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田冰冰:老师,这些提高教育效能的新媒体,你get了吗 | 新基本功系列09

田冰冰2 创意班主任 2021-12-23

新时代的12项新基本功(9)

巧用新技术,与时俱进的技术运用能力

当你已经不了解当下最流行的歌曲,不知道当下最流行的新媒体的时候,就说明你老了。——田东军

这话,是我哥在我俩少年时代讲给我的。

回头看看,还真是这样。当我们的耳边哼唱的总是老歌,当我们重复着以前的老旋律推进手边的工作,总感觉日子千篇一律时,这种禁锢的思维方式在僵化着我们的生活,令我们习惯了苦累常态,无力自我救赎。

又是一年开学季,我们不能这样浑浑噩噩老调重弹,慢慢提升运用各类新媒体的能力,与时俱进,学上几招各种新媒体的玩法,与时俱进提升技术运用能力,来改变我们的教育教学效率。新媒体平台的存在,能够帮助我们破解难题,提高速率。

本文仅就改善教育教学工作的一些新媒体平台,谈推动新学期班主任工作效能的提升与转变。一起来看看吧……

技术提升工作效率

毫无疑问,工具是可以改变效率的。正如有火可以烧熟肉,有刀可以切白菜。选用工具,大多可以快过徒手。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善于主动挖掘很多的小程序、APP等工具,可以即刻开始让你的教育教学工作轻松下来。

不信,让我们试着这样做起来:


提高批改作业速度,帮你节约时间

你以前偶尔偷懒,希望家长能够帮你改改数学口算题,但是被教育部听说了你这个坏习惯,OK,一纸禁令,封杀了。(⊙o⊙)…那么,肿么办?

每次布置完学生的口算题,都意味着第二天老师要改上一节课。虽然是20以内的加减法,总得一题一题看吧。有那么一款叫“小猿口算”的APP,拍照扫描,一秒出结果,屡试不爽,哈哈哈,让我先愉快地笑一会儿,真的可以有这样的神器!这真是在梦里才会出现的东东。你去试试吧~~连很多简单的数学题都能改,真的是手边省时省力的神器。


提高提取信息速度,帮你节约时间


每年开学按照学校的要求进行各类学情的统计。纸质调查问卷回收过后,我们各种辛辛苦苦统计,算得头肿。怎么破?

有天刷手机的时候,我无意刷到一个叫“WPS表单”的小程序。

比如,你要统计一个班家长的通讯录,只需设计一张非常简单的调查问卷,简单到上面只有“姓名+电话号码”两项,将链接发至微信群,大家各自分头填写。填好以后,打开后台,你就看到已经整合好的通讯录。是的,你没有看错,是已经统计好的通讯录。


提高班级管理效能,帮你节约时间

我们尤其希望多功能的专营的班级管理综合平台,恨不得包揽天下所有功能才OK。例如钉钉,例如班级优化大师,例如晓黑板等等。

更好的整合,才能更好用。比如,2017年上海市有一款推荐的“晓黑板”APP,整合了微博、微信、QQ群、各类小程序的多种功能,方便老师实现建立学生档案库、上下班有序沟通、打卡习惯培养等等方式。

即使是一键通知家长的信息,也有方便“自查未阅读人数”“一键通知未得到信息的家长”等功能。

减少了各种统计记录的凡尘琐事,班级管理效率提高的过程,也是班主任自身管理工作减负的过程。习惯用工具来改变效率的时代节奏,学习软件应用的时间,可以帮你大大节余很多工作中冗余的慢节奏,这就是巧用新技术的草根意义。


提高班级经营趣味,帮你提高兴致

班级活动当中的照片,经过“美图秀秀”或“天天P图”稍加修饰,可以变得更加专业;“美篇”“抖音”“微信公众号”可以有效做好班级活动品牌推广;活动抽奖、小活动打卡、偶尔抓抓阄……各类小程序,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它做不到。告别了那些手工作坊时代的玩法,信手拈来各种微工具,支持我们的班级管理,效率的提升,趣味方式的改变,同样的事情,工具的改变,都会让我们的班级经营面貌焕然一新。

