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你从未了解海清:人生赢家背后,都是极致的努力

荠麦青青 遇见荠麦青青 2019-10-21


● 长按图片保存可分享至朋友圈



前些天,海清在FIRST青年电影展闭幕式上的一席发言引起了轩然大波,其后《小欢喜》的热播再次让人们看到了海清对角色的驾驭自如。人性如钻,如果我们肯细心鉴赏,就会发现不同的侧面,经常让我们看到不一样的光辉,人生亦如是,只要我们能够以慧眼发现,以慧心悦纳。



文/荠麦青青

世界华人周刊专栏作者


犹记得一年前看《无问西东》时的感觉,那些直击心灵的对白一下子就把人戳中了。


电影里,王敏佳说:我一闭上眼,四周漆黑一片,我就一直往下掉。


陈鹏说:你别怕,我就是那个给你托底的人,我会跟你一起往下掉,不管掉的有多深,我都会在下面给你托着。


“托底”这个词,像一张温柔且强韧的网,寓意信赖的交付,真诚的悦纳。


▲点击视频查看十点与海清的对话


每次看到海清出现,总是情不自禁联想到“托底”。


你把一件事交给她,把一个角色交给她,甚至把一颗不设防的心交给她,你不担心她搞砸了,不担心她把你出卖了。


能被“托底”的人,像一座宝藏,总能让你探求到更多丰富的可能。

1


3年前,家庭情感剧《小别离》火爆荧屏。最近,《小欢喜》的热播又引发了广泛的讨论。


前者围绕着“留学”和“中考”两个话题展开,而作为《小别离》的姊妹篇,《小欢喜》则聚焦在了“高考”这个社会热点上。   


 海清在剧中饰演的童文洁,是一枚学霸虎妈,在剧中一出场,就给儿子方一凡来了弹无虚发的“Diss十连击”,句句犀利,刀刀致命。


童文洁这种控制欲极强的母亲在生活中是较为广泛存在的群体,这部分女性往往都是自身追求完美,且在子女身上寄寓厚望。


她们容不得自己的人生漏洞百出,对事业、婚姻、家庭和子女都一心求好,于是无一例外地将这种焦虑情绪传染到其他人身上。


在剧中,由于对儿子“恨铁不成钢”而导致的沮丧、焦躁、失望的情绪,被海清入木三分、层次分明地演绎出来,将一位典型虎妈的形象渲染得淋漓尽致。


当她了解到儿子在学校中真实的表现后,气得满校园追着儿子跑。


彼时,她已经顾不得平时一贯自矜的身份,气急败坏的样子,像极了每一个失控的母亲。


我们苦心经营的亲子关系,寄放了我们生命中最大的期望值,但有时,哗啦一下,他们便推翻了父母一直自以为固若金汤的城堡。


所以,童文洁的焦虑其实也是每一位母亲的焦虑;她的崩溃也是每一个成年人的崩溃。


这些年,“本色出演”似乎成了对好演员的赞美。但本色出演并非海清所好,越是张力十足、反差很大的角色,越让海清有一种挑战的成就感。


因此在自己现实中的家庭教育上,在与儿子的相处中,她并没有童文洁的时时“大敌当前”、“剑拔弩张”的拧巴和焦灼,而是一个特别“松弛”的母亲。


面对儿子丹尼尔的兴趣,她并没有横加干涉,她尊重孩子的选择,无论是学游泳,还是学大提琴,抑或法语,都是源于儿子的兴趣所在。


兴趣应该是发自心底的热爱,而不是强行捆束的挟制。


但她也不是“大撒把”,完全放任。所谓刚柔相济,收放自如,应该既有对孩子的充分尊重,也有来自父母层面的把控与指导。


譬如她一直坚持让儿子学国学,在她看来,无论你学了多少本事,浸淫于你血液中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你一生的印记,你唯有加深,而不能淡化。


儿子还小时,曾在大庭广众下用自己生理上的反应来表达对妈妈的喜欢,面对尴尬,面对儿子也迫切地向妈妈索求“爱”的证据,她用充满诗意又不乏哲思的语言向儿子做着“表白”:


“妈妈喜欢你的时候心就会像蝴蝶的翅膀,当妈妈爱你的时候,那个心就会像蝴蝶的翅膀一样张开一下。当你们的心有一天像蝴蝶的翅膀一样张开一下,那个叫爱。”

 

听到海清与儿子说的这番话时,心弦不由得被深深触动,一个温柔慈悲和懂得定义爱、表达爱的妈妈,也许无法预料到,她在不经意间播下的那些种子,在孩子幼小的心田会如何生根发芽。

但有一点一定是确凿无疑的,那就是一颗用温柔和智慧培育出来的良种,结出的一定是爱的果实。


黎巴嫩诗人纪伯伦有首诗《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是对健康良性的亲子关系最好的诠释:

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


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


他们虽和你同在,却并不属于你。


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


因为他们自己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却不是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属于你做梦也无法达到的明天......


