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讲座实录 | 见“微”思著——小微绿地规划中的大格局与大策略『U派下午茶No.10』

UPI编辑部 国际城市规划 2023-11-08

U派下午茶——《国际城市规划》系列讲座10

见“微”思著——小微绿地规划中的大格局与大策略


7月15日(周五)下午,第10期“U派下午茶”很荣幸地邀请到了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意大利罗马大学访问教授周聪惠博士,他以“见‘微’思著——小微绿地规划中的大格局与大策略”为题,为我们详细展开了有关微绿地的讨论。


见“微”思著,其实源于周老师多年对日常生活中微空间的观察与思考。周老师住在南京市老城区,建设密度较高,“正式的”公园资源较少,却仍能看到周边各种各样的小空间容纳了居民的各种活动,这引发了周老师对“城市的公共空间如何为居民提供更好的服务,提升居民幸福指数”的思考(图1)。

图1  日常生活中人们对于小空间、微绿地的使用(周聪惠 拍摄)

围绕小微绿地概念、与传统绿地的差别、如何合理安排小微绿地(空间布局)以及如何促进小微绿地发展四个方面,周老师介绍了他的思考和研究过程。


总的来讲,微绿地可归纳成三个核心特质:尺度特征——“微”;外在表征和功能特征——“绿”;载体特征——“地”。微绿地往往位于边界地段,常被用作“绿色踏脚石”,为居民日常游憩提供便利,它们以涌现性、变化性、流动性和延展性为特征。这也决定了小微绿地的使用弹性,在不同时段聚集的人群、容纳的活动均不一样。


与传统大公园相比,小微绿地的边界要素和信息相对更加丰富,用地载体也相当灵活,一般不占用专门、独立的绿化用地,也无须专门的管理部门来维护。因此,在高密度环境下,微绿地能将城市绿色服务网络延伸到传统大体量绿地无法企及的地段,成为绿色服务救济、公共资源公平配置的有效工具。


为避免小微绿地的随机性所带来的效率低下、功能同质化等问题,周老师提出应在高密度地段建立“协同性”的微绿地服务组群,对同一地段较为集中的游憩需求进行分摊疏解,并建立组群内部微绿地间的空间联系,从而起到对大体量公园职能缺位的代偿作用(图2)。


图2  “协同型”微绿地服务组群示意(周聪惠 绘制)


除此之外,微绿地的发展也离不开直接的政策支持和间接的激励政策,如财政补贴、规划技术标准及专项政策,公众参与等。



接下来的嘉宾对话环节也十分精彩,两位特邀嘉宾分别结合自身的教学、工作与实践体会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点评和补充。第一位嘉宾是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建筑学院助理教授张靖远博士。张老师首先高度肯定了周聪惠老师的选题,指出小微绿地在当下的前瞻性和重要性,认为小微绿地有可能成为城市更新非常有效的触媒。同时她强调在后续的规划中,也要持续关注供给和需求的交互。此外,张老师还分享了一个特别有意思的发现——相比大尺度的生态规划,小微绿地这个课题在平时的教学中不仅能与设计发生很好的联动,而且在疫情封校期间大大缓解了学生们情绪上的压力。


第二位嘉宾是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社区花园与社区营造实验中心主任、上海四叶草堂联合创始人兼理事长刘悦来博士。刘老师指出:周老师的文章非常及时且系统。在当代社会,小微绿地的价值被忽略了,我们要认识到,它能链接到城市居民精神世界的自我实现;而且由于它体量小,具备各种各样的试验性,因而具有未来性。我们对小微绿地的考量,不能仅仅停留在空间上,而要把它放在更长远的对人类文明的贡献的维度上。我们需要充分认识到小微绿地的价值,包括对其管理的灵活性、居民自主创作的多元性、相关政策机制的适度保障等。随后刘老师分享了他多年来在深耕社区花园工作实践中总结出的宝贵经验。


在问答环节,孙志涛副主编也分享了自己对小微绿地的感受:逛小微绿地如同平日里吃饭,花十分钟半小时即可满足;去传统大公园就像周末要去吃正规一点的大餐,虽令人向往,但是去大公园距离较远,需要专门花时间安排,因此一年到头去不了几次。这个生动形象的比喻,引发了几位老师的热烈讨论。会议最后,刘悦来老师总结道:“自己参与(创造花园)的感觉非常棒”,鼓励大家力所能及地参与到小微绿地的建设中。


 

本次下午茶由《国际城市规划》编辑高淑敏主持。UPI 


延伸阅读
城市微绿地的基本属性及规划关键问题
“云”游日本①——(后)疫情时代日本城市空间的弹性利用『U派下午茶No.9』
创新空间的尺度差异及规划响应『U派下午茶No.8』

文案+视频剪辑 | 高淑敏
排版 | 张祎娴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