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阐述了推出“再读《空间的生产》”专辑的主要原因。选择在这个时间点以《空间的生产》为主题展开专题讨论,首先有缅怀和致敬其作者列斐伏尔之意。这本经典著作早已成为空间和都市研究绕不开的里程碑,但是与其声名日隆相随的是误读和曲解。更重要的是,以《空间的生产》和《日常生活批判》为代表的列斐伏尔思想开启了诸多问题域,这些问题域与当下中国的现实处境有着深刻的内在关联。不同于其他大师文集的讨论,这次专辑讨论并不局限于纯粹的城市规划和设计范畴,也不以达成某种标准理解为目的。列斐伏尔思想中的“总体性”和“开放性”的立场决定了此次专辑的这些特点。通过这一专题研究,我们希望能够在城市与空间研究中延续“总体性”和“开放性”的立场。
1991年6月29日,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亨利·列斐伏尔(Henri Lefebvre, 1901.01.29-1991.06.29)逝世于波城(Pau)的一家医院。同年,他的两部代表作品在英语世界翻译出版,一部是本专辑要重点讨论的《空间的生产》(The Production of Space),由原情境主义国际成员唐纳德·尼科尔森-史密斯 翻译,经布莱克威尔公司(Blackwell Publishing)出版;另一部是《日常生活的批判,卷1:概论》(Critique of Everyday Life, Volume I: Introduction),由约翰·摩尔翻译,经维尔索公司(Verso)出版。对于列斐伏尔的思想传播而言,1991年是个重要的时间节点。恰如爱德华·索亚之言,“在几十年异常的漠视之后,英语世界对列斐伏尔著作的兴趣正在快速升温。”在某种意义上,正是借助英语世界的再认识,列斐伏尔的世界影响力才得以形成,尽管1991年之前,已有不少列斐伏尔作品被翻译成多国文字出版*。
* 据不完全统计,1991年之前,翻译成英文的列斐伏尔专著大致有:《辩证唯物主义》(Dialectical Materialism. London: Cape Editions, 1968)、《马克思的社会学》(The Sociology of Marx. London: Penguin, 1968)、《外爆:马克思主义与法国动荡》(The Explosion: Marxism and the French Upheaval. New York: Monthly Review Press, 1969)、《现代世界的日常生活》(Everyday Life in the Modern World. New York: Harper & Row, 1971)、《资本主义的幸存:生产关系的再生产》(The Survival of Capitalism: Reproduction of the Relations of Production. London: Allison & Busby, 1976)。从1991年开始,列斐伏尔作品的英文翻译速度明显加快,相关研究也大量涌现。1991年之后,翻译成英文的列斐伏尔专著大致是:《空间的生产》(The Production of Space. Oxford: Blackwell, 1991)、《日常生活的批判:卷1,概论》(Critique of Everyday Life, Volume 1: Introduction. London: Verso, 1991)、《现代性的引介:1959年9月至1961年五月的十二首序曲》(Introduction to Modernity: Twelve Preludes September 1959-May 1961. London: Verso, 1995)、《城市写作》(Writings on Cities. Oxford: Blackwell, 1996,此书收录了《对城市的权利》[The Right to the City] 和《空间和政治》[Space and Politics])、《都市革命》(The Urban Revolution. Minnesota: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2003)、《亨利·列斐伏尔:关键篇章》(Henri Lefebvre: Key Writings. London: Continuum, 2003)、《节奏分析:空间、时间、日常生活》(Rhythmanalysis: Space, Time, and Everyday life. New York: Continuum, 