因此,不能保证为居民创造安静、卫生、舒适的生活环境。实际上由于汽车日益增多,它产生的废气、噪声、灰尘、震动等等,对居民的干扰越来越大,已使街坊居住环境大大恶化。
 
2、由于街坊面积小,所以在街坊内部无法布置托儿所、幼儿园、中小学、商店、食堂、菜店……等等日常生活必需的公共服务设施。虽然街坊面积有增大的趋势,其内部也开始布置少量公共服务设施,如托儿所、幼儿园、小商店等,但绝大部分文化生活服务设施仍集中在城市的商业中心和少数几条商业街上,造成人为的交通拥挤,居民生活极感不便。
 
3、街坊内不能布置必要的公共绿地和运动场地,影响居民休憩。
 
4、街坊的规划形式使城市道路网和地下管网过密,使道路用地增大,并增加了城市造价。
 
5、道路网过密,交叉口过多,大大影响了机动车的行驶速度,有些城市汽车的速度还赶不上18世纪的马车。实践证明街坊这种规划方式不能适应现代化的交通运输要求,也不能适应现代化的市政工程要求(如采用集中的地下管道廊等等)(见图12)。

图12  街坊大小与道路长度、交叉口多少的关系、

 
6、儿童去托儿所、幼儿园和中小学大都需要多次穿过城市道路;老人去商店、公园也要经常穿过城市道路,很不安全。
 
7、由于街坊面积小,对于多样化、灵活的规划布置就受到很大限制,建筑物的艺术处理,空间组合的手法变化也很有限。一般街坊的布置总是那么几种,单调乏味,大同小异,缺乏个性。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早在1926年,美国就已经开始研究邻里单位。1929年在纽约地区区域委员会的一次会议上,美建筑师佩里(Perry)提出了邻里单位的六条基本理论:
 
1、邻里单位四周为城市干道所包围,城市道路不穿过邻里单位内部。
 
2、邻里单位内部道路采用尽端式,以保持内部安静与安全。
 
3、以小学校(element school)控制邻里单位的人口规模,一般约五千人左右,规模小的为3~4千人。
 
4、小学校布置在邻里单位中心。
 
5、用地面积约160英亩(约合40公顷),每英亩10户(约合2500平方米十户),可保证儿童上学距离不超过0.8公里。
 
6、邻里单位中设有商店、教堂、图书馆、公共活动中心等, 位置在小学校附近。

图13  邻里单位设计原理示意图

 
1933年,国际现代建筑协会在雅典开会,会上制定并通过了一个文件,这就是著名的“雅典宪章”,它指出当时欧美城市的一些弊病——人口密度过大,日照不良,缺乏绿地,房屋沿街修建,噪声灰尘大,交通拥挤,公共服务设施太少,且分布不合理……等等。提出居民区应按邻里单位进行规划设计,邻里单位中要布置相应的公共服务设施,要保证有一定的绿地面积,并要求降低旧区的人口密度。认为当时的城市道路是旧时代遗留下来的,宽度不够,交叉口过多,只适用于马车,建议应考虑适应现代交通发展的全新的道路系统。
 
但是由于资本主义制度所存在的种种弊端,雅典宪章提出的理论在当时很难实现。
 
二次大战以后,欧洲各国由于连年战争,大量住宅被破坏了。为尽快解决房荒,需要大规模、高速度的进行住宅建设。随着战后经济的逐步恢复,随着房屋建设工业化的逐步发展,使得大规模的居民区建设,不但需要,而且可能。 

图14  美国Redburn城的邻里单位

 
同时,为了解决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分布的不均衡和城市交通日益发展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对城市居民区进行改革已经势在必行。这就促使西欧各国相继采用邻里单位理论建设居民区,这时邻里单位的规划理论已有进一步的发展,已有更为丰富的内容,规模也有所扩大。如图15是一种高密度邻里单位规划的一个例子,邻里单位四周是快速干道,道路中间有较宽的分车带,所有道路交叉口都采用立体交叉,住宅与干道之间用很宽的绿带和绿篱隔离,以消除噪声和灰尘,并防止行人穿越干道。邻里单位内的主路(汽车道)通过立体交叉与快速干道联接,行人过马路时必须通过立体交叉下面的步行道。邻里单位内的汽车路与步行道各自成系统,互不干扰,住宅有独院式、联立式和公寓三种,供选择。商店集中设在中心部位,附有大型停车场。在邻里单位的东部和西部各设一处文化生活设施,以方便居民就近使用,教育方面有两所小学,其运动场与居民合用。住宅组团中设有小运动场和许多儿童游戏场,供居民和儿童活动、游戏。

