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把研究的根扎在实践中——响应《管理世界》3.25倡议(三)

刘军,朱征 工商管理学者之家 2021-05-29

“倡导负责任的学术研究。学术研究的目的不是自娱自乐,要有社会责任感和时代感,要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李志军、尚增健(2020)


作为经管领域的研究者,我们的高光时刻,不仅是在“top-tier”期刊上为辛苦炮制的论文找到一个理想的归宿,更应是将我们的研究成果与学术智慧应用于管理实践中,为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然而,学术研究与业界实践的脱节,将许多研究者置于尴尬的境地:学术与理论,成了研究者的职业游戏,而非实践者的行动指引。尽管有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管理研究的科学严谨性与实践相关性“从未完全脱节”,但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在近20年仍逐渐出现分离的现象,两者间鸿沟有越来越扩大的趋势(曹祖毅,谭力文,贾慧英,2018)。因此,将管理研究的根“扎”在实践中,仍是所有研究者必须面对的话题。

改变底层逻辑,为“扎根”提供机会

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实际上是两个不同的“场域”(李平,杨政银,陈春花,2018)。不同场域内的规则和逻辑存在差异,导致主体行动者的行为动机、问题逻辑出现分化,最终带来知识产生上的差别。当我们独立看待两个场域时,每个场域从制度规则到知识产生都是合理的。不过,如果我们将两个场域统一来看,就会发现两者之间既有统一(互补),又有对立(矛盾)。

在“统一”的一面,管理理论场域构建的理论可以被应用于解决实践场域的问题,管理实践场域由具体实践经验归纳的知识又能反哺理论上的问题提炼和理论构建。遗憾的是,当两个场域的底层逻辑(制度规则)出现问题时,两者的统一性降低。取而代之的,是矛盾的对立。


理论场域追求“纯粹的理论”本身无可厚非。只是,管理研究如果脱离了管理实践便失去了“管理”的本质,也就称不上管理研究,“理论美”会随之消亡。因此,当“圈内人”的游戏在管理场域出现时,管理学者的行为动机就会功利化,建构出的管理理论可能无法应用于实践。而实践场域“优胜劣汰”的规则将企业的注意力集中在自我利益和短期管理问题上,缺乏充分动机参与管理研究或反思管理理论,自然不会认可管理研究的成果并将其应用。由于两个场域底层逻辑的缺陷,导致两者无法良性互动并构成可持续发展的管理生态。


因此,弥合管理理论和实践的鸿沟需要从根本上改变两个场域的底层逻辑。在管理理论场域中,我们需要:重设学术评价体系,充分考虑实践界的反馈与意见;倡导管理学术范式朝着“跨界混合型研究”靠拢,避免过度的“纯学术研究范式”和“纯实践研究范式”;重塑管理教育模式,引导实践者发展学术思维,鼓励学术者关注实践现象,培养“作为管理者的研究者”(李平,杨政银,陈春花,2018)。


在管理实践场域中,研究者和商学院也需要:教导管理实践者,培养实践者的长期眼光,增强实践者的理论建构和理论应用能力,培养“作为研究者的管理者”(彭贺,2012);同时,理论界需要和实践界携手搭建平台,让研究者和管理者有更充分的机会进行沟通和交流。


当然,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的脱节,还有一些其他的原因。比如,在沟通层面上,学者和实践者都建构了属于自己的话语体系,双方难以沟通。在管理者层面上,管理者对理论产生和作用边界认识不足,很难将一般的理论准确转化为实践知识(彭贺,2011)。在管理者和学者互动层面,由于缺少平台或资源等,管理学者和实践者鲜有深度的沟通和互动。这些问题,伴随着两个场域底层逻辑的改变,会逐步得到解决。

“扎根”实践土壤,发现研究问题

虽然我们对于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脱节的原因有了充分认识,并且为弥合两者提出了很多策略和方法。但这些策略和建议更多是高屋建瓴地改变整个管理学术生态,我们仍然不够清楚:研究者个体如何将研究的根“扎”在实践中,发现研究问题,并凝练理论逻辑?


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访问了十名青年管理研究者来获取一手资料,试图找出管理研究者究竟是如何将研究的根扎在实践中。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身边”的研究者是如何做的…

不可否认的是,走近甚至走进企业是扎根管理实践的最佳方式。企业环境能够为研究者提供最直接、最真实的体验,能够帮助研究者深刻理解组织中员工和管理者的行为与思考逻辑,让研究者全面了解企业的决策、运营、服务和管理模式。很多研究者都是通过在企业中“体验式观察”或在“访谈”过程中发现研究问题,比如Y博士的经历:


我自己的经验是一定要多观察工作场所的实际情况,以及大家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难点、痛点问题。有一个方式是多跟在职场工作的同事啊,朋友啊交流。比如说我在企业调研的过程中就发现一些管理者往往有一种单线思维,就是只关注绩效而忽视员工福利或者道德之类的。带着对这个现象的观察,回到文献中,我发现了管理者的底线心智(bottom-line mentality)和这个现象十分吻合,于是就对这个现象展开了一系列研究。