身为父母,当我们不再以捆绑去争取孩子的爱,不再以控制去行使父母的权威,不再以过度的溺爱填补与子女间的黑洞,我们才能真正地拥有做父母的资格和权利。


2



在心理学上有个名词:关系就是一切。


我们倾其一生,都在处理各种关系,千丝万缕,盘本错节,母子之间,夫妻之间,上下级之间,朋友之间,但太多人忽略了一种最重要的关系:


那就是我们与自己的关系。

外在很多矛盾的产生其实都是 我们与自己的内心发生了冲突,内心世界不协调且处理不善的人,往往在对外关系的解决上,也是缺少智慧的。


幸好,她拥有这种智慧。


有智慧的人不是遇到的问题少,恰恰是遇到很多棘手问题的人,在左冲右突,艰难博弈后获得心灵的成长。


而所谓的成长,不是越来越八面玲珑,老于世故;不是越来越攻城略地,无与争锋。


而是你是否在一点点突围,一点点超越,自己固有的经验与成功,包括对年龄的惶恐与人生的焦虑。



对于海清而言,她从不喜欢耽于一种固定的类型化的角色,尽管那演起来会轻车熟路,会避免闪失,会因此获得更多资源,但那也意味着故步自封,裹足不前。


所以,她对自己的突围从未停止过。“不断地重塑角色,不断地打破自己。但我不会刻意寻求突破,你来,我接受,没你,我一样活得很好。”    


 她努力在内心搭建一个调和的新秩序:尽人事,顺天命。


从《玉观音》中霸道强势却又可恨可悲的钟宁,到《双面胶》中时尚刁蛮且市井气的胡丽娟;



从《王贵与安娜》中那个出身优渥、自命不凡,却最终归顺平凡温暖婚姻的安娜,到《蜗居》中为了过上更好的生活而不惜伤害亲人的海萍。



如果说演绎现代女性让她驾轻就熟的话,那么穿上古代的戏服,在《赵氏孤儿》中饰演程婴深明大义的妻子,则是一次全新的尝试。 


在《赵氏孤儿》中,她眉眼低垂,心事深藏,她从往昔那些精明市侩的都市女性中抽身而出,将程婴妻为了孩子连命都可以舍弃的母亲形象曲婉深致地表现出来。



拍摄中,有一场程婴妻子为两个婴儿喂奶的戏,是导演陈凯歌临时加上的,没时间去矫情和考虑,海清想都没想就演了。


让她始料未及的是,这事儿后来竟然变成了媒体们争相关注的新闻,大家都说这是她表演史上最大尺度的一次演出。


在她看来:“尺度都是杂念,底线也是杂念,因为都不是从角色出发的,都是从自我出发的。一个好演员应该在表演时不设底线。”


她做人的底线是非分明,恩怨分明,但一旦投入到表演中,她的眼里只剩下了“角色”。


她从不觉得那是什么牺牲,一个演员能在多大程度上做到“忘我”,能与你演的角色水乳交融,是考验演员的一把刻尺。


她希望把自己深深地夯进每个角色里,将角色赋予灵魂,而不是一个抽象的符号。


当大家高度评价海清表演的母亲很伟大时,海清却回应说,片中所传达的母爱其实是真实流露,而不是演技上的进步:“母爱不是演出来的。”
  

3


但因在《双面胶》、《王贵与安娜》、《媳妇的美好时代》等影视作品中成功地塑造了极具个性的媳妇形象,海清这些年一直被称为“媳妇专业户”。


但你知道,“专业户”一词既代表一种高度的认可,也意味着被束缚的局限。


尽管她凭借电视剧《媳妇的美好时代》,获第八届金鹰电视艺术节最具人气女演员奖、第25届中国电视金鹰奖观众最喜爱的电视剧女演员奖以及第28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优秀女演员奖,并在很长时间里,都受益于个性十足、又聪明讨喜的“媳妇”形象,但她不希望自己头上的光环一直被其笼罩。



