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期刊精粹 | 大城市“中密度”建设的必要性及管控策略【抢先版】

郑德高 董淑敏 等 国际城市规划 2023-11-08
【编者按】为了更好地推广学者的研究成果,我们将不定期地推送一些尚未见刊的稿件的精华观点,以飨读者。本文为本刊已录用文章《大城市“中密度”建设的必要性及管控策略》的精华版,作品的发布已取得作者授权。欢迎读者指正、讨论。在此感谢在百忙中抽出时间撰写精华版的作者,你们的努力让学术论文的阅读体验变得更好。

 

高密度城市建设一直是亚洲城市的普遍特征,越来越高的城市密度在解决人地矛盾、提升经济活力的同时,也让城市的健康、安全和生态风险逐渐增加。新冠疫情之后,城市发展需要更加理性客观地认识“高密度”。什么才是城市的合理密度,而这个密度在整个城市又应该如何分布是本文讨论的重点。
 
城市密度是定量化描述城市空间形态的重要指标(图1)。本文特指地块建成空间密度(地块密度),并提出容积率、建筑高度和开放空间率是界定城市密度最重要的三个变量。 


图1  不同城市密度指标范围所表示的空间形态

资料来源:BERGHAUSER PONT M, HAUPT P. Spacemate: the spatial logic of urban density[M]. Delft University PressScience, 2004.
 
进入21世纪以来,大量学者研究得出城市密度与经济效益、能源效益和人本舒适效益之间均存在“倒U型”关系。通常情况下,容积率对经济效益、交通能耗的影响较大,基于不同城市规模、交通方式和气候区域,容积率的最优值在1.5~3.0之间变动;建筑高度对建筑冷热能耗、城市安全的影响较大,最优值从18m、35m到45m依次递减;建筑覆盖率和开放空间率则更多地影响了人们的空间使用舒适度,在保证一定建筑连续界面的基础上,开放空间率越大,舒适度越高。
 
因此,笔者判断城市存在一个理论上的中等适宜密度(简称“中密度”)。在这个“中密度”上,可以平衡高密度和低密度两者的弊端,实现经济、环境和人本三者效益的最大化(图2)。


图2  城市密度与城市综合效益的关系
资料来源:作者自绘
 
新加坡、深圳、上海等亚洲特大城市的建设经验也表明,“中密度”建设是大城市高效运行、解决人地矛盾、提升城市品质的适宜方式(表1)。但由于每个城市面临的人地问题,所处的地理区域等不甚相同,每个城市可以有自己的“中密度”指标,并以此进行严格管控。结合国内相关规范标准,研究建议以1.5~3.0左右的中等开发强度为基准,引导多层(36m以内)、中高层(45m以内)、高层(60m以内)的建筑高度控制,以及60%或80%以上的开放空间率控制。
 
表1  各类大城市的“中密度”指标梳理
资料来源:据《香港规划标准与准则》《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2018年局部修订稿)》《上海市控制性详细规划技术准则(2016年修订版)》《Development Control Handbook: Development Parameters for Residential Development》等整理而成
 
作为城市形态的代表,无论是平均密度,还是中位密度,均不能代表聚集区域内密度的全貌。上海、深圳等城市的管控经验也告诉我们,如果没有恰当的管控手段和措施,城市密度将会在总体层面失控。这里,研究提出“橄榄型”城市密度分区布局管控,即以“中密度”为中间密度分区,适度加入较高密度、高密度、较低密度和低密度分区,且中间密度分区占比大(50%以上),两端密度分区占比小(图3)。这样,既能形成丰富的城市形态变化,也能防止总体建设容量的失控。


图3  “橄榄型”城市密度分区分布
资料来源:作者自绘
 
最后,笔者认为,未来我国每个大城市都应该探索出一个适合自己的建设密度,“中密度”作为城市密度控制的中位数,可以成为一个兼顾社会、经济、环境和制度效益的基准密度。过去,我国大城市建设更多地是为了缓解住房紧张、土地短缺的压力,“中密度”指标相对偏高。当前,在更多地转向生态、人本等需求的时候,“中密度”需要适度降低,既能一定程度上应对城市用地紧张、资源紧缺等压力,又能降低能源消耗和卫生、安全风险,提升城市的宜居体验。同时,“中密度”的管控主要在两个层面进行:微观上是地块密度的管控,重点控制容积率、建筑高度和开放空间率三个指标;宏观上是整体密度分区的管控,以中等密度占比大、高低密度占比小的“橄榄型”结构为基准。 
 

作者:郑德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

董淑敏,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分院,高级城市规划师

林辰辉,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分院规划三所所长,高级城市规划师

 

延伸阅读
立体化超高密度亚热带城市的老年群体休憩用地使用偏好研究
基于GIS平台的大尺度空间形态分析方法——以特大城市中心区高度、密度和强度为例
高密度都市区绿地系统规划的构成及特征研究:以东京都23区为例


编辑、排版 | 张祎娴


本文为本订阅号原创
欢迎在朋友圈转发,转载将自动受到“原创”保护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