图15  高密度邻里单位规划

 
在五十年代中期,苏联和东欧各国在建筑工业化的基础上,为加快住宅建设,并为居民创造更好的居住条件,开始搞居住小区,其规划理论基本上是学西方的邻里单位,但又结合本国情况在规划手法、规划内容和公共建筑项目等方面,作了不少修改和补充。苏联的小区规模一般为五千人至一万五千人,相应的城市道路间距扩大至400~700米,小区用地面积约25~40公顷,也有大至50公顷的。内部设有日常生活所需的商业服务设施和托儿所、幼儿园、中小学、小游园、儿童游戏场等,生活比较方便,居住环境也比较安静舒适。小区中心服务半径400500米,步行约需5~7分钟,这种规划方式和街坊相比,有较多的优点,对前述街坊的一些弊病有不同程度的克服和改进。苏联从五十年代中期开始,逐步推广小区规划,在1958年批准的《城市规划和建筑规范》中更进一步明确规定,将小区作为构成城市的基本单位。
 

图16  苏联的小区规划 

 
在五十年代中、后期,在欧、美由于小汽车的日益增多和人们物质文化生活要求的进一步提高,邻里单位和小区的规划形式又显得落后了,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城市日益增长的要求了。例如为了适应现代化城市交通的高速度、大运量的要求,需要进一步减少道路交叉口,为使交通繁忙的城市干道交叉口能连续不断的通过各个方向的大量机动车辆,需要搞立体交叉,而立体交叉造价很贵,又需要较大的用地,这也要求道路交叉口要尽可能的减少,要求城市干道间距加大到1公里或更大。另一方面,小区内虽有日常生活所必需的公共服务设施,但是,如电影院、文化宫、体育馆、图书馆、百货公司、饭馆、医院、邮电局、银行等设施,仍属市一级的项目,其分布往往很不均衡,有些项目距离很远,使用不便。布置这些项目,在人口和用地上,都要求有更大的规模,否则是不经济的,这些都需要居民区规模进一步扩大,内容进一步充实完善。
 
为适应现代化城市快速交通的需要,并进一步降低城市建设和经营管理费用,同时也为了创造更完善的生活居住条件,西方国家在五十年代中、后期开始研究范围更大的社区(community)和居住区,它通常由几个邻里单位或小区组成(也有内部不再划分邻里单位或小区的),规模为3~5万人,小的也有2万人左右的。社区在美国多用于新建的小城市,居住区则在西欧采用较多,社区和居住区周围为城市快速干道,干道间距为1~1.5公里,居住区面积约100~150公顷或更大,其内部生活服务设施也更为齐全完善,独立性也更强,居民一般生活要求均可在居住区内解决。
 
苏联在五十年代中、后期,开始设计50~80公顷的扩大小区,并着手研究、规划由几个小区组成的居住区,其规模为2.5~5万人,用地约100~200公顷。如苏联陶里亚蒂市居住区为2.5~3万人(见图17),列宁格勒市居住区为2.5~5万人。每个居住区都有剧院、俱乐部、医疗设施、各类商店及为青少年设置的公共设施、居住区中心服务半径1000~1500米,步行约25~20分钟。
 

图17  苏联陶里亚蒂市的“居住区”

 
居住区的出现虽然解决了生活居住问题,但西方在大城市工作的人,上下班路途太远,每天路上往返常需2~3小时,不但浪费了许多宝贵的时间,而且弄得人们很疲劳,也减少了人们的业余活动时间,影响了工作和生活,人们迫切需要能就近解决工作问题的居住区,以适应现代城市高速度、高效率的要求。西方国家在六十年代后期着手研究更为现代化、生活更方便、上下班便捷,更富有吸引力的居住区。研究的结果产生了工作—生活居住建在一起的综合区,综合区的出现改变了城市规划的功能分区理论,它的种种优点,日益引起人们的注意。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许多工厂的噪声和污染问题已经解决,这样就可能把这些工厂布置在居住区的旁边。因此综合区不但有行政办公、科研设计单位,还可以有某些工厂。
 
综合区中比较著名的有英国米尔顿·凯恩斯新城的“环境区”和法国巴黎台方斯【即拉德芳斯(La Défense)】的“综合区”。美国华盛顿西南改建区也是属于“综合区”的一种(见图18)。
 