所以,在《北京遇上西雅图》中,海清颠覆了以往的“国民媳妇”角色。



不仅一改往日的温良笃厚,变得性格暴躁,甚至性取向都发生了360的大转弯,化身满头银发、叛逆不羁的“帅T”同性恋。


而在电影《红海行动》中,海清则一跃而为一名战地记者。



这次担纲出演,是她遇到的最大考验。


多少女演员都因为怕苦而拒绝了此次出演,但海清却毅然奔赴拍摄最前线——不毛之地摩洛哥。


炮火纷飞,碎石四溅,浑身挂花的她是战场上怒放的“铿锵玫瑰”。


“我觉得勇敢是一个品质,我希望拥有这样的一个品质。


但勇敢的背后意味着你的付出,那绝不是轻描淡写的付出。《红海行动》拍摄过程无比艰辛。


有一幕戏,海清从山坡滚下,为了达到最佳效果,滚了好几遍,碎石子扎进肉里;角色需要捶墙,她悲愤用力捶到骨裂,甚至遭遇踩到爆炸点等意外。


豁出去的她差点把命扔在了万里之遥的北非。


但命悬一线的经历让她并没有后悔过:“总有一些东西,比生命更重要”。


皮肉之苦只是表象,内心受到的煎熬,和精神世界经历的剧烈震荡,让她与电影里的人物一起获得了巨大成长。


作家阿·托尔斯泰在《苦难的历程》的题记中,曾写下了这样的话:“在清水里泡三次,在血水里浴三次,在碱水里煮三次。”


任何一个行业,当你努力将其做到极致时,你没办法永远云淡风轻,优雅自得。那种淬炼必须是从肉身到灵魂的洗礼。


4


正如她的名字一样,海清是一个挺“清冷”的人。


导演滕华涛曾形容海清是一个不像演员的演员:不爱应酬,不会撒娇,不懂理财。即便盛名之下,她仍与光怪陆离、声色犬马的圈子保持着距离。


多年前她的班主任黄磊就提醒过她,成名后面对诱惑和热闹要时刻保持冷静。


“他的忠告,我铭记在心。”


然而人是多么容易被裹挟的盲从者,在趋之若鹜的潮流之中,在众声喧哗的鼎沸里,丢掉初心,悖离持守。


但她一如既往。不是刻意为之,而是天性使然。


所以她的“出世”让她与这个扰攘的世界显得有点“格格不入”,她的“热”只在戏里,在她认可的人与事上。


有所为,有所不为,因此,拎得清的人往往清醒自持。


尽管因前阶段在FIRST青年电影展闭幕式上的一席发言掀起轩然大波,但不可否认的一点是,海清的直言不讳让“中年职业女性困境”问题再次引发了公众关注。



无论怎样回避,中年女性在职场中的被边缘化,被歧视都是有目共睹的事实。


从姚晨生完二胎回来,却遭遇了公司最后一位员工,收拾好东西离职的尴尬,到让43岁的大S去演近而立之年的王大陆的妈,甚至奥斯卡终身评委邬君梅出演的也大都是与自己能力和地位不匹配的焦虑的“老母亲”。


因此,中年女性在职场中的“尬”与“惑”绝非孤本,正如海清所说:“女人在这个社会上除了妈妈,她应该有很多身份,她不仅要面对子女、家庭,也要面对自己的人生、情感。


而我们每个人面临的困境,大抵都有两种,一来源于外部,二源自内心。

对于外部,我们是否做到了尽心尽力?

对于自身,我们是否达成了圆融自洽?



多年前,她读《九歌·少司命》,看到“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顿觉豁然,亦如从《小别离》演到《小欢喜》,坦然接受每一次离别,好好享受每一次欢喜。

没有完美的世界,没有完美的人性。所以,穷极一生,我们都走在一条自我修行的路上。


所以,生于斯世,选择它,担承它,这是海清的执拗,也是我们每个普通人的宿命。

PS:本文首发十点视频,如需转载请直接联系十点视频(ID:sdvideos)


荠麦青青新书《你若在对岸,我必定勇敢》(青岛出版社,2019)问世啦,这是一本充满正能量的励志书,讲述了20世纪知名才女、名媛们的爱情励志传奇。全书精选了26位才女、名媛的动人故事,展现她们的自我成长、自我治愈以及感天动地的非凡人生经历。有道是:满纸云霞,有无限烟波;他人际遇,亦洞见每一个你我。

荠麦青青亲笔签名版正式上架!欲购从速咯~戳下图购买或点击文末左下角“阅读原文”直接购买!



#遇见荠麦青青#精选文章
李清照 | 张爱玲
三   毛 | 萧   红
宋美龄 | 张幼仪



点下方“在看”
愿每个人的爱情都是幸福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