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走袁家村|关中乡村大不同
“八百里秦川尘飞扬,三千万懒汉唱秦腔”,是我对关中平原的最初印象。而袁家村是一匹在西安旅游强阵中杀出来的黑马,每一次来都带着不一样的憧憬和新的心情。
作为当代8090主流消费人群中的一员,去过很多地方,走过很多座桥,听过很多故事,遇见过很多有趣的人,但也在日渐差不多的城市,俗套的情节中,慢慢的倦怠和审美疲劳。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i1343kw4y0k&width=500&height=375&auto=0
袁家村无疑是当下乡村旅游热中一处别样的靓丽风景,吸引着你的眼球,刺激着你的味蕾。
我见过吐露新芽时西安的春天,泛黄的法国梧桐装点城市的秋天,和雪花漫天飞舞的冬天,唯独没见过热气腾腾的夏天,恰巧此次圆了梦。
再来袁家村,心里同样是带着疑问和好奇?为什么很多同类型项目头几年做的风生水起,但很快就烟消云散被市场遗忘,而袁家村十多年来却依然火爆如初?
几经周折,抵达袁家村已是晚上十点多,刚好恰逢世界杯,所以大家匆匆放下行李便奔赴进村时瞅见的夜宵摊,体验一把在关中平原喝着啤酒、吃着羊肉、看着世界杯的酷爽。
除了我,其他人都是初次到访,看着大盘的菜品端上来时,小伙伴们也是被陕西人民的实在惊呆了。
在村里看世界杯的感觉确实不太一样,我们坐在被绿篱围着的小空间里,一张投影幕布,几桌谈天看球的客人,没有烧烤摊的火烧缭绕,更像是童年印象里大人小孩一起坐在户外乘凉的情景。
第二天清晨,我是被同行的小伙伴叫醒的。八点,昨夜约好的吃袁家村地道的早餐,而小伙伴们对昨夜绿茵场上的一场恶战——阿根廷&克罗地亚还意犹未尽。
这个时间的袁家村,我觉得是最美的。没有熙熙攘攘的游客,那头拉磨的驴似乎也还没上班。
走在关中小吃街上,店家有的在招呼不多的客人,有的在打扫自家的卫生。从村头到村尾有一条弯弯曲曲的小水沟,那水在哗啦啦的流淌着,为村里的早晨带来了一股生气。
而我一直凭着记忆在寻找心心念的羊血粉汤,感觉再来袁家村不来上一碗真的亏大发了。
一路上走走停停,大家已经跃跃欲试,恨不得马上坐下来大快朵颐。最终我们选定了一处“陕北印象”的院子来犒劳期待已久的胃。
点了他们家的羊肉面、年糕、羊杂碎,外加袁家村的爆款酸奶(单日营业额高达29万元)、羊血粉汤(年利润300万元),以及好吃到流口水的肉夹馍和包子,每一样都是真材实料,分量足,价格也实惠,同行的小伙伴们都连连称好。
粗糙的大碗,东拼西凑的农家桌椅,踩着泥土的用餐环境,和操着一口陕西普通话的店家,以及没有服务的农村式自助服务,都让大家印象深刻。就像在某个地道的农家吃了顿扎扎实实的早餐,而不是在旅游景区。
我们中华民族一直秉持“民以食为天”,从色、香、味、形、器等各方面都有诸多考究,说是把吃做到了极致一点也不为过。而袁家村在它的第三次转型中,一扫旅游乱象,抓住消费者痛点,把食品安全放在了首位,让游客花不多的钱,吃到美味的、货真价实的、且放心的食品。不难说抓住了消费者的胃就抓住了消费者的心。
一顿丰盛的早餐过后,我们带着最初的各种惊讶与好奇开始了在回民街、祠堂街、酒吧街等其他几大街区的闲逛,实在腾不出一点新的空间装进其它美食了,这对于一个吃货来说莫过于最大的残忍。
顶着酷暑的炎热,在街巷中不停地穿梭,那条小水沟着实带来了一股凉意。俗话说,外行人看热闹,内行人看门道。一番没有方向的闲逛下来,我们还是请了一名当地导游有体系的带着我们领略和了解了袁家村的过去现在。