1—住宅建筑;2—办公楼及其它公共建筑

图18  华盛顿西南改建区平面图

 
米尔顿·凯恩斯新城规划人口25万人(后改为20万人),采用了布局经济便捷,就业点分散设置在居住区中的规划方案,把服务企业、工作机关和一些无害小工业尽可能安排在居住区里。每个居住区用地约100公顷,比较成功的解决了就业与居住的平衡问题。这种居住区称为“环境区”(environmental areas)。新城采用棋盘式道路,干道间距一般为1公里左右,最大1.6公里。在环境区内部,从住宅到工作地点,一般步行4分钟左右,到活动中心也是4分钟,最多不超过6分钟(500米远)。活动中心布置在环境区的边缘,有商店、学校等公共设施,并与公共汽车站、地下人行横道结合在一起,横跨干道两侧,每一活动中心至少可为两个环境区服务。这样,在环境区内不但可以有几个活动中心可供选择,而且便于人们之间的社会交往。工业区布置在居住区的一侧,与居住区之间用绿带隔离。新城的人口密度较低,平均每英亩8户(每户用地约500平方米),具有花园城的特色(见图19)。
 
 

图19  英国米尔顿·凯恩斯新城的“环境区”

 
巴黎的台方斯和华盛顿的西南改建区是住宅和办公、商业等公共建筑混建的综合区(台方斯同时还是副都心)。不但居民工作、生活方便,并能减少城市交通压力。而且由于各类建筑物综合布置,其体型大小和外观形式各不相同,变化较多,可以丰富街景,美化城市,优点较多,近年来已逐渐成为国外居住区的一种发展趋势。
 

图20  巴黎台方斯综合区

 
近年来,国外综合体的发展也很快,其实早在五十年代初期,勒·柯比西埃(Le Corbusier)搞的马赛公寓设计就是一个“综合体”(见图21)。它是一栋有337套住宅、1500个居民的“居住单位”。大楼共十八层,高50米,长37米,宽24.5米。由于进深大,不但节约了造价,增强了建筑的稳定性,同时也节约了用地。居民的每套住宅都是两层的,采用跃廊式做法,三层使用一条走廊,所以18层楼只有六条走廊,这就大大节约了公共交通面积。住宅共有23种不同类型,有适合于单身的,有适合无子女家庭的,有适合家庭人口少的,也有适合家庭人口多的。在大楼底层是一排排柱子,开敞的空间把园林绿化组织到大楼里来,它是居民休憩的好地方。在大楼的中间一层是“商业街”,居民不出大楼就可以买到许多东西。在顶层屋顶露台上,设有跑道、健身房、日光浴室、咖啡馆、幼儿园和儿童游戏场。住在大楼里的居民由于经常交往,逐渐克服了资本主义社会中居民之间避免接触的习惯,产生了对集体生活的向往,他们建立了自己的工会、图书馆、还出了一份小报,讨论“光明城”(即马赛公寓)中的生活问题。居民们曾联合起来,支援他们的邻居——由于罢工而失业的南特冶金工人。“综合体”把人们变成了社会积极分子。 
 

图21  马赛公寓设计鸟瞰及标准户平剖面

 
苏联在七十年代中期,在莫斯科建设了切辽摩什卡新生活大楼,这也是一种“综合体”。它由二幢16层板式大楼和中间的二层服务楼连接体组成。在二幢大楼里有812套住宅,并设有小食堂,由设在中间服务楼中的中心餐厅供应小食堂的饭菜,晚间小食堂还可以改为咖啡馆,这样可以使小食堂成为居民聚会交往的地方。大楼中设有文化教育中心,其主体是多功能大厅,可放映宽银幕电影,进行业余演出,举行各种集会,甚至体操表演。它的旁边是图书馆和冬季大花园厅,是供休息、专题展览、跳舞和儿童游戏的场所。还有各种小组作业的房间、艺术工作室、广播室、游戏室等。在夏季可以开放屋顶平台上的舞池、电影场、日光浴室等。综合体还有自己的体育中心、设有游泳池、体操和体疗室。
 
大楼中心设有地段门诊所,设内科、口腔科、妇科、耳鼻喉科、眼科、理疗科,以进行疾病的防治,并可派出医生照料出院后在家中继续治疗的病人。还有儿童中心,它包括活动游戏室、体操房、音乐厅。另有艺术工作室和工场供成年人和儿童共同使用。
 