2004)、《日常生活的批判:卷2,日常生活的社会学基础》(Critique of Everyday Life, Volume 2: Foundations for a Sociology of the Everyday. London: Verso, 2008)、《日常生活的批判:卷3,从现代性到现代主义》(Critique of Everyday Life, Volume 3: From Modernity to Modernism. London: Verso, 2008)、《国家、空间、世界:选编文章》(State, Space, World: Selected Essay. Minnesota: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2009)、《迈向享乐的建筑学》(Toward an Architecture of Enjoyment. Minnesota: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2014)、《元哲学》(Metaphilosophy. London: Verso, 2016)、《黑格尔、马克思、尼采:或者,隐蔽的领域》(Hegel, Marx, Nietzsche: or, the Realm of Shadows. London: Verso, 2020)。此处所列举仅为列斐伏尔专著的翻译,不涉及其他文集、期刊收录的文章。从1991年到现在过去整整30年了。今天,列斐伏尔的理论已摆脱了最初被忽视被遗忘的状态,成为国际研究中的显学。他作为社会文化批判理论一代宗师的地位也牢牢确立,成为与萨特(Sartre)、阿尔都塞(Althusser)、福柯(Foucault)、利奥塔(Lyotard)、德勒兹(Deleuze)、鲍德里亚(Baudrillard)齐名的法国当代思想家。在中国,列斐伏尔的学说和理论首先由港台学者,后由大陆马克思主义学者、哲学家、文化学者、建筑与城市规划学者的译介为中文世界的读者所熟悉,其影响力也与日俱增。2018年,由叶齐茂、倪晓晖两位学者翻译的《日常生活批判》(全三卷)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而《空间的生产》 也已由南京大学的刘怀玉教授翻译完毕,将在商务印书馆出版。选择在这个时间点以《空间的生产》为主题展开讨论,首先是对大师的缅怀和致敬。而且,“空间生产”对于城市社会学、城市地理学、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建筑学等专业领域的重要性毋庸置疑。1960年代后期,列斐伏尔从乡村社会学转向城市和空间研究,陆续出版了六本相关著作,史称 “城市六书”*,《空间的生产》是这六本书的集大成之作,是空间和都市研究绕不开的里程碑。此外,和其他伟大而经典的著作一样,对《空间的生产》的误读与曲解始终伴随着其声名日隆的过程。借《空间的生产》英文版出版30周年的重要时机,重读这一重要作品,梳理其丰富的思想内涵,检讨其传播过程中的各种误读无疑是及时且有必要的。
* 这六部作品原出版信息如下 :《对城市的权利》(Le Droit à la ville. Paris: Anthropos, 1968)、《从乡村到都市》(Du rural à l’urbain. Paris: Anthropos, 1970)、《都市革命》(La révolution urbaine. Paris: Gallimard, Collection “Idées”, 1970)、《马克思主义思想与城市》(La pensée marxiste et la ville. Tournai and Paris: Casterman, 1972)、《空间与政治》(即《对城市的权利》的第二卷, Espace et politique. Paris: Anthropos, 1973)、《空间的生产》(La production de l’espace. Paris: Anthropos, 1974)。有学者说,要理解《空间的生产》这本书,光有前面的“城市五书” 还不够。还必须加上《资本主义的幸存》(La survie du capitalisme: La reproduction des rapports de production. Paris: Anthropos, 1973)。这本书在某种意义上是《空间的生产》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或者是政治哲学的宣言。参见:刘怀玉. 