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美学旨趣|朗诵篇《荷塘月色》朗诵:孙道临

点右关注☞ 内在语 2021-02-06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美学旨趣


高尔基先生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追求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象外之趣以及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美学旨趣。

艺术的美感并不简单地等同于艺术形象所显现的,而且包括艺术形象在欣赏者心目中所引发的。艺术作品的形象必须与欣赏者的想象相结合,才能充分发挥其审美作用。




朗诵篇


朗读属于每一个人

(点击下方音频 即可收听)






人物简介:


朱自清(1898年11月22日—1948年8月12日),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原籍浙江绍兴,出生于江苏省东海县(今连云港市东海县平明镇)。现代杰出的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1916年中学毕业并成功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19年开始发表诗歌。1928年第一本散文集《背影》出版。1932年7月,任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1934年,出版《欧游杂记》和《伦敦杂记》。1935年,出版散文集《你我》。

1948年8月12日因胃穿孔病逝于北平,年仅50岁。




《荷塘月色》


作者:朱自清|朗诵:孙道临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月亮渐渐地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


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路的一旁,是些杨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

   

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瞌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采莲是江南的旧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时为盛;从诗歌里可以约略知道。采莲的是少年的女子,她们是荡着小船,唱着艳歌去的。采莲人不用说很多,还有看采莲的人。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梁元帝《采莲赋》里说得好:


于是妖童媛女,荡舟心许;鷁首徐回,兼传羽杯;棹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尔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夏始春余,叶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

可见当时嬉游的光景了。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于是又记起《西洲曲》里的句子: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


               1927年7月,北京清华园。







朗读者

孙道临

孙道临(1921年12月18日-2007年12月28日),原名孙以亮,原籍浙江嘉善,1921年生于北京。中国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导演、朗诵艺术家。多次获国内外电影艺术大奖,出任加拿大蒙特利尔等国际电影节评委。历任中国电影家协会理事、顾问,上海华夏影业公司艺术总监。2007年12月28日上午8点59分,因心脏病突发,在上海华东医院逝世,享年86岁。孙道临幼年时代生活在一个知识家庭。1938年入 燕京大学哲学系学习,曾参加燕京剧社的演出,在校期间曾演出过《雷雨》、《生死恋》等剧。代表作品《永不消逝的电波》《早春二月》《乌鸦与麻雀》。




往期回顾


《朗诵篇:春》朗诵:孙道临

《朗诵篇:丰富的安静》朗诵:李修平

《朗诵篇:阿房宫赋》朗诵:徐涛

《朗诵篇:中年》朗诵:姚锡娟

《朗诵篇:浪漫的灵魂》朗诵:雅坤

《朗诵篇:醉翁亭记》朗诵:林如

《朗诵篇:背影》朗诵:孙道临

朗诵篇《琵琶行》朗诵:陈捷

朗诵篇《雨前》朗诵:张家声

朗诵篇《李白传奇》朗诵:胡乐民

朗诵篇《葬花吟》朗诵:胡乐民

朗诵篇《再见吧,我不幸的乡土哟!》朗诵:陈醇

朗诵篇《哈姆雷特》经典生死独白》朗诵:焦晃

美学旨趣|朗诵篇《赠朱丽叶》朗诵:童自荣

美学旨趣|朗诵篇《哈姆雷特》片段 朗诵:孙道临

美学旨趣|朗诵篇《绿》片段 朗诵:孙道临

美学旨趣|朗诵篇《竹影》朗诵:徐涛

美学旨趣|朗诵篇《心愿》朗诵:童自荣

美学旨趣|朗诵篇《啊,我的情书》朗诵:童自荣

美学旨趣|朗诵篇《朗读者》朗诵:童自荣

美学旨趣|朗诵篇《对月》朗诵:虹云

美学旨趣|朗诵篇《她走在美的光影里》朗诵:虹云





蚀骨的冷 

—— 员晓敏,媒体人,热爱朗读与歌唱。《内在语》、《吟诗立卷》,我声音的世界,无限的乾坤。



《吟诗立卷》


万古长空  一朝风月






《内在语》


言外之意  弦外之音



长按以上二维码添加关注分享交流


关注置顶《内在语》、《吟诗立卷》微信公众号,每一个诗意的夜晚视听、阅读与您不再擦肩而过。


留言点赞——分享经典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