在行政中心设有大楼管理处,作业场所、办公室等。
 

图22  莫斯科切辽摩什卡综合体

 
服务部门的组成是广泛多样的,既有设在二幢大楼之间的集中的公共服务设施,也有各层的服务站。除了普通的商店、洗衣、洗染、修鞋、补衣外,还设有过了季节的物品和运动用品存放处,业余工场、蒸汽浴室、汽车修理厂等。新生活大楼有22500平方米居住面积,预计将住2千人,住户将成为新集体的一员。
 
在美国和日本有些综合体向摩天大楼发展,如美国的芝加哥汉考克大楼高100层,下面5层是商业设施,6—12层是停车场,13—41层是办公室,44—92层是公寓,94层是文化馆,95—96层是饭店,93及97层为电视台(见图23)。
 

注:建于三英亩的场地上,由计算机决定建筑物的形式、结构和经济效果

图23  芝加哥汉考克大楼(综合体)

 

综合体的出现可以缩小城市面积,减少城市交通运输量,保证城市快速交通,减少噪声影响,保障行人安全,降低城市市政工程造价,减少城市经营管理费用,并增加城市绿化面积,居民生活方便,可以节省许多时间,优点很多。尤其是在大城市内密度很高的旧区改建中,采用综合体作为旧区改建的一种措施(不是唯一的措施),在各方面还是比较有利的,也是切实可行的。
 
由于最近几十年来出现了许多新情况,迫切要求对“雅典宪章”进行一次修订。1977年12月,雅典宪章通过44年之后,在秘鲁利马大学召开了国际著名设计人士座谈会,总结了二次大战以来三十多年的经验,本着提高改进雅典宪章的原则,起草并签署了马丘比丘宪章。
 
新宪章认为雅典宪章提出把城市划分为各种分区,却牺牲了城市的有机构成,要求努力创造一个综合的、多功能的环境(这实际是要求搞“环境区”、“综合区”)。
 
提出城市规划与住宅设计必须促进人们的互相交往。住宅设计必须有灵活性,以便能适应社会要求的变化。
 
认为城市交通运输要考虑能源问题,指出44年来的经验证明,在城市道路上所采取的一切措施都不可能解决由于小汽车泛滥造成的种种后果,必须使私人汽车从属于公共运输系统的发展。
 
认为当前最严重的问题是环境污染,是无计划的爆炸性的城市化和对地球资源滥加开发的结果,必须采取紧急措施,防止环境继续恶化,并逐步消除污染。必须保护、恢复和重新使用文物、历史遗址和古建筑,还要继承文化传统,这些要与城市建设结合起来。
 
新宪章批评了滥用人工气候和照明的建筑环境,认为建筑设计应在自然条件下创造适合功能要求的空间与环境。
 
指出区域与城市规划是个动态过程,不仅要包括规划的制定,还要包括规划的实施。这一过程应能适应城市这个有机体的物质和文化的不断变化。
 
最后,提出群众应参与规划设计的全过程,以丰富和加强建筑上的发明创造。
 
马丘比丘宪章的发表,必将对今后的规划和设计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我国居住区的发展简况
 
我国古代城市很早就有了规划,早在周代的城市就出现了方格网式的道路系统和里坊制度。《周礼考工记》上说:“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参照《周礼考工记》上的注解可以知道,周王城的面积有九里见方(每边九周里,约合十四平方公里)(见图24),城的每边有三座城门,城市道路由棋盘式道路网组成,车行道宽度能并行九辆马车,宽72周尺(约合16.63米),王宫位于城市中心,左面是太宙,右面是社稷坛,前面是朝廷的衙署,后面是商业市场,而为方格道路网所包围的居住用地就是里坊,即中国式街坊。当时周王城内编户约一万多户,人口约6万人。里坊是正方形的,有一周里见方(约合17.29公顷)。里坊中居住一族,即一百户,约五百人。这种城市规划制度,对后世影响很大,如北魏洛阳、金中都、元大都和明、清北京的规划布局都明显的受到它的很大影响。
 

图24  古代王城想象图

 
西汉时的长安城,建于公元前2世纪,周围六十五里(25.1公里),城西北隅因顺渭水之势,筑成曲折状,城南筑城时为了包括长乐、未央二宫,又迂回迁就,致城市平面成为不规则的南北斗状(见图25)。城内诸宫分别布置在城南的东西两侧,中间是贵族府第,共占城市面积的三分之二左右;城市的西北部是官府手工业作坊;城东北隅则是一般民居。城市道路有八街九陌,大街的宽度可容十二辆大车并行,城内有九市,百六十里。这个“里”就是“闾里”,秦汉时的街坊都叫“闾里”,据考证秦、汉的闾里面积一般也都是一平方里,但汉尺比周尺大些,汉代的闾里面积约合17.59公顷。西汉长安城的规模比周王城大得多,比西方的罗马也大三倍多,时间上约早一个半世纪。 
 

