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书:周琳《商旅安否:清代重庆的商业制度》


作者: 周琳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年: 2021-8
页数: 480
定价: 158
装帧: 平装
ISBN: 9787520186049


本书简介


清代的重庆是长江上游日益崛起的商业城市,也是一个重建之中的移民城市。在这样的城市里,商业会以怎样的方式运作呢?来自不同地区,从事不同行业的人们又会通过怎样的互动来塑造一个独特的商业秩序呢?本书利用清代《巴县档案》翔实的诉讼案卷,提供了一个清代商业制度变迁的区域性个案研究。通过对重庆商业制度和商人群体的研究折射出,清代重庆的商业发展水平可能不像之前的估计那么高。至少在清代的重庆,“市场的视角”和“社会的视角”都存在难以覆盖的盲点,政治权力才是影响商业制度的更具决定性的因素。而正是地方政府的治理失当和对商人的掠夺,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晚清重庆市场的衰败。

作者简介

周琳,吉林大学 历史学学士(2002)、硕士(2005,学位论文《重庆开埠前川东地区的市场层级》)、清华大学历史学博士(2010, 导师李伯重教授,学位论文《传统商业制度及其近代变迁:以清代中后期的重庆为中心》)。曾任中山大学历史系讲师,现任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研究专长为清代商业城市中经济、社会与法律的互动。


目录


绪论/001
第一章 清代重庆的行政、市场与社会 /041

第二章“便商”抑或“害商”?——从中介贸易纠纷看乾隆至道光时期的官立牙行 /079

第三章 征厘与垄断——咸丰至光绪时期重庆官立牙行 /112

第四章 ”官牙制“的末路——重庆开埠前后中介贸易领域的竞争与分化 /139

第五章 出省任事——清代重庆的八省客长与八省组织 /170

第六章 秩序何以可能?——八省客长参与商业活动的经验 /193

第七章 ”行“与”帮“小字眼背后的大差异 /226

第八章 有生命的制度——对行帮规程的近距离观察 /245

第九章 产何以存——基于行帮公产纠纷的观察 /272

第十章 殴斗的逻辑——乾隆至同治时期重庆的脚夫组织 /301

第十一章 产权的嬗变——乾隆至同治时期重庆的“脚力生意” /330

结语 /362
参考文献 /428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