再举一个例子,就是我对于创意评估和创意实施的关注。因为在现实的企业中,我发现很多人都提出了很好的创意,但却没有能力也没有资源将创意转化为实际的产品和服务。而这种失败很多时候都是因为这个创意提出者没有很好的技巧、方法和手段去推销自己的创意,基于这点,我就很想了解如何通过有效手段推动创意实施。


还有一个例子就是,我和合作者扎根于企业实践,发现在996的工作背景下,员工的身心健康会受到很大冲击;于是我们从企业访谈、新闻报道中寻找灵感,然后获得我们对于员工身心健康议题研究的逻辑起点。其实在跟企业接触的过程中,我们就发现管理者其实是很希望从学术界获得有意义的研究结论来指导实践;如果我们只是做变量游戏,那我们整个生态都是很无趣的。”


遗憾的是,作为“青椒”学者,通常并没有很好的资源或者机会能够近距离地接触企业。不过,Y博士为我们提供了一些更便捷的策略,比如:看新闻、与企业里工作的朋友交流等。除此之外,相信阅读财经杂志或者商业评论也是一个让我们有机会了解企业实践的有效途径。


虽然走进企业是一种典型的管理实践体验方式,但生活实践往往构成了我们体验的另一个重要来源。在访谈中,一名组织行为研究的博士生透露她的硕士毕业论文灵感就是源于生活。由于在生活中注意到了“医患关系”,进而细究医生处理医患关系的行为逻辑可能与其职业身份有关,她开启了对“医生群体面临职业身份威胁时情绪与行为反应”的探究。无独有偶,一名战略领域的学者W博士讲述她发表第一篇期刊论文经历时提到:


“我本科专业是HR,但我的硕士导师是做公司治理的,刚入学的时候(我)什么都不知道,压根就不懂公司治理,所以很长时间不知道研究什么,怎么做研究。就在这时候,一件惊天的大事发生了……那就是阿里上市,各种碰壁,被港交所拒绝,最终逼上了纳斯达克。就替祖国很心疼,好好的中国企业怎么又跑去美国了。就是被一颗强烈的爱国之心驱动着想要挖掘背后的黑幕,从而走向了当时很火的“创始人控制权”研究。由这一事件引发的思考,(最后)发了个《经济管理》,还促成了硕士学位论文。”

“破土”而出,构建逻辑/理论

不管是从企业实践出发也好,还是从生活体验出发,都有可能产生令人振奋的研究问题。只是,产生研究问题往往只是一个开始,如何将研究问题展开并进行研究,进而构建新的逻辑或凝练新理论呢?Y博士和C博士为我们给出了他们不同的回答。在Y看来,实践固然重要,但理论是指导我们观察现象、提炼学术问题的关键,因此他认为:


“虽然我们要结合实践,但我们也不能被实践的现象所迷惑,或者被实践现象牵引着鼻子走,而是要更多地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审慎观察对方(实践者)传达的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有效整合。同时我们也要带着理论的思维,在对经典的理论框架非常熟知的前提下去观察这些实践的信息,否则我们很难将实践转化为理论。”


除了回归文献和挖掘已有理论来解决问题外,C博士则提出了,自己对生活的敏感和细致的观察,是构建新逻辑、进而发掘与之相契合的新理论的另一个重要途径:


“……我在大学的时候参加了数学建模大赛。我们团队的人都是不同背景的,比如经济学背景的、软件的、管理的等等,其实大家在讨论问题的过程中会发生一些意见不一致这种情况,这样就会有一些冲突,事情进展就不会很顺利;出乎意料的是,虽然我们有很多意见上的分歧,但我们最后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最后拿到了美赛的三等奖。所以,我就会思考大家认知上的多元化究竟是好还是不好?这个影响是怎么发生的?我就会根据自己的经历去感知,然后去思考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我就是敏锐地感知生活,感知与每个人的交往,在这个过程中去发现问题;如果这个事情比较复杂的话,就试图思考能够解决这个复杂问题的点是什么;然后会试图找一找有没有什么理论,或者什么逻辑能够去解释这个复杂的现象。

“双向”循环,理论与实践互相促进

如果说Y博士和C博士仅仅是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单线结合,那么Z博士则完成了“实践到理论,理论反过来指导实践”的动态循环


“以我研究社会网络而言,其实是源于博士一年级联系国外导师开始,自己联系了近50名老师都无效,而当求助于导师的时候很快就解决了。我还是我这个人,什么都没有改变,而完成一件事的方式却通过不同的网络去触达,这就是社会网络对人的行为结果的巨大影响……社会学理论就是“你是谁不重要,你认识谁很重要”。


其次是求职的过程,呈现了弱关系的重要作用。XX高校求职的过程是通过三步网络达到的,即老师A推荐到老师B,老师B又推荐到老师C(对你产生巨大影响的往往是弱关系,而且三步之内触达);以上两个都是社会网络理论告诉我的,也是生活经验和社会学理论的相互验证


社会网络中的任何一个点可以是个人、企业、团队等,因而就有了我的多研究领域的合作。可能主题在别人看来好像比较多样化,是研究者的大忌,其实都离不开社会网络在合作者之间的应用,以及社会网络节点变化在研究内容上的应用。这就是社会网络对我的个人生活、科研合作、研究主体、个人发展和选择的指引作用