图25  西汉长安城平面示意图 

 
三国时曹魏的邺城是规则的长方形,东西七里,南北五里。城市的北半部,中间是宫城,东有铜雀园,西为衙署和贵族住处。城市南半部是民居和商场,体现了官、民分区的规划思想。里坊面积约为500×600米,约30公顷,比过去的里坊大。曹魏邺城布局合理,结构严谨,虽规模较小,但与西汉长安相比,在城市规划布局上有明显的进步(见图26)。
 

图26  曹魏邺城平面想象图

 
我国古代的里坊四周均有高墙及坊门,坊内有两条十字交叉的道路。每晚宵禁时,关闭坊门,禁止出入。此种制度到唐代时,达到极盛时期。
 
唐代长安城是在隋朝大兴城(建于公元582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规模宏伟,人口有三十多万户,约一百多万人,城市平面为方形,南北8.47公里,东西9.55公里。东西向有十四条大街,南北有十一条大街,道路宽大平直,以朱雀大街为中轴(宽约150米),将城市划为东、西两个区。在城市北部,紧靠城墙,规划了宫城,宫城南面是皇城,皇城内集中设置了太庙、社稷坛、六省、九寺、一台、四监、十八卫。在宫城与皇城间有长3000米、宽450米的大街(实际是个广场),在皇城前为东西向干道——金光门内大街,宽约80米。皇城旁的东西两区是王公、贵族的府第。在皇城南面,城市的东西两隅,各有一个大型商业市场——东市和西市。面积各占十余万平米。全城有110个大型里坊,其面积要比西方的街坊大十几倍至几十倍,比以前中国城市中的里坊也大很多(见图27)。
 

图27 唐长安城平面图

 
唐长安里坊大的有:
  • 650×550步(984.1×832.7米,合81.95公顷)

  • 650×400步(984.1×605.6米,合59.60公顷)

  • 650×325步(984.1×492.05米,合48.42公顷)

其用地面积相当于现在的居住区。

里坊小的有:
  • 350×350步(529.9×529.9米,合28.08公顷)

  • 450×350步(681.3×529.9米,合36.10公顷)

其面积相当现在的小区或扩大小区。
 
唐长安城的雄伟壮丽,在当时世界上是无与伦比的,它的严谨对称的平面布局,合理的功能分区,宽直的街道,整齐的里坊,集中齐全的市场,方便的水陆交通,给人们以深刻的印象,对当时国外也有很大影响,如日本的平安京、平城京及后来渤海国的东京城等都是仿照唐长安修建的。
 
我国的城市到了北宋时期有了比较大的变化。北宋的汴梁城是在后周罗城(公元955年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见图28)。汴梁城自外而内,分为外城(即罗城,北宋时又加以扩大,周围长五十里一百六十五步)、内城(唐时建,周二十里一百五十五步)、宫城(周五里)三重。宫城居中偏北,以朱雀大街为中轴线。城内外凡八十余坊,汴梁由于商业和手工业非常发达,坊墙处已改为商店,通宵夜一市,宵禁已取消了,这样,里坊制度就被商业街和里巷所取代。当时城内人口密度很大,已有很多二、三层楼的房屋、汴梁城是10世纪—12世纪世界上最大的城市,至北宋末期,汴梁人口已达26万户。汴梁的城市布局对后世有明显的影响。 