今天我们为何要重访列斐弗尔[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20(1):94.然而,真正推动理论问题探讨的力量仍然是现实关切。以《空间的生产》《日常生活批判》为代表的列斐伏尔思想开启了诸多问题域,这些问题与当下中国现实处境有深刻的内在关联。就在《空间的生产》出版后不久,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经过40余年的不懈奋斗、披荆斩棘,今天的中国在经济上已经完全嵌入全球资本主义体系,市场逻辑塑造着我们的社会形态;技术上,中国基本建立起完整的工业体系,甚至在新一轮技术革命浪潮的竞争中也不落于下风。而数字技术、人工智能早已渗入日常生活领域;在文化和政治层面,中国仍然坚持着自己的发展模式,但也不得不应对全球右翼民粹主义喧嚣而起的巨大敌意。对于处在这样一个发展节点的中国,如何认识社会发展的内在矛盾及其表现形式,又如何选择前行路径,列斐伏尔的思考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些支点。列斐伏尔“怎么赞赏也不为过的理论发现”是指出资本主义得以存续的原因,“其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资本主义总是能够找到转嫁危机的殖民地。这种殖民地有两种表现:一种是时间——发达资本主义内部边缘的日常生活的殖民化,一种是空间——不发达或非资本主义世界(外部边缘)的殖民化。” 但是,列斐伏尔并非视资本主义存续的内在逻辑为无可反抗的必然,他通过辩证思辨得出,恰恰在日常生活和空间生产两个领域存在解放间隙和革命可能——日常生活与都市革命的可能。对于当下的中国,在摆脱了初期的绝对贫困,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之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该如何生产出自己的社会空间?我们是否能够摆脱统治现代人类社会内在工具理性的普遍制约,实现真正的总体和自由人格?列斐伏尔的思考应该能够为我们提供一些参照。通过提出“空间的生产”这一术语,列斐伏尔指出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矛盾已呈现为空间矛盾。他借此提出一种全新的辩证法,刘怀玉教授将之总结为“空间矛盾的辩证法”,它是贯穿《空间的生产》线索——“社会矛盾的更高呈现形式是空间,当这些矛盾以空间化的方式呈现出来,新的解决这些矛盾的生产方式也一并呈现出来,即新的生产方式”。今天,列斐伏尔在《空间的生产》中所揭示种种社会空间矛盾已然浮现于中国社会。如刘怀玉所总结的,它们大致是:(1)质与量的矛盾;(2)空间的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的矛盾(消费的空间与空间的消费的矛盾);(3)同质化空间与碎片化空间的矛盾(全球性或整体性空间与地方空间的矛盾);(4)中心与边缘的矛盾;(5)支配性空间与取用性空间的矛盾。有些矛盾已有学者研究和讨论,比如,关于“空间的消费”“日常都市主义“等问题的探讨可以说是矛盾(1)—(3)的延伸。但对于矛盾(3)和(4),规划和设计学界似乎还未给予足够的关注。作为密切关联空间实践,有能力改变空间质地(texture)的学科,规划和设计学界可以对这些问题作出回应,但这些探索或许是以摆脱旧的学科范式为前提的。《空间的生产》的总体视角可以促使城市研究、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建筑设计的学科专业人士跳出狭隘的专业范畴,将自己的思考和实践与社会空间的根本矛盾关联起来。在这次“再读《空间的生产》”专辑之前,《国际城市规划》杂志已经对彼得·霍尔、约翰·弗里德曼、曼纽·卡斯特、帕奇·希利、萨斯基娅·萨森等大师的理论作过专题讨论。不同于这些某一作者多篇文章组成的专辑,本专辑围绕着列斐伏尔的单部作品《空间的生产》展开讨论,呈现给读者的不是原著,而是多位学者对这一重要作品的诠释、再解读和应用式研究。《空间的生产》思想极具深邃性、复杂性和原创性【列斐伏尔的《空间的生产》“就其阅读难度及其思想复杂性、原创性而言,堪称可与本雅明(Benjamin)的《拱廊街计划》、葛兰西(Gramsci)的《狱中札记》、阿多诺(Adorno)的《否定辩证法》及其与霍克海姆(Horkheimer)合著的《启蒙辩证法》等相提并论,成为西方马克思主义五大‘天书’之一”】,其内容足以支撑起这样一次小规模的深度学术讨论。