技术加强多维互动

足不出户,家校沟通双向互动。这是我们新时代已经习惯的调值。家校沟通的主要平台很大份额转到了线上。家长忙碌之余,和老师有几句的简单对话,了解一下孩子在校的情况,既解了娃娃刚刚入读的思念之苦,也推动了家校沟通的常态推进。

用技术加强多维互动,我们能做的不仅仅是这些。虽然一对一的对话方式,能够让我们实现个性化的服务,但是不满足于此,尝试不同的玩法,尝试把更多范围的多维互动,无疑是一种值得推进的沟通样态。


三方会谈,多方论坛成为可能

用微信群中的视频电话或者语音电话,可以实现多方的语音会议。如遇约谈多人的情况,比如家委会的会议,比如同时约谈父母二人,比如学生发生小的纠纷时的多方对话,非常便捷。美中不足的是微信群中语音电话,最多仅能容纳9人参与,限制了你的邀约对话人数的规模。


以一带多,组织学习成为可能

如果多过9人的学习活动,怎么办呢?我们可以通过QQ群里的语音通话或视频通话,让上百人的对话成为了可能。改变传统的家长会到校交流的低效能状态,转而组织线上的家长学堂,用这样的平台,就大大减少了大家在路上的舟车劳顿,教师代表和家长将制作好的PPT转成图片格式,一边在群里发PPT图片,一边用语音讲解,同时还可以展开多种方式的提问和互动,不失为一种简便易行的方式。美中不足的是,对话内容不便于保存,全得依赖于当时的及时参与。


微E论坛,轮值对话成为可能

如果组织松散型的学术对话或者经验对话,不妨尝试用用“微E论坛”的方式,这是我工作所在的杭州市滨江区校际交流常用的方式,值得点赞。

比如,班级家长学堂当中安排不同的科任教师、家长代表轮值发布家庭教育指导方法,把PPT和语音录制合成,转成二维码,发在群里,方便老师和家长自选时间学习过后,以文字的形式群中反馈。这样的学习方式,不必强制规定时间规定渠道集中学习,仍然可以有效的组织大家运用碎片时间,进行同主题的交流和对话。 

技术提升课程广度

各类为沟通交流提供便捷服务的技术工具,不仅是平台,不仅是手段,更应该不断优化我们的思维方式,帮助我们在课程研发的主阵地上,更新传统的教学方式,推动我们的课程创新向着更深更广处拓展。

抱持传统守旧的方式教学,是没有办法让学生从容适应未来发展的诉求的。在变通中教学,才能教会孩子变通,适应未来社会在不同发展中前行的状态。


问问百度,让博古通今成为阅读习惯

运用多种多样的查询平台,可以锻炼学生综合处理信息的能力,能够从海量的资源当中遴选和重组,能够根据任务进行二度创作,能够和同伴进行交流分享。

即使是仅仅依托百度平台,如何用一以贯之的研究来成就学生的媒体素养呢?我们曾经在很多年前,玩过这样“梯级百度作业”的方式。一年级提供百度关键词,让学生查询分享;二年级自设关键词查询百度,查询整理;三年级筛选信息群内阅读;四年级,筛选信息制作电子小报;五年级海量阅读,撰写文献综述,六年级比较阅读,撰写同题论文。

当然,我还要告诉你的是,能查的绝不仅仅是百度。搜狗搜索、新浪爱问搜索、有道搜索、中国搜索等等平台,更有各类专有学术搜索平台在等待着我们的尝试。


项目学习,让行万里路成为阅读动力

项目学习,也是对综合运用信息的方式的有效锻炼。我们曾经试行过“跟着课本去旅行”项目学习方式,统整不同年段、不同版本的语文教材中所呈现的国内外的景点,让孩子把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成为小学阶段的现实。一年级学生分享旅行的照片和小报,推荐旅行点;二年级学生行前查询,途中记录,归后分享,三年级学生统整教材,分类整理,经验汇总,四年级学生分期发布,互相增补完善,五年级学生海量统整,逐步扩容,辐射他人,六年级学生积累成册,物化成果。一点策划,多年推动,用定根一处的实践,用来自儿童视角的持续行动,来助力学生。