图28  宋汴梁城想象图

 
元大都和明、清北京城达到了我国封建时期城市建设上的又一辉煌成就。明代北京城是在元大都的基础上加以改建扩建的,建于14世纪末15世纪初,直到清朝末年基本上没有多大改变。明代北京城的规划主次分明,整齐雄伟。它以宫城(紫金城)为中心,外有皇城,再外为都城(内城)。公元1553年又在都城南面加筑了外城,城市平面成为凸字形(见图29)。城市中间有一条长达8公里的中轴线,在轴线的两侧和中间,从南到北设置了永定门、天坛、先农坛、前门、千步廊、衙署、天安门、太庙、社稷坛、宫城、景山和鼓楼、钟楼等壮丽的建筑群,充分体现了封建王朝首都的宏伟气象。城市由北而南有积水潭、什刹海、北海、中南海等城市水系和园林绿化系统。城市道路利用了元大都的原有道路并加以发展,以各城门为干道轴线,构成干道网。内城由于中阻于皇城,外城则由于天坛、先农坛的阻隔,所以南北向的干道多,东西向的干道少,而小巷则多为东西向的。干道通行车马,小巷走人,分工明确,使巷内住户得以保持安静的环境。许多外国规划师和建筑师都很欣赏这种规划方法,认为要比西方17—19世纪盛行的小街坊及密而不分工的道路系统要好得多。北京根据城市干道后来的发展,居民区用地被划分为50~120余公顷的地段,相当于居住区和综合区的用地规模。 

1.天坛  2.先农坛  3.千步廊  4.衙署  5.天安门  6.太庙  7.社稷坛  8.景山  9.鼓楼  10.钟楼  11.积水潭  12.什刹海  13.北海  14.中南海  15.地坛  16.月坛  17 日坛

图29  明清北京城平面图

 
清朝末年,在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帝国主义势力开始侵入我国,我沿海和东北的一些大城市如上海、天津、青岛、大连、哈尔滨、长春、沈阳等,有的被帝国主义占领,有的被侵占了很大部分作为帝国主义的租界地。这些帝国主义在它们所侵占的城市和租界里,沿袭资本主义国家的小街坊形式,进行住宅区的规划和建设,其规划带有明显的半殖民地性质,当时上海、天津等地的外国居民都住在环境优美的“花园洋房”区,而我国人民住的街坊,大多采用里弄式,周围有围墙封闭,内部是一排排的二、三层联立式住宅,建筑密度很高,居住条件很差,街坊道路由总弄和支弄组成,在总弄的弄口设一门,通往外面,大门为铁制,每晚关闭,公共服务设施布置在总弄门外。这种做法颇有我国古代“里坊”制的遗风,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解放前。帝国主义带来的小街坊和紊乱的道路系统(尤其像上海、天津等城市,有六、七个国家的租界,它们的道路、市政管网各搞一套,非常混乱),给我国今天的一些大城市的改建带来了很大的困难(见图30、31)。 
 

图30  三十年代上海的道路系统

 

图31  1901年大连市规划图(商业、绅士、平民三街区总称欧州区)

 
解放初期,在英美规划思想的影响下,曾搞过几个邻里单位,其中较著名的是上海的曹杨新村,它是在1951年开始建设的,但是不久就掀起了全面学习苏联的高潮,把邻里单位批了一通,说那是资产阶级的东西,把它说得一无是处,回过头来却把苏联当时那套早已落后的周边式小街坊搬了过来,这其实是一种倒退(见图32)。由于形势发展的需要,后来不久,又不得不开始搞小区。我国搞小区也是学习苏联经验,这在当时是一种比较先进的居民区规划方式。
 

图32 苏联的周边式小街坊


当时北京百万庄小区搞得较早,是1953年开始建设的,小区中的普通住宅是双周边式,建筑密度较高,在小区北部,设置了低层并联式高级住宅群,供级别高的干部居住。小区内设有商店、学校等公共服务设施,在小区中心规划了大片绿地(后被占用)(见图33)。 
 

1、办公  2、商场  3、小学  4、托幼  5、集中绿地  6、锅炉房  7、联立式住宅

图33 北京市百万庄小区规划 

 
小区和街坊相比有许多明显的优点,但是当时许多地方仍在搞街坊,小区的普及是后来的事。以后北京修建的小区有和平里、龙潭、夕照寺、垂杨柳、新源里、石化东风新村等;上海建了鞍山新村、控江新村、长白新村,日晖新村、泗塘新村等小区;此外,天津、广州、武汉、南京、旅大【大连市旧称】、渡口【攀枝花市旧称】、南宁、长沙、秦皇岛等许多城市都陆续新建和规划了不少小区(见图34,35)。
 

图34  北京市龙潭小区总平面图

 

图35  东风新村总平面示意图 

 
我国较早按居住区规划原理设计的居民区可能是1959年规划的牡丹江工人居住区(这个居住区也是学苏联的经验),该居住区规划人口5.3万人,用地174.1公顷,分为四个小区,住宅为三层,建筑密度较低为18%。绿化方面,将居住区北部的月牙湖及其附近用地改建为文化休息公园,每个小区在适中地段也都布置了一定面积的绿地。居住区级公共服务设施有文化宫、少年宫、电影院、商场、招待所、综合医院、中等技校、运动场等,重要的公共建筑设在中心地段,沿文化休息公园布置。规划的托幼、小学规模较小,布置较分散。规划每人生活居住用地达32.85平方米,每人绿地面积达8.5平方米(其中3.8平方米为水面)。由于后来工厂下马,该居住区并未来实现(见图36)。