在当地导游导览过程中让人印象最深刻的是参观袁家村的几大作坊区——“前店后厂”模式,前面是店面展卖区,后面是生产加工区,还可以让游客切实体验,大大刺激了游客的购买欲。同时将所生产的农副产品走向城市市场,袁家村的小吃开到西安的高端商业综合体。
通过三产带二产促一产,实现旅游+,真正做到一二三产业融合,实现了农产品上行,完成了产业链的闭环,具备了自身的造血功能。这是目前大多数文旅项目及诸多景区所不具备的。
而在袁家村的整个游览参观过程中,我最喜欢的地方是童济公茶坊,话说去年孙俪主演的《那年花开月正圆》的茯茶说的就是这儿的,也让他们又大火了一把。
老戏台、大茶壶、喊着秦腔的当地老人,那热闹场景不禁让人回想起小时候坐在爷爷肩上去看大戏的时候。坐在前坪休息桌椅处,点上一壶茶,让旁边掏耳朵的大姐给你掏个耳朵,再捏个肩,让人不禁感叹:生活也不过如此!
离袁家村不远的另一个以关中民俗和美食为主打的项目是马嵬驿,那里我也曾去过。但我似乎更喜欢九嵕山脚下的袁家村,在关中这个雨水不是很多的地方,葱绿的林木,流动的溪水,进深很长的院墙,过去的庙宇,老祠堂、地道的陕西口音……构成了一幅鲜活的关中乡村生活的画卷,哪怕离开了,我对那里还是有着深刻记忆的。会让人有念想,也许这就是一个项目的最大成功。
结束此次的袁家村之行,不断地问自己,大家真正所追求的乡愁是什么?我们心底深处的乡村记忆是什么样的?
我想我们在追寻的是一种有温度的真实的乡村生活场景,回到最初的疑问,袁家村的成功在于它的核心价值就是在关中民俗和乡村生活,它把地方文化属性里的特色差异化做到了极致。
直到今天,袁家村本质上依然是乡村的、村民的。就做旅游来说,我们一定要给游客一个来你这儿的理由,这个理由一定是独特的、有个性的、对他有持久吸引力的,并且来了以后会给他一种旅游记忆的。
几番前往袁家村,个人而言袁家村的模式无疑是成功的。它是紧跟时代的产物,从乡镇企业时期的明星村,到现在大旅游时代的全国标杆,精准的把握了每一次时代的契机。
十多年来,这个项目一直保持着热度和活力,关键在于它和一般政府主导、资本运作项目不同,它让全民参与进来共同致富,将一二三产业有效的和当地农民融合,紧紧抓住消费者的痛点给你一个原汁原味的、真实的、活化的乡村生活。
同时,准确把握国家政策和市场需求,不断进行产品迭代更新,过去是1.0版本的农家乐模式,现在进入了乡村旅游到乡村度假的阶段,在做3.0的产品,打造“旅游+”综合性产业,拥有了一个品牌,两大产业。
除了旅游,它已经具备了良好的造血功能,正在逐步实现一村带九村的乡村振兴,打造未来美好的乡村生活——袁家村品牌。
有了自己的灵魂和个性,在时代和市场的打磨中有了沉淀、内涵和趣味,你还不愿意留下来吗?
摄影 ©苏蔚 ©周杰军
美丽乡村到底怎么建?|HND实践考察报告(一)
美丽乡村到底怎么建?|HND实践考察报告(二)
美丽乡村到底怎么建?|HND实践考察报告(三)
美丽乡村到底怎么建?|HND实践考察报告(四)
美丽乡村到底怎么建?|HND实践考察报告(五)
◎ 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做民宿@HND订阅号
业务咨询Tel: 0731—8513 2490
美丽乡村|传统文化|政策解读|城乡规划|建筑设计|民宿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