国际比较,让广角互参成为研究习惯

人的格局,往往来自于学生时代逐步扩容的视界。学生的国际比较的意识,也应该自小培养起来。国际文化比较的意识,常常来自于课程综合实践的持续培养,让学生把广角互参成为一种研究习惯和思维习惯。

比如,我们曾经进行过的研究性学习当中,“中西方节日文化比较”是研学课程当中的一个单元。我们以“节日课程”为小小切入口,知情意行,多维并举,让学生进行多个类别的国内外节日的比较体验阅读感受,在比较中,把多国文化的互参形成基本的思维习惯,培养学生的中西方文化比较的国际视野。


模块植入,让插件支持成为实践习惯

了解别人已有的研究,可以大大减少自己独自思考的漫长历程。有时候,光凭拍脑袋搞创新,而不去独立思考,你所期待的创新念想,也许早已有别人系统的研究。遇到类似的慢人一步的尴尬,不必遗憾,有效的模块植入,服务于我们的教育教学生活,也是很好的借力。

比如,在植物园里形形色色的花花草草,让人眼花缭乱,如何能够快捷了解这些植物,“形色”APP就解决了这个问题,对着花草轻轻一扫,就能出了相关的植物图谱,让你轻轻松松可以在学生面前打开话匣子。有了这样便捷的插件式工具,你完全不必再去浪费时间搬弄大部头的植物词典查询了,你说对吗?

摹仿不是错,借鉴不是错,拿来主义也不是错,教育人需要的就是善于在广博的资源当中去穿针引线。总是孤立理解问题,保持老观念不改,才是大大的麻烦。

技术创造个人品牌

物化成果的意识和能力,是帮助老师能够快速脱颖而出的必备路径。新媒体帮助老师提升物化成果的能力,当然毫不逊色。

记得2015年李镇西老师来为我们教师团队讲座时,他的“李镇西教育博物馆”颇得老师们的青睐。网络时代的迅猛发展,也给了我们每个人向名家名师这种成果意识看齐的机会。只要你愿意,你一样可以在网络平台很快拥有镌刻着自己名字的教育成长博物馆。想想看,是不是还让人蛮兴奋的?心动不如行动,还是一起来做好自己的“收纳工”吧。


建设专属“活动资源库”,积少成多终成“富豪”

善于主动寻找素材,并收藏和整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有意识的整理个人阅读空间,相当于在手机上合理安置书架,给自己创设一个移动端阅读的氛围。来自移动端的阅读储备常用的方式是APP和微信公众号,而非一味的依赖于朋友圈中偶遇的碎片所获。

慢慢建立自己的“素材资源库”,首先把相关素材分文件夹码放起来,归类看成果。充分的分享,也是促使素材资源类成果效果最大化的途径。例如,积累的“家长资源包”,每周发送到家长群中,邀请家长简要的学习反馈,这就是一种有效的借力资源带动全员的过程。

素材资源类成果,用起来才是自己的。多年闲置不用的素材资源,相当于收藏垃圾,没有也罢。

建设“整体规划库”,整体推进厘清思路

规划总结,是贯穿全学期的工作纲领性思考。即使在撰写规划、总结时,有应付上级工作之嫌的匆忙之作,也不要忘记积累下来,放入同一个文件夹,日后回头看时,好处多多。

例如,不断对照规划,来检查是否落实的情况;对照学期规划设计来撰写期末总结;从多学期的规划中,寻找班级一以贯之的活动线索,梳理自己值得坚持的班级课程思路;从每个学期的总结中,梳理每一年的成长路径等。当你把你所任职的整个学段通盘教完时,回头看,这些完备的规划、总结集,也是陪伴学生共同成长的教育成长路径。

几年前,我尝试着主动来完成这样一张班主任的课程表,一旦开工,发现真的并非易事,并非一表填之那么简单,仿佛误入一张很大的网络,即使是多年研究的主要领域,也很容易在系统设计的过程中发现盲区地带。每一个课程框架都是在不断完善的基础上慢慢成长的。仿照学校的课程体系,选择班校结合点,逐步厘清培养目标、明晰课程设计思路、平台依托、评价跟进 ……没事了研究研究,琢磨琢磨,借用EXCEL,尝试着以图表的方式,来促进自己的深入思考,这样的成果积累,做的是“立根原在破岩中”的长久之功。