除去这些相对外在的特点,本专辑的某些方面是由列斐伏尔思想的内在特质所决定的,这里有必要简单交待一下。首先,这次“再读《空间的生产》”的讨论并不是纯粹意义上的城市规划和设计范畴的研究。这当然是因为,列斐伏尔并非处于实践第一线的研究者,他的学说和思想更像是城市规划“之外”或“之后”的“元”(meta)理论【这并不是说列斐伏尔的学说如同卡斯特所攻击的那样,是缺少经验实证的研究。斯坦尼克在《列斐伏尔论空间》一书中用翔实的历史材料证明了列斐伏尔对现实问题的介入深度,包括他对穆朗(Mourenx)的研究,他与建筑师路易斯·康(Louis Kahn)、菲利普·约翰逊(Philip Johnson)、康斯坦特·纽文惠斯(Constant Nieuwenhuys)的交流】。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更为重要的是,列斐伏尔的思想始终坚持着总体性(totality)姿态。由于坚持对社会进程展开全面分析,他对“碎片化的科学”(fragmented science),如社会学、经济学、语言学、规划等持批判态度,认为它们只能局部接近城市问题,并因此而意识形态化,而现代学科分工的制度化要求只会让这些领域进一步系统化,自然也就形成某种封闭性。列斐伏尔试图摈弃并超越这些边界,以此来抓住社会现实的整体性。相应地,在讨论《空间的生产》这部著作时,我们也试图打破各学科间的专业分工,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城市社会学、规划学、建筑学多个角度切入,力求从多个领域出发、立体地呈现出这部著作的全貌。影响本专辑的第二个因素是列斐伏尔思想的开放性。开放性与总体性相辅相成。列斐伏尔反感任何将某种超历史(supratemporary)逻辑与形式蓝图强加于社会内容的企图,他继承并改造黑格尔和马克思的辩证法,并反复强调辩证法的非目的论特性以及对矛盾运动的包容。列斐伏尔对矛盾的开放立场是他始终与结构主义、科学主义此类系统化思想的紧张对立的根本原因,而这一立场也在《空间的生产》一书中表露无遗。他用一种绵密而复杂,有时显得杂乱的写作方式批判资本主义的空间生产,这种破除线性叙述方式的表达使得同时阐发多个问题成为可能,也使得空间生产问题的阐述更为全面和整体。在列斐伏尔思想研究史上地位相当重要的文集——《空间、差异、日常生活》不试图在理解列斐伏尔思想的方方面面上达成一致。同样,我们也不试图在这次讨论中达成某种空间生产理论的标准理解,不同作者有各自的角度和背景,既会在某些问题上达成一致,也会在某些方面产生冲突。本次专辑肩负着双重任务:第一重任务是在哲学层面对原著展开文本梳理,澄清空间生产的关键概念,批判某些流传甚广的误读;第二重任务是以列斐伏尔理论为基础,结合社会现实,展开应用性研究。双重任务的设定体现出“空间生产”理论在当下中国的处境——既获得广泛追捧、大量引用,却又被误读、简化、歪曲,进而导致空间研究和实践在旧的思维范式中停滞不前,难以实现列斐伏尔理论的中国在地化。为实现这两个目标,这次专辑相应也由两部分内容组成。第一部分由施密特、刘怀玉和鲁宝、杨舢和陈弘正的论文组成,是对第一重任务的回应。在《迈向三维辩证法——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理论》一文中,施密特强调了辩证思考在列斐伏尔思想中的重要性并对“空间的生产”理论中最具原创性的三维辩证法展开理论溯源。施密特指出,三维辩证法有“黑格尔—马克思—尼采辩证法”“尼采—雅各布斯语言学”“梅洛-庞蒂—巴什拉现象学”三个理论源泉。为大家所熟知的空间三维辩证法的两套表现形式——“空间实践—空间再现—再现空间”与“感知空间—构想空间—生活空间”——实质是这一辩证法体系的语言学与现象学不同表现形式。《简论“空间的生产”之内在辩证关系及其三重意义》聚焦于对“空间的生产”这一核心术语的理解。在《空间的生产》中,生产具有“空间”内涵而空间具有“生产”内涵。作者指出,按照列斐伏尔的理解,“空间的生产”具有三重意义。第一重意义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即任何社会生产方式会生产相应的社会空间形式。第二重意义是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即资本主义社会生产方式从“空间中物的生产”转向“空间本身的生产”,抽象空间生产方式成为决定性历史理论。人们普遍忽视的是第三重意义,即人类未来的发展前景应该从抽象空间生产所决定的同质化、单一化、等级化、碎片化空间生产方式转向基于圣体体验、艺术创造与城市革命的多种可能性、多种尺度的、差异性空间生产。