图36  牡丹江市工人居住区规划总图

 
另外,也有一些居民区开始建设时并未按居住区规划原理进行建设,但是由于后来规模的不断发展,在规划上相应的作了一些调整和补充,现在就其规模和公建配置来看,实际上已经发展成为居住区。如上海市曹杨新村是1951年按邻里单位规划的,住宅主要为2~3层,至1954年,已按初期规划方案基本建成。后来为了充分利用土地,1956—1958年间又在新村边缘进行部分扩建,1960年并对部分住宅进行了加层,至1962年人口已发展至4.65万人,用地85.7公顷。至1975年,又划出一个地段,修建了一批五、六层的住宅,人口进一步发展至6.98万人。曹杨新村采用自由式布置,保留并利用原有的部分小河加以绿化,构成绿化系统的骨架,有些道路结合河流自由布置。新村划为七个街坊,原规划考虑公共交通只在新村外围城市干道上配置,后来根据实际需要,在村内主要道路上增设了两条公共交通路线。新村的文化、商业中心集中布置在新村主路的交叉处,设有商业服务、文化娱乐、行政管理、医疗卫生等机构,项目较齐全。曹杨新村远期将进一步发展,规划人口将达10.17万人,总用地158.5公顷(包括其它用地12.7公顷)(见图37)。
 

图37  上海市曹杨新村规划

 
又如旅大市金家街工人村,1954年开始建设时是按工人村搞的,以后随着规模的逐步扩大,增设了各项公共服务设施,现在看来基本上是个居住区,至1975年居民已达2.6万人,总用地69.41公顷,设有文化宫、饭店、旅社、商业管理机构等居住区级的公共服务设施,还有一个面积约4公顷的小游园(见图38)。由于种种原因,金家街工人村的建设迟缓,至1975年尚未最后建成,但由于规划管理得较好,面貌仍较协调,目前仍在对规划进行调整和补充,居住区将进一步充实和完善。
 

图38  旅大市金家街工人村总平面图

 
北京市团结湖和劲松居住区是以大板住宅为主,多层和高层住宅相结合的高密度居住区(见图39)。团结湖一期工程用地24.66公顷,居住21255人,每公顷人口密度达862人,共分6个住宅组群,住宅以南北向为主,适当插入东西向建筑,并适当压缩住宅间距,以节约用地。公共服务设施按三级设置,公共建筑尽可能合并上楼,并在住宅两端插建小建筑。由于占用一个生产队的全部耕地,居住区用地很不规则。
 

图39  北京市团结湖居住区总平面图

 
我国居住区搞得较好的是一些大城市的卫星镇,尤其是一些重点工业项目的卫星镇,这有五条主要原因:
 
  1. 有足够的建设投资,公建、市政设施能配套齐全,绿化也能搞起来。

  2. 领导重视,为保证重点项目按期投产,要求居住区上马快,设计、施工力最也强,建筑材料供应充分,人力、物力有保证。

  3. 能实行“六统”(统一投资、规划、设计、施工、分配、管理),甩开了在城市中建设居住区时所遇到的许多不合理的(互相扯皮、互相牵制的)体制问题。大大减少了各有关单位没完没了的乱干预、瞎指挥。

  4. 有大城市在各方面的大力支援,容易搞起来,一般三、五年内就能建成一定规模,居住区面貌较完整,效果较好。

  5. 卫星镇由于距市区较远,用地不太紧张,可以规划得比较合理。


比较典型的是上海石化总厂居住区,它位于上海市西南郊金山卫,濒临杭州湾,距市中心70余公里,是利用近海滩地筑堤圈滩建设的(见图40)。于1972年开始规划,同年冬围海造地,居住区于1974年开始建设,1979年一期工程基本建成,居住3.6万人。二期工程于1977年继续围堤促淤造地,规划人口约4.4万人左右。公共服务设施采用居住区、街坊二级配置,按一、二期工程分为两个居住区,各有自己的居住区中心,既有相对的独立性,又可互为补充。已建的居住区级商业服务设施采用传统的一条街的布置形式,新规划的居住区级公共建筑采用综合化、大型化集中组成居住区中心。考虑到金山卫距上海较远,独立性较强,公共建筑配置较齐全,设有影剧院、文化宫、展览馆、少年宫、图书馆、体育馆、科技馆、电视台、百货商店、综合商场、旅馆、综合医院等,并配置了必要的商业管理、仓库、冷库、副食加工等用房。绿化方面,线、面结合,沿杭州湾规划了滨海公园,将两个居住区之间的原随塘河规划为带状小游园,街坊内并设有小块绿地,公共绿地平均每人2.7平方米,居民生活舒适方便。生活居住区总用地共144.95公顷。
 