当我们读懂了社会网络,就会形成网络带来的协同能力,协同便可以带来人们难以想象的成就,互联网其实就是如此:互联互通,协同共生。企业和人都是如此,这就是理论的穿透力和普适性。读懂理论,确实能告诉我们,人生十字口该选择什么,而且一定程度上能够预知这样的选择会带来的人生是什么样的。


事实上,每个研究者都经历过“发现问题到建构逻辑,再到凝练理论”这一复杂且需要反复迭代的过程。只是最后能否给出亮眼的逻辑或“漂亮”的理论故事,是文献积累、生活阅历、逻辑思维、敏锐洞察、灵光一闪等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也有赖于耐心、恒心、信心和慧心的共同成就——穷尽所能,我们也很难给出一个通用“公式”来复制这一过程。


不过,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做到的是:持续地比对理论和实践。这种循环地比对实际上是在不断重复科学研究的两个基本过程:归纳与演绎

通过观察实践,归纳一般性的实践现象,为构建理论做基础;进一步地,以构建的理论为指导,对管理实践进行检验,验证我们观察到的现象,如此循环往复。青年研究者F给我们的一些思考恰恰印证了科学研究的两个基本过程:


“感觉对某一实践问题感兴趣,就很想知道为什么。然后根据自己对这一实践问题的经验,回到文献,看看文献里面有做了哪些研究,现有文献是否能够解决这一问题。如果已经有解决方式,那(会思考)还有没有可以完善的。如果没有解决,机会就来了。我感觉这一过程比较困难的就是现象往往是错综复杂的,而理论是单一的,只可能解释此现象中的某一部分。所以首次看到现象的时候我们往往是很混乱的,不知道如何与已有研究对话,对话的点是哪。此时,我感觉我们要再次回到现象,并对现象深入剖析,找出自己真正要想关注的点在哪,找出造成这一现象的本源在哪,然后再与文献对话。当然,我感觉此时,我们的目的是什么会很大程度上决定我们所关注的方向。”


虽然F博士无法为我们提供一个完美的答案,但她却告诉了我们至关重要的一点:现象需要与理论持续映照、激荡。这一点也回应了陈春花(2017)提出的弥合管理与实践的“两进两出”方法论:即“从实践观察出问题;进到文献检验有否理论价值;检验有否理论价值之后转化成理论问题;再把理论问题回到实践中,验证这个问题的实践意义”。“两进两出”的好处就在于我们能实实在在地找到实践中的“真问题”(即企业真正关心和疑惑的问题)。


正如科学轮描述的研究过程:归纳与演绎是科学研究的两个必经过程。目前的研究范式的确让我们在“演绎”的道路上走出了优美的姿态,但却让我们对“归纳”逻辑关注不足,以至于我们在理论建构上总感觉无的放矢。尽管我们阅读了无穷无尽的文献,尽管我们可能已经通过“演绎”训练提升了理论敏感性,但“归纳”逻辑的缺失对于实践到理论的升华过程却有致命的伤害。所以,多种研究范式的结合(如叙事研究、扎根理论、内容分析、案例研究、民族志等)是我们训练理论建构逻辑思维能力的有效路径

宏观层面的制度逻辑改变可以是自上而下的过程,但也可以是所有学人共同努力而实现的自下而上的过程。从实践到理论的过程是一个经由现象归纳、问题提出、逻辑演绎乃至理论发展的复杂过程,我们甚至无法穷尽所有智慧来对这一问题进行回答,只希望这些青年学者的“故事”与心得,能够为同为研究者的您提供一点启发。我们相信,研究道路上的一丝曙光,对于在黑暗中摸索的我们都会显得无比宝贵。


参考文献



[1]曹祖毅, 谭力文, 贾慧英. (2018). 脱节还是弥合? 中国组织管理研究的严谨性、相关性与合法性——基于中文管理学期刊1979~2018年的经验证据. 管理世界, 34(10): 208-229.


[2]陈春花. (2017). 管理研究与管理实践之弥合. 管理学报, 14(10): 1421-1425.


[3]李平, 杨政银, 陈春花. (2018). 管理学术研究的“知行合一”之道: 融合德鲁克与马奇的独特之路. 外国经济与管理, 40(12): 29-46.


[4]彭贺. (2011). 管理研究与实践脱节的原因以及应对策略. 管理评论, 23(02): 124-130.


[5]彭贺. (2012). 作为研究者的管理者:链接理论与实践的重要桥梁. 管理学报, 9(5): 637-641.


作者简介


刘军,中国人民大学首批杰出特聘教授;

朱征,中国人民大学与香港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


往期推荐




● Webinar: 管理研究中多层方法的理论与应用研讨

● 模型与思想的博弈与互补——响应《管理世界》3.25倡议(二)

● 如何讲好中国故事?——响应《管理世界》3.25倡议(一)

● 危机中,重塑人力资源管理角色

● 人工智能(AI)在新型冠状肺炎抗击疫情中的应用与公众偏好调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