建设“文化传播库”,典型案例分析经验

没有三两教育故事,何谈走过教育人生。故事是人类最古老的表达工具,也是今天最重要的影响工具之一。一个好的故事就像长了脚一样,是能“跑”的。讲述让受众都产生共鸣的故事格外重要,一旦掌握这种技巧,你就具备了说服、沟通、打动他人的基本技巧。

开上一个个人微信公众号,积累教育故事,也是在积累我们教育人生路上的典型案例。如果说记录下教育故事,是定格当年一段难忘的教育历程,用文字去沉淀下教育的第一手胶片。而二度反思,则是重视老故事对于自身教育思想和实践的滋养,从不断唤醒脑海中的老故事当中,重新咀嚼过往的细节,用今天的自己来审视昨天的自己,如果能够提出可以移植的经验,提出值得以后回避的过错,甚至提出值得推翻重来的改善方案,这将是多么有意义的再思考。

我的微信公众号开设以来,虽然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也已经有了七万多粉丝,平台为笔耕不辍增添了动力。平台也像一个草稿本一样,记录下每天的所思所想。

写教育故事,写育人策略,写所思所想,敢于把粗浅的草根策略通过新媒体记录下来,表达出去,把传播自己的草根教育思想成为一种学术对话的常态。你会在积极写作和思考中,发现你的提升。罗振宇说,这个社会的红利,逐渐倾向于善于表达的人。善于表达,更要敢于表达在先,勇敢地把这个不成熟的自己丢出去,你会赢得更加明媚的未来。


建设“定向研究库”,定根一处持续深耕

你仍然认为成果只有论文一种形式吗?其实,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在教育生活中,很多今天是垃圾素材的东西,明天都有可能成为闪烁着你思想光辉的金子。包括,去设计个人的学术论著类准成果,都并非异想天开。 

2004年春天,我把自己几学期积累的评语,打印来装订成几本薄薄的册子,自荐给了文心出版社,随后就是漫长的三个月的等待。当我耐心用尽,决心拿回我的书稿继续孤芳自赏。在去郑州的火车上,我接到了编辑电话,在选题会上通过了。我得到了出书的机会,且不是自费。2006年的6月6日,选点突破、汇集成册的第一本专著《小学生激励性评语600例》终于出炉,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此前我连一篇豆腐干文章都不曾发表过。 

成果的物化,并非是按部就班的发展历程。水滴石穿,不能乱滴。选点突破,坚守不易。敢于在一处用心打磨,你也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光教书,不积累,很容易什么也剩不下。经验只是盘旋在脑海中的经验时,仍然是剪不断、理还乱的念头罢了。只有不断地去攒些教育过程资料的“家底“,通过提升成果意识,来明晰总结梳理自身教育生命的成长,多样化的方式来物化班级工作成果,才有望开辟一条清晰成长的教师专业发展路,才有望形成个性化的思路和品牌。平台,仅仅是承载教育思想的工具,为教育思想的生根发芽提供了工具和抓手,用平台,更应专注地成为内容的生产者。


技术赢得明媚未来

好像总有个阶段,我们总是很害怕谈论这些纯技术的东西,生怕一谈新媒体,一谈信息技术,就显得自己的思想深度不够。与新媒体相伴,业已成为当下的常态,在学习中信手拈来新媒体工具,服务于教育教学,它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提高效能,更重要的是慢慢优化工作状态,促进自我的更新迭代。这种与时俱进中,自我更新的能力就是最好的成长。

教师专业的发展,需要新媒体平台,更需要有定根一处,持续深耕的心,才有真正的品牌可言。用好新技术,而不是唯技术是用。不要沉迷于技术,而是沉迷于内容制造,才是抓住本质。

巧用新技术,与时俱进的技术运用能力,是新时代教师的新基本功之一。青年教师更应该不断向前看,保持着一颗好奇心,在微笑着接纳新事物的过程中,有效遴选,轻松驾驭,才能不断调校教育的航向,用新媒体推动教育这艘航船又好又快前行。

新的学年,期待你能成为新时代教育的领航者!祝福每一位!


(作者系杭州市春晖小学校长,全国知名班主任,全国十佳小学班主任。)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