《“空间生产”话语在英美与中国的传播历程及其在中国城市规划与地理学领域的误读》梳理了“空间生产”理论在英美和中国的传播历程。在早期传播中,“空间生产”被不同程度地误读。这种误读也通过哈维、卡斯特等人影响了中文学界对《空间的生产》的理解。尤其在城市规划、城市地理学领域,这种误读表现得更明显。通过挖掘《空间的生产》内嵌的认识论,作者指出,大多数以之为题的规划与地理学论文,其理论根基实质上是哈维的“空间政治经济学”,而这一点恰恰是列斐伏尔在原著中一再批判的。这种研究视角过多关注上层结构的硬权力(意识形态、行政权力、国家政策),却无法深入和下沉至基础与微观的日常生活中。专辑的第二部分则试图拓展空间生产理论的应用性研究,展开社会现实的经验性研究。这部分内容由夏铸九和斯坦尼克的研究组成。夏铸九教授是中文学界列斐伏尔研究的开拓者。在《重读空间的生产——话语空间重构和南京学派的空间想象》一文中,他提出在当今纷繁变化的时代,中国应该生产出怎样的社会空间,才不至于重蹈苏联城市规划师的覆辙——仅仅移植了发达工业国家的形式语言。夏先生认为,当代国家领导权的竞争最终呈现为社会空间生产的竞争,而以长三角经济带为基地的“南京学派”既具有足够的资格也应有相当的自信和远见,将哲学、建筑学、规划学、地理学多种专业力量联合起来,构建具有领导权的话语空间,引领创新的社会空间生产。《建筑项目与再现的作用——以波兰新胡塔城为例》仿效列斐伏尔的穆朗研究,以波兰的社会主义时期的新城——新胡塔为对象,探讨空间再现作为一种能动的力量是如何介入空间发展态势中的。在社会主义末期与后社会主义时期这段变动期,新胡塔的各种社会力量都会生产自己的空间再现,新胡塔的城市发展也因此受不同再现系统的影响。制造这些再现的既有建筑师,也有本地学者、社会活动家、艺术家、宗教人士。斯坦尼克试图以此研究证明,恰如空间三维辩证法所揭示的,再现是空间生产的必然组成,而不是它们的反射、结果或效应。本专辑有幸邀请到国内外著名的列斐伏尔研究者施密特、斯坦尼克、夏铸九、刘怀玉等,他们都在这一领域深耕多年。施密特和斯坦尼克是欧陆地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空间生产理论与列斐伏尔研究专家,他们都参与了著名的《空间、差异、日常生活:阅读亨利·列斐伏尔》(2008)的编撰工作。施密特教授的《城市、空间与社会:亨利·列斐伏尔与空间生产理论》(2005)堪称目前最为全面、系统、权威的空间生产与列斐伏尔研究专著;原著以德文出版,不久将出版英文版。斯坦尼克的《亨利·列斐伏尔论空间:建筑、城市研究与理论的生产》(2011)揭示了列斐伏尔从乡村社会学转向都市与空间方向的丰富历程。夏铸九教授是中文世界最早的空间生产理论的开拓者,早在1988年,夏铸九教授就编译了《空间的文化形式与社会理论读本》(台北明文书局),介绍了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理论。夏先生兼具城市社会学家、城市规划师、建筑师的多重身份,他在台湾地区的社区营造/设计、遗产保护等空间实践活动中扮演着关键作用。刘怀玉教授是中国最权威的列斐伏尔专家,他的著作《现代性的平庸与神奇: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哲学的文本解读》(2006)是国内首部以一手文本为基础深入解读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评理论的著作,在中文学界影响巨大;刘怀玉教授也是《空间的生产》的中文版译者。通过重读《空间的生产》,本专辑希望推动列斐伏尔的深入研究,并推动其理论在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建筑设计等相关领域的应用性研究。我们也希望通过这次“再读”讨论在城市和空间研究中延续“总体性”和“开放性”的立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本次专辑所起的不过是抛砖引玉的作用。这一专辑还有一些明显的不足,其中最大的问题是,由于过于聚焦《空间的生产》导致对列斐伏尔其他作品关照不足,特别是对“日常生活批判”讨论不够。这一缺陷只有寄希望学界将来补足。
作者:杨舢,博士,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研究员
排版 | 徐嘟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