图40  上海金山石化总厂第一、二期居住区总平面示意图

 
我国的居住区最近发展较快,如上海市计划在1979—1985年规划并建成十二个居住区。天津市计划今后大力推广居住区,城市总体规划道路网考虑按居住区进行规划,目前已规划了十个居住区,有的已开始建设。
 
我国的综合区大约是在七十年代前后开始建设的,当时往往不是有意识的规划为综合区,而是因为客观需要,而建设后的结果就是综合区。如四川渡口市炳草岗片区就是一个综合区,是一个市中心——生活居住综合区。又如南宁市南湖路居住区由六个小区组成,中间两个小区是广西自治区行政中心,两边各有两个生活居住区,用地平整、交通方便,又濒临风景优美的南湖,是个行政办公——生活居住综合区。
 
又如天津市黄纬路居住区,原是个工厂、机关、住宅混杂的旧居住区,地震后破坏严重,在重建时进行了合理规划,把机关及有污染的工厂迁出,保留的工厂适当合并、调整,工业用地占总用地的10.4%,也是个综合区(图41)。
 

图41  天津市黄纬路居住区

 
遵义市长征电器基地生活区也是一个工厂、生活居住综合区,工业区以电器、电子工业为主,生活区就近建在厂区附近,用地面积51公顷,居住18121人,规划发展人口约4万人。总建筑面积32.6万平方米,其中生产性建筑17.8万平方米,生活建筑14.8万平方米。为了不占良田好地,工厂和生活区沿道路布置在坡地上,整个综合区成狭长的带状(图42)。
 

图42  遵义市长征电器基地生活区(综合区)示意图

 
综合区的规划已日益受到重视,上海等地正在积极研究中。
 
近年来,由于大城市用地日益紧张,为适应大城市发展的需要(大城市也需要发展,是如何发展的问题,因为任何事物如果不发展,就会停顿、衰退、最后灭亡),上海、广州等城市对综合体的研究做了不少工作。上海市在1977年前后,在静安寺闹市区拆除了破旧的百乐商场、老松盛点心店及一些简屋住房,改建为上海市第九百货公司——生活居住综合体(或称综合楼,多功能大楼,规模较小)。改建范围用地0.9公顷,拆除总建筑面积0.6万平方米,动迁居民107户。下层改建为二层的百货商店及150座的老松盛饭店附地下餐厅,另设有街道文化站及图书室等。上面布置了三栋塔式高层住宅,其中:一栋12~14层,两栋9层。总建筑面积2.18万平方米,其中:住宅1.53万平方米,可容330户;商店0.38万平米,仓库0.27万平米。上海市规划设计院的同志说,我们搞综合体决不是赶时髦,而是因为根据上海市的情况,不这样搞不行,而且要搞就要采用最新的技术(包括多层道路等措施),决不搞改良主义。他们计划要先搞一些试点,摸索经验。广州市由于靠近香港,香港的综合体对广州有一定的影响,又因可以利用外资,所以进展较快,有的综合体建设工程已与外商或港商签约,基本定案,即将动工。
 
本文首发于《城市规划研究》(《国际城市规划》曾用名)1981年2期,pp12-43, 81

作者:商志原

延伸阅读
UPI“最具影响力学术文献”40篇 | 【01】马丘比丘宪章
UPI“最具影响力学术文献”40篇 | 【02】雅典宪章与马丘比丘宪章述评
UPI“最具影响力学术文献”40篇 | 【03】东京都新宿副都心规划简介
UPI“最具影响力学术文献”40篇 | 【04】试论历史古迹旅游城市的规划与建设——以曲阜规划为例
UPI“最具影响力学术文献”40篇 | 【05】“门槛”理论在城市规划工作中的应用问题

排版:张祎娴


本文为本订阅号原创
欢迎在朋友圈转发,转载将自